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提出了一种基于Sys ML的三余度飞控计算机设计方法.在设计过程中,利用Sys ML静态图构建三余度飞控计算机系统结构模型;利用Sys ML的动态行为图构建余度管理算法模型,实现了三余度飞控计算机系统模型.以某三余度飞控计算机系统为例,构建三余度飞控计算机系统结构模型;设计计算机同步算法、监控表决算法并对算法进行建模.最后,通过所构建的仿真环境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所提出方法可行有效.  相似文献   

2.
飞行控制系统作为电动垂直起降(electric vertical take-off and landing,eVTOL)飞行器的关键机载系统,需要具备和民机同样的安全性。为了设计满足eVTOL飞行器需求的飞控系统架构,根据适航规章梳理了安全性要求,并基于安全性要求介绍了eVTOL飞行器飞控系统飞控计算机、传感器和作动器余度设计技术,设计了一种基于安全性考虑的eVTOL飞行器飞控系统架构;分析了eVTOL飞行器旋翼构型下的典型功能危险,并采用故障树进行了安全性分析。结果表明,设计的飞控系统架构的典型功能危险能够满足失效概率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飞机电传操纵杆系统是飞机电传操纵系统的前端,其可靠性直接影响飞机操稳特性和安全性.针对提高飞机电传操纵杆系统可靠性的问题,研究了基于GO法(goal-oriented methodology)的飞机电传操纵杆系统余度设计方法,提出了一种提高飞机电传操纵杆系统可靠性的GO分析设计方法,完成了具有多组件余度参数的飞机电传操纵杆系统GO图和GO运算,推导了可靠度计算公式,得出了高可靠性飞机电传操纵杆系统设计的相关理论,给出了GO法应用于飞机电传操纵杆系统余度设计的新思路.结果表明,基于GO法的飞机电传操纵杆系统余度分析设计方法计算精确,能快速得出优化余度设计,是一种可行的系统分析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4.
舵机作为飞控系统的执行部件,它的故障直接影响飞行系统的正常工作,采用多余度舵机能有效提升改进飞控系统性能、提高飞行可靠性、安全性.本论述首先简要讨论了余度综合形式、余度管理方式及舵机的传动方式等余度策略,然后以DD16型双余度电动舵机为例,从工作原理出发,讨论了余度策略、余度设计、结构设计及可靠性设计,从工程实现的角度出发,对余度综合形式、余度管理方式及优化设计、耐环境设计等方面的内容展开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杨夏勰 《科技信息》2014,(14):61+65
本文讲述了民用飞机飞控系统的发展变化,对电传飞行控制系统进行了重点介绍,同时分析了其相比传统机械飞控系统的优缺点。在以上基础上,对电传飞控系统在国外先进飞机上的应用情况进行了简要介绍,并进行了归纳总结,文章最后给出了电传飞控系统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基于光纤通道的光传飞行控制系统通信方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决传统电传操纵系统抗电磁干扰能力差、带宽低等问题,提出了飞行控制系统光传方案。作为新一代飞行控制技术,光传操纵有许多电传不可比拟的优势。以一个实际的伺服系统为例,阐述了光传飞行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深入论证了光传飞控系统的关键元器件和关键技术,对几种光传总线的主要特性以及光传总线的拓扑结构、余度方案等进行了分析比较。该系统通过实现了一个基于光纤通道协议的原型系统得到验证,已成功应用于飞行控制系统与飞行仿真系统之间的通信。  相似文献   

7.
电传操纵系统是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在民用飞机上逐步推广使用的飞行操纵系统,它取代了以钢索传动为特征的机械操纵系统,重量更轻,安全性更高。阐述了电传操纵系统的优缺点,并对飞行操纵系统设计的关键问题进行分析,给出了电传操纵系统的控制律设计和余度设计的基本要求。希望为民用飞机电传操纵系统的设计和研发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8.
该文简要介绍了电传操纵系统的概念以及电传操纵系统具有传统机械操纵系统所不具备的优势。着重分析了目前国内外民机电传操纵系统的发展现状,从技术与实际应用两个方面探讨了我国未来带有电传操纵系统民用飞机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在设计飞控计算机时采用了冗余技术(4余度容错计算机),保证系统实现人以两次故障工作,三次故障安全(fo/fo/fs).采用完善的余度管理技术和余度表决监控算法,进行故障的隔离定位和屏蔽,飞控计算机采用多速率任务调度策略,保证了系统的实时性.作者详细地描述了该容错计算机的软件/硬件设计结构、系统调度策略和余度管理算法,  相似文献   

10.
王留呆 《科技信息》2014,(11):40+31
电传飞控系统中处于故障状态的电子部件产生虚假正弦信号引起的振荡信号通过伺服控制线路传至舵面从而导致舵面振荡故障,舵面振荡会影响对飞机飞行轨迹的控制,严重的振荡故障可能导致飞机丧失结构的完整性从而造成更大的灾难,本文介绍了采用电传飞控系统的某型号对飞机振荡检测的一种实现形式,及振荡监控功能所完成的符合性验证工作。  相似文献   

