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赛煜  王文波  吴鹏  牟元明 《甘肃科技》2022,(14):119-121
探究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疗效。选取医院收治的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77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成形术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保守治疗,成形术组采用PVP治疗,对比2组临床疗效、疼痛评分、椎体高度及Cobb变化。成形术组总有效率94.87%高于对照组76.32%(P<0.05);治疗后1周及2个月,成形术组VAS评分(4.08±1.56)分、(2.11±0.84)分均低于对照组(5.12±1.63)分、(2.53±0.92)分(P<0.05);治疗后成形术组椎体前缘高度(14.73±2.84) mm、椎体中线高度(15.17±3.28) mm均大于对照组(13.06±2.55) mm、(12.86±3.40)mm,Cobb角(39.26±5.73)°小于对照组(43.05±5.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V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效果确切,可快速缓解疼痛,促进机体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2.
对比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经三种治疗方案对骨密度影响。选择68例OVCF患者按患者意愿分别选择保守治疗(保守组,27例)、椎体成形术治疗(PVP组,22例)及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PKP组,19例),各组于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分别测量L2-4椎体的骨密度并行统计学比较。PVP组、PKP组骨密度治疗前后的改变并不明显,但保守组骨密度在治疗后3、6个月[(74.6±6.9)、(76.0±8.4)mg/cm3]均治疗前[(86.9±7.3)mg/cm3]下降明显(P0.05);且PVP组、PKP组治疗后3、6个月骨密度[(85.5±8.2)、(85.8±7.1)mg/cm3]、[(85.0±6.5)、(86.5±7.2)mg/cm3]明显高于保守组(P0.05);但三组治疗后12个月的骨密度差别不大(P0.05)。PVP、PKP能使骨量的丢失减少,患者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可防止脆性骨折加重,可作为治疗OVCF的较理想术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皮注射骨水泥椎体成形术与保守治疗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的临床影响.方法选取80例骨质疏松性压缩性椎体骨折患者,按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n=47)和实验组(n=33),两组患者均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VAS、ODI、椎体高度、生活质量及心理状态.结果 1)实验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2)实验组患者的VAS评分及ODI指数优于对照组(P0.05);3)实验组患者的椎体高度较对照组增加明显(P0.05);4)实验组患者生活质量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5)实验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21,P=0.034).结论经皮注射骨水泥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压缩性椎体骨折,可更快地减缓疼痛,改善腰背部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讨影响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 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 OVCF)术后24 h手术效果的影响因素,通过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22年1月邯郸市中心医院骨五科行PVP治疗的351名OVCF患者,根据Macnab量表将术后24 h手术效果分类,将患者分为满意组(A)和不满意组(B),分析患者骨折时间、术前VAS(visual analogue scale)评分、抑郁症病史等相关因素,将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两组比较,患者骨折时间、术前VAS评分、有无抑郁症病史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骨折时间长、术前VAS评分低、有抑郁症病史为PVP术后24 h患者不满意的独立危险因素。可见PVP术后手术效果与患者骨折时间、术前VAS评分、有无抑郁症病史有关;骨折时间≤3周、术前VAS评分≥7分、无抑郁症的患者手术效果好,患者满意度更高。  相似文献   

