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伏牛山地区经过考古发掘的瓷窑址已有十余处,其中宝丰县清凉寺汝窑入选2000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禹州市神垕镇钧窑入选200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考古发现表明,唐宋时期是伏牛山地区瓷器手工业生产的繁荣阶段,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对巩义市黄冶、白河窑址的考古发掘,确定了唐开元贡白瓷的窑口及唐青花的产地;对鲁山县段店窑址的发掘,印证了唐《羯鼓录》有关"鲁山花瓷"的记载,为故宫博物院所藏的唐代拍鼓找到了产地;对汝州市严和店窑、宜阳县西街窑等窑址的发掘,明晰了临汝窑的窑炉结构、制作技术和不同装饰风格;对宝丰清凉寺窑址的发掘,发现了北宋汝窑并找到了汝窑中心烧造区,出土了一批传世品未见的新器型;对汝州张公巷窑的发掘,发现了一种全新的具有官窑品质的青瓷器,为寻找北宋官窑提供了线索;对禹州钧窑的四次考古发掘,为确定钧窑的始烧年代及其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2.
在2013年故宫博物院举办的国际钧窑学术研讨会上,国内外专家提出了许多新的观点和认识,把钧窑研究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钧窑命名问题得到进一步考证,钧窑、钧台窑、钧官窑、钧州窑等名称研究更为具体系统.钧窑创烧和陈设类钧瓷的烧造年代问题是本次研讨会的焦点,各种观点都有自己的依据,但皆不够确凿和充分,“北宋说”尽管受到多方质疑,但其地位并未从根本上撼动,仍为主流观点.不同观点在争论和交锋中呈现出渗透、整合和接近的趋势.一些持“北宋说”者由原来的北宋界定为北宋末期,持非“北宋说”者则大多界定为金代,时代跨度缩小.对钧瓷器物及标本的研究更为深入细致,对钧窑研究方法也进行了深刻反思,强调要本着科学严谨的态度,秉持整体性宏观文化史观,将历史文献研究、考古研究、现代科技分析、烧造实践等紧密结合,进行跨学科综合研究,以开创钧窑研究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3.
钧窑瓷器是我国宋元时期北方地区的重要瓷器品种,其瓷器生产的工艺创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宋代钧窑铜红釉与铜红彩的创制、分相釉的大量烧制、厚釉的施用等几项最具代表性的工艺创新,在中国古代陶瓷发展史上都具有开创意义,且对当时社会和后世影响巨大而又深远。  相似文献   

4.
我国北宋时期,陶业极盛一时,名窑辈出.陕西省耀县耀州窑的青瓷也因其独特的艺术风格与钧、汝、官、哥、定等历史名窑齐名显著,在我国陶瓷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在近几年的考古发掘和整理中,除出土大量青瓷和其他各色瓷器外,还发现了耀州窑烧制的唐三彩.从考古学的角度来看,确定陶瓷的年代、原料产地、烧制工艺(包括烧  相似文献   

5.
针对钧瓷产业化进程中如何创新发展的研究主题,初次围绕紫金瓷的工艺及造型特点,并对比分析钧窑系的传统鉴赏情趣与紫金瓷艺术特征的审美差异,藉此阐述紫金瓷在目前钧窑系创新发展中的价值作用。  相似文献   

6.
1990年代中后期,卷泥片成型技艺引进钧窑造型艺术。钧窑卷泥片陶艺造型从理念上讲,需要创作者对泥性的深刻理解与把握,需要基本认知泥片成型工艺要求,需要熟知卷泥片肌理及其应用;从创作艺术素养和思想上讲,需要创作者从传统文化资源里汲取养素,在日常生活中寻求创作灵感。卷泥片造型技法进入钧窑成型艺术无疑将给当代中国钧窑带来极大的艺术提升潜力和张力。  相似文献   

7.
2005年7月在辽宁省朝阳山区爆破采石过程中,暴露出一个白骨累累的神秘山洞,当地居民十分震惊。于是,请警方前来勘查现场,却发现这里的白骨早已成为化石。后经过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考古专家们考古发掘,初步认  相似文献   

8.
金代是我国历史上又一次民族大融合时期。女真统治者在灭辽侵宋统一北中国的过程中,强制进行民族大迁徙,把原来各自生活的汉、女真、契丹、奚等民族交叉迁到一块杂居。这些民族经过一百几十年的共同生活,在经济、政治、思想文化、风俗习惯和婚姻等方面频繁交流,到元代统一全国以后,它们的民族特征逐渐一致,实现了一次民族大融合。本文拟就金代民族融合的进程和特点,略作论述。  相似文献   

9.
国内空间叙事学经过十余年发展取得了初步成果。本文根据中国知网提供的文献资料和统计数据,对空间叙事学在国内的发展作出大体的发展态势的评价;通过对本领域文献资料的归纳整理以及对具有代表性的文献研读,总结出国内本领域的研究现状;根据国内空间叙事学发展态势和研究现状,对本领域研究情况作出评述。  相似文献   

