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以交际中英语中的人称指示语为对象,以语境顺应性为理论基础,重点探讨了人称指示语的非常规选择与语境变化的顺应性关系,并通过例证分析表明人称指示语的非常规选择体现说话人所处的语境特征及其情感倾向、认识倾向及人际关系的亲疏,它可凸显语境顺应性在人称指示语的非常规的选择过程中的人际关系调节功能。  相似文献   

2.
在日常生活中,人称指示语经常会出现活用的情况,即本文所谓的异化(sh ift),从而起到特殊的表情达意之功能。由于人称指示语的异化现象错综复杂,本文旨在讨论英汉第一人称代词异化现象。通过对英汉第一人称内单复数、及与第二人称、第三人称间的异化现象的分析,发现决定其异化的因素并非仅是代词使用的语法规则和语义限制,而是出于说话者的意图及所要达到的目的效果,即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3.
人称指示语在日常交际中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其丰富的含义和多样的用法常被人们拿来研究。研究汉语复兹第一人称指示语“我们”的用法.有助于人们在交往中更加娴熟贴切地使用第一人称指示语,从而促进人际沟通。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人称指示现象的分析及其话语选择的分类,以语用亲密度为参数,探讨了话语者在交际过程中对人称指示语话语选择的动机。作者认为,话语者按照人际关系的亲疏来选择相应的人称指示语,从而达到交际目的。  相似文献   

5.
简述人称指示语对语言交际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交际中人称指示语的选择由交际双方的社会关系所决定,它同时又能改变交际双方的语用距离,拉大或缩小人际关系距离,它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人的社会属性,反映语言的人际功能.人们对初始语用距离的推断往往决定交际中对人称指示语的选择.而且有时在初始语用距离不变的情况下,通过改变相应的人称指示语来改变交际语用距离,会达到特殊的语用目的.  相似文献   

6.
指示语与语言编码或言语行为所在的语境特征合法化紧密相关。因此指示语的正确理解依赖话语语境的分析。语境对指示语分析的制约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语境通过上下文确定指示语在语篇中的所指;语境通过交际情景制约指示语在现实世界的所指;语境通过社会文化等因素限制指示语的选择;语境可以解除指示语分析时可能出现的歧义。  相似文献   

7.
尝试从语用学的角度对唐诗的人称指示语英译做出分析与讨论。指出唐诗英译时增补人称指示语往往会导致人称判断的混乱,出现文化亏损并破坏源语诗的意境。  相似文献   

8.
肖方 《科技信息》2010,(22):I0131-I0131
日语中第一人称代词包含着比汉语更为复杂的交往礼仪、生疏关系、年龄、性别等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日语语言特点及文化内涵。正确掌握日语中第一人称的表达方式是处理好复杂的人际关系,达到言语目的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苏艳 《韶关学院学报》2012,33(5):141-143
在商务英语交际中,心理距离常会影响到指示语的用法,不同的指示语体现不同的心理距离。心理距离受个人的情感、环境和文化等因素的影响,是一种动态的距离。在不同的商务英语交际场合,说话人要适时调整和把握心理距离,选择和利用适宜的指示语,从而达到成功交际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指示语是语言中的普遍现象,它作为语用学研究的基本对象一直受到语言学家的关注。指示词具有先用特性,但在某些特定语境会出现反先用现象。通过语料分析,试图从认知角度寻找出指示语反先用现象的生成机制。  相似文献   

11.
社会指示是语言结构中能反映语言使用者社会面目和相对社会地位的那些词语和语法范畴,主要指人称代词和称呼,有T/V两种形式。中英文社会指示词在语用规则与意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别,反映出中英两种社会文化的不同。在翻译此类文化负载词时,译者要充分认识到这两种语言中社会指示的异同,灵活地采取直译、意译、音译、加注解释等多种策略,以达到最大值等效翻译,实现译文读者与原文作者的成功交际。  相似文献   

12.
指示语是语用学的一部分,同时也是我们使用语言的基本要素之一。它包括人称指示、地点指示、时间指示。每种指示在英语中的地位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13.
指示语有两类用法:行为性指示语的用法和象征性指示语的用法。行为性指示语的理解更依赖于自然语境,尤其是教师的身体语言;然而象征指示语的理解更依赖于语言语境和认知语境。在英语课堂话语中,比起对行为指示语的理解,对于象征指示语的理解学生需要花费更多精力来进行分析。教师应当依据学生的需求调整这两种指示语的使用比例,尽量多使用行为指示语。  相似文献   

14.
指示和照应是指示语的两个重要的功能。要区分指示和照应,应该从对语境的依赖,有无参照点和有无先行语入手。另外,指示功能的使用受到话语发生时的时间空间等副语言特征的制约,而所谓的话语指示恰恰违背了这一点,它的理解仅仅依赖其上下文而与说话时的时间空间等副语言特征没有任何关系,这样也就不得不让人对话语指示功能存在的必要性产生置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