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青藏铁路位于青藏高原腹地,海拔高、气压低。电气设备外绝缘强度降低,因此应用于青藏铁路的电气设备的外绝缘需进行修正,以满足供电设备的运行要求,提高整个电力供电系统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讨低氧对不同海拔雄性高原鼠兔(Ochotona curzoniae)生殖机能的影响,测定了不同海拔雄性高原鼠兔繁殖期睾丸指数,附睾指数,附睾尾精子数量,精子活率和睾丸组织LDH-C4和LDH比活力及其比值;同时还统计了不同海拔雌性高原鼠兔胎仔数。结果显示:不同海拔高原鼠兔睾丸指数、睾丸组织LDH-C4比活力和LDH比活力均无显著差异(P﹥0.05);而高海拔高原鼠兔附睾指数和附睾尾精子数量均极显著高于低海拔高原鼠兔(P﹤0.01);高海拔高原鼠兔精子活率和LDH-C4比活力/LDH比活力均显著高于低海拔高原鼠兔(P﹤0.05);而高海拔雌性高原鼠兔胎仔数却显著低于低海拔高原鼠兔(P﹤0.05)。以上结果表明,随着海拔的升高,低氧对高原鼠兔精子生成和精子活率不仅没有抑制,反而明显提高,但低氧对雌性高原鼠兔胎仔有显著影响,随着低氧程度提高,胎仔数下降。  相似文献   

3.
为了进一步阐明高原鼢鼠和高原鼠兔对低氧环境的适应机制,应用分子生物学和免疫组化技术研究低氧环境对高原鼢鼠和高原鼠兔肝脏组织中VEGFxxx剪切体的组成、VEGFxxx剪切体mRNA表达水平以及微血管密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低海拔(3 200 m)和高海拔(4 200 m)的高原鼢鼠肝脏组织中VEGF188,VEGF164,VEGF144和VEGF120都有表达,而低海拔的高原鼠兔肝脏组织中表现为VEGF189,VEGF165和VEGF121,高海拔的高原鼠兔肝脏组织中只有VEGF189和VEGF165有表达。随着海拔的升高,高原鼢鼠肝脏组织中VEGF188,VEGF164和VEGF120的表达水平和高原鼠兔肝脏组织中VEGF189和VEGF165的表达水平都没有显著性差异,但是在高海拔的高原鼠兔肝脏组织中VEGF121几乎不表达。随着海拔的升高,高原鼢鼠和高原鼠兔肝脏组织中VEGFxxx剪切体mRNA表达水平没有显著性变化,但是微血管密度有所升高,提示低氧增强VEGF mRNA的稳定性。无论是高海拔环境,还是低海拔环境,高原鼢鼠肝脏组织中VEGF188,VEGF164和VEGF120表达水平和微血管密度都高于高原鼠兔,这表明低氧可以上调VEGFxxx的表达,从而促进组织微血管的生长。  相似文献   

4.
1.高海拔区 75 0 k V输变电设备外绝缘选取方法和绝缘子选型研究此项目的研究是西北电网 75 0 k V输变电工程的关键技术。为此笔者将对几种超高压线路绝缘子、电站外绝缘在高海拔低气压条件下的污闪特性进行研究 ;提出不同类型、不同形状绝缘子在不同污秽条件下污闪电压于海拔高度的关系 ,给出高海拔区 75 0 k V输变电设备外绝缘工程设计的计算或选择方法 ;对于 75 0 k V线路使用复合绝缘子的可行性和高海拔区 75 0 k V输变电设备外绝缘防污闪及雨闪的措施也将做深入的研究。2 .绝缘子泄漏电流测量系统此系统采用分段合并的测量方式 ,将绝…  相似文献   

