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铊成矿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迄今为止,铊成矿仅见我国,故研究铊成矿我国应是首开先河。从铊矿床成矿作用研究铊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点,其目的在于强调从生物成矿角度研究微古生物在新陈代谢过程中吸收富集铊成矿和生物残骸积累铊成矿。进而从本质上认识铊在成矿演化过程中地质地球化学和生物化学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特殊成矿机制。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多种矿产耦合成矿的盆地构造动力学问题。方法综合剖析鄂尔多斯盆地构造与油、气、煤和砂岩型铀矿等多种矿产共存富集的时空配置关系。结果鄂尔多斯盆地多种矿产相互关联、共存富集于古生界和中生界的不同地质层位,促使它们耦合成矿的时代主要发生在晚侏罗-早白垩世的燕山中晚期,主体受控于中新生代多构造演化及其关键变革时期的构造转换过程。结论探索、研究鄂尔多斯盆地中新生代构造动力学演化及其叠加转换关系,有助于客观认识多种矿产共存富集可能受控的统一盆地动力学环境及其耦合成矿效应。  相似文献   

3.
尕林格铁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尕林格铁多金属矿地处东昆仑北带,矿床赋存于滩间山群碎屑岩夹火山岩组中岩性段(OSTa-2)和上岩性段(OSTa-3),矿体受古构造蚀变带、碎裂岩化带、层间裂隙控制明显;并论述了矿床的主要地质特征,通过对成矿条件、成矿物质来源、成矿期次的分析及成矿机理探讨,认为该地区是一个多成因、分期、分阶段,多种成矿方式相互叠加改造的矿床。  相似文献   

4.
利用遥感图像处理技术,在假彩色合成及比值假彩色合成图像上提取成矿有关的构造、围岩蚀变信息等,并在ETM图像上解译出大量环形构造,将所获得的多种信息进行复合。结合该区部分物探、化探资料,确定了圈定该区成矿远景区的原则,在区内圈定了7个成矿远景区,为该区进一步的找矿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针对地学数据特点,研究了地理信息系统二次开发的多种模式,选择Arc/Info地理信息系统作为地学信息系统的二次开发平台,采用Arc/Info提供的开发环境进行开发工作,建立地学信息系统.将专家多年找矿经验与计算机高精度计算相结合,依据地学信息提取方法及成矿影响因素,利用GIS的叠加分析、缓冲区分析等多种方法,对地学数据进行成矿预测分析,圈定成矿远景区,并将中间成果或最终成果绘制成所需要的专题图件,为进一步找矿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广西珍珠坡矿床的脆硫锑铅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脆硫锑铅矿为铅灰色,金属光泽,有{001}中等解理,性脆,显微硬度71.2kg/mm~2,相当摩氏硬度2.8,比重5.84。呈针状、纤维状及毛发状产出。成矿时代为81 Ma,成矿温度90—180℃,成矿压力360×10~5Pa。是提炼金属锑和铅的重要矿物原料,同时含有多种贵重、有色金属和分散元素,综合利用价值较大。  相似文献   

7.
吉林延边地区中生代火山岩金铜成矿系列及区域成矿模式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延边地区为我国东部滨太平洋的一个重要金、铜-(多金属)矿化集中区。成矿带在时、空和物质组成上主要受控于中生代火山-岩浆侵入作用,形成多种金、铜矿床类型组合的成矿带,在分析成矿带内不同矿床成因类型的基础上,建立了该成矿带的成矿系列,即斑岩铜钼、火山热液金银、次火山热液金银铅锌成矿系列,将成矿系列控矿条件和火山-岩浆侵入作用相结合,探讨成矿系列的构造环境和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8.
670矿床多期成矿作用特征及控矿因素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670矿床是典型的火山岩型富铀矿床,具有多期成矿特征。主要成矿期可分为两期。早成矿期矿化主要和红化有关,成矿溶液主要由大气降水组成,其中铀主要以UO_2(CO_3)_2~(2-)形式存在(99.6%),矿化温度133℃(平均值),成矿时代131Ma;晚成矿期成矿溶液主要为岩浆水,铀以UO_2(CO_3)~(2-)(89.4%)和UO_2(SO_4)_2~(2-)(9.2%)形式存在,矿化温度239℃(平均值),成矿时代为106.3±2.1Ma.670富铀矿床的形成是两期成矿作用叠加、多种因素复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四川丹巴地区基性、超基性岩型 Cu- Ni- Pt族元素矿床中 ,含有多种铂族元素矿物。通过显微镜下矿石结构构造等特征的研究 ,将矿床划分为三个成矿期四个成矿阶段 ,铂族矿物均形成于基性、超基性岩浆活动期。文章还讨论了矿石矿物的生成顺序  相似文献   

