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晓萍  靳伟  于黎  张亚平 《科学通报》2010,55(32):3102-3106
灵长目疣猴亚科金丝猴属(Rhinopithecus)包括4个种, 即滇金丝猴(R. bieti)、黔金丝猴(R. brelichi)、川金丝猴(R. roxellana)和越南金丝猴(R. avunculus). 除越南金丝猴外, 其他3个种都分布于中国地区6大主要山脉的高海拔地区(>2000 m), 是目前已知栖息地海拔分布最高的非人类灵长类动物. 与其他疣猴亚科相比, 中国金丝猴物种有更好的适应于高海拔地区低温缺氧环境的能力, 是研究动物对极端环境适应性进化机制的绝佳模型. 然而, 迄今为止, 从分子水平上对它们或者其他非人类灵长类的高海拔适应研究却非常缺乏. 瘦蛋白(Leptin)是一类由脂肪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类激素. 它可以通过增加能量的释放、基础代谢率和非颤拌性产热来增强动物适应寒冷环境的耐受能力, 在适应高海拔低温缺氧环境中的能量平衡方面起重要作用. 本研究测定并比较了滇金丝猴、川金丝猴和低海拔物种越南金丝猴以及其他疣猴亚科物种的Leptin基因序列, 探讨了Leptin基因在非人类灵长类高海拔适应性进化中的作用. 结果显示, 在7个所研究的疣猴亚科物种中, 序列之间没有发现氨基酸替换, 表明高海拔金丝猴和其他疣猴亚科物种相比, 在Leptin基因进化模式上一致. 与以前在高原鼠兔中发现Leptin基因存在适应性进化模式的结果不同, 本研究表明Leptin基因在同样高海拔生存的中国金丝猴物种中并没有起到同样重要的作用. 因此, 在鼠兔Leptin基因中所表现出来的适应性进化模式并不普遍存在于所有高海拔动物中, 至少在中国金丝猴物种中. 研究提示, 通过研究与能量代谢相关的其他核基因可能会为进一步揭示中国金丝猴属如何适应高海拔寒冷缺氧的极端环境分子机制提供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2.
“大仔”是一只川金丝猴,1991年出生在北京动物园。它长得五短身材,显得十分敦实,全身的被毛呈很深的黄色,头顶部的都接近褐色了,它背部的毛呈金黄色而且很长,最长的大约要有30 ̄40cm,浅蓝色的脸上长着一双非常明亮的圆眼睛,眼窝很深,前额的毛很长,像帽檐似的,不注意都看不见它的眼睛。它原来是一个金丝猴群里的头领,在这个群体里称王称霸,别的猴都要看它的眼色行事,对它唯命是从,哪个稍有不顺从,它就会大发雷霆,甚至会大打出手。这个群体里有“大仔”的妻儿,还有一只刚刚成年的出生在2000年的年轻的雄猴“小四”。“小四”原来是和一雌一雄…  相似文献   

3.
在北京动物园的金丝猴馆里,饲养着中国特有物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金丝猴。在这里饲养着三种金丝猴,一种是产在云南的滇金丝猴,一种是主要产在四川的川金丝猴,2006年又有一只产在贵州的黔金丝猴入住。这金丝猴的世界也是多彩纷呈,个体也是性格迥异。川金丝猴号称金色国宝,在动物园里是两个大家庭,上期讲得“大仔家庭”是个非常霸道的大男子主义,这次我们说的另一个家庭则是老公怕老婆。在这个家庭里这老公有一妻一妾,老公身强体壮,全身披金色的长毛,尤其是它背上的毛差不多有一尺来长,长着一张浅蓝色的脸,两只圆圆的大眼睛,口中长着四颗…  相似文献   