5.
为观察将快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 ERAS)理念运用于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围手术期的临床应用及效果,以2019年l月—2020年6月期间60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体骨折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配合快速康复理念措施治疗及护理。收集手术治疗前后的目测类比疼痛评分(visual-analog-scale, 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 ODI)评分、伤椎椎体高度及患者满意度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术后骨折椎体高度显著大于术前(P0.05),而术后VAS评分、ODI指数均显著低于术前(P0.05);患者满意度大幅提高。可见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快速康复治疗能有效缓解疼痛,稳定脊柱椎体力线,减少并发症,提高满意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探讨骨填充网袋加压椎体成形术联合损伤胶囊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选取2016年6月至2019年6月在甘肃省中医院脊柱科住院诊断为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并行骨填充网袋加压椎体成形术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与治疗组40例。对照组患者常规行骨填充网袋加压椎体成形术手术治疗,并在入院时给予碳酸钙D3颗粒口服,每次1袋,2次/d,连服4周为一疗程,共两个疗程;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入院开始给予院内制剂损伤胶囊,口服,每次4粒,3次/d,连服4周为一疗程,共两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周及术后6月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骨密度(BMD)变化情况及两组患者骨折再发生率。(1)两组中术后VSA评分、ODI评分、BMD值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2)治疗组术后6月,VSA评分、ODI评分、BMD值改善较对照组显著(P0.05);(3)两组患者骨折再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填充网袋加压椎体成形术联合损伤胶囊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疗效明显,能有效缓解患者疼痛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骨质疏松,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经Wiltse入路联合伤椎固定治疗无神经损伤胸腰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73例胸腰段单一椎体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A组为传统后正中入路跨伤椎固定组,共33例;B组为经Wiltse入路联合伤椎固定组,共40例。比较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手术时间、手术前后血红蛋白差值、下地时间;临床症状: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影像学指标:术后1周伤椎前缘高度比、Cobb角及末次随访伤椎前缘高度比、Cobb角。结果所有患者获得随访,时间为11~20个月,平均15.6个月,术后均无内固定松动、断裂等并发症的发生。B组在手术时间、血红蛋白差值、下地时间以及VAS评分、腰椎ODI评分方面均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1周伤椎前缘高度比、Cobb角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末次随访时B组相比于A组,伤椎前缘高度比、Cobb角丢失较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Wiltse入路联合伤椎固定,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少、痛苦小、术后康复快及并发症少等优点,且伤椎高度及Cobb角恢复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应用Meta分析方法评价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与保守方法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疗效差异。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Sino Med)、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 Standards Database),检索日期至2017年5月,搜集关于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与保守方法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随机对照试验。严格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并提取资料,统计软件采用Rev Man5.3。结果共纳入6篇随机对照试验文献,共475例患者,PKP组233例,保守组242例。根据改良后的Jadad评分标准,有4篇为高质量文献,2篇为低质量文献,偏倚风险评估为中等。Meta分析显示,PKP组治疗后1周、1个月、3个月VAS疼痛评分低于保守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12个月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 d、3个月ODI功能障碍评分PKP组均少于保守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后早期比保守治疗更能有效缓解疼痛,远期无明显差异,且前者治疗后可获得更好的功能恢复,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研究单侧入路与双侧入路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人新鲜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疗效差异。选取2015年10月至2018年10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胸腰部椎体压缩性骨折老年患者共300例,均为单一性椎体骨折,将其随机分成2组,单侧入路组(150例),双侧入路组(150例),观察患者X线暴露时间、手术时间、骨水泥填充量、术中出血量及透视次数状况;术前、术后72 h及术后6 m拍摄患者脊柱正位和侧位X线片,并在侧位X片上测量手术前后椎体前缘和中部高度的变化情况,ELISA法检测血清骨钙素(BGP)、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及碱性磷酸酶(ALP)含量。单侧入路组患者X线暴露时间、手术时间、骨水泥填充量、术中出血量及透视次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2 h及6 m两组患者伤椎体前缘及中部高度较术前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术后两组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侧入路组患者术后3 d血清BGP、ALP较术前、双侧入路组显著升高,PINP含量较术前、双侧入路组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双侧入路椎体后凸成形手术对于治疗老年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疗效近似,但单侧入路椎体后凸成形手术可以大大缩短手术时间、降低透视次数及骨水泥填充量,增大成骨细胞活性,使患者骨密度增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经后路短节段伤椎单侧5钉固定治疗后纵韧带完整的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13年1月~2018年5月,采用后路短节段经伤椎单侧5钉固定治疗后纵韧带完整的胸腰椎单一椎体骨折,共30例,所有伴有神经损伤的患者均行椎管潜行减压手术。通过观察患者手术前后的伤椎前缘高度比、Cobb角、Frankel分级及术后脊柱侧方成角的变化,从而评价经伤椎单侧固定的临床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为11~20个月,平均14.5个月。术后均无内固定松动、断裂等并发症的发生。患者术后即刻伤椎高度及Cobb角较术前明显改善,具有统计学差异(P 0.05);末次随访时伤椎高度、脊柱侧方成角和Cobb角较术后即刻均有所丢失,但前后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末次随访时,Frankel分级为B级的恢复到C级,其余C级、D级的均恢复到E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经伤椎单侧5钉固定治疗后纵韧带完整的胸腰椎骨折,临床疗效满意。对于伴有神经损伤的患者,可以行潜行减压手术,神经症状恢复满意;对于无神经损伤的患者,只要后纵韧带保持完整,无论椎管内骨折块占位多少,均无需行减压手术。  相似文献   

11.
分析血管内介入技术治疗椎动脉夹层动脉瘤(VADA)的临床疗效。将河西学院附属张掖人民医院筛查出符合标准的60例VAD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划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支架成形术治疗,观察组实施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治疗。对比两组栓塞程度、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观察组完全栓塞80.00%略较对照组的73.33%高,但差异不明显(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复发率6.67%较对照组的26.67%低(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67%略较对照组的16.67%低,但无明显差异(P0.05)。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与支架成形术治疗VADA的疗效相当,但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2.
分析掌侧入路锁定钢板内固定用于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将本院收治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92例随机划分为对照组和对照组,对照组(n=46)给予背侧入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n=46)采取掌侧入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对比两组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手术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腕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91.30%较对照组的71.74%高(P0.05;观察组手术用时、术后活动时间、住院天数均较对照组少(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2.17%略较对照组的10.87%,但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对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实施掌侧入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可大大改善患者腕关节功能,且具有手术用时短、术后活动时间早、恢复快等优势。  相似文献   

