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准确识别输电线路雷电过电压有利用于防雷设计.为了提高输电线路雷电过电压的识别率,提出一种布谷鸟搜索算法优化支持向量机的输电线路雷电过电压识别模型(CS-SVM).首先提取输电线路雷电过电压的特征,然后采用支持向量机建立输电线路雷电过电压识别的分类器,并采用布谷鸟搜索算法对支持向量机参数进行优化,最后采用仿真实验测试其性能.仿真实验结果表明,CS-SVM不仅提高了输电线路雷电过电压识别率,而且加快了识别速度,获得比其他模型更优的识别结果.  相似文献   

2.
输电线路雷电屏蔽仿真模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输电线路很容易遭受雷击,而屏蔽失效是线路雷害事故的重要原因,因此应加强对输电线路雷电屏蔽的研究。文中在对已有的输电线路雷电屏蔽模型进行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合理考虑了上行先导的引雷作用,采用变步长的方式模拟下行雷电先导的下降,建立了一个新的输电线路雷电屏蔽仿真模型。仿真计算结果表明,该模型与输电线路现场运行经验比较吻合,可用于输电线路的防雷屏蔽设计和评估输电线路的雷电屏蔽性能。  相似文献   

3.
雷电对电力设备有很大的危害性,配电网防雷的目的是使线路的雷害跳闸次数减少到最低限度、配电线路设备损害几率最小,根据这一要求,文中概述了如何防止配电变压器及配电线路设备遭受雷电袭击。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福建110~220kV电网雷电伤害故障情况进行分析,发现传统输电线路防雷方式难以起到有效保护作用。分析发现,传统输电线路防雷方式仍停留在:"雷电对电力系统的危害绝大多数是由‘云——地’之间的线状雷所造成"及"在一定半径范围内雷电打击基本上是打击在较高点"的雷电伤害输电线路方式观念,存在较大的不足,忽略了"雷电先导放电临界击距和暴露弧"这一原理对输电线路雷电打击的重要影响,阐明了其机理,并针对传统措施的不足探索性地提出了改进与完善对策意见。  相似文献   

5.
我国电力线路传统的防雷措施是基于“电力系统的雷电危害是云一地间线状雷所造成,在一定半径范围内雷电打击在较高点”这一传统的防雷观念,致使我国电力线路的雷电伤害问题仍然没有根本性地得到改选和完善。本文以“雷电先导放电临界击距和暴露弧”的雷电机理为基本观念,提出对我国电力线路防雷措施的改善。  相似文献   

6.
雷电感应过电压是配电线路当中的主要保护对象,而架设地线对于雷电感应过电压具有重要保护作用,因而对地线线路感应过电压模型进行计算对地线的架设位置进行研究,对于保护配电线路运行安全性具有重要价值该文主要对配电线路当中架设地线在雷电感应过电压当中的防护效果进行了分析探讨,以期能够不断促进配电线路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张超 《科技信息》2013,(17):426-426
随着煤炭开采技术的不断进步,电力已成为煤炭生产的动力中枢。电力系统的可靠供电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其中高压架空线路是煤矿电力系统重要组成部分,但是雷电击打煤矿高压架空线路跳闸造成矿区大面积停电的现象也时有发生。本文就雷电击打煤矿高压架空线路跳闸造成矿区大面积停电的危害和煤矿高压架空线路的防雷电保护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雷电对电力设备有很大的危害性,配电网防雷的目的是使线路的雷害跳闸次数减少到最低限度、配电线路设备损害几率最小。根据这一要求,文中概述了如何防止配电变压器及配电线路设备遭受雷电袭击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交换机网络设备由于大量采用微电子器件,当雷击发生时,雷电电磁脉冲及雷电感应电压经供电线路、网络信号线路及通信线路进入而损坏各种电子设备,对各种设备进行等位连接、各种线路进行屏蔽,安装浪涌保护器(SPD)、和共用接地网等综合防雷技术,才能起到良好的防雷效果。  相似文献   