4.
专家采用人工投食的方法观察金丝猴群的取食行为,以进一步了解川金丝猴群中的等级制度。栖息地的破碎使神农架川金丝猴成为川金丝猴的一个亚种。  相似文献   

5.
川金丝猴群体的微卫星多态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人在对川金丝猴(Rhinopithecus roxellana)群体的44 个核基因座位的蛋白质电泳的研究中未检出多态, 从而造成对其核基因组的遗传多态性水平仍然知之甚少. 为了获取足够的信息并进一步研究川金丝猴在核基因水平上的遗传多样性, 本研究检测了来自于3 个川金丝猴主要栖息地的32 个样本的14 个微卫星座位. 同预期的一样, 在这些微卫星座位上检测到了多态. 所有地方群体的平均杂合度均大于0.5. 3 个地方群体间存在着显著的分化, 其中秦岭和神农架群体之间的基因流最弱. 岷山群体和秦岭群体在近期可能均经历了瓶颈效应. 对地方群体间有效群体大小比率的估计和群体大小比率的野外观测值非常接近. 通过比较线粒体数据, 推测川金丝猴的社群结构对其群体的遗传结构有着重要的影响. 结果表明, 川金丝猴的遗传多样性水平并不高于其他的濒危动物, 因此仍然需要采取有效的遗传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6.
多少年来,金丝猴作为一种中国特有珍稀野生动物,就生活在我们这片美丽神奇的土地上。它们躲过了一场场劫难,成功地留存下了我们现在看到的三支:川金丝猴、黔金丝猴和滇金丝猴。随着科学家不断深入和卓有成效的研究,金丝猴鲜为人知的生活越来越多地呈现在了我们面前,并引起了人们更多的关注。我们相信这也将有助于它们摆脱艰难的生境,自由地、长久地生活在这片土地上。 天蓝色的面孔、稚气的朝天鼻,再配上一张粉红的红唇,川金丝猴的面孔让人颇生怜爱之情。在这里.动物学家张树义先主近距离地拍摄到了一组难得的画面,为我们展现了川金丝猴生活的生动场景。  相似文献   

7.
滇金丝猴,又名黑白仰鼻猴,是我国特有的灵长类动物,目前仅存1000多只,早在1977年就被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是仅次于大熊猫的“国宝”级珍稀动物。滇金丝猴不仅毛色美丽高贵,还是人类之外唯一拥有红色嘴唇的灵长类动物,然而,由于人类的盗猎及对森林的破坏,滇金丝猴已经濒临灭绝。  相似文献   

8.
金丝猴群体之间究竟存在着怎样的社会关系呢?这一直是专家们很关心也很想揭开的谜。从2005年开始,北京林业大学和神农架自然保护区的专家和工作人员,开始对一群川金丝猴进行跟踪研究。  相似文献   

9.
金丝猴群体之间究竟存在着怎样的社会关系呢?这一直是专家们很关心也很想揭开的谜。从2005年开始,北京林业大学和神农架自然保护区的专家和工作人员,开始对一群川金丝猴进行跟踪研究。  相似文献   

10.
金丝猴     
金丝猴属灵长目、猴科、疣猴亚科、仰鼻猴属.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世界上现存的金丝猴包括川金丝猴、滇金丝猴、黔金丝猴及越南金丝猴四种,除越南金丝猴外,其余三种都主要分布在我国境内.  相似文献   

11.
为了了解金丝猴群内部隐秘的社会关系,专家对一群川金丝猴进行了连续三年多的追踪观察。2007年7月,北京林业大学的鲍伟东副教授带领当时正在攻读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专业硕士学位的我和袁梨,带上摄像机、照相机、望远镜等设备和  相似文献   

12.
神农架位于湖北省西部,总面积3253平方公里,是我国唯一以“林区”命名的行政区。神农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中纬度北亚热带季风区,气温偏凉且多雨,区内山体高大,平均海拔1700米。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滋润着一种漂亮的灵长类动物的生活——它们就是川金丝猴。在神农架,大约生活着1200多只川金丝猴,  相似文献   

13.
金丝猴是中国的特有物种,而滇金丝猴则被誉为第二国宝级动物,也是世界级濒危物种。2004年1月,世界著名的美国《国家地理》杂志首次刊登一幅滇金丝猴的照片,是中国摄影师奚志农的佳作。滇金丝猴主要分布于人迹罕至的云南和西藏4000米左右的高原上,是世界海拔分布最高的灵长类动物,它们的活动范围在澜沧江和金沙江之间,最北达到西藏芒康县;最南出没于云南龙马山一带,云南西北部的德钦县及周边是滇金丝猴的主要栖息地。滇金丝猴面白唇红,体型健壮灵巧,头顶有黑灰色的冠毛,长着一条长长的尾巴,形像可爱动人,现仅存1000多只。它们喜群居生活,通常…  相似文献   

