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离骚》不同于"经",却受到刘勰经典般的重视,它作为屈原内心情感的真实阐发,可以说是先秦"文学之文"的代表,刘勰将《辨骚》列入到"文之枢纽",说明刘勰对"文"与"经"是同样重视的,即在重"质"的同时也要求重"文"。  相似文献   

2.
本是中日两国学关于刘勰《心雕龙》与钟嵘《诗品》在学观上的是否存在对立的一场争的批评,旨在渴望这种争论持续下去。  相似文献   

3.
天人观是老庄思想的核心问题.天人合道、以人法天与天人混同、天而不人分别是老子庄子天人观的基本内涵.与此相关,老庄对其天人观的文学呈现也各有特点.大略而言,老子的特点主要表现为哲理品格与诗性感悟色彩,庄子的特点则是人物形象的系列化、理念化与寓言化.  相似文献   

4.
“通变观”是《文心雕龙》理论体系中的重要内容。刘勰结合六朝文学发展的实际,试图凭借儒家传统,力挽文坛颓风,反对文坛新变,强调了以“通”求“变”,以“变”达“通”的观点。  相似文献   

5.
泰戈尔不仅是印度近代伟大的诗人、小说家和戏剧家 ,同时也是著名的文艺理论家。他发表了一系列探讨文学艺术创作规律的论著 ,形成了完整的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学观 ,其主要内容是 :文学创作的主要创造力是情感 ;文学创作与现实生活密不可分 ;文学内容和形式二者是辩证统一关系 ;韵律和想象在文学艺术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泰戈尔以自己的文学理论和创作实践 ,捍卫了民族的进步的文学传统 ,有力地推动了印度近现代文学运动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天人观是老庄思想的核心问题。天人合道、以人法天与天人混同、天而不人分别是老子庄子天人观的基本内涵。与此相关,老庄对其天人观的文学呈现也各有特点。大略而言,老子的特点主要表现为哲理品格与诗性感悟色彩,庄子的特点则是人物形象的系列化、理念化与寓言化。  相似文献   

7.
当代河洛文学的权力书写有着浓郁的河洛王都文化色彩。洛阳十三朝古都所形成的千年王都文化语境,对河洛文学所描写的“世界”和河洛作家产生深刻的形塑。河洛王都的战争频发与权力交替,使崇权唯上的权力文化极为兴盛也别具一格,它只关乎权力而没有正义感和道德感。王都文化里的权力叙事与生存苦难并行,以苦难来彰显权力的重要,以权力来反衬苦难的沉重,使我们无法从单一向度对当代河洛文学的权力书写作出扁平型的情感与价值的判断。  相似文献   

8.
藏族作家阿来的文学观一方面体现在他对民族文化的认同上,其文学创作植根于本民族的文化传统,但又超越了本民族的局限,并且更进一步地还借鉴和吸收世界其他民族的先进文化为自己所用;在另一方面,阿来的文学观又具有藏族作家独特的宗教情怀,其许多文本都打上了藏地宗教的烙印。阿来的这些文学思想和观念。在他的许多文学作品中都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相似文献   

9.
胡适是文学革命的首倡者和新文学的建设者,在文学革命的整个过程中,他始终表现了对新文学的热切关注和深刻思考.他以西方近代进步的文学观为参照,从批判中国传统文学观入手,结合自己的创作实验,从文学的形式、性质、体裁,到新文学的创作方法诸方面都做了大量的较为系统的论述,不仅为文学革命的发生、发展做了导引和奠基工作,面且他的很多理论建树,对今日文学的发展仍有较多神益.本文试图对胡适文学观的内容做些粗浅深讨.  相似文献   

10.
回顾《新青年》同人与复古派进行的激烈论战,我们发现中国文学的历史、现状与未来.文学的外部、内部请问题都被提上了论争的议程。随着论争的展开和深人,中国新文学的理论观念得到了全方位的建构与确认。这场论争的价值是不言自明的。发生在30年代的那场左翼激进派与自由人、第三种人的论战,虽然表面上仍然轰轰烈烈、咄咄逼人,但在文学的大旗之下却是文学本身问题的回避与政治参预热情的膨胀。作为社会政治进步在意识形态中的表现,这场论争的价值自不待言,但作为文学历史发展之环节,其价值却是令人怀疑的。这就需要对论战中的人的观…  相似文献   