10.
陈满春 《广东科技》2011,20(10):110-111
本文通过对35kV输电线路的雷电跳闸概率的计算,介绍了输电线路中可能发生雷电跳闸的途径,并分析杆塔冲击接地电阻对杆塔耐雷水平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在电力建设中雷电对电力设备的危害性非常大,配电网防雷的主要目的是最低限度的减少线路雷害跳闸次数、降低配电线路设备损害的几率,因此,如何防止配电变压器及配电线路设备遭受雷电袭击是电力工程技术人员讨论的话题。本文作者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主要就配电网防雷保护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石玉泉 《广东科技》2010,19(14):90-90
计算机网络设备对雷的抵御能力比较脆弱。当雷击发生时,雷电电磁脉冲及雷电感应电压经供电线路、网络信号线路及通信线路进入而损坏各种电子设备。综合运用各种防雷技术,如对各种设备进行等位连接,各种线路进行屏蔽、安装浪涌保护器(SPD)、共用接地网等,能起到良好的防雷效果。  相似文献   

13.
配电线路防雷措施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电对电力设备有很大的危害性,配电网防雷的目的是使线路的雷害跳闸次数减少到最低限度,配电线路设备损害几率最小,本文对如何防止配电线路及其相关设备遭受雷电袭击进行了分析。其中,重点分析了10kV架空绝缘导线雷击断线的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14.
毕善 《科技信息》2013,(5):399-399,450
雷电危害是目前电网的一个重大危害,往往引起线路跳闸,中断供电,尤其是夏季,对于电力设备的危害更甚,目前35kV、110kV等高压、超高压线路都有了完善的防雷保护,但是在10kV配电网中一般都没有装设避雷线,如何在10kV线路的配电网中防止雷电危害,已成了当前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5.
雷电危害是目前电网的一个重大危害,往往引起线路跳闸,中断供电,尤其是夏季,对于电力设备的危害更甚,目前35kV、110kV等高压、超高压线路都有了完善的防雷保护,但是在10kV配电网中一般都没有装设避雷线,如何在10kV线路的配电网中防止雷电危害,已成了当前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输电线路的雷电进行分析,主要包括形成雷电的缘由以及几个种类。然后,对设备接地措施对于输电线路的防雷作用进行分析,同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改进的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高压供电线路中出现的雷电破坏主要受两个方面因素的影响,首先,就是高压供电过程中雷电所产生的过电压;其次,就是高压供电线路中的绝缘技术水平,该文主要讨论了高压线路防雷技术,也就是从以上两个方面采取防范措施,即消除雷电做产生的过电压、提高供电线路自身的绝缘水平。在采取以上措施的前提下,为了更好地保证电网的安全和高压供电系统线路的有序进行,有效地减少雷击事件所带来的破坏,在实际的电路线路施工工作中还可以采取高压供电线路中提高线路绝缘经受过电压的能力、改善高压供电线路中对雷电流的疏导能力等措施进一步的减少雷击事件所造成的损失,以实现更好地消除过电压和防止高压供电线路中反击和绕击的出现,来维护电网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18.
避雷器计数器的动作次数是判断避雷器运行状况的主要依据之一,但人工和无人机航拍读取避雷器动作次数不仅实施难度大,且部分数据无法获取。文中提出一种根据雷电定位系统、输电线路设备台账数据与防雷机理相结合的带固定间隙避雷器动作次数计算的新方法,并通过实际算例对该方法的有效性进行验证。首先,由输电线路与雷电流参数确定线路的引雷区,并根据避雷器安装时间和雷电定位系统历年数据统计引雷区的所有雷电流;然后,利用规程法计算该线路的反击耐雷水平,根据改进电气几何模型计算该线路的最大、最小绕击雷电流值和雷电绕击率;最后,通过分析反击雷与绕击雷致闪络个数来计算出带固定间隙避雷器的动作次数。实例验证表明,该新方法计算的动作次数与实际动作次数基本相吻合,能有效地计算反击雷致避雷器动作的次数与绕击雷致避雷器动作次数的概率。  相似文献   

19.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输电线路的建设规模也越来越大,雷电带来的安全问题也越来越严峻,因此防雷接地在输电线路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由于雷电活动的不确定性,因雷击而跳闸的现象常常影响着输电线路的安全。如果对输电线路进行防雷接地,不但可以预防雷击引起跳闸,还能够有效保护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使电力系统能够持续可靠地供电。因此科学合理的设计防雷接地装置,加强对输电线路的维护和管理,可以有效避免输电线路由于遭受雷击而引起安全事故的发生。文中笔者将通过分析雷电在输电线路安全问题的危害,探讨防雷接地的重要性及预防维护措施。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主要概述雷电的产生、雷电的危害及形式;防护区的分类;电气线路三级防雷;SPD的两种选择方案比较等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