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周婷  李唐 《世界博览》2023,(20):72-77
<正>如果说罗马是角斗士的决赛舞台,卡普亚就是角斗士的培训基地——“青训营”兼半决赛场地。“罗马跳动的心脏不是元老院的大理石,而是斗兽场中的沙子。这里上演死亡,这里受万人热爱。”这句电影《角斗士》中的经典台词向我们展示了斗兽场和角斗士表演在古罗马人心中的地位。今天的罗马斗兽场早已成了帝国的象征,而曾与世界之都同样繁华的意大利南部城市卡普亚,也拥有过一座毫不逊色的斗兽场,那里上演的角斗士历史更加悠久,令人震撼。  相似文献   

2.
据说很早的时候,罗马先后有七个王统治,最后一个叫高傲者·塔克文,此人残酷暴虐,被罗马人所驱逐。被赶出罗马后,他逃到了克鲁西乌姆城,向该城国王拉尔斯·波尔谢那求援以复被逐之仇。波尔谢那慷慨应允,旋派大军向罗马进发。当大军进抵通向罗马城的第伯河上的一座木桥边时,罗马人着了慌。元老院召开紧急会议,商讨御敌之策,但元老们个个一筹莫展,因为谁心里都明白:一旦敌人上了桥,就无法阻止他们过河;而一旦过了河,罗马城就要毁于一旦。当时守卫在桥头的是罗马战士荷拉提乌斯·寇克列斯,他向罗马人大声呼喊:“快,快把桥砍倒!”罗马人如梦方醒,飞速地砍起大桥来。不一会儿,木桥就有倒塌之势。“回来!快回来!’罗马人向寇克列斯呼喊着。寇克列斯一面手握长矛,据守桥头,一面催促他的两个伙伴快逃命。这  相似文献   

3.
罗马历史上著名的演说家、政治家西塞罗是共和主义者.他之所以形成坚定的共和思想,内因方面:他所受的教育和汲取的文化知识使他相信共和政体是最优越的政体;百折不挠的性格和对罗马共和国的热爱促使他对共和政体坚信不疑.外因方面:他与元老院贵族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使他很容易接受共和思想;罗马历史上悠久的共和传统也对他共和思想的形成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而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他有着坚定的共和信仰.  相似文献   

4.
古罗马文学是罗马社会存在与罗马人精神历史的反映 ,其中既有对为国家尽义务而自我克制、自我牺牲的理性主义精神的价值确证 ,也表现出因国家理性主义与个体价值的冲突带来的矛盾、痛苦、困惑与迷惘。它既使我们看到了罗马帝国兴盛的原因 ,又预示着罗马帝国的衰颓与分崩离析。但是 ,古罗马作家们只是感性地体验和客观地反映了国家理性主义对个体情感的压抑 ,而不能理性地进行批判。所以 ,笼罩在作品中的是一种挥之不去的感伤、困惑与迷惘情绪  相似文献   

5.
古罗马文学是罗马社会存在与罗马人精神历史的反映,其中既有对为国家尽力义务而自我克制、自我牺牲的理性主义精神的价值确证,也表现出因国家理性主义与个体价值的冲突带来的矛盾、痛苦、困惑与迷惘。它即使我们看到了罗马帝国兴盛的原因,又预示着罗马帝国的衰败与分崩离析。但是,古罗马作家们只是感性地体验和客观地反映了国家理性主义对个体情感的压抑,而不能理性地进行批判。所以,笼罩在作品中的是一种挥之不去的感伤、困惑与迷惘情绪。  相似文献   

6.
田德全  王玉冲 《菏泽学院学报》2006,28(1):98-100,103
随着罗马海外大征服,罗马共和国上层人士积累了巨额财富,而下层人民则逐渐丧失了生活资料及社会生存机会。贫富分化的局势对罗马共和国产生了极大的危害:公民大会沦落为野心家争权夺利的工具,罗马由共和政体向寡头政体转变;经济发展中潜伏着巨大的危机;公民兵制遭到破坏,不羁将军出现;罗马共和国陷入动荡,共和政体最终为帝制取代。  相似文献   

7.
亚当.弗格森的《罗马共和国发展和衰亡史》体现出鲜明的道德说教色彩,这主要体现在他对罗马元老院和马尔库斯.加图的称颂与对盖乌斯.凯撒和格耐乌斯.庞培等专政者的批判上。这招致了后世诸多史家的非议。但是,重新认识《罗马共和国发展和衰亡史》中的道德评判依然很有必要。首先,道德评判是18世纪理性主义史学家们普遍具有的倾向;其次,亚当.弗格森对一些历史人物和事件不仅自觉地抑制住自己的道德评判,而且作出了深刻的历史性论断;最后,对于《罗马共和国发展和衰亡史》中的道德评判,亚当.弗格森也给出了明确的解释。可见,绝大部分情况下,亚当.弗格森还是努力恪守其"叙而不断"的著史风格。  相似文献   

8.
探讨古罗马与中亚国家为争夺丝绸贸易权而引发的矛盾与冲突.认为中国丝绸传入古罗马,成为其生活的奢侈品,然而对丝绸获取又使古罗马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丝绸供求的矛盾日益突出,加剧了古罗马与中亚国家的因丝绸贸易的矛盾与冲突,进而诱发战争.  相似文献   

9.
李苗 《山西科技》2006,(3):59-60,71
国际刑事法院的管辖权与国家主权一直是国际社会争论的焦点。《国际刑事法院罗马规约》中有关国际刑事法院管辖权的规定与传统的国家主权原则存在矛盾。本文在分析《罗马规约》的规定与国际法理论的关系的基础上,指出国际刑事法院管辖权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国家主权,但它们在总体上是相客的。  相似文献   

