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距今一万多年前,浙江新嵊盆地当时还是一片湿地.古越先民请来治水英雄大禹来治理这片沼泽地.  相似文献   

2.
李静 《科学之友》2005,(4):79-79
黄河壶口瀑布壶口瀑布位于黄河中游秦晋峡谷之中,河西属陕西省宜川县壶口乡,河东与山西省吉县相接,是我国仅次于贵州省黄果树瀑布的第二大瀑布。壶口两岸,苍山挟持,万里黄河至此,河床由300多米突然收缩到50多m,浩淼的黄河水骤然收成一束,从30多m落差的黄河壶口飞流直下,奔泄于十里龙槽。因其形状似一把壶的口子,故而得名。壶口瀑布气势壮观,周围自然景观奇特,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壶口附近的衣锦村传说为大禹娶妻成家的地方。传说大禹治水从疏通壶口开始,劈孟门、凿龙门,曾留下“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现存有大禹遗址。另有孟门山、黄河…  相似文献   

3.
王幼平 《科学通报》2022,(22):2573-2575
<正>在距今4万年前后的泥河湾盆地下马碑遗址发现了中国境内最早的加工颜料与小石片装柄等多项新证据[1].这项成果是众多不同研究领域学者通力合作以及多项新技术综合应用的重要收获,为探索早期现代人在泥河湾盆地及华北地区出现的时间和行为特点,揭示华北和东亚地区现代人来源与发展途径提供了非常难得的新证据.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  相似文献   

4.
我们常说,大禹品德高尚、治水有功,深得万民的拥护,乃圣贤一个。而我觉得,从总体上说,大禹不能算圣贤,这是因为,在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历史中,曾起到过极坏作用、给中华民族带来无穷灾难的世袭制就是大禹发明的,世袭制导致了几千年的制度腐败。  相似文献   

5.
李涛 《科学之友》2020,(8):32-33
正作为国内第一家专业从事节水灌溉的创业板上市公司,大禹节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简称大禹节水)专注和致力于全球农业、农村、水资源问题的解决和服务。2017—2020年,大禹节水由过去的节水设备生产施工企业变成现在的智慧水利全产业链企业,完成了转型升级。"三年的时间,大禹节水智慧农水项目建设占比超过55%,农水科技产品服务与销售占比6%,同时农水信息化和项目运营服务占比超过2%。现在,大禹节水已成为一家现代农业科技公司。"董事长王浩宇表示。  相似文献   

6.
在当今传统文化的研究中,有一股娱乐化的媚俗倾向,遭到了有识之士的质疑。这其中,就有人炒作古代治水的大禹,说他有婚外情之嫌。此说是由一位走红《百家讲坛》的名嘴,在有关大禹讲座中的一段推断引出的。他说:"大禹的生活当  相似文献   

7.
郑彦鹏 《科学通报》2001,46(Z1):52-58
用最新获得的高分辨率单道地震剖面对南黄海盆地上部构造层进行了进一步划分, 结合钻井资料, 对晚第三纪中、晚期以来南黄海盆地的构造特征和环境演变进行了探讨; 研究表明, 浅层地震剖面揭示的声波基底代表了渐新世末-中新世初南黄海盆地的基本形态. 通过穿越盆地的典型地震剖面与重力布格异常、磁力异常剖面进行综合对比, 识别出盆地边缘断裂以及一些盆地内部构造, 并将其声波基底划分为盆地型、古生界型和岩浆侵入体型3种基底岩相类型.  相似文献   

8.
出山西省芮城县5 km,黄土高崖上有一个叫做神柏峪的村子,便是大禹渡之所在. 传说,这是大禹治水时歇脚的地方.黄土崖底,是大禹渡电灌站.黄土崖头一个平台上,10 m多高的大禹塑像正对着黄河,挥手执未,忧悒而坚毅.河对岸,河南省的大平原在浓厚的雾霭之中无际无涯.  相似文献   