10.
论述了中山沟金矿的地质构造特征,中山沟金矿的成矿受矿区构造、围岩蚀变等多种因素控制,具有明显的矿化富集规律.  相似文献   

11.
应用数据挖掘和网络药理学技术分析中药治疗痛风的用药规律及作用机制。首先通过检索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Pubme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关于治疗痛风的中药处方,建立中药治疗痛风方药数据库,规范中药名称后,应用 SPSS Modeler18 软件及SPSS Statistics 24 统计软件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复杂网络分析及聚类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筛选得出治疗痛风的核心中药。在TCMSP数据库获取这些中药的活性化合物和相应作用靶点,并取这些中药与痛风的交集靶点进行蛋白质互作(PPI)分析、生物功能富集(GO)分析及相关作用通路分析。数据挖掘共纳入符合标准的处方302首,根据得到高频次中药及高置信度、高支持度中药处方,综合分析确定了茯苓、黄柏、牛膝、薏苡仁、苍术、萆薢、威灵仙、泽泻这八大治疗痛风的核心中药,并已这些中药为基础,分析了它们治疗痛风的作用机制,确定了核心作用靶点为AKT1、TNF、IL6、VEGFA、TP53、IL1B、PPARG、EGF、PTGS2(COX-2)、MMP9等,主要作用通路为癌症通路、糖尿病并发症中的AGE-RAGE信号通路、IL-17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细胞因子-细胞因子受体相互作用通路、癌症中的转录失调通路等,主要调节过程包括白细胞介素、免疫系统中的细胞因子信号转导、基质金属蛋白酶的激活、基因转录途径等。中药治疗痛风的主要药物组合为黄柏、苍术;牛膝、忍冬藤;赤芍、山慈菇、秦艽;泽泻、地黄;茯苓、萆薢、威灵仙;红花、桃仁、川芎;当归、黄芪;甘草、白术、桂枝,作用机制主要依赖于对多种酶、炎症因子、炎症通路的调控,这些中药能够显著抑制炎症急性期反应、促进尿酸排泄,该研究拟为痛风的深入研究及相关中药的开发应用提供一定的基础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对广西龙塘蚀变流纹岩风化剖面中六个难溶元素的活动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Ti、Nb和Ta元素在整个风化成土过程中基本上保持了它们的稳定性。Zr、Hf和Th在风化剖面上部有明显的富集 ,可能与矿物锆石与钍石在风化壳表层被腐植酸溶解后向下迁移被蒙脱石与非晶质氧化铁吸附有关。  相似文献   

13.
刘超  吴正洪  林磊  宋昌奇  马健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2,22(32):14485-14493
带弹簧片高压转子连接螺栓组件由D头螺栓和弹簧片激光熔焊组成,其因结构简单、设计精巧等原因,在中外各型发动机上广泛使用。为彻底解决各型发动机带弹簧片高压转子连接螺栓组件焊接裂纹故障问题,以某型发动机故障件为基础,通过断口宏微分析、金相检查、焊接深度测量、温度场评估、材料选用分析、结构尺寸分析、有限元仿真计算、分解/装配过程分析等方法,对带弹簧片高压转子连接螺栓组件焊接裂纹故障进行全面的研究,最终定位了故障的根本原因:螺栓组件焊接深度不足且存在明显的焊接薄弱处;螺栓组件弹簧片结构设计不合理,导致自锁螺母分解/装配过程中弹簧片承受不合理扭矩,当扭矩过大时,焊接薄弱处因应力超限而过载破坏。从结构设计、制造工艺等方面给出相应的改进措施,改进后的螺栓组件未再出现裂纹故障,证明了故障定位的准确性和改进措施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XRF滤纸片法测定铁基样品中十种元素的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熊朝东  沈文馨 《江西科学》1997,15(3):189-192
本法在X荧光光谱仪上采用滤纸片法测定样品,避免了基体效应的影响,因而可适用于多种基体的样品,扩大了分析方法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用ISP可编程逻辑器件设计的一种器件少、可靠性高、实用性强的广告灯箱定时控制电路,详细阐述了其设计思路、硬件原理及ISP可编程逻辑器件的使用技术。  相似文献   

