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矿区生态环境修复   总被引:29,自引:2,他引:29  
介绍了矿区生态环境修复的必要性,讨论了矿区生态环境修复和概念及其历史与现状;将矿区生态环境破坏划分为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两大类,提出了我国矿区生态环境修复的战略和综合技术体系,并对几种主要的矿区生态环境修复技术进行了讨论,最后对加强我国生态环境修复工作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2.
矿产资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然而随着经济迅猛发展,矿产资源需要量不断增大,因矿产资源开发所导致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与日俱增,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影响因素,特别是露天开采,不但破坏自然景观,造成污染环境,而且还会诱发山体滑坡,造成水土流失等地质灾害,甚至引发一系列社会不安定因素,因此做好矿区生态环境的整治与修复工作是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3.
国家公园制度在100多年的发展史中逐步完善为成熟的管理体制,各国依据本国国情建立的不同国家公园体制对生态保护具有重要作用。本文立足于借鉴世界发达国家公园建设优秀管理制度,充分分析祁连山保护区自然资源特色和生态价值,对解决目前祁连山生态环境破坏和管理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从合理开发资源、完善管理机制、创新经营理念等角度提出国家公园建设实践路径,为祁连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建设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4.
邓绍云  邱清华 《科技信息》2011,(12):I0005-I0006
本文作者回顾我国矿区采矿的历史,分析了矿区采矿所带来的生态环境负面影响问题,并归纳出我国矿区废弃地的类型和特点,阐述了矿区生态环境修复要求的原因,问题的缘由,划分了我国矿区生态环境修复的三个主要阶段、主要步骤、主要事项,综述了我国矿区生态环境修复的主要方法。最后,文章作者展望我国未来矿区生态环境修复研究的前景并提出了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甘肃科技》2011,(22):3-I0001
本刊讯2011年11月9日,甘肃省科技厅和青海省科技厅共同组织的“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祁连山地区生态治理技术研究及示范”项目在北京通过可行性论证。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由于祁连山气温上升、降水减少、冰川融化、湿地减少、土地沙化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又由于生态用水挤占、污染等人为因素的共同作用,祁连山冰川融化,雪线上升,高山湿地消退,水源涵养林蓄水功能减弱,生态环境呈恶化趋势.其结果已危及中下游绿洲存亡、北部沙区的生态安全,并直接危害到石羊河流域源头之安全.  相似文献   

7.
运用综合指数评价法对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所属8个县域生态环境进行评价。所选取分指数为:生物丰度指数、植被覆盖指数、水网密度指数、土地胁迫指数、污染负荷指数及环境限制指数,分别反映被评价区域内生物丰度、植被覆盖度、水资源丰度、受胁迫强度、污染物承载压力、区域内出现的严重影响人居生产生活安全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事项。结果表明:2018年祁连山保护区所属8个县域生态环境质量状况除天祝县为良,其余8个区县都属于一般水平。总体表现为林地、草地覆盖率较低;水域、湿地面积较小,各种未利用土地面积大。  相似文献   

8.
研究露天矿区生态环境演变及其时空变化规律,对露天矿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绿色矿山具有重要意义。以平朔矿区为例,基于Landsat 5/8影像和气象数据,采用RSEI指数及改进的CASA模型监测1989—2019年平朔矿区生态环境演变并分析生态恢复力与RSEI、NPP的关系,结果表明:平朔矿区1989—2019年生态环境呈变好趋势,差等级面积从1989年的33.00 km~2减少到2019年的16.75 km~2,优和良等级面积分别增5.51 km~2和5.66 km~2;研究区采矿面积从1989年的10.63 km~2增加到2019年的65.84 km~2;2019年土地复垦面积比2002年增加了14.97 km~2;基于线性加权构建表征生态恢复力大小的综合指数Z分析表明30 a间矿区生态恢复力逐渐增大,且该指数与NPP和RSEI呈显著正相关(P0.01)。利用自然间断法将综合指标分为Ⅰ、Ⅱ、Ⅲ、Ⅳ4级,分别表示生态恢复力由低到高,30 a间生态恢复力低的I区面积呈下降趋势,生态恢复力高的IV区面积呈增加趋势,说明30 a间平朔矿区复垦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
从预警指标体系、预测模型、预警模型三个方面,系统研究了矿区生态环境质量的预警方法。构建了以矿区大气质量、矿区水环境质量、矿区噪声环境质量、矿区生态质量为一级指标的预警指标体系;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建立了预警指标GM(1,1)灰色预测模型;在对预警指标进行无量纲化和赋权的基础上,建立了赋权综合预警模型。  相似文献   