9.
浙东唐诗之路是唐代诗人漫游浙东的一条路线,它对唐诗旅游特色的形成曾经起过重要作用。 在唐代,浙东山水名扬海内,吸引众多诗人或从京、洛舟车南下,或自岷、峨沿江东流,问关万里,络绎而至。在唐诗初、盛、中、晚的每个时期里,镜湖、曹娥江、剡溪、沃洲、天台等地留下了诗人们的吟鞭游展、棹声帆影,激发了他们登览怀古、吟咏风土、宅心物外、流连忘返的万般诗情,以至挥毫成篇,远播宇内。李白年轻时初出荆门,即以剡中(剡县)引入他远游旅程的目标:“此行不为鲈鱼脍,自爱名山入剡中”(《秋入荆门》)。杜甫因其叔父杜登任武康(湖州)县尉,姑母远嫁会稽贺(曾任常熟县尉),故有逗留会稽、剡溪达四年(公元731-735年)之久的“吴越之游”。“枕戈忆勾践,渡浙想秦皇。蒸鱼闻匕首,除道哂要章。越女天下白,鉴湖五月凉。剡溪蕴秀异,欲罢不能忘。”杜甫晚年写的这首回忆性长诗《壮游》,对昔时浙东行踪犹念念难忘,十分珍视。  相似文献   

10.
大禹是中国古代历史传说中第一位杰出的卓有成效的治水专家。大禹治水,展现了我国祖先与洪水斗争的生动画面,体现了劳动人民在征服自然的过程中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这种精神和治水的伟大功绩,使大禹成了后人心目中的英雄。而后代则不断地在他留下的足迹中探寻着他的信念,拜谒着他的魂灵。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特提斯造山带的特征分析, 认为特提斯造山带经历了二叠纪至晚三叠世的新特提斯洋的扩张与古特提斯洋的关闭、侏罗纪至老第三纪早期新特提斯洋的俯冲消亡与印藏碰撞、老第三纪晚期以来阿拉伯板块的碰撞与持续的印藏陆-陆俯冲作用3个演化阶段. 结合特提斯造山带演化和北缘盆地群的特征, 认为北缘盆地群的沉积特征、构造特征及盆地类型都受到特提斯造山带形成和演化及特提斯洋海侵的控制; 北缘盆地群的演化可以分为晚二叠世至三叠纪的弧后前陆盆地发育阶段、侏罗纪至老第三纪早期的弧后伸展断陷和拗陷盆地阶段与老第三纪晚期以来的再生前陆盆地. 特提斯北缘盆地群是世界上重要的巨型天然气聚集区, 塔里木盆地是该聚集区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2.
高伟珍 《科学之友》2007,(7A):38-38
大禹是中国古代历史传说中第一位杰出的卓有成效的治水专家。大禹治水,展现了我国祖先与洪水斗争的生动画面,体现了劳动人民在征服自然的过程中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这种精神和治水的伟大功绩,使大禹成了后人心目中的英雄。而后代则不断地在他留下的足迹中探寻着他的信念,拜谒着他的魂灵。[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已故的毛泽东主席在1958年向郭沫若等人说道:"我相信商朝的存在,因为有乌龟壳."言外之意,对于<尚书>、<禹共>、<皋陶谟>、<尧典>、<史记>、<逸周书>等史籍记载的夏朝是否存在是持怀疑态度的.许多史学家也认为关于夏代的有关记载,基本上是传说,比如说大禹、后羿、夏桀等人都是神话传说中的人物.著名的史学家顾颉刚认为大禹不过是一条"虫",不会有能够治理史前洪水的大禹存在.当然,学术界的有心人对于夏文化、夏王朝是否存在是相信的,但是,他们沉默着.确实记载夏代的史书基本都成书于战国之后,距离夏代的历史已经有1000多年了.  相似文献   

14.
四川汶川大地震给我国唯一的羌族自治县、大禹的故乡——北川,带来了巨大的灾难。随着重建家园的开始,如何保护灾区的羌族文化已被提上议事日程。  相似文献   

15.
钟筱春 《科学通报》1985,30(12):933-933
随着我国东部地区下第三系古生物化石中某些海相属种的相继发现,许多学者都认识到我国东部下第三系沉积时期,沉积盆地与海水有过联系或不止一次地遭受过短暂的海侵,笔者近几年来对辽河盆地和东濮盆地(华北)等下第三系渐新统沙河街组沙一段中钙质超微化石的研究,为上述海浸问题补充了新的材料。  相似文献   

16.
基于油气勘探中所积累的地质,地球物理新资料,对南海北部大陆边缘第三纪盆地进行了构造,沉积充填,热及深部背景的综合研究和定量动力学模拟,提示了南海北部裂隙大陆边缘的非被动性质及西部边缘的转换-伸展性质。在此基础上对盆地演化进行了动力过程分析,阐明了裂陷期我幕伸展及裂后晚期10Ma以来构造-热事件及其对盆地特征和油气聚集的重要影响,其中是5Ma以来吕宋岛弧的向西碰撞,在珠江盆地产生的密密断裂系和与深部  相似文献   

