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随着数字经济的异军突起,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和要求已发生重大变化。浙江须进一步以工业互联网建设与应用推广为基础,抓住新基建配套投资加大的契机,聚力智能制造,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聚焦智造,把准发展主动力主路径智能制造,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互促的产物,是制造业生产方式现代化升级的集  相似文献   

2.
推动数字经济与新能源汽车、生物经济、海洋经济等新兴产业的深度融合,已成为全球主要经济体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当我们的生产、生活与"数字"相遇,"高质量发展"已是时代的必然趋势。浙江是发展数字经济的先行省份。早在2003年,浙江就启动了"数字浙江"建设,先后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 创建了首个国家信息经济示范区,首个中国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并成为"两化"深度融合国家示范区和全国数字经济发展的先行区。  相似文献   

3.
《信息化建设》2020,(1):28-30
以新动能、新优势、新活力、新型基础设施和新机制为重点工作,2020浙江数字经济"一号工程"将为推进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打造省域治理现代化排头兵提供强大支撑2020年,浙江省将以高水平建设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为契机,以数字经济"一号工程"为引领,持续深入实施数字经济"五年倍增计划",大力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和治理数字化,以五个方面工作为重点,为推进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打造省域治理现代化排头兵提供强大支撑。  相似文献   

4.
<正>7月22日,浙江经济半年数据出炉。上半年,全省生产总值28256亿元,同比增长7.1%,高于全国0.8个百分点。新旧动能有效转换是亮点,数字经济有力推动着浙江经济高质量发展。增速稳:经济发展均衡性协调性较好上半年浙江经济好于预期、高于全国、领跑东部,并且,无论是从产业、需求还是收入来看,都相对均衡和协调。数据显示,浙江三大产业增速较快。  相似文献   

5.
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迫使制造企业亟需通过数字化能力助推正在彻底重新定义的业务流程和商业模式转变。浙江作为数字化改革先行区,数字化综合发展水平位居全国第一。以160家浙江制造企业为研究对象,实证结果发现数字化能力具体通过感知、应用和融合助推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消费者导向和技术导向对数字化能力的发展有显著正向影响,且数字化能力在战略导向对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研究基于组织流程视角,完善了数字化能力和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概念的界定,阐明了数字化能力助推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逻辑,验证了数字化能力与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可行路径,丰富了数字经济的理论,对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正>数字文明时代,持之以恒以“一号工程”的高度和力度推进数字经济发展,对于带动浙江高质量发展、引领全国数字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数字经济是后工业化的新经济形态,是推进经济社会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关键变量。当前,已经进入数字文明时代,数字经济作为创新创业创富最活跃的领域,持之以恒以“一号工程”的高度和力度推进数字经济发展,对于带动浙江高质量发展、引领全国数字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信息化建设》2020,(1):26-27
近年来,浙江坚持数字经济"一号工程"为引领,着力推进全省数字经济创新发展,数字经济日益成为全省经济增长的主引擎、转型升级的主动能和创业创新的主阵地2019年,浙江省上下坚持新发展理念,按照省委、省政府有关决策部署,狠抓重大决策、工作部署和监督检查,着力优化"1+X"工作体系,深入实施数字经济"五年倍增"计划,以"五个一百"为重点着力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三区三中心"和十大标志引领性项目加快推进,成功创建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  相似文献   

8.
高质量发展,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在"十四五"开局之年,浙江强化科技自立自强使命担当,狠抓人才强省、创新强省首位战略落实落地,聚力打造"互联网+"、生命健康、新材料三大科创高地,大力引育科技人才,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战略支点.  相似文献   

9.
《信息化建设》2023,(9):38-39
圆桌会围绕浙江数字产业“新赛道”的发展与布局,共同探讨浙江的新趋势、新机遇,为加快培育浙江省数字产业集群、推动数字经济做大做强、成为参与国际竞争的关键力量建言献策,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深入发展,数字经济发展格局正在重塑、产业生态正在被重新定义,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0.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 这一年,聚焦重大改革、重大平台、重大项目、重大政策,浙江省高质量高标准编制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为加快建设高水平创新型省份和科技强省提供了行动指南. 这一年,聚焦数字化改革牵引的科技体制改革,浙江省谋深谋细谋实科技政策举措,通过制度重塑、流程再造,浙江创新资源配置有了"最强大脑"...  相似文献   

