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南昌市拟建立大气复合型超级站网,以此来构建细颗粒物(PM2.5)与臭氧(O3)污染协同防控支撑体系。介绍了大气复合型超级站网的建设目标、选址原则和依据,并且利用2020年南昌市大气国控站点数据、HYSPLIT后向轨迹模式和潜在源贡献因子(PSCF)和浓度权重轨迹(CWT)分析了本地污染物分布特征、南昌市大气污染物传输通道情况和潜在源区,提出了适合南昌市环境监测体系现状的大气复合型超级站网建设方案,为其他区域大气复合型超级站网建设与运行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为了深入研究珠江三角洲区域大气扩散和输送特征, 利用2006年珠江三角洲地区460个地面自动气象站的全年逐时气象数据和探空资料, 对自动气象站资料进行质量控制并整理, 使用Calmet模式诊断出逐时气象场。利用逐时风场和72小时轨迹, 对该地区的扩散类型进行分类(系统大风型、弱背景影响型和局地环流型), 并依此对该地区的流动状况进行分析。还根据季节和分类结果对扩散路径进行简单的分类, 并依此研究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大气输送路径以及影响范围。分析结果表明: 珠江三角洲地区大气输送特征具有明显的季风性以及海陆风特征; 该地区春季和冬季的大气输送和扩散能力较好, 夏季次之, 秋季最差; 大气输送轨迹随季节变化明显, 并且在不同的扩散类型之间有显著的差异。  相似文献   

3.
泰山和西双版纳两地雷暴电场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找出雷暴活动过程中地面大气电场的特征,利用泰山和西双版纳两地积累的大气电场资料,讨论了雷暴过程中大气电场正负跳变的形成原因.通过对大气电场资料的统计分析,给出了雷暴活动期间大气电场的均值分布情况及大气电场的波动范围.并对比分析了泰山和西双版纳两地雷暴活动过程中大气电场变化的共同点及不同之处.分析了两地的雷暴时段分布特征,给出了雷暴在一天当中活动的时段分布情况,并讨论了形成这种分布的原因.对两地雷暴电场特征的分析揭示了两地雷暴过程的时段分布、强度变化及闪电发生时间间隔等规律,可为雷电预警预报工作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4.
代鑫 《科技咨询导报》2008,(30):177-177
黑龙江龙凤山(LFS)区域大气本底站已于1993年利用Brewer#076仪器开始了臭氧总量的业务观测,这为监测我国东北地区的臭氧总量长期变化以及与此有关的气候环境变化的科研与业务工作的开展提供准确的基础性数据。  相似文献   

5.
姚洋  左小清  何超 《河南科学》2015,(3):431-434
以香格里拉地区2006年的美国陆地卫星TM遥感影像和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为基础,运用FLAASH和6S模型对低太阳高度角下的TM影像进行校正探讨,旨在找出较合适的大气校正方法.从植被反射率和归一化植被指数两方面对两种模型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通过对比原图像和两种模型校正后的影像的表光反射率,两种模型都能够减弱大气对图像造成的影响.其中6S模型得到的归一化植被指数信息量最大,说明6S比FLAASH模型更适合山区低太阳高度角TM影像的大气校正,在以后的相似研究中可以优先考虑.  相似文献   

6.
青藏高原海拔高、地形复杂,生态脆弱且对气候变化等敏感.由于远离工业化地区,大气环境十分清洁,但其恶劣的环境限制了科学研究的深入进行.本文利用HYSPLIT4轨迹模式及NCEP全球同化气象数据计算2001全年青藏高原6个不同地点上空的气团后向轨迹,结合聚类统计技术对轨迹特征进行分析.通过与高原气候特征及其季节变化特点进行...  相似文献   

7.
基于全球大气降水稳定同位素观测网络(GNIP)和国内已有研究黄土高原降水稳定同位素数据,分析黄土高原降水同位素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环境效应;通过回归分析建立局地大气降水线方程,同时运用HYSPLIT模型模拟各站点的气团移动轨迹。结果表明:具有明显季节性变化规律,时间上主要表现为春夏季富集、秋冬季贫化;空间上加权平均则呈现出由西北向东南减小的趋势。降水值与温度呈正相关,即存在温度效应,但不存在降水量效应;高程效应的定量关系为高度每增加100m,值减少0.08‰。轨迹模拟结果表明该区的水汽来源在春夏季主要包括大部分东南季风水汽和部分西风带水汽,秋冬季主要以西风带水汽为主。  相似文献   