5.
基于数字高程模型(DEM)的可可西里地貌及区划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方法,对可可西里地区地貌要素进行定量分析,并对其地貌区划进行研究。可可西里地区海拔分为中海拔、高海拔和极高海拔三级,其中高海拔地区占据69.38%的区域。研究区夷平面广泛发育,根据地势起伏度可划分为丘陵、平原和台地3种类型。除东部三江源地区外,研究区主体未受到青藏高原强烈隆升造成的河流溯源侵蚀影响,坡度类型以小于15的微斜坡、缓斜坡和斜坡为主,地势平坦。依据地貌形态特征定量分析、地貌类型组合和地貌成因的差异性原则,可可西里地区可划分为4个地貌区:羌塘高原地貌区(Ⅰ)、东昆仑山山地地貌区(Ⅱ)、三江源丘状山原地貌区(Ⅲ)和柴达木高原盆地区(Ⅳ)。其中,羌塘高原地貌区又可划分为可可西里高原地貌亚区(Ⅰ_1)和唐古拉山高山地貌亚区(Ⅰ_2),东昆仑山地地貌区可划分东昆仑南部极高山地貌亚区(Ⅱ_1)和东昆仑北部高山地貌亚区(Ⅱ_2)。地貌要素研究可以直观、量化地反映可可西里地区海拔、地势起伏度及坡度特征,地貌区划研究可以反映可可西里地区高原、山地、山原、盆地的地貌格局和水平分异,对研究地貌特征、地貌类型及开发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急进高原对大鼠药物代谢酶CYP2D6活性和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低海拔(平原)、中度海拔和高海拔急性缺氧组大鼠分别灌胃给予探针药物右美沙芬(DM),采用RP-HPLC法测定给药后8h尿液中右美沙芬和代谢产物去甲右美沙芬(DX)的浓度,以DX与DM的浓度比值评价CYP2D6的活性.采用ELISA法测定CYP2D6的蛋白水平.结果低海拔、中度海拔急性缺氧和高海拔急性缺氧大鼠CYP2D6的活性值分别为1.09±0.67、0.97±0.49和0.92±0.31,蛋白含量分别为3.72±1.18ng/g,3.48±0.86ng/g和3.74±0.99ng/g.相关数据与低海拔比较,中、高海拔急性缺氧大鼠的CYP2D6活性和蛋白表达均无显著性变化.结论研究结果提示急进高原对CYP2D6的活性无影响.  相似文献   

7.
在卷烟主流烟气日常检测工作中,发现大气压的不稳定对一氧化碳数据的差异性有影响。为了修正甘肃高海拔地区烟气结果与低海拔结果之间的系统差异,建立了85 kPa左右大气压下CO测定结果相对于100 kPa大气压地区分析结果的修正方程,并对修正方程进行了验证,修正结果较理想。  相似文献   

8.
基于表面肌电信号的高原公路驾驶员颈部疲劳试验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解高原公路驾驶员颈部疲劳状况,寻求减轻驾驶员疲劳途径。选取新疆帕米尔高原典型路段进行实驾试验,通过生物反馈仪获取受测驾驶员颈部肌电数据,利用时域与频域分析方法选取积分肌电值(IEMG)与中值频率(MF)作为评价指标,研究高原公路驾驶员颈部肌肉IEMG与MF在连续驾驶时间、海拔作用下的疲劳特性。研究表明:连续驾驶时间、海拔是影响驾驶员IEMG、MF的主要因素。随着驾驶时间增长与海拔逐渐升高,驾驶员IEMG有上升趋势,而MF有下降趋势,表明高原公路驾驶员从低海拔到高海拔路段长时间连续驾驶车辆导致颈部疲劳感增加。通过对比不同行车经历驾驶员,发现经常出入高原公路驾驶员的颈部疲劳度与自我缓解能力要优于首次进入高原公路行驶车辆的驾驶员。  相似文献   

9.
人工增压技术的高海拔矿井通风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高海拔矿井生产存在严重的高原降效和人身健康安全问题,从矿井通风系统入手,选择压入式通风方式,采用人工增压和局部增压技术、调整巷道通风阻力、提高矿井内部空气压力以改善生产劳动环境;修正需风量、风机风量、风机风压等矿井通风参数,使矿井通风设备符合高海拔矿井通风系统要求.实例表明,基于人工增压技术的压入式通风系统应用于高海拔矿井是可行的.该研究为高原低气压、缺氧环境矿井的安全生产及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0.
高原海拔高,大气压力低、空气含氧量低、气温低的气候环境,导致柴油机排气污染物中微粒和NOx排放量增加.柴油车在高原进行排气污染物检测时无法满足试验条件,造成检测不合格.建议开展高原柴油车尾气排放物试验,确定修正系数,制定地方标准.  相似文献   

11.
依据海拔高度与大气压的数学关系,分析了高原环境对纯碱生产中精盐水氨化与氨回收过程的影响;认为高海拔地区比低海拔地区应在较高的表压下操作。  相似文献   

12.
不同海拔地区高原鼠兔的血常规及部分生化指标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血象指标测定法、计数板法、煌焦油兰染色法、瑞氏染色法、氰化高铁比色法以及红细胞体积抗凝离心计算法,测定了高原鼠兔在低海拔地区的红细胞数、血红蛋白含量和红细胞比积,其结果表明低海拔地区的测定值都低于高海拔地区的测定值。醋酸纤维膜电泳技术反应了鼠免部分生化指标的概貌,为今后高原鼠免生化遗传检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罗诗伟 《科技资讯》2014,(29):75-76
该文分析了全液压钻机在高原高海拔高寒地区施工时柴油机启动困难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以及注意事项,并通过在海拔3700 m的祁连山脉施工验证了上述措施是可行可靠的。  相似文献   

