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历史上,地缘因素对大国崛起起过重要的作用。地缘优势有利于大国的崛起,而地缘缺陷则制约着大国的崛起,导致其难以崛起或崛起失败。印度是正在崛起的新兴大国,然而印度所处的地缘环境存在明显缺陷,这是制约印度崛起的重要因素。印度只有对自身的地缘缺陷进行合理改造,扬长避短,才能顺利实现崛起目标。  相似文献   

2.
印度不仅专利申请量显著低于中国,在其知识产权挖掘、部署、养护能力方面也落后于中国,但从国际市场的知识经济竞赛能力看,印度仍被看作是知识产权大国。其原因主要是,在知识产权产业链上,印度更注重知识产权的创造、经营能力的发展。本研究深入分析了印度知识产权发展的策略与成为知识产权大国的缘由,并对中国防范知识经济的结构性风险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没有中印合作,中印两国的大国崛起都将遭遇严重困难。中印合作可以从根本上改变世界主要大国的力量对比,形成足以改变世界格局的巨大人口、经济与市场规模。中印合作也存在着一些严重的障碍与问题,其中最根本的障碍是边界领土争端。中国要敢于大手笔、大气魄地主动实施一整套对印度的外交突破,才能真正推动亚洲一体化中印轴心和欧亚大陆中俄印轴心的早日成形。  相似文献   

4.
康庄 《科技与经济》2001,14(Z1):15-24
软件是信息技术的核心,我们要迅速赶上国际先进水平,努力推动软件产品走向国际市场,不断提升产业的整体素质,了解国际上先进国家软件产业的发展过程,取长补短,是非常必要的.在近20年来中国软件产业持续高速增长的状态下,我们不仅没有缩小与美国这个信息产业大国的距离,同时也落后于一些新兴起的软件强国--如印度和爱尔兰,在一些关键领域中与对手的差距却在不断增大.印度、爱尔兰、芬兰、以色列、韩国等发展中国家软件产业发展的历程、相关政策和特点都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相似文献   

5.
李忠林  王永刚 《科技信息》2008,(16):182-183
印度自独立以来就致力于成为世界大国。为了一圆大国梦,印度政府采取了一些列重大攀措,综合国力有了明显加强,也增强在地区以及世界政治、经济舞台上的影响力。但是大国的崛起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印度能否正确认识大国概念。其发展战略是否符合国情国力以及能否有效利用有利的世界形势直接关系到其大国进程。  相似文献   

6.
李璇 《创新科技》2008,(2):62-63
当两个世界人口大国同时崛起,二十亿人同步走出贫穷,带着新财富跨入世界,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中国和印度,一直都是世界关注的焦点,人人都想搞清楚龙与象的真正面目。关于他们的书每年也总会有几本,近期撞衫对杀比较激烈的就有《龙与象》和《中国龙与印度象》。旁观者清,本期就让我们透过老外的眼睛,预测一下中印未来的命运……  相似文献   

7.
《世界知识》2011,(10):6-7
何中国担忧印度Shashank Joshi中国崛起的光芒掩盖了另一个快速发展的新兴大国:印度。中国"忙于同美国协调关系"的同时不得不面对印度崛起的挑战。随着中美在亚太竞争加剧,中印军力对比已失衡。虽中国军力发展并非针对印度,但印度已加大军事投入,并主要针对中国。印美军事合作特别是核合作已引发中国深层战略担心。印度希望在中美竞争状态下  相似文献   

8.
如今,印度越来越强了,开始憧憬大国崛起和印度复兴的美妙前景了。正是在这种憧憬陶醉中,印度逐渐意识到要在世界上体现出更多的“印度式”和“印度味”,并对英国殖民者留给他们的殖民遗产开始反思和批判。  相似文献   

9.
(一) 有人说:十年来我们教育事业的成绩是主要的,因而不存在教育危机。这种说法把二者对立起来了,好象一谈危机就否定了成绩。有远见、有抱负的民族都提倡“居安思危”,何况我国的教育远没有达到“居安”的水平。我国教育从纵向比较,建国以来,特别是近十年来有很大发展,成绩显著。但从横向比较,却是大大地落后了。我们且不去和发达国家比,只和南朝鲜、泰国、台湾省比,甚至和印度比,都远远落后了(这些地区在50年代初和我国沿海各省的水平相近)。这个严峻的事实,提醒我们必  相似文献   

10.
 2012年1月,印度科学大会,印度总理辛格承诺增加下个五年计划(2012—2017)的科研经费,由2011年的30亿美元增长到2017年的80亿美元。印度政府以发展高科技,提高综合国力为核心的国家战略经过近60年的努力已经显示成效,印度已经成为第三世界国家中的科技大国,如今印度如此大幅增加科研投入,展示了印度崛起成为世界科研强国的雄心,但是在累积优势和诸多制约因素的角力之下,印度科研崛起的前景如何,尚有待观察。  相似文献   