8.
北半球冬季大气环流变化对中国汛期雨带类型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1951~2001年1~5月500hPa高度场资料,研究了前期大气环流与中国汛期雨带类型分布的关系.通过分析前期各雨带类型对应的距平合成场和格点样本平均值显著性检验图,以及各雨带类型相应的前期大气环流特征.指出1~2月500hPa层次上,大气环流明显的表现为大尺度分布特征,而3~5月的大尺度分布特征不明显.这表明冬季(1~2月)各雨带类型的显著性关键区的大气环流异常是影响中国汛期雨带类型分布的一个重要因素.从而提出了一些预报线索,可供夏季我国大范围旱涝趋势的长期预报参考.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大气对流运动基本方程组中引进具有周期变化的热源,研究了大气对流系统的强迫对流问题.利用截谱方法导出了控制大气对流运动的低阶非线性常微分方程组,并对该方程组进行了定性分析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对普朗特数为7的大气可以出现混沌;有周期变化的热源比无周期变化的热源时湍流发生的临界莱雷数要小;混沌是一种非周期现象,它在相空间的轨迹是混乱的.具有周期变化的热源时的混沌对大气湿对流的研究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0.
对上海市环城绿带宝山盛宅段与浦东康桥段夏季近地面主要大气污染物(PM_(2.5)、PM_(10)、CO、NO_2)进行了为期1个月的持续监测,其中,每一样段垂直于高速公路以100 m间隔设置4个监测样点.依据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评价各监测点的大气环境质量;并量化了不同宽度林带对不同污染物的净化效益;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研究了气象条件和环境本底对林带最大净化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1)环城绿带对PM_(2.5)、PM_(10)、NO_2有明显的净化作用,对CO起蓄积作用;(2)当林带宽度为300 m时污染物净化作用达到最大;(3)林内外湿度差和温度差对林带颗粒物PM_(2.5)和PM_(10)最大净化效益的影响程度较大,环境本底对林带NO_2最大净化效益的影响程度较大,湿度差对林带CO最大净化效益的影响程度较大.研究结果可为环城绿带在净化大气方面的林地管护及改造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王紫  范柱国  杨广全  吕昶良  杨炀 《河南科学》2013,(11):1963-1965
通过对云南拉巴-东炉房地区开展1∶5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工作,总结了该区土壤地球化学找矿研究。以数学地质统计方法为指导思想,对所采样品数据,利用SPSS软件进行R型聚类分析,采用最短(邻近)分类准则(nearest neighbor)及皮尔森相关系数,生成聚类分析谱系图,以研究各元素间的共生组合关系,及空间分布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圈定出优选靶区,为该地区的找矿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2.
李超民  王国芝  崔璀 《科技信息》2011,(29):I0382-I0382,I0215
研究区地处泛华夏大陆晚古生代-中生代羌塘-三江构造区,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横断山脉中段。香格里拉地区于晚古生代已形成碳酸盐台地和深水盆地并存的古地理格局,三叠纪中-晚期处于拉张构造背景。结合区域地质调查资料,依据相序特征和相变关系,识别出甭哥附近的哈工组地层晚三叠世时沉积环境是浅海陆棚,桑那水库附近的哈工组地层晚三叠世时沉积环境是半深海。  相似文献   

13.
极端温度事件区域性的分析方法及其结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1961-2002年42年中国站点的日最高、最低温度资料,运用累积频率的阈值统计方法,分析了我国东部地区极端高温、极端低温以及全国的温度日较差极端事件的区域性特征.本研究中的极端温度事件的区域性指的是,当某单站发生极端温度事件的同时,全国其余各站也发生同一种极端温度事件的概率分布,即成片发生极端温度事件的区域尺度.对每个研究站点均可寻找出一个与基准站同时发生极端温度事件的高概率站群,近似地用面积指数来表征站点群的区域大小,以此衡量成片发生极端温度事件的区域大小.结果指出:我国东部地区的极端高温、低温事件的面积指数的大值区分布较为一致,我国华南地区、江淮地区、华北地区和东北地区的面积指数的大值区分别集中在江西省和湖南省的南部,江西省北部和长三角地区,陕西省和山东半岛以及内蒙古东北部和黑龙江南部.即说明,无论是极端高温事件还是低温事件,上述地区的区域敏感性均较高,同时发生极端高温(低温)事件的区域尺度较大.四个区域的区域平均的差异表现为:在极端高温事件中,江淮地区的面积指数最大,华北地区的最小.在极端低温事件中,华南地区的面积指数最大,而江淮和东北地区的最小.同时,对温度日较差的极值事件分析可知,极端高值事件...  相似文献   