11.
对于复杂的非相似、多余度飞控计算机系统,根据其结构特点,综合静态和动态可靠性建模方法的优势,提出了采用可靠性框图(RBD)和广义随机Petri网(GSPN)相结合的分层混合建模方法,并对建模过程中低层各子系统存在共因失效部件情况下的可靠性建模和求解作了分析.分别采用分层混合建模方法和动态可靠性建模GSPN方法对Boeing777电传主飞控计算机系统进行可靠性建模和分析.同动态GSPN方法相比,该方法综合采用了静态和动态可靠性建模方法,具有状态空间模型的灵活性和组合模型求解的高效性,同时层次结构避免了GSPN方法带来的状态空间爆炸问题.由结果比较可得,该方法可行、高效、精确.  相似文献   

12.
采用双余度构型对舵机控制器进行设计,分为两个通道,分别是主控通道和备用通道。两个通道无论是硬件构成还是功能逻辑都非常相似,主备通道的基本控制功能和监控功能是完全相同的,舵机控制器工作时,主备通道同时工作,但仅有主控通道进行控制输出,备用通道不输出,相当于热机备份。主通道发生故障时,将通道1的驱动线路断开,将备用通道的驱动线路接通,并将故障上报至飞控计算机,备用通道发生故障时,只将故障上报至飞控计算机。  相似文献   

13.
该文结合飞控系统信号特点 ,研究光传操纵系统时分复用及波分复用多路传输技术 ,并以舰载飞机着舰导引系统的地面半物理仿真为背景 ,进行光传飞控系统半物理仿真验证 ,并与电传系统比较。仿真结果表明 ,开发研制的多路复用光传系统均具有良好性能  相似文献   

14.
李林  李佳 《科技咨询导报》2011,(32):100-101
先进客机普遍采用复杂的电传操纵系统,其闭环飞行品质评定适宜用低阶等效系统来进行评定。采用该方法对某典型的电传民机纵向短周期模态特性以及时间延迟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该方法对于Nz响应类型非常实用,所验证的控制律对飞行本体的飞行品质特性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现代飞机的转弯系统大多采用电传操控-液压作动的方式,为飞机在地面提供转弯能力,而提供转向能力的器件一般为转弯脚蹬和转弯手轮。通过对典型民机前轮转弯系统中转弯脚蹬指令和转弯手轮指令相互关系的设计分析,可以为民机前轮转弯系统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阐述了访问控制机制和冲突检测机制等民机安全性协同设计关键技术.分析了民用飞机安全设计评估程序,基于协同设计提出民机安全性系统总体框架,初步建立了民机安全性协同设计平台.  相似文献   

17.
阮宏泽 《科技信息》2014,(12):127-128
初步飞机安全性评估是民机设计与评估工作的重要环节,也是民机开展适航符合性验证工作的必要过程。本文结合民机型号研制的一般安全性评估过程,给出了初步飞机安全性评估的流程、概率分配方法和功能研制保证等级分配方法,并结合某型号的具体工程实例,阐述了民机初步飞机安全性评估的具体分析方法,为民机安全性评估与适航合格审定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8.
目前民用飞机液压系统为保障安全性和操作性,在设计时通常会采用冗余和备份技术,但同时也会带来成本、重量和复杂性的问题。该文通过对波音和空客多款机型机载液压系统的研究,重点分析泵源、余度配置、替换逻辑与系统布局方案,总结了其液压系统体结构、冗余备份等方面的技术现状,指出未来民机液压系统应具有单源系统向多源系统发展、系统独立性提升、多电化和分布式、控制技术和健康监测技术的应用以及高压化低压力脉动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针对实际作战中飞机部件重叠和二次杀伤效应广泛存在的特点,提出了部件重叠和二次杀伤条件下的飞机多击中易损性评估方法.根据非余度部件和余度部件的性质,提出了非余度部件和余度部件在非重叠区域和重叠的二次杀伤效应计算方法,基于该方法计算飞机的广义致命性部件以及独立存在状态,利用马尔可夫链法建立飞机的多击中易损性评估模型,利用建立的模型对某飞机模型进行易损性评估仿真实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二次杀伤使飞机易损性增大,增大的范围与致命性部件的二次杀伤概率、暴露面积、余度特性及重叠特性有关.  相似文献   

20.
飞机飞控系统的性能和品质的评估,飞机姿态信息是不可或缺的参数分析依据。SPAN/INS航姿系统与传统的HZ系列的航姿系统相比,具有加装件数少,重量轻,串口输出,信息量大等诸多优点,非常适合在大型军机、民机的试飞科目上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