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线建设为中国西部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其蕴含的内在精神特质具有重要历史价值.新时代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发展,须在弘扬三线建设精神的基础上,抓住新的历史机遇,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以协同创新为动力,以科技进步为内核,着力打造西部地区新的重要增长极,共用开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2.
《华东科技》1996,(3):43-45
龙岩地区是革命老区,是福建省重要的矿区、林区。由于自然条件和社会历史等原因,闽西经济与发达地区相比,仍处于落后的地位,是全国18块连片贫困地区之一。近几年来,我们切实加强了科技工作,以科技进步促进老区经济的发展。1992年,省委、省政府确定在龙岩老区实施两年的“依靠科技进步,推进龙岩地区经济发展”计划。1994年11月,省科委组织省知名学者、专家和教授对龙岩地区科技  相似文献   

3.
三线建设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一场规模宏大、影响深远、意义重大的经济和国防建设,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是三线建设的重点区域,三线建设不仅促进了该地区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而且从多途径铸牢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本文以多民族聚居的凉山州冕宁县沙坝地区为例,阐述三线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途径和成效,包括:党的领导在政治上加强了各民族之间的命运联结;工业文明的发展为民族共同体的构建奠定了经济基础;文化交融推动了民族共同体情感的加深;教育的发展为民族共同体的构建提供了人才保障;社会发展不断增强民族共同体构建的稳固性。三线建设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构建是彼此成就、相互促进的关系,三线建设在新的文明体系中达成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其持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途径和方式,在中华民族追求伟大复兴的今天仍然具有积极而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三线建设是一场以备战和抵御可能发生的外敌入侵、保卫国家安全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为中心的宏大的经济建设工程。三线建设的提出是在国家濒临战争危机、立足国内经济实情、借鉴历史与现实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伟大战略构想。从三线建设决策制定的深刻认识中,得出了搞建设要有战略眼光、强大才是安全的刚性保障、警惕才能防患于未然、历史研究要宏微观结合等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5.
壹 闽西的历史地理和方言区划 从地理来说,闽西地区应该包括龙岩、上杭、武平、永定、长汀、连城、漳平、宁化、清流、明溪等十个县市。明溪旧称归化,漳平包括旧宁洋县的大部分。其中龙岩、上杭、武平、永定、长汀、连城、漳平等七县市今行政上属龙岩地区;宁化、清流、明溪今属三明市管辖。但从历史上来说,自宋至明,这十个县市分属汀州府和漳州府所辖。宁化、清流、归化、长汀、连城、武平、上杭、永定属汀州府,龙岩、漳平、宁洋属漳州府。至清代,汀州府所辖地区不变,但龙岩、漳平、宁洋三县从漳州府分离出来,自成龙岩州,与永春州并称福建二州。  相似文献   

6.
从1964年到1980年期间,在中国中西部地区进行了一场被称为"三线建设"的以战备为指导思想的大规模国防、科技、工业和交通基本设施建设。其决策之快,动员之广,规模之大,时间之长,影响之深,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史上史无前例。如今占据了三峡库区绝大部分地域的重庆曾是"三线建设"的重镇,有来自全国不少地区的数十万政策性移民。他们的迁移背景、迁移过程、迁移结果乃至移民文化便是本文讨论的对象。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文献[1]所提出的用模糊综合评判法确定的历史水灾强度指数作出改进,用来确定龙岩地区各市县历史水灾的强度指数,并在此基础上确定全地区的水灾强度指数。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文献「1」所提出的用模糊综合评判法确定的历史水灾强度指数作出改进,用来确定龙岩地区各市县历史水灾的强度指数,并在此基础确定全地区的水灾强度指数。  相似文献   

9.
三线建设是在当时特定历史条件下,中共中央所做出的战略部署。三线建设奠定了我国国家生产和国家安全的基础,改变了我国工业布局不合理的状况,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同时也付出了很大的代价。  相似文献   

10.
补白     
福建省首届美育研讨会在龙岩召开 经省委宣传部批准,山福建省美学研究会、龙岩地区社科联、龙岩师专、龙岩地区旅游局联合召开的福建省首届美育研讨会在龙岩召开,参加会议的代表四十九人,提交论文二十八篇。  相似文献   