14.
利用血象指标测定法,计数板法,煌焦油染色法,瑞氏染色法,氰化高铁比色法以及红细胞体积抗凝离心计算法,测定了高原鼠兔在低海拔地区的红细胞数,血红蛋白含量和红细胞比积,其结果表明低海拔地区的测定值都低于高海拔地区的测定值。醋酸纤维膜电泳技术反应了鼠兔部分生化指标的概貌,为今后高原鼠兔生化遗传检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决高海拔地区的富氧安全问题,通过实验模拟高原低气压环境,研究了滤纸、棉布和涤卡在富氧环境下燃烧速度的变化情况. 由实验可得,氧分压不变时,随着海拔的升高,材料的燃烧速度显著加快. 结果表明,在高海拔地区,富氧到与一个标准大气压中氧分压一致,会产生火灾危险. 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得出了高原低气压环境下室内富氧的安全氧浓度上限.  相似文献   

16.
特高海拔运动生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 言目前国内外对高原运动生理方面的研究仅局限在平原人 (人工低氧环境 )或海拔 30 0 0米以下的高原人的研究 ,对世居在海拔 350 0米以上的高原人的各项机能与结构的研究几乎是空白 ,尽管这对阐明高原环境训练的机制是十分必要的。在高原运动生理及训练的研究方面 ,我国起步较晚 ,研究的面也不广 ,本文围绕人在高海拔地区运动生理和心理等方面的变化 ,以及高原特殊的低氧环境给人带来的影响和差异等问题 ,研究其规律和特征 ,寻求其在运动生理方面的理论意义 ,从而有效地指导运动选材和训练工作。一、研究对象与方法1、研究对象研究对象分…  相似文献   

17.
《科技成果纵横》2005,(3):64-64
ZLG50G高原型特种装载机是一种适应于高海拔、高寒严酷环境,以铲装、运输松散物料为主的多用途工程机械,整机的动力、经济、热平衡性、低温起动、排放等性能与原零海拔水平相同。该项研究包括:机电一体化及人机工程新技术应用、20MPa高压液压系统等,保持整机高原使用功率基本不下降,解决了高原使用整机性能下降问题。研究中探讨了柴油机、  相似文献   

18.
在世居高原藏族人群中探索Egl-9家族同源物1基因(EGLN1)遗传变异与不同的高海拔水平及生理表型的关联.募集178例居住于海拔2 700m个体(LHA组),245例3 700m个体(MHA组),179例4 700m个体(HHA组).分型EGLN1 4个连锁的单核苷酸多态(SNP)rs2790882,rs480902,rs2486736和rs2739513,并进行它们与不同高海拔、肺功能、血氧饱和度(SaO2)的关联分析.4个SNPs的常见等位基因频率均随LHA、MHA、HHA递增(所有P0.05);其单倍域中常见CTCC单倍型频率从LHA的52.5%增加至MHA的59.8%及HHA的62.3%(P=0.001 2).4个SNPs在HHA组SaO2水平随少见纯合子、杂合子和常见纯合子均递增(所有P0.05),且CT/CC携带者的SaO2水平比少见单倍型TC/TT升高了1.6%(P=0.001 5).高原藏族人从海拔2 700m升高到3 700m及4 700mEGLN1基因受到了选择.在极高海拔时,EGLN1基因变异影响SaO2水平.  相似文献   

19.
为了系统研究复合支柱绝缘子在高海拔条件下的直流污闪和污雨闪性能,在海拔1.97 km的地区,对5种不同伞形参数的复合支柱绝缘子进行了人工污秽直流污闪和淋雨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同等污秽条件下,污雨闪电压明显高于污闪电压。在一定范围内,伞形参数对电压的影响呈现出规律性:伞伸出增大,两种电压均增大;伞间距增大,污闪电压随之增大而污雨闪电压则先升后降;芯棒直径的增加会造成两种电压的降低。因此,高海拔地区直流变电站外绝缘设计可仅依据污闪特性进行配置,同时,合理地优化伞裙参数可提高污闪性能25%以上。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掌握高原公路海拔对驾驶员生理特性的影响规律,利用生物反馈系统对急进高原公路的驾驶员进行实地行车试验。通过定量分析,建立了驾驶员各项生理指标与试验路段海拔之间的关系模型。结果表明;高原公路行车驾驶员的各项生理指标都随海拔上升而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变化;驾驶员心率增长率、LF/HF、LF以及脑电波"频段功率值与高原公路海拔成正相关,而表面肌电IEMG、血容振幅、HF指标与高原公路海拔表现出负相关性;其中,驾驶员心率增长率、LF/HF及脑电波"频段功率值三项指标与高原公路海拔的相关性较强,可以作为相关研究的备用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