14.
具有两种故障状态的M/G/1可修排队系统   总被引:1,自引:5,他引:1  
人们已对可修的M G 1排队系统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但大多只研究了具有一种故障状态的可修排队系统 而笔者研究了具有两种故障状态 (正常和异常 )的M G 1可修排队系统 其中正常故障状态是由于服务台的寿命终止而引起系统失效 ,其修理时间为正常故障修理时间 ;异常故障状态是由于服务员操作失误等其他原因而造成系统失效 其修理时间为异常故障修理时间 假定服务台的寿命具有负指数分布 ,修理时间和服务时间均为一般分布 文中使用的补充变量法可求出一些排队指标和可靠性指标  相似文献   

15.
针对非平稳性条件下不同区域洪水间组合设计值计算难题,采用Copula函数构建了可综合考虑不同区域洪水边缘分布非平稳性和洪水间相依结构非平稳性的变参数Copula模型,分析了不同区域洪水间联合分布规律随时间的演变特征。基于等可靠度法和条件期望组合法,提出了变化环境下设计洪水地区组成分析方法,实现了非平稳性条件下不同区域洪水组合设计值的计算。以寸滩站和宜昌站年最大15 d洪量系列为例,分析了两站洪量及其区间洪量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寸滩站和宜昌站的洪量系列均具有减少趋势,两站洪量的联合分布随时间变化,指定重现期对应的宜昌站、寸滩站及寸滩—宜昌区间洪水设计值随使用年限的增加而减小。  相似文献   

16.
大牛地气田不断开发导致首站集中增压已不能满足气田开发的需要,同时在一期首站集中增压的基础上已经有约40%的气井压力接近管网压力,因此急需采取二次增压集输工艺。通过对气井油压的变化规律分析,确定二次增压的增压时机,并针对气田特点提出4种二次增压集输模式:(1)单井增压方案;(2)集气站分散增压方案;(3)区域集中增压方案;(4)区域集中增压+集气站分散增压方案。并从技术经济角度对4种模式进行对比优选,最终结果表明,区域增压+集气站分散增压方案既能满足管网外输的要求,又能保证经济效益,是二次增压方案中最合理的一种模式。  相似文献   

17.
借用城市地理学中的首位分布和位序规模分布法则,依据河南省各地市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统计资料,讨论了各地区外商直接投资的地域规模分布规律.研究发现,河南省区域外资规模呈首位分布,位序规模相关系数的回归分析表明河南区域外资规模也符合位序规模法则,为外商直接投资地域差异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分析视角.  相似文献   

18.
应用空间有限元法,对龙羊峡水电站、岩滩水电站研究了钢蜗亮与外围混凝土联合承载结构的应力及变形分布规律,并重点对钢蜗壳与外围混凝土之间的内水压力荷载分配规律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自然地理信息与确定性水文模型参数关系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试图分析自然地理信息与确定性水文模型参数之间的关系,最终达到利用自然地理信息来确定模型参数的目的。在分析中选用了结构合理并在我国得到广泛应用的新安江模型,利用淮河流域近3000个站年的水文气象资料,对新安江模型的8个主要参数进行了率定,分析了这些参数与自然地理、地质地貌条件之间的关系,并对人类活动影响地区的模型参数的率定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为进一步研究雷州半岛东部近岸海域的潮流分布规律,采用准调和分析的方法,对2012年8—9月雷州半岛东部海域海洋观测获取的潮流数据进行分析,探讨该海域的潮流性质、实测潮流统计特征、潮流运动形式、最大可能潮流流速和余流的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雷州半岛东部海域为不规则全日潮流,涨潮段流速大于落潮段流速,最大流速基本都出现在表层。近岸浅水测站涨、落潮流平均流向基本沿海岸线方向,呈往复流,深水测站基本呈旋转流,区域性变化显著。潮流的可能最大流速出现在C9测站的表层,余流主要受风况、地形因素影响,强度较小,一般在10 cm/s以下。本研究结果可为雷州半岛东部海域的数值模型验证和工程应用研究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