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22年3月31日,在第六届创新与新兴产业发展国际会议上,中国工程院发布重大咨询项目《我国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及路径》成果. 该重大咨询项目由40多位院士、300多位专家、数十家单位,重点围绕产业结构、能源、电力、工业、建筑、交通、碳移除等方面展开系统研究,旨在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重大决策部署,为我...  相似文献   

2.
陈瑶  王江容 《河南科技》2022,(3):150-153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源环境问题日渐严重,企业生态化发展模式的转变显得尤为紧迫.本研究以制造加工为主的传统企业为研究对象,通过定性研究,分析此类企业的发展现状,根据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出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绿色转型模式进行分析.通过分析给出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传统企业进行绿色转型的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3.
廖秋阳 《河南科技》2022,(3):124-127
我国农村污水处理与城市污水处理相比有其特殊性,结合不同地区的差异性和农村污水的特性,研究农村污水处理的特点,采用高效的节能技术手段,开发利用低碳新能源,降低农村污水处理的能耗,减少碳的排放,最终实现整个污水处理过程从节能降耗到能源的自给自足,是"碳中和"背景下对农村污水处理中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4.
周婷  李婷  常传源 《河南科技》2023,(6):155-158
【目的】双碳目标下,分析数据中心的碳中和路径,为数据中心绿色发展提供方向。【方法】以基于碳中和的数据中心相关政策、标准出发,分析数据中心从选址规划到设计、设备选用、生产、运维全寿命周期节能优化方法。【结果】数据中心的碳中和路径涉及制冷、供配电、ICT设备等各方面,仍存在技术上的短缺与政策、标准等指导性不足的问题。【结论】全寿命周期的节能降耗离不开新型能源技术的发展,以促进碳中和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5.
随着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的提出,降低碳排放量是新形势下电力系统转型要面对的重要问题。风电等新能源虽然具有零碳排量的优势,但其具有不确定性,给电网的平稳运行带来了挑战,因而较为稳定的火电仍然是重要的电能来源,但需要对传统火电厂进行改造,采用碳捕集和封存利用技术减少碳排放量。经改造后的碳捕集电厂具有综合灵活的运行方式,可以与风电进行配合。在综合灵活运行方式下,研究了碳捕集电厂灵活运行时的能量特性,建立了低碳经济调度模型。同时,为了提高调度的效率,减少不确定性的影响,设计了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算法来学习调度策略,并基于真实的电力系统运行数据进行仿真,证明了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二茂铁修饰玻碳电极的研制与抗坏血酸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制了一种简单的二茂铁修饰玻碳电极.利用二茂铁修饰玻碳电极对抗坏血酸的电催化作用来测定抗坏血酸.结果表明:在2.0×10-3~4.0×10-6mol/L的浓度范围内,抗坏血酸的氧化峰电流与其浓度呈线性关系,最低检测限(3σ)为1.0×10-6mol/L.用这种方法测定Vc片剂中的抗坏血酸,方法简单、准确、快速、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7.
2014年4月26日至28日在东北典型黑土区乌裕尔河流域进行样点采集,测定了3种不同作物类型下(大豆、玉米和水稻)土壤有机碳、有机碳密度、p H、铵态氮、硝态氮、容重和粒度机械组成的含量特征,比较分析不同作物类型下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不同作物对土壤有机碳含量具有显著影响,土壤有机碳含量水稻玉米大豆,水稻土壤有机碳含量最高达13.1%;不同作物对土壤有机碳含量影响不同;土壤有机碳密度与土壤有机碳含量在0.01水平显著正相关,土壤p H与土壤有机碳含量显著相关;土壤容重与土壤有机碳含量显著负相关,土壤铵态氮与土壤有机碳含量显著正相关;而土壤硝态氮与土壤有机碳含量无相关性;水稻土有机碳含量与土壤粒度机械组成相关性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随着我国碳中和、碳达峰目标的提出,空气源热泵采暖技术受到越来越多的青睐,但想要真正利用好空气源热泵系统,就要解决低温下空气源热泵效率低、工作不稳定等问题。【方法】本研究通过对比分析,以提高低温下空气源热泵能效为目的,从提高压缩机本身的性能、采用与其他热源相结合的多源耦合热泵系统、采用各种新型抑霜除霜方式和一些低温制冷剂等方面,进行全面总结和分析。【结果】目前,为提高低温下空气源热泵能效而总结出的研究方法有很多,但仍有问题需要解决。【结论】对低温下空气源热泵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全面分析,对比分析结果,对提高寒冷地区空气源热泵能效的深入研究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平顶山市人造石墨产业占据近六成国内市场,在全国石墨碳素行业标准制定、技术研发等方面拥有较大话语权.为突出解决产业大而不强的问题,加快由生产型向产学研协同发展型推进,推动碳材料特色产业转型发展,2020年,平顶山采取"开小口,挖深井"的工作方法,开展碳材料科技创新专题活动,指导产业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东北三省1999~2014年的碳排放进行测算分析,利用STIRPAT模型,运用最小二乘法和主成分分析方法,探究东北三省的碳排放影响因素;并设置基准和低碳情景预测2020年、2030年东北三省的碳排放量.结果表明:(1)人口总量、城镇化率、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二产增值比对东北三省的碳排放起正向推动作用,其中人口总量对碳排放量的促进作用最大,而能源强度对碳排放起抑制作用;(2)经过情景预测分析:2020年基准情景下,黑龙江省、吉林省和辽宁省的碳排放强度分别为0.41、0.54、0.48;2030年在基准情景下黑龙江省、吉林省和辽宁省三省的碳排放强度分别为0.31、0.62、0.41.  相似文献   