13.
对比分析跨伤椎固定与经伤椎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效果。随机选取兰州市红古区人民医院2014年5月~2015年11月收治的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84例,并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采取跨伤椎固定治疗,研究组实施经伤椎固定治疗。治疗6个月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VAS、JOA评分进行比较。结果: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即刻VAS、JOA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即刻Cobb角、即刻矫正度、6个月后Cobb角及矫正丢失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对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实施经伤椎固定治疗,疼痛及脊柱功能改善效果显著,且其远期脊椎矫正效果优于跨伤椎固定,适于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后预测骨水泥渗漏的Nomogram模型.方法选取行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的单节段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140例,根据术后影像学结果评估是否发生骨水泥渗漏,分析骨水泥渗漏的危险因素,并构建Nomogram模型.结果 140例患者中有39例发生骨水泥渗漏,发生率为27.9%.年龄(65岁)(OR:7.737,95%CI:2.200~24.713)、骨折严重度(中度(OR:6. 084,95%CI:1. 348~27. 458)、重度(OR:7.353,95%CI:1.548~34.933))、椎体内裂(OR:3.565,95%CI:1.125~11.299)、骨水泥黏度低(OR:5.257,95%CI:1.543~17.915)是发生骨水泥渗漏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Nomogram模型的C-index指数为0.711,校准图形中的模型符合度良好.结论年龄、骨折严重度、椎体内裂、骨水泥黏度是发生骨水泥渗漏的独立危险因素,本研究构建的Nomogram模型可预测PVP术后骨水泥渗漏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5.
经皮穿刺椎体硬化成形术 (PVP)是近十年来发展起来的治疗椎体塌陷性病变的有效手段。主要用于椎体转移瘤、椎体血管瘤及椎体骨质疏松症等。其优点是操作简便、疗效稳定、痛苦小、并发症少。现就其适应症、禁忌症、技术方法、疗效和并发症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为观察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随机抽取100例2012年1月-2014年11月局部麻醉下行椎体成形术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视觉模拟评分法(VAS)为标准,评价患者疼痛程度,术前100例患者胸腰部疼痛VAS评分8~10,术后88例患者胸腰部疼痛VAS评分小于2,12名的VAS评分2~5.研究结果表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行椎体成形术手术治疗,能有效缓解疼痛,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7.
分析微型钛板内固定治疗足部骨折的治疗效果。选取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收治足部骨折患者84例,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选用钢丝骨间结扎内固定治疗,观察组选用微型钛板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55%显著高于对照组78.18%(P0.05);观察组的骨折愈合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视觉模拟评分(VAS)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率为2.38%显著低于对照组19.05%(P0.05)。足部骨折采用微型钛板内固定治疗的临床疗效较为显著,缩短骨折愈合时间,降低患者痛感,减少并发症,可行性高,值得应用于临床治疗当中。  相似文献   

18.
分析一次性根管治疗用于急性牙髓炎治疗的效果。将本院2017年6月~2018年11月收治的106例急性牙髓炎患者随机划分成对照组(n=53例)和治疗组(n=53例),分别采取一次性根管治疗、多次根管治疗。对比两组近期疗效、远期疗效、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治疗组近期有效率96.23%较对照组的83.02%高(P0.05),远期有效率96.23%较对照组的81.13%高(P0.05);两组治疗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改善(P0.05),且治疗组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66%较对照组的20.75%低(P0.05)。对急性牙髓炎患者采取一次性根管治疗,可明显减轻炎症反应,有效提高近远期疗效,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9.
探究人性化护理对骨折手术患者的干预效果。选取2018年1月-2019年6月陇西县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骨折手术患者106例,均为下肢骨折,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人性化护理,对比2组患者焦虑情绪、疼痛程度、并发症发生情况及舒适度。入院后5d比较,观察组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24h及48h比较,观察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生理、心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人性化护理可改善骨折手术患者焦虑情绪,减轻术后疼痛,减少并发症,提高舒适度。  相似文献   

20.
分析肺表面活性剂(pulmonary surfactant,PS)联合持续气道正压(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CPAP)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NRDS)治疗中的作用。将2016年3月~2019年4月本院收治的94例NRDS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划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机械通气联合PS治疗,治疗组则采取CPAP联合PS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血气分析指标、并发症发生率、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5.74%较对照组的82.98%高(P0.05);两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pH值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改善(P0.05),且治疗组PaCO2、PaO2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其pH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8.51%较对照组的23.40%低(P0.05),通气时间、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NRDS接受PS联合CPAP治疗,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儿血气分析指标,大大缩短通气时间,明显降低呼吸机相关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