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张淑英  叶芳贵 《科技信息》2010,(13):119-119,101
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进一步深入,高等师范院校都逐步开设了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课。本文结合我校构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开展高品位的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系列讲座校园文化活动、建设一支精良的文化素质教育师资队伍、营造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和良好的育人环境、探讨了地方师范院校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实践与探索。  相似文献   

2.
为了提高师范院校图书馆资源利用率,满足中小学教师对信息资源的强烈需求,通过对师范院校图书馆的资源、人才、管理等方面的优势分析,阐述了师范院校图书馆为地方基础教育服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探讨了师范院校图书馆为地方基础教育提供特色服务、开放馆藏服务,举办各种知识讲座等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地方中学与师范院校分处育人成才的先行后续的不同阶段,在培养目标上有明显的针对性和连贯性。创新师范院校学生党建工作机制,要把学生党建工作的生长点提前,从中学阶段开始起步,早创建平台。师范院校党建走进地方中学,一是以“手拉手,共建设”活动为平台,构建“高校一中学”的党建互助机制;二是以教育实习、顶岗实习、跟班见习为契机做好“高校一中学”的党建帮扶,从而建立师范院校与地方中学长效党建联建机制。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高师范院校图书馆资源利用率,满足中小学教师对信息资源的强烈需求,通过对师范院校图书馆的资源、人才、管理等方面的优势分析,阐述了师范院校图书馆为地方基础教育服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探讨了师范院校图书馆为地方基础教育提供特色服务、开放馆藏服务,举办各种知识讲座等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为培养适应农村中小学教育和地方经济建设的高素质人才,地方师范院校在实行学分制教学管理中开设选修课是必要的。学校应将选修课纳入新的课程体系,尽量开设有特色的系列选修课,并从师资培养、教材和设备保障、加强管理等方面加强选修课建设。  相似文献   

6.
在新的转型发展时期,大庆师范学院以教师教育课程改革为重点,以创新教师教育培养模式为核心,探索地方师范院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理论依据和实践体系。学校创新教师教育培养模式,积极与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或中小学校联系与合作,培养应用型教师。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如何加强组织领导,合理调配教师教育资源,构建"教—学—做—评"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从而促进教师教育专业的特色建设与凝练。  相似文献   

7.
新课程的理念追求,要求中小学教师树立新教师观、新学生观,并培养新的职业素养。作为中小学教师培养主阵地的地方师范院校,有必要通过深化新课程认识、深化师范教育内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教师的新课程素养、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等策略进行教育创新,以适应新课程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实验心理学》是地方师范院校心理学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在教学中长期存在形式刻板、内容枯燥、可操作性差等问题,一直被认为是教师教学难度大、学生学习兴趣小的一门课程,对该课程进行教学改革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
朱波 《科技信息》2011,(18):I0139-I0139
在我国,师范院校直接承担着培训中小学乃至高校部分师资力量的培训,因此,师范院校的教师职前技能培训关系到毕业生的能力,关系到中小学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的推进。在英语教学实践中暴露的英语教师师资职后培训滞后的现实问题也给我们带来新的思考。因此,地方师范院校应与中学合作探讨有效的英语教师师资职前职后的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0.
实验室是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实验教学是大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生成的主要环节.盘活实验 教学资源,改革实验室管理体制,创新实验教学范式,建构符合地方师范院校校情的实验教学体系,是提高教学应 用型大学办学水平的有效途径.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实验室建设与改革的总体思路,以及实验室建设与改 革的基本措施,最后指出了实验教学范式改革的主改方向.  相似文献   

11.
校园文化是学校历史地形成的以校园精神为核心的各种校园特质的综合体。通过它可以反映一所高校的校风、校貌和办学特色。根据校园文化的性质和特点,结合自身的办学条件和专业特色,师范院校在进行校园文化建设时,应强化“师范”意识;围绕师范技能开展系列活动;利用优秀毕业生资源,充分发挥实习基地作用,密切关注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2.
师范院校是培养教师的摇篮,对师范生进行职业意志教育,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加强师范生职业意志教育,注重敬业精神教育,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教育职业意志就是忠诚教师职业,为教育事业献身的精神和在艰苦环境中执著于教育事业的勇气。从总体上来看,追求进步是当代师范生的主要特点。但是,由于师范生入学动机的多样性和职业选择中的功利性,师范生的职业意识不  相似文献   

13.
崔晓玲 《科技咨询导报》2013,(35):242-242,244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社会越来越需要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如何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己经成为我国政府和高等教育部门的重要课题。目前我国高校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工作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效果还不显著,需要我们进一步地研究和探索,该文立足于地方师范院校的视角分析目前大学生创新意识不足、创新能力不强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梁丹  张人崧 《科技信息》2009,(29):29-29,10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加速,地方师范院校的农村贫困生资助问题日益突出,为此,政府、高校和社会都采取了多种措施加强对农村贫困生的扶持和资助。但是,目前地方师范院校的农村贫困生的资助工作仍存在不少问题,这就需要我们科学地研究地方师范院校农村贫困生的资助管理体系,并对其进行改革和创新,有力地推动地方师范院校农村贫困生学业和生活问题的科学解决。  相似文献   

15.
在世纪之交和新的千年期到来之际,深入探讨加强学生德育工作以促进校园文化建设的对策和措施,对于建树适应对世纪挑战的独具特色的民族师范院校的校园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民族师范院校的校园文化及其建设,历来是在与学生德育工作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存在和发展的,在跨世纪的征途上,校园文化建设与学生德育工作的关系必将具有一系列显著的特点和趋势。其一,民族区域特色更突出。民族地区师范院校要在未来社会中站稳脚跟和长足发展,非强化自身的特点不可。反映在校园文化建设、学生德育工作上,必然在各个环节上多姿多彩地展现出来。例…  相似文献   

16.
仇敬东 《奇闻怪事》2009,(11):48-48
地方师范院校大学语文教师队伍整体数量不足,教师的学历水平偏低,专业化程度不高;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数量短缺,质量有待提高;学术组织和学术梯队急需发展,培养和提高教育体系有待完善。  相似文献   

17.
实践教学既是师范生教师教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师范生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全面深化教师教育改革、提升师范生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地方师范院校是培养乡村教师的主阵地,我国教师教育改革的卓越取向以及乡村振兴战略的迫切需要对地方师范院校卓越教师培养提出了客观要求。淮阴师范学院突出实践导向,强化师范生实践教学环节,进行了实践教学从“实践前—实践中—实践后”的全过程探索,有效破解了长期以来困扰地方师范院校的理论与实践分割、反思与行动分离的问题,最终实现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深度融合,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河北唐山为例,研究地方工业文化的主要内容,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内涵,及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与工业文化对接的有效途径,从而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与地方工业文化对接提供决策思考,为高职学生发展拓宽教育平台。  相似文献   

19.
魏丹 《咸宁学院学报》2007,27(5):177-178
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两个方面,就地方师范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问题进行了研究和论述。  相似文献   

20.
大学物理课程是理工科专业一门必修专业基础课,但是在地方师范院校实际教学实践中存在很多普遍的问题.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作者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科学素养培养等方面提出来改革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