11.
【目的】基于土地利用和碳密度数据,对郑州市生态系统固碳能力进行评估。【方法】运用Arc GIS和In VEST模型,计算得出郑州市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碳储量以及碳密度空间分布。【结果】郑州市林地碳密度最高,达到89.362 t/hm2;耕地次之,为75.436 t/hm2。郑州市生态系统整体碳储量为5 385.502×102t,其中耕地碳储量达到3 494.409×102t,占总碳储量的64.88%。【结论】在郑州市生态系统中,耕地面积在各种土地利用类型中占比最大,耕地碳储量在各种土地利用类型中占有绝对优势,是生态系统中碳储量蓄积的主力。郑州市碳密度低值区主要分布于西北、东北边缘地区,其次零星分布于西部山区和郑州市主城区;高值区主要分布于西部山区及西南片区;中值区主要分布于郑州市大部分耕地地区及北偏东部郑州市主城区。由此可见,郑州市生态系统固碳能力整体较好,在碳中和方面具有巨大潜力,生态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2.
制备了纳米银/三维石墨烯修饰的玻碳电极并测定对硝基苯酚,通过循环伏安法(CV)和计时电流法(CA)研究其电化学行为.该修饰电极在测定对硝基苯酚时,表现出较正的还原电位和较大的峰电流等优势,并对其实验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此传感器制备简单、灵敏性高、稳定性和重现性好,用于硝基苯酚的检测表现出优异的选择性.  相似文献   

13.
利用立木蓄积量、森林面积及森林土壤碳储量等基本统计数据,对哈尔滨市森林生态系统的碳储量和碳汇及其经济价值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截至2010年,哈尔滨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为9.7502×107万t,林木生物碳储量为3.9976×107万t,其经济价值分别为72.9亿元和29.9亿元,哈尔滨森林生态系统平均碳密度为98.3 t/(hm2).  相似文献   

14.
以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为原料,通过静电纺丝法结合三步热处理工艺成功制备出多孔碳纳米纤维.采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和比表面分析仪等测试方法系统地分析了PVP/PMMA不同质量比对多孔碳纳米纤维的形貌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实验测试结果表明当PVP与PMMA质量比为3∶2时,得到的多孔碳纳米纤维的比表面积最大,可达到545.4m2·g-1,并且具有最好的电化学性能;在0.1C充放电速率下50次循环之后样品的放电比容量约为220mAh·g-1.所有由PVP/PMMA混合原料制备的多孔碳纳米纤维的比容量均高于由PVP原料制备的碳纳米纤维,并具有较好的循环性能.  相似文献   

15.
基于河南省长期定位试验2006—2016年试验数据,分析免耕对土壤碳储量、有机碳(SOC)平均年变化量和有机碳相对年变化量的影响,并依据2015与2016两年试验数据研究免耕条件下SOC和可溶性有机碳(DOC)在0~100 cm土层的分布特征及c_(DOC)/c_(SOC)随土壤深度的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免耕较传统耕作显著提高了土壤有机碳储量、平均年变化量和相对年变化量。与传统耕作相比,免耕在冬小麦拔节期和成熟期分别提高土壤0~100 cm土层平均DOC含量4.2%和26.9%。免耕在冬小麦拔节期、灌浆期和收获期较传统耕作降低土层0~40 cmDOC含量,而40~100 cm土层平均DOC含量由于不同年份、不同生育期降雨量和冬小麦生物量不同而表现不尽相同。与传统耕作相比,免耕处理c_(DOC)/c_(SOC)在土层20~40,60~80和80~100 cm显著降低,表明免耕有利于土壤碳库稳定。  相似文献   

16.
哈尔滨市大气颗粒物碳成分时间变化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大气颗粒物中碳成分的变化特性,在2008年7月~ 2010年6月平行采集了TSP、PM10和PM2.5三种大气颗粒物,利用元素分析仪对每个样品进行碳成分的分析.结果表明:三种颗粒物中的OC呈现中间低两边高的特点,最高点出现在1月,是7月的5~7倍;OC/EC基本均大于2,说明全年均有OC的二次反应,以1月和12月...  相似文献   

17.
由于碳纳米卷轴在储能、催化、纳米医药载体等领域具有潜在的巨大应用价值,从而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综述了碳纳米卷轴制备方法及其应用的研究进展,并对碳纳米卷轴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发展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正>国际能源署(IEA)预测,2030年全球交通领域石油的消耗将占石油总消耗量的57%。2009年中国汽车年产销量跃居世界第一,据预测,2020年中国汽车保有量预计突破1.5亿辆,汽车年耗油量将突破2.5亿t。但是随着汽车总量和新增量的不断增加,  相似文献   

19.
以1-氰甲基-3-丁基咪唑二三氟甲磺酰亚胺盐为前体,采用一步法直接煅烧得到高含氮量的多孔含氮碳材料.通过氮气吸脱附、X射线衍射、透射电镜、元素分析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对材料进行表征.研究发现,在800℃温度下煅烧lh所得到的材料不但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543.9210 m2/g),而且含氮量高达13.94%.  相似文献   

20.
<正> 目前,钢铁冶炼过程的强化要求制造出工作性能高的耐火材料,尤其是在使用条件苛刻情况下抗渣性、热稳定性应高,体积稳定,使用寿命长的耐火材料。许多国家用氧化镁(烧结的、熔融的方镁石砂或者合成熔块料),石墨、各种焦油和抗氧化剂制造的镁碳耐火材料符合上述要求。通常用金属(铝、硅、镁、钙等),氧化物,碳化物,磷酸盐作抗氧化剂。制品含有5~30%残碳。此种耐火材料用于电孤炉、转炉内衬,盛钢桶渣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