11.
应用PCR方法扩增龙岩地区羊片形吸虫分离株ITS序列,经克隆、测序后获得ITS全长序列944bp,其中ITS-1为421bp,ITS-2为361bp;通过在肝片吸虫和大片吸虫ITS种间鉴别位点上的序列分析表明,从龙岩地区羊体内分离的片形吸虫虫种属大片吸虫(命名为FgLY)。与国内外大片吸虫的进化分析表明,FgLY与中国云南的2个分离株处在一个小分支,亲缘关系最近。该结果为羊大片吸虫的进一步生物学研究和片形吸虫病的预防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从三线建设的出发点、建设重心以及历史语境三个角度,分析三线建设的被动性、烈性特征,还原历史巧合给三线建设带来的破坏性,可以挖掘出三线精神的悲剧内核。围绕攀枝花三线文化建设所面临的价值危机阐发三线精神的悲剧价值是创新攀枝花三线叙事的可能性路径。  相似文献   

13.
通过分析三线建设开始后中国科学院在科研机构布局上所进行的调整,梳理了三线建设初期(1964~1966年)中国科学院对于这一场大规模的以备战为目标的经济建设运动的反应和支援三线建设的情况,进而分析国家战略调整对于中国科学院科研机构布局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三线建设是在当时特定历史条件下,中共中央所做出的战略部署。三线建设奠定了我国国家生产和国家安全的基础,改变了我国工业布局不合理的状况,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同时也付出了很大的代价。  相似文献   

15.
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给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在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把现代教育技术和图示法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历史课堂学习显得生动活泼,充分展示历史的场景和过程,充分体现现代教育中学生的主体地位,让课堂动起来。使用这种方法的关键在于找到两者的结合点,让两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相似文献   

16.
近现代社会被殖民的历程和中国现代性的被动嵌入,造就了30年代的上海现代主义、殖民主义和民族主义多元共生的历史境遇,进而决定了上海现代化与殖民化、“半殖民地”情形与民主主义崛起之间的孪生关系。着眼于上海走向现代的历程中殖民因素与现代主义、民族主义的关系,力图探讨30年代上海在中国社会从传统走向现代这一个历史过程所起到的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三线建设提出后,作为西南三线建设中"两基一线"的重要部分,攀枝花钢铁工业基地开始加快建设。国家科委、冶金工业部组织全国研究力量,在没有先例可循,也无外援的情况下,解决了普通高炉冶炼钒钛磁铁矿这一世界上尚未解决的技术难题,为建设攀枝花钢铁工业基地攻克了一道重要科技难关。本文在梳理攀枝花钒钛磁铁矿冶炼技术攻关的科研过程基础上,从政治决策、领导体制角度分析攀枝花钒钛铁矿冶炼技术突破中非技术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迤计厂位于四川省攀枝花市仁和区,上世纪70年代在国家三线建设大开发时由云南省楚雄州划归四川省攀枝花市管辖。迤计厂90%的村民为彝族俚濮支系。俚濮人非常重视人情礼仪,传统的彝族社会人情网络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建立起来的,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加速、经济收入地不断提高,迤计厂农村社区人情关系逐渐转化为以血缘、地缘、业缘等多维度的人情关系网络。我们通过走入户访、发放问卷、个案研究,对迤计厂彝族俚濮人人情消费进行了详尽的了解,剖析了其发展变迁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156项工程和三线建设是改革开放前重要的经济建设里程,对中国的社会和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现就156项工程和三线建设从不同的角度作一比较。  相似文献   

20.
攀枝花少数民族地区近现代社会转型的发展阶段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攀枝花少数民族近现代社会转型经历了三个重要时期:第一时期是新中国的成立,给攀枝花少数民族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少数民族在政治上获得了身份地位;第二时期是1965年的"三线建设"时期,植入式的城市模式对攀枝花少数民族的社会转型产生了重要影响,使攀枝花少数民族地区在经济文化等方面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第三时期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进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放了攀枝花民族地区的劳动生产力,使少数民族生活由贫困奔向小康.这三个时期的发展体现出两个特点:即跨时代的两重效应和失败与成功并存.总结近现代攀枝花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经验教训,对攀枝花少数民族社会生活方式的变革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