16.
提高12脉波可控整流器谐波抑制能力,提出基于12脉波可控整流器的直流侧谐波抑制策略。该控制策略通过在直流侧附加谐波抑制模块,改善整流器输入电流波形,满足不同负载工况下输入电流谐波抑制要求;根据12脉波整流器交、直流侧电流关系和直流侧理想电流波形,分析并给出谐波抑制模块的输出电压波形,并采用全桥逆变电路调节谐波抑制模块的输出电压。仿真结果表明,该策略能有效抑制整流器输入电流谐波。  相似文献   

17.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B3LYP方法,在6-311G*水平上,对Si5原子簇各稳定构型中的一个Si原子,经M(M=Li,Na,K,Mg,Mg,Ca,B,Al)取代后所得到的各种Si4M原子簇的几何构型,进行优化和频率计算,获得它们的稳定结构.在所有的Si4M原子簇中,具有C2v对称的三角双锥结构是最稳定的构型,且同一主族金属原子,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Si-M键Mulliken重叠布居数依次减少,键强度依次减弱,键长依次变长;同一周期金属原子,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Si-M键Mulliken重叠布居数依次增大,键强度依次增强,键长依次变短.与同一主族和同一周期的原子共价半径的变化规律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8.
 埃博拉病毒(Ebolavirus)是埃博拉病毒病(Ebola Virus Disease, EVD)的病原体,1976 年首次在非洲发现,目前确认该病毒包括5 个种,其中苏丹型(Sudan ebolavirus)、扎伊尔型(Zaire ebolavirus)、塔伊森林型(Taï Forest ebolavirus)和本迪布焦型(Bundibugyo ebolavirus)均有感染人发病的记录;莱斯顿型(Reston ebolavirus)可致人隐性感染,并与多起猕猴暴发疫情有关,曾在菲律宾的猪中检出。人类埃博拉病毒病的病死率为25%~90%,疫情均发生在非洲,主要集中在10°N-10°S 的非洲地区,本次西非疫情是规模最大的暴发流行,截至2014 年8 月20 日已报告2615 例病例。该病是动物源性传染病,目前证据支持果蝠可能为病毒的自然储存宿主。该病在人群中主要通过接触传播,有症状的病人才具有传染性。未采取正确防护措施的医护人员、家庭护理人员及接触病人血液、体液,或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等污染的物品,或接触病例尸体的人是高风险感染人群。本病起病急,早期表现为发热、厌食、虚弱无力等非特异性症状,可通过检测病毒核酸、抗原、抗体等方法确诊。目前尚无批准上市的特效药和疫苗,以对症和支持治疗为主。预防控制策略主要包括早期发现病例、及时调查处置、追踪和密切观察接触者,以及有效的医院内和社区的感染控制。  相似文献   

19.
用王水溶解试样,在几个相同量的试液中,分别加入浓度依次递增的9种元素的标准溶液,用空气-乙炔火焰原子吸收法连续测定N i、Cu、Mn、Fe、Pb、Sb、Zn、Ca、Mg的含量.建立了优化的仪器测定条件,并对可能存在的元素进行了干扰实验.N i、Cu等9种元素的回收率为97.5%~103.0%,相对标准偏差为1.6%~2.9%.  相似文献   

20.
服装是文化的表征,它不仅能够为人护体、御寒,还反映着人的审美需求和愿望,是一种文化品位的浓缩。服装设计与其它艺术一样,以追求美为目标,服装设计品位的提高必须倚重艺术,但艺术不能包容服装的全部。服装是时代的标志,是观察社会变化的视角,是经济发展的缩影,高校服装设计教学要善于引导学生从祖国优秀文化遗产中寻求创作灵感,要贴近市场,服务社会,培养高素质、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力的适应新世纪知识经济时代发展需求的复合型优秀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