14.
雌性秦岭金丝猴的多次交配行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保国  赵大鹏 《科学通报》2005,50(10):1052-1054
动物交配体制的进化是繁殖生物学的核心问题,是理解动物婚配制度和性选择的关键,对于川金丝猴(尺hinopithecus roxellana)的交配行为,此前的诸多研究主要集中在笼养和圈养条件下异性个体间交配行为的特点、交配模式及交配季节性方面,而野生条件下的相关研究报道很少,本文将对野生条件下雌性秦岭川金丝猴的多次交配行为进行报道,并试图揭示这一行为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滇金丝猴从最早发现、采集到标本,到再次发现和 获得实物,历经了半个多世纪。动物专家龙勇诚从 1987年起就开始着手调查滇金丝猴的地理分布和种群数 量,这期间他经历了许多艰辛和困苦,也对滇金丝猴的 生存提出了更深层的忧思。作者邸志英根据龙勇诚珍贵 的考察日记组织撰写的这篇文章,让我们看到了一位科 技工作者为此付出的努力。  相似文献   

16.
正胖点也有明星范儿在喜马拉雅山南缘横断山系海拔2 500~5 000米的云岭山脉中,生活着世界上最珍贵的灵长类动物——滇金丝猴,它们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被誉为"雪域精灵"。滇金丝猴作为与大熊猫齐名的国宝,头顶着尖形黑色冠毛的时髦发型,长着"烈焰红唇",就是这么特别!全世界现在一共有5种金丝猴,滇金丝猴、黔金丝猴、川金丝猴,还有缅甸金丝猴和越南金丝猴。目前,滇金丝猴自然种群仅存13个,不到3 000只。  相似文献   

17.
短尾猴分群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进华 《科学通报》1995,40(15):1423-1423
虽然非人灵长类的分群现象并非常见,但它在人工投饲或自然种群中确实存在.这一事件的发生,生态学观点认为是种群增长超过了环境容纳量;社会学观点则理解为这是由于某些群体成员之间社会关系的疏远引起.非人灵长类的分群是一个复杂的渐进过程.在日本猴(Macaca fuscata),Nishimura报道1只雌猴通过与另1只外来雄猴形成配偶关系,然后这对配偶带领该雌猴的后代一起离开原群;Furuya观察了1个自然群的分群,其核心由1只顺位正在下降的雄猴和一些年轻的雄  相似文献   

18.
陈新 《科学之友》2002,(6):8-10
为了拯救一只刚出生不久就被母亲遗弃、濒临死亡的小金丝猴,野保人员放弃了来之不易的科学考察机会,呵护小金丝猴下山;山村产妇像哺育自己孩子似地用乳汁将小金丝猴从死神的手里救了过来;中央、湖北省、武汉市三级部门的动物保护专家制定了一整套救治小金丝猴的方案;上百位年轻母亲用自己的乳汁向这只金丝猴献出了爱心;国内外数亿读者关注着这只小金丝猴的命运,被这次拯救行动所感动……  相似文献   

19.
长发飘飘,毛色金黄;颜面天蓝,鼻孔上仰;四肢灵活,长尾二尺。身手矫健,跃于树间;集群而居,昼行夜栖;妻妾成群,拖儿带女;喜食树叶,最嗜松萝。家长威严,雌性端庄;全雄落寞,幼性好动;等级森严,乱中有序。这就是生活在湖北神农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海拔1600-3000米区域的金丝猴群的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20.
在使用痕量样品(如博物馆样品、古代样品、法医样品以及非损伤性样品)的分子遗传学研究中, 由于DNA 质量很低, 容易导致扩增错误的产生, 包括等位基因丢失和假等位基因. 本文建立了1 个区别对待纯合子和杂合子的多项式分布数学模型, 使用2 个参数衡量样品的质量, 在此基础上计算多管分型法的分型结果正确率. 为了检验此模型, 本研究从26 只秦岭地区川金丝猴(Rhinopithecus roxellana)个体采集非损伤性毛发样品, 使用5 个四核苷酸重复的微卫星位点进行扩增. 根据此模型, 实验获得3 次阳性PCR结果时, 分型结果正确率能够到达99%. 对于样品质量很低、需要过多重复实验的样品, 本文还推荐了1 种替代的分步分型方法, 能够进一步减少重复次数. 本模型有助于优化实验条件, 得到可靠的分型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