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对智能控制器CAD专家系统的设计思想进行了探索,模仿人在解决复杂问题时的行为功能,提出了辅助设计的二步模型化思想,并介绍了该系统的结构、功能概况、特点、智能控制器的设计过程、系统知识库的内容及模型仿真功能。  相似文献   

2.
随着CAD(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兴起,出现了软件仿真这一新的设计理念和模式。该模式替代了传统的实验性微波器件研发设计模式。本文阐述运用软件仿真研制规格为3(1/8)″-4(1/8)″的硬同轴电缆过渡器的设计过程,利用HFSS(High Frequency Structure Simulator)软件建立过渡器腔体模型,通过软件仿真,观察过渡器中空气缝隙长度和支撑物切入深度对器件电性能的影响,根据仿真结果确定其具体数值,使过渡器的反射损耗达到设计指标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产品塑性冷弯曲加工技术是一种先进的加工技术,目前该技术通常在真实塑性加工机器上进行实物验证。本文针对管材塑性加工设计开发了一套CAD/CAPP/CAE弯管虚拟仿真系统,应用现在成熟的商用软件,采用VC++语言环境对该软件进行二次开发,编写接口程序实现Pro/E、Ansys等软件模块之间的数据传递。可以通过该仿真系统实现弯管CAD建模,CAPP工艺参数规划,CAE有限元分析及结构优化。  相似文献   

4.
最新的Linux2.6.23内核推出了CFS进程调度器.为提高采用该调度器进行嵌入式Linux系统开发的效率,迫切需要设计一种适合该调度器的调度性能分析方法.为此,建立了一种Linux进程调度器仿真系统的形式化模型,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并实现了一个Linux进程调度器仿真系统,最后基于此仿真系统对CFS调度器进行了深入的仿真实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仿真系统可为嵌入式Linux开发提供事先的调度性能评估,并指导相应的调度策略设计以满足不同应用系统对吞吐量和响应时间等个性化的需求.  相似文献   

5.
以AutoCAD为平台,基于ObjectARX技术,采用面向对象设计的方法,抽象出钢架结构CAD系统的对象模型;重点阐述了系统功能设计、对象分类和总体结构,通过实践该系统对于钢架结构设计的工作效率和水平,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基于应力法剪切技术的理论及CAD和仿真技术原理 ,提出了一种在微机上开发的基于Windows98/NT的剪切模具的CAD和动态仿真系统的平台 .着重介绍了本平台的总体设计思路、体系结构和功能模块 ,实现了剪切模具结构的计算、设计、有限元分析、仿真及装配图一体化集成技术  相似文献   

7.
建筑CAD系统的三维建模引擎设计理论和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开发建筑设计全过程集成CAD系统,提出了一种以三维建模引擎为核心的新型建筑CAD系统3DMECAD (3D Modeling Engine based on architectural CAD system),并对系统的体系结构、建模引擎概念和算法进行了论证.3DMECAD系统的核心是以基于特征的CSG/B-rep混合模型理论为基础,作为系统的公用数据模块,实现向计算分析、仿真演示、设计成果提交等外部子系统模块的数据转化.同时利用特征识别技术实现各模型数据的同步更新,保证设计结果的可靠性.3DMECAD系统具有集成度高、适用性强、可靠性高等优点,能够完成建筑设计全过程的各项工作,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基于ADAMS的摩托车参数化虚拟样机建模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摩托车为研究对象,ADAMS/View系统为工具,利用ADAMS/View的二次开发技术,根据仿真模型的要求,开发了摩托车的参数化设计系统;解决了摩托车这类空间结构复杂的产品在ADAMS/View中的建模问题以及从其它CAD造型软件中导入模型存在信息丢失、模型规模偏大、后续仿真困难等缺点.利用该系统可以按照用户的需求,根据摩托车的基本尺寸,方便地生成摩托车在ADAMS/View中的仿真模型,用于后续仿真;缩短摩托车的开发周期,降低开发成本,而且可以进行摩托车的系列化设计.  相似文献   

9.
专利情报     
计算机织物仿真辅助设计系统技术 织物仿真CAD系统是将计算机图形技术和织造工艺结合起来的高科技产品。适用于毛纺织厂和色织厂的织物辅助设计。该系统具有很强的织物仿真模拟功能,在很大程度上能代替织物的小样机打样工作。它具有极好的织物组织输入和纱线设计功能,可以设计单色纱、混纺  相似文献   