17.
基于油气勘探中所积累的地质 地球物理新资料 ,对南海北部大陆边缘第三纪盆地进行了构造、沉积充填、热及深部背景的综合研究和定量动力学模拟 ,揭示了南海北部裂陷大陆边缘的非被动性质及西部边缘的转换 伸展性质 .在此基础上对盆地演化进行了动力过程分析 ,阐明了裂陷期多幕伸展及裂后晚期 10Ma以来构造 热事件及其对盆地特征和油气聚集的重要影响 ,其中特别是 5Ma以来吕宋岛弧的向西碰撞 ,在珠江盆地产生的密集断裂系和与深部地幔活动有关的莺歌海、琼东南盆地快速沉降、高热流、大规模异常压力体系的形成及流体的突破 ,对油气成藏有决定意义 .  相似文献   

18.
塔里木盆地西部位于亚洲大陆内部,远离海洋,气候极为干旱,以荒漠为主,但在3 400万年前这里曾是一片充满生机的汪洋大海。位于塔里木盆地西端乌恰县的著名景观“贝壳山”,则是塔里木盆地西部沧海桑田的见证者。文章通过贝壳山的地层及所含化石的详细观察和考证,尝试重现塔里木盆地西部如何从“沧海”变为“桑田”的过程。贝壳山的组成为始新世中期(距今~4 600万年)的浅海相牡蛎化石,表明在始新世中期,塔里木盆地西部还是一片属于新特提斯洋东北缘的海湾,气候温暖,水体清澈,发育了丰富的以牡蛎为代表的海洋生物,堆积了一套厚厚的贝壳层,即卡拉塔尔组。至始新世晚期—渐新世早期,海水逐步退出塔里木盆地西部地区,之后随着天山和昆仑山的不断隆升,原来埋藏在地下的贝壳层逐渐出露,形成如今的贝壳山。  相似文献   

19.
中国海相盆地的形成与演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国海相沉积盆地的形成与演化主要经历了两大构造期和5个构造演化阶段.两大构造期是指早古生代板块离散-漂移控制下的海相盆地形成和晚古生代以来板块聚敛-碰撞控制下的盆地叠加改造这两大构造期.5个演化阶段如下:①元古界-中石炭世,小陆壳板块在大洋中的漂移和以碳酸盐岩沉积为主的海相盆地的形成;②晚石炭世-中三叠世,陆壳板块向北的拼合聚敛和海陆交互相沉积盆地的发育;③晚三叠世-早白垩世,板块拼贴以后的构造稳定阶段和陆内沉降控制的湖相沉积盆地的叠加;④晚白垩世-古近纪,受新特提斯洋和西太平洋板块活动的影响,海相沉积盆地经受陆内变形,发生埋藏、隆升剥蚀或破碎;⑤新近纪以来,受印度板块与亚欧板块的碰撞及其远距离效应的影响,海相沉积盆地边缘发生前陆挤压和盆山耦合作用.构造演化过程控制了中国海相沉积盆地的石油地质特征,古生代海相沉积盆地的形成奠定了油气藏形成的物质基础,中新生代的构造叠加与改造决定了油气成藏与保存的关键条件.晚元古代-早古生代,漂移在大洋中的古板块上沉积的深水相泥页岩和陆缘海碳酸盐岩层序中,发育了优质的海相烃源岩和礁滩相储集层.晚古生代,陆壳板块聚敛并上升成陆,克拉通盆地内部的古隆起成为油气运移、聚集和储集的良好空间,同时海陆交互相沉积的煤系地层形成了区域性的封盖层.中新生代的构造稳定性决定了古生代海相盆地的保存条件.具有前寒武系结晶基底,构造活动相对稳定,盆地改造程度低的海相沉积盆地和其中古油气藏容易保存,例如塔里木盆地、四川盆地、鄂尔多斯盆地等都是有利于海相油气勘探的地区.  相似文献   

20.
2004年7月27日,陕西省韩城市农民在黄河龙门和大禹庙之间的河滩地上发现了一个特大"肉蘑菇",其高61.5厘米、宽42厘米、重量36千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