11.
围绕数字经济"一号工程"的贯彻落实,坚持全省"一盘棋"总体布局,深入实施数字经济五年倍增计划,以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和治理数字化为发展主线,全方位、系统性地推进数字经济创新发展浙江是习近平总书记数字中国战略思想的重要实践地,也是全国数字经济先行省份。早在2003年,时任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时就作出了建设"数字浙江"的重要决策。"十三五"期间,浙江省围绕数字经济"一号工程"的贯彻落实,坚持全省"一盘棋"总体布局,深入实施数字经济五年倍增计划.  相似文献   

12.
正在长三角一体化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之际,近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三省一市签署《长三角地区加快构建区域创新共同体战略合作协议》,开启长三角区域创新共同体建设新阶段,共同推进"一个聚力、三个联动、一个接轨",即聚力服务国家战略,合力推进国家重大科技创新任务;实现创新计划、成果转化、创业品牌联动;通过空间接轨,共同构建长三角创新创业  相似文献   

13.
郭利强 《今日科技》2021,(11):16-17
今年以来,东阳市科技工作按照东阳市委"654333"的工作部署,以数字化改革为引领,聚力制度创新构建政策体系,着力平台构筑建设科创高地,重点在推动科创平台建设、主体培育、研发投入、科技合作、成果转化等方面用心用力,努力构筑科技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通道,进一步推进"创新强市"首位战略深入实施,不断提高科技创新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贡献度.  相似文献   

14.
<正>"十四五"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聚力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大转折时期,也是泉州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建设高质量发展现代产业体系的关键时期。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有利于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目前,很多地方都把产业转型升级作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从"制造"向"智造"迈进,更加注重发展质量和效益,但在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一哄而上地追求新兴产业,一厢情愿地靠外资促转型等,这些认识误区值得我们警醒。  相似文献   

15.
数字化改革是浙江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举措.按照全省数字化改革的决策部署,杭州厚植数字经济强优势,加快制造业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出台《关于加快建设"未来工厂"的若干意见》,提出培育"未来工厂",做强做优"产业大脑",不断补齐制造业发展短板,增强经济发展后劲,将杭州打造为全国智能制造领先...  相似文献   

16.
正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深化对"八八战略"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认识,进一步扛起"勇立潮头方显担当"的新使命,进一步开创科技创新支撑引领高质量赶超发展新局面。湖州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习总书记对浙江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和"八八战略",坚定不移践行"两山"理念,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十四届三次全会和市委八届四次全会精神,聚焦聚力高  相似文献   

17.
正网络购物、视频会议、远程医疗、云课堂、网上展会……疫情期间,数字经济逆势增长,线上线下加速融合,在支撑复工复产、保障就业、提振经济等方面发挥了独特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时强调,要抓住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赋予的机遇,抓紧布局数字经济。4月上旬,《关于推进"上云用数赋智"行动培育新经济发展实施方案》对外发布;5月13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17个部门以及互联网平台、行业龙头  相似文献   

18.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近年来,江山深入践行企业主体导向,聚力平台、聚焦主体、聚心服务,做到院校不足平台补、活力不足政策补、人才不足合作补、创新不足服务补,创新环境不断优化,创新驱动成效显著,科技创新已成为江山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  相似文献   

19.
<正>近日,第七届"海外学子浙江行"启动仪式在杭州举行。本次"浙江行"活动从数百位申请者中筛选并邀请了来自美国、英国、德国、日本、加拿大、芬兰、爱沙尼亚、荷兰等10多个国家的百余位海外高层次人才代表和海外企业代表前来参会,参会的101个项目领域涵盖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环保、新能源、新材料等浙江正在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相似文献   

20.
《创新科技》2020,(1):30-36
当前,河南省经济高质量发展仍然存在科技创新投入强度不够、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比较突出、制造业亟待转型升级、民营经济活跃度不高、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不均衡等突出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建议进一步推动河南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对策是: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亟须政府加力,以高端制造智能制造为支撑挺起先进制造业的脊梁,坚定不移保护生态环境,激发民营经济发展活力需要新的重大策略,总结推广企业还贷周转金的"洛阳模式",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全面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