10.
在建立集电火花加工与常规加工于一体的CAD/CAM系统体系结构的基础上,讨论系统中CAD与CAM系统集成的相关技术.系统采用基于特征的分层式模型结构,建立了适合多种方法的工艺设计信息通用模型;建立模块化的CAPP系统实现CAD与CAM系统的连接;构建CAD/CAM一体化数据库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11.
本文给出了三角花键轴插齿刀的无设计误差的新方法,并给出相应的CAD/CAM中的几何模型,最后还用实例验证了本文所供方法及模型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2.
提出一种新的内置假体设计方法.先利用股骨CT图像数据,通过提取股骨外形及髓腔轮廓线并进行封闭、光顺处理,然后根据股骨髓腔几何解剖状态设计个体股骨假体.利用股骨CT图像中每个象素的CT值和ANSYS软件提供的参数设计语言APDL进行二次开发并形成自主开发的材料属性赋值程序.有限元分析时调用研发的材料属性赋值程序,将股骨有限元模型的每一单元赋予相应的材料属性,实现股骨有限元模型每个单元材料正确的非均匀及各向异性描述,在此基础上进行有限元计算和接触有限元计算,对比置换前后股骨的应力分布情况及大小,检验假体设计的合理性.研究结果表明这种假体设计和分析方法更为合理、可靠.  相似文献   

13.
为避免快速成形中采用CAD模型的转换模型造成层片轮廓扫描数据精度损失,研究了在CAD系统内部直接提取层片轮廓扫描数据的方法.分析了层片理论轮廓扫描边界中高次曲线的离散方式,定义了层片轮廓扫描面积偏差的概念,建立了CAD模型直接分层截面轮廓边界离散模型,实现了在CAD系统内部直接提取层片轮廓扫描数据,并在聚苯乙烯泡沫材料成形机上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CAD系统和快速成形系统之间可以避开三维CAD模型的STL转换等近似处理环节,从而获取高品质的轮廓扫描加工数据.  相似文献   

14.
针对当前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协同的问题,通过实例阐述了对AutoCAD进行二次开发、实现同步、异步协同设计的思路.利用DCOM的灵活性与AutoCAD的开放性,提出了一种基于构件的协同计算机辅助设计模型和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5.
面向并行工程的 CAD 系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并行工程的需求,提出了广义特征概念。基于Pro/EngineerCAD系统,借助于Pro/Develop开发工具二次开发了面向并行工程的CAD系统。特征造型后,该系统可对形状特征增加设计的后续过程所需的信息,便于实现CAD与后续过程的并行。基于广义特征和STEP标准,建立了集成产品信息模型。经特征识别和提取特征信息后,基于集成产品信息模型,可自动生成STEP中性文件,为实现了CAD与CAPP和DFM等后续过程的并行提供了丰富的信息。实际应用表明:该系统操作简单方便、设计效率高,为实现CAD与后续过程的并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提出了一种用于MCNP计算程序的三维模型前处理技术,并给出了CAD模型识别与简化、空腔生成以及CAD模型向半空间CSG模型转换等关键算法.设计并开发了用于MCNP计算程序的三维模型前处理系统,用于CAD模型至MCNP半空间CSG模型的快速转换.最后通过实例对软件系统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文中所提出的方法能够快速实现复杂CAD模型至MCNP半空间CSG模型的转换,为MCNP计算程序提供了高效的三维模型处理系统,提高了MCNP程序输入文件的制作效率.   相似文献   

17.
针对虚拟装配系统中模型数据转换的问题,为了实现产品模型从CAD系统到集成虚拟装配系统的模型转化,提出了将虚拟环境下的零件信息进行分类转换的方法。该模型由装配对象信息、对象层次信息、装配对象的关系信息和面片信息所组成。通过对CAD系统的二次开发和CAD系统本身自带的模型转换接口,得到虚拟装配系统所需的零件模型数据。  相似文献   

18.
快速成型中基于STEP的直接分层算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研究了平面与基本曲线、曲面和参数曲线、曲面的求交算法后,提出了快速成型中基于STEP的CAD模型直接分层算法,避免了STL中间文件的转换,分层后得到层片的精确轮廓表示,并具有通用性好的优点.根据基本曲线/曲面和参数曲线/曲面的不同特征,采用不同的方法来求它们与平面的交点及交线,以提高算法的稳定性和效率.  相似文献   

19.
给出了CAD系统的图形数据模型,结合面向对象CAD数据库技术和图形数据模型的特点,设计CAD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并完成对数据库的各种操作及数据处理。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在稳态模型不确定情况下有约束的多变量预测控制系统的稳态目标计算问题。根据统计学的原理考虑模型参数的变化 ,确定出系统稳态益阵可能变化的最大范围 ,将原来的线性规划问题转化成鲁棒线性规划问题 ,并利用求解二次锥规划问题的方法解决新的规划问题。在Shell塔模型上的仿真实验证明 ,稳态目标计算采用鲁棒线性规划的控制系统更加稳定可靠 ,而且能够满足经济优化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