10.
金代诗歌发展的过程,是实现南北融合、创造独特诗风的漫长历史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历史时期:“借才异代”时期,代表人物为宇文虚中、高士谈、吴激、蔡松年等人;“豪隽之崛兴”时期,代表人物为党怀英、赵秉文、王庭筠、李纯甫等人;“集大成”时期,代表人物为元好问.经过长期的艺术探索,从浅层融合到深层融合,金代诗歌的独特风格逐步形成,并在元好问的创作中达到它的高峰.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有关古宣州窑的文献记载及古宣州境内已发现的瓷窑遗址的分析,认为宣州窑为五代北宋时期窑址,明代《宁国府志》中记载生产"官瓶"的窑场和芜湖县东门渡的"宣州官窑"都是曾为官府生产粗糙酒器的地方窑场,与文献记载中生产颇为精美瓷器的宣州窑具有不同的性质.而繁昌窑可能就是文献中记载的宣州窑.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代陶瓷工业的铜呈色发展史经历了唐以前的低温氧化气氛下的铜绿釉到宋以后高温还原气氛下的铜红釉两大阶段。宋代河南禹州钧窑铜红釉的烧成是瓷釉铜呈色工艺达到成熟的表现,并且改变了以往只有青釉、白釉、黑釉等单色釉的单调局面,将中国的制瓷业带入到色彩斑斓的新时代,在中国陶瓷工艺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并对后世瓷器生产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北京张家湾出土龙泉古瓷的来源,用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EDXRF)测试了10个张家湾出土龙泉古瓷的化学组成,并和浙江南宋时期龙泉大窑青瓷、寺龙口越窑仿官瓷数据一起进行模糊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多数张家湾出土龙泉古瓷可能来自于南宋龙泉大窑区,少数张家湾出土龙泉古瓷可能来自于浙江龙泉其他窑区.张家湾出土龙泉古瓷的胎、釉料来源和南宋寺龙口越窑仿官瓷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4.
许昌,古许国所在地,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为许县,隶属颍川郡,隋唐至明清称许州,今为省辖许昌市,其行政管辖范围大致和许州时代相同。许昌地理环境优越,良田沃野,山川秀美,是古代农业社会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处于九朝古都洛阳和七朝古都开封之间,很长时期内,地接京畿,政治上、军事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汉末魏晋时期,“天下当朝正许昌”,是曹魏和西晋王朝的政治与军事要地。隋唐北宋时期,地处汴、洛之间,锁钥中原,各种文化交汇于此,使得许昌往往能开风气之先,名人辈出。纵观数千年的许昌发展史,既遭受过不堪回首的灾难,又取得过值得自豪的辉煌成就。可以说,元、明以前的许昌,实乃历代王朝政治之枢纽,文化之熔炉,人文之渊薮。  相似文献   

15.
"北庭"在历史上又有"庭州"、"别失八里"等称谓,在古代西域历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元代时期,籍贯"北庭"之人,多有自称"北庭人"者,他们的族属则往往被视同于畏兀儿人。与此同时,宋元时期,"北庭"或与"北朝"等称呼一样,往往被用来指称南北对峙政权中的辽金及蒙元、北元等北方政权与其都城;或指纯粹地理方位意义上的蒙元、北元等政权与其都城。因"北庭"可指称蒙元政治中心,在这种情况下,"北庭人"往往指当时的国族—蒙古人。  相似文献   

16.
阐明中华文学经四千年的演变潮流,形成中国文脉。上古文存、春秋笔墨、两汉散赋、魏晋骈咏、唐宋诗词、元曲杂剧、明清小说,历代文人佳作汇集,构成了中国文学历史上,繁星满天,璀璨夺目。  相似文献   

17.
窑以地名,钧窑名称之由来与"古钧台"关系密切。钧瓷之源起,除与"唐花瓷"等渊源至深外,更离不开"柴窑"匠师的精工绝技。正是在"唐钧"乳光蓝斑工艺的基础上,借鉴柴窑"雨过天晴"釉等精湛的制瓷工艺,才烧出了宋初的钧蓝釉(天青、天蓝)等分相乳光釉,钧瓷创烧才得以成功。  相似文献   

18.
Environmental archaeology of archaeological sites on both sides of the Dachang section in the Daning River,the Three Gorges of the Yangtze River,shows that riverbed evolution has a great influence on the distribution of archaeological sites during the prehistorical and historical period,and it restricts human activit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ancient culture.Field investigation,dating data,paleocurrent analysis of 100 gravels on the riverbed and archaeological excavation reveal that the riverbed of the Dachang section developed in the Shuangyantang region during the early stage,after about 30 kaBP it shifted westward gradually and reached the present place.Along with the westward shift,the focus of ancient culture changed for several times.In the Western Zhou Dynasty’s period,the east riverbank of the Daning River was the main residential area.During the Han Dynasty,along with the westward shift,the living space of ancient people was no longer confined to the east riverbank and the focus of culture moved westward.Then the Zhangjiawan site became the main dwelling district.In the late Han Dynasty, the villages were flooded and the ancients had to immigrate to a high place.Tombs of the Han and the Jin Dynasties outcropped on the flood plain of the east bank because their surface sediments were eroded by several flood events and the westward shift of the riverbed.  相似文献   

19.
用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分析仪(EDXRF)检测了北京张家湾出土龙泉古瓷的8种化学组成,和南宋时期的浙江龙泉大窑青瓷、寺龙口越窑仿官瓷等数据进行了对比研究,从中选择能够表征这些青瓷来源的特征指纹化学组分进行了散布分析.结果显示多数张家湾出土龙泉古瓷可能来自于南宋时期的浙江龙泉大窑,少数张家湾出土龙泉古瓷可能来自于浙江龙泉其他窑口.分析结果可以为深入研究张家湾出土龙泉古瓷的来源以及陶瓷航运的历史提供相关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