11.
沈从文的文学观呈现出鲜明的两面性.一方面张扬文学本体性, 致力于文学独立自由,拒斥政治、商业对文学的侵蚀;另一方面,又继承了五四文学启蒙、改造国民性的传统,把文学作为社会改造的工具,有浓厚的功利色彩.  相似文献   

12.
陈怀志 《科技信息》2010,(4):160-160,162
在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刘勰的《文心雕龙·通变》第一次全面而系统地论述了文学的继承和创新问题。本文试图从"通变"观提出的时代背景、两者关系;"通变"思想的来源;文学历史建构中的继承和创新;通变观在文学创作中的运用等方面阐述刘勰的"通变"思想。  相似文献   

13.
萧统生活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特定的历史时代 ,玄风的影响、佛理的浸润、自幼所受的儒家思想的熏陶 ,加之作为储君所特有的身份地位 ,在他思想中就形成了一种复杂的格局 :既有儒家正统思想的牢固主导地位 ,又有佛道寄情山水崇尚自然的审美追求。反映到他对待文学的态度上 ,则表现为儒释道三教合流以儒为主的文学观  相似文献   

14.
萧统生活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特定的历史时代,玄风的影响、佛理的浸润、自幼所受的儒家思想的熏陶,加之作为储君所特有的身份地位,在他思想中就形成了一种复杂的格局既有儒家正统思想的牢固主导地位,又有佛道寄情山水崇尚自然的审美追求.反映到他对待文学的态度上,则表现为儒释道三教合流以儒为主的文学观.  相似文献   

15.
周梅森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创作了大量历史小说。作为历史文学的一种.作家在进行创作时主观意识上存在特定的历史文学观念。在历史文学的功能论方面,周梅森经历了由。以史鉴今”、“以史警世”转向。以史娱今”的转变;在历史文学的真实观方面,周梅森坚持以虚构的人物表现历史精神的真实;在历史文学的现实性方面,周梅森从反恩现实出发在历史中寻找现实悲尉的根源,真诚地希望历史不再重演。  相似文献   

16.
当前学界对五四文学和十七年文学这两个彰显了巨大内蕴的身体观的阶段研究却略显单薄,甚至忽视了它们在文学上的比较价值。为此,本文将对五四和十七年文学中的身体观的阐述作横向的对比解读,试图从他们的异同中探索文学发展的某些轨迹和规律。  相似文献   

17.
文学的本质是多方面和多层次的,不断发展变化的,不同的理论家总是从不同角度来探索文学的本质,从而形成不同的文学本质现.毛泽东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从现实的需要出发来探讨文学的本质,认为文学是社会意识形态,文学具有审美的特征.这种文学本质观和方法论在当下文学本质的论争中仍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唐初八部正史文本体现了实用而审美的文学观,主要表现于经世纬俗的文学功用观和妙发性灵与形言之美的审美观。从文学史角度看,这种文学观在唐初具有纠正时弊和为盛唐文学奠基的重大意义,从文学批评史角度看,具有综合创新意义,而且这种文学观的形成过程对当代文学理论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9.
本文较全面地阐述了李赞思想及文学观产生的时代背景,反传统的思想性格,文学观的核心——童心说,及对小说戏曲的评论。作为中小地主阶层出身的李贽,他一方面对封建社会中种种不合理的制度和封建伦理的虚伪度的。在学术和文学方面,李赞的主张具有反传统、反复古的性质,直接影响了公安派的形成。  相似文献   

20.
五代十国之际,文学创作衰微至极;惟"南唐"独以偏安小国而好文尚士,成为乱世作家向往和赴集的乐土.作为南唐文人的杰出代表,徐铉、徐锴兄弟执著地呼唤儒道的权威、把"风雅"、"六义"视为诗文创作的灵魂,然其创作则时有不合于"道"者.他们的诗歌创作将性情与学问并重,对晚唐五代以来的浅俗风气有所修正,其中展示的学人风采尤值得瞩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