10.
保护生态环境 ,实现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二十一世纪的世界主题。煤炭和其他有用矿物的大规模开发和利用 ,既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也对人类生存环境产生一系列的消极影响。其中 ,开采沉陷对环境的影响就是一个重要的方面。本文以地处河北唐山市的开滦矿区为例 ,例举了采煤塌陷地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的几种实例 ,提出了解决采煤塌陷地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问题的对策 ,说明化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 ,实现矿区可持续发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矿产资源的开发在推动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污染。本文分析了目前我国矿区环境治理面临的问题,并对恢复生态环境的对策给予阐述,重点讨论了矿区环境恢复中的几种典型技术。  相似文献   

12.
开滦矿区采煤塌陷地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二十一世纪的世界主题,煤炭和其他有用矿物的大规模开发和利用,既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也对人类生态环境产生一系列的消极影响,其中,开采没陷对环境的影响就是一个重要的方面,本文以地处河北唐山市的开滦矿区为例,例举了采煤塌陷地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的几种实例,提出了解决采煤塌陷地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问题的对策,说明化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实现矿区可持续发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介绍了和田地区自然环境概况,分析了和田地区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植树造林、工程措施、环境治理、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控制人口增长等相应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4.
《民法典》侵权责任编中增加生态破坏责任,使之与环境污染责任相并列,体现《民法典》在保护私权益基础上向着公益保护的转变.将修复责任作为生态环境损害的责任承担方式不仅能实现保护生态环境的立法目的,还能够使绿色原则具体化,促进社会主体参与,贯彻多元共治理念.但是《民法典》第1234条中规定的生态环境修复责任制度仍然存在着受委...  相似文献   

15.
封山育林是以封禁为手段 ,在排除或减少人为活动的影响下 ,利用森林天然更新能力 ,人工促进天然更新和植物群落自然演化规律 ,使疏林、灌木林、散生林木、荒山宜林地自然恢复成林的措施。封山育林是恢复成林的重要途径之一 ,大多用于森林环境适宜 ,但山势陡峭 ,或深山远山交通不便 ,劳动力缺乏或进行其它经营措施资金不足的地方 ,封山育林是一种少花钱多办事 ,不花钱也办事的卓越政策。正是由于采取了这个政策 ,才使一些支离破碎的林地得以恢复起来 ,受到保护 ,成为今天可以见到的具有发展前途的大面积次生林。封山育林在保护环境 ,保护动物…  相似文献   

16.
田爱民 《科技信息》2008,(32):70-70
随着科技的进步,我国铁路正在向重载与高速飞速发展。重载运输技术已被国际公认是铁路货运发展的方向,矿区铁路必须加快步伐与国铁的发展保持一致。因此.矿区铁路的技术改造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7.
矿山废弃地对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矿区土壤修复是确保生态环境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从开采方式、复垦理论、土壤类型、修复技术、生态效益评估方面总结了国内外矿区土地复垦的研究进展,并对我国矿山土地复垦工作进行了展望.结果表明:(1)在矿区土地复垦程中,应关注前期的准备工作与后期生态恢复的最佳结合;实现水土保持和植被恢复治理,对促进矿区土地快速修复起到关键作用.(2)土壤修复措施需要实现进一步创新,要开展多领域、多学科协作发展物理、化学和生物修复方法;加快土壤理化性质的恢复,提高植被覆盖率,改善小气候.(3)需要对矿区进行修复生态效应评价,建立较为一致且完善的质量评价体系,对矿区土地复垦治理方案的建立与实施均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土壤重金属污染较严重的几种典型矿区的污染来源及污染现状,发现金属矿区的重金属污染较煤矿区污染更为严重,往往为多金属复合污染,修复较为困难,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治理已刻不容缓。并重点评述了应用于矿区重金属污染土壤主要修复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了解到土壤淋洗技术、土壤固定化技术、植物修复技术和多种修复技术相结合的复合修复技术为现今国内外研究的重点。在此基础上指出了我国在今后的矿区土壤重金属修复方向的研究重点为高效环保的土壤添加剂的研究,超累积植物或大生物量重金属富集植物的筛选和培育以及土壤修复技术的高效联合使用。  相似文献   

19.
郭欣 《甘肃科技》2012,28(15):45-46,35
结合麟游矿区实际,对西部矿区开发生态环境影响减缓措施进行了探讨.麟游矿区开发在实施退耕还林、退耕还草、封山禁牧等生态恢复措施的同时,实施生态避让措施、最小化措施、减量化措施、修复措施以及重建措施来减缓生态环境影响.  相似文献   

20.
从学术腐败、科研成果质量低劣、学术生态系统外部冲击、科技伦理等角度阐述了高校学术生态环境失衡的现象与原因,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大学学术生态环境优化的若干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