10.
正维斯塔贞女在罗马社会存在了1000多年,历经罗马社会的君主制、共和国和帝国制,但却无法在基督教时代幸存。克拉苏是公元前1世纪的罗马首富,也是当时最有权力的罗马公民之一。然而,当他被指控与维斯塔贞女利辛尼亚过于亲密时,他几乎失去了一切,包括生命。不过在庭审时,他道出了自己真正的动机。历史学家普鲁塔克说,因为利辛尼亚在罗马的郊区有一栋令人垂涎的别墅,克拉苏希望以低价买到它,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他才总是围绕着那个女人转。当人们清楚地发现克拉苏讨好利辛尼亚是出于贪婪而不是出于欲望时,他被无罪释放,同时被挽救的还有利辛尼亚的生命。  相似文献   

11.
南京临时政府在中国第一次建构了民主共和制度,对西方民主共和制度在中国的试行作了有益的探索,但其政权形态并不完备,总统权力过大,参议院没有弹劾权,司法权也尚须建立与独立;在实际运行上,政府与参议院未能互相协调,以收指臂之效,行政权抑压立法权,而参议员则“狃于三权分立之说,好持异议“,束缚着政府的运行。  相似文献   

1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价值目标与现实的社会历史过程的统一,它不是静态的完美,而是动态的协调.必须正确处理和解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各种矛盾,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坚持以人为本,建立健全和谐的政治秩序、公平公正的社会秩序.  相似文献   

13.
作为唐代政治法律制度重要构成的婚姻制度,在妇女地位、婚姻模式、“和亲”和禁婚政策以及婚姻道德方面与当时社会时尚存在着明显矛盾。这种矛盾现象折射:和映示了唐代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风俗的新特点、新气象,表现了思想开明、民族融合以及妇女地位上升的时代景观,反映出唐代潜存的意识形态与社会存在之间的差异和中古中国礼教与社会风情尚未完全耦合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14.
冯德昕 《科技资讯》2013,(26):215-219
法国大革命前,法国曾在路易十四时期经历了称霸欧陆的辉煌,对内发展工商业,对外开疆扩土,波旁王朝的势力遍及整个欧洲,法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国内财富迅速增加.然而,经济发展的同时,由于政治体制的腐朽,社会阶层的分化,社会分配的不公,法国的社会状况日益恶化,社会矛盾日益激发,再加上路易十五对外作战不利,欧洲诸国敌视法国,内外矛盾交加之下,启蒙运动又为法国人民指明了革命的方向,所以在诸多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波旁王朝迅速由鼎盛走向崩溃.  相似文献   

15.
伊丽莎白一世是英国历史上著名的君主,她统治英国长达四十馀年。这期间既是英国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宗教、外交诸方面发生剧烈变化的时期.也是英国向近代化道路迈进的时期。她的外交政策不仅对英国社会而且对欧洲政治发展产生重大作用。十六世纪六十年代末以前,她利用西法矛盾.建立英西联盟关系,把西班牙作为英国主要的国际支柱,对抗法国,提高英国在国际政治中的地位。此后,随着英国资本主义工商业迅速发展,迫切需要扩大海外贸易,寻找新的市场,长期拥有海上霸权的西班牙又成为英国对外扩张的主要障碍,为此,伊丽莎白女王改变外交政策,转而同法国结盟对抗西班牙.开辟了英国外交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16.
近代早期,"邦达昌"家族之兴盛与英印经济利益结合在一起,在政治上亦属西藏上层社会最坚定的"亲英印"派势力。而且因其财力与社会网络,使该家族享有乐善好施的美名,成为西藏传统贵族社会交往的资本与仰仗的对象,并建立了诸多复杂的姻亲关系。1933年十三世达赖喇嘛圆寂,西藏地方政治动荡,经济萧条,社会矛盾凸现",邦达昌"家族成员也在政治路线上呈现多元化趋势,邦达.多吉和邦达·饶嘎共同反对噶厦政府,选择了"爱国亲汉"派路线,而邦达.杨壁仍然拥护"亲英印"派势力,使该家族在婚姻关系、社会网络与政治路径上呈现出比早期更加错综复杂的特征。  相似文献   

17.
古代中国和古希腊、古罗马的政治思想同样是以奴隶制经济为基础的,但古代中国和古希腊、古罗马的具体的政治思想却不同。从历史自然条件、社会建立基础、政治思想基础、政权组织形式以及君主素质等方面对两者分析比较,探究了两者政治思想异同的原因及其对中世纪、近代及现代的中国和欧洲的政治思想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8.
新时期西藏在社会面貌发生重大变化的同时,社会矛盾也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矛盾的性质和结构也有所变化。正确认识新时期西藏社会矛盾,对存在于西藏经济、政治、思想领域不同性质的矛盾进行深入分析和把握,并通过采取有效措施,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西藏,协调和处理新时期西藏社会矛盾,对于推进西藏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和我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撒路斯提乌斯是罗马共和时期的政治家、史家。他的作品无论在选材上、写作上都有自己的独到之处。他从当代政治、军事事件入手,以道德为评价准绳,尽量客观地描述了共和时期罗马社会的发展状况,他的写作特点和他的史学思想对后来罗马和西方史家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20.
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基于公平正义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平正义,作为人类共同追求的价值目标,是建设和谐社会最基本的原则.社会主义的本质是公平正义,其特征包括公民在享受社会公共服务的过程中机会平等、权利和利益平等、规则平等.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就是让每一个公民公平地享受到改革开放发展带来的成果,实现公平正义.基于如何保障公平正义的视角,指出实现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现阶段体育事业所面临的各种矛盾,协调好各方利益关系,正确处理效率(金牌)与公平(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关系,健全弱势群体体育需求表达机制,完善民主权力保障制度,健全专门的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法律法规,夯实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法制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