11.
外刊要论     
确保亚洲和平的大国策略HughWhite(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教授)20世纪的后25年,得益于大国间的“稳定战略体系”,我们见证了亚洲的和平时代。然而,日益深化的经济变革、美国的衰弱、中国与印度的崛起以及日本追求正常化国家的进程,使得未来的亚洲体系首次由一些势均力敌的大国组成,并带来和平的不确定性,这一战略变革无疑是这个时代最重要的历史潮流。人们忙于应付后冷战时代非国家主体带来的安全挑战、盲目相信美国有能力塑造乃至决定亚洲事务的进程,以及错误地  相似文献   

12.
印度能超越中国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印度经济在摆脱了前几年的低速增长之后,2003财年有望达到7%的增长率,于是,有关印度的各种“利好”报道便扑面而来:“日益崛起的印度要成为世界强国”,“印度的经济将飞速增长”……以类似话语为标题的文章充斥着报刊杂志的各个角落,印度的身价骤然间持续上升。可是,理性之余,如果对印度经济做一次细致而又深入地剖析,我们看到,印度经济的内外增长机制中都还存在缺陷。软件业一直是印度的骄傲,成为世界软件大国也一直是印度人的梦想,可是,在庆幸印度软件业出现可喜变化的同时,也不应忽视其潜藏的危机。印度高科技人才外流的问题一直令人头疼。甚至有人危言,印度将沦为科技领域的“殖民地”,究竟该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呢?关于印度经济的这组文章耐人琢磨,不妨一读。——主持人手记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崛起的背景下,美国强化对中国周边国家的影响,提出重返亚洲战略。印度面对亚洲秩序的变动和中国的崛起,其外交中的对华因素加大。印度与日本都有借助对方力量制衡中国、扩大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影响力的迫切愿望,双方在诸多问题上一拍即合,找到了利益的结合点。印度在变动的世界舞台上努力实现其世界强国之梦。然而,我们对印日关系的迅速升温还要理性观察和辩证分析。  相似文献   

14.
重大的历史事件常常是由于人口的增长和其它重大经济原因长期的变化所致。印度是当今世界第二人口大国,也是一个正在迅速崛起的幅员广阔而又有着重要影响的发展中国家。本文将就印度人口的迅速增长及其与经济政治的关系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与我国国情相近的、信息化极具特色的、亚洲发展中大国印度的信息化发展状况进行综述,主要介绍印度信息化的主要特色特点、标志性事件和主要成就。重点对印度软件立国的成功经验进行归纳。最后对印度信息化发展对河南省信息化发展的借鉴梳理总结。  相似文献   

16.
当前印度软件业的基本特点是外向型,我国软件业的基本特点是内需型。目前,在软件规模和发展程度上,我国比印度落后很多,在继续发扬我国长处的同时,需要加紧向印度学习,迅速提高我国的软件水平。  相似文献   

17.
《当代地方科技》2004,(5):70-72
与印度相比,无论是企业的嗅觉,还是政府的意识,我们都落后了。  相似文献   

18.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随着中国国际作用的提升,国内外有人认为中国已经占据国际舞台的中心位置,对中国的未来展望过于直线和乐观,而有意无意忽略了中国的大半个身子还处于发展中、处于落后的严峻事实,更没有看到由于世界渗透性的增强,即使是一些非国家角色、一些非极力量也都已经引起广泛的国际关注。新中国成立以来,战略上冒进的情况时有发生,到今天仍有一些战略研究习惯性地把愿望当成现实,而不习惯对问题进行结构性、系统性的科学分析。而在实际上,中国要成功实现和平崛起,在当前及未来较长时期里,应该力避成为国际体系变革过程中矛盾聚集的焦点,以此为条件才有可能成功破解大国崛起的安全困境,逐步担当起大国责任。  相似文献   

19.
科学发展观与和平崛起理论的提出 ,是我们党对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在认识上的升华 ,也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一次飞跃。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与和平崛起理论 ,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如何进一步深化对科学发展观与和平崛起理论的认识 ?怎样才能在思想观念上真正确立起科学的发展观与和平崛起理论 ?如何把科学发展观与和平崛起理论扎扎实实地贯彻到具体实践中去 ?这都是我们必须思考和研究的 ,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 ,我们组织了与此有关的四篇笔谈 ,并寄望以此作为一个开头 ,大家对科学发展观与和平崛起理论作更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西方的经济学家说印度人创造了一个世界上绝无仅有的奇迹:这个几乎1/2的人口是文盲的国家,竟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计算机软件出口国。2000年印度的软件出口近46亿美元,在全球软件开发市场中,其占据了16.7%的份额;印度的软件产品已远销世界91个国家,美国则是其最大的市场。印度在IT行业里正在迅速崛起,在全世界各地,印度的软件工程师是最受欢迎的人才。如今,西方工业大国也要依赖印度来继续自己的信息技术。比尔·盖茨断言:未来的软件超级大国是印度。是什么使印度在软件行业如此卓尔不群,傲视一方?究其根本,就在于对IT人才的成功开发。印度的经验和做法的确值得我们认真思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