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2.
谢枋得生前杂著诗文64卷,称为《叠山集》。由于屡经战乱,散佚严重,存者无几。至明代由枋得同乡黄溥采集遗佚,成十六卷本,于景泰五年(1454)首次刊刻,后代刊刻之各种版本均由此本增删而成。《叠山集》的现存版本主要有十六卷本、二卷本、六卷本、五卷本、四卷本等。因版本较多且流传情况复杂,今加以梳理,使其脉络清晰。  相似文献   

3.
本由钟嵘《诗品》诗人籍贯正误之辨,寻找出辨明中国学史上众多诗人、作家籍贯古今地名的规律,有助于古典学研究中的“贵在知人论世”。  相似文献   

4.
说“得”     
“得”在现代汉语中代表了几种不同层级、不同类属的语言单位,各具不同的功能,表示不同的意义.“得_1”是一个半虚语素,是判别动词词性的后缀之一,表示“已经得到”的意思.“得_2”是一个普通的能带宾动词,具有一般动词的功能,表示“拿到”、“占有”的意思.“得_3”是一个比较特殊的能愿动词,表示“要”或“可以”等多种意思,除具有一般能愿动词的语法功能外,还可以充当可能补语.“得_4”是结构助词,用于中心语与补语之间,充当补语的标志,对补语的语用意义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5.
宋末元初文学家俞德邻之籍贯自清乾隆时始有永嘉(今浙江温州)与丹徒(今江苏镇江)之争。二说均未能以确凿之据来佐证自己观点无误,故双方所言不足以服人。钧稽史料可知:俞氏之子曾称其父为永嘉平阳人;与俞氏同时代的友人曾称俞氏为永嘉人;俞氏自己的诗文曾言己非吴郡人。由此可证明俞德邻之籍贯为今温州无疑。  相似文献   

6.
籍贯,据新版《辞源》:“祖居或出生地。籍,祖先户籍;贯,乡贯,如言某省某县某乡人。”古代“籍”与“贯”是不同的,我这里所谓籍贯,是今天的习惯用法,只相当于古代的“贯”。  相似文献   

7.
魏收籍贯考     
对北朝时期名人魏收的籍贯问题,一直以来学界颇有分歧。通过对文献的再梳理,分析不同说法之得失,找到一个相对合理的答案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8.
清咸丰八年(1858年)春夏间,在太平天国农民革命浪潮的推动下,云南省昭通府恩安县(今昭通市)、大关厅(今大关县)和贵州省威宁县等地,爆发了震动全国的以李永和、蓝朝鼎为首的农民起义,史称“李、蓝起义”。1861年,蓝朝鼎率领三十多万义军在四川绵州同四川总督骆秉章所率清军进行了七个半  相似文献   

9.
戎昱籍贯考辨杨军戎县是盛、中唐之交有一定影响的诗人,但新旧《唐书》没有为其立传。生平事迹在唐宋文献中仅有零散片断,见于《本事诗》、《云溪友议》、《唐诗纪事》等,多为小说家言。且因袭穿凿。大不可靠。《新唐书·艺文志》丁部集录著录“戎昱集五卷”,同时载其...  相似文献   

10.
说“得“字句的补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得“字句补语位置上的词语大多是动词性词语、形容词性词语和主谓短语,但也有表程度或情状的副词性词语,在某些特殊的语境中还有名词性词语.从语义和语用的角度来看,“得“字句补语在语义上大多由两个动核结构组成,补语表示动作发生或性状变化后所引出的情状,这种情状有一定的语义指向;补语在语用上属于述题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传达新信息的关键,即焦点.  相似文献   

11.
“得”字句补语位置上的词语大多是动词性词语、形容词性词语和主谓短语,但也有表程度或情状的副词性词语,在某些特殊的语境中还有名词性词语。从语义和语用的角度来看,“得”字句补语在语义上大多由两个动核结构组成,补语表示动作发生或性状变化后所引出的情状,这种情状有一定的语义指向;补语在语用上属于述题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传达新信息的关键,即焦点。  相似文献   

12.
尹珍籍贯考     
尹珍的籍贯问题,历来都是围绕着《华阳国志》所载:“毋敛人尹珍”一语,争论不休。《綦江县志》列綦江为汉毋敛;《四川省志》列南川为毋敛;《贵州图经》将毋列敛入思南、石阡一带;乾隆《一统志》列为清代平越;嘉庆《一统志》列为清代曲靖;于钟岳认为珍州即汉之毋敛。诸说均因缺乏有力的依据而被史家所否定。唯清代道光年间,郑珍修《遵义府志》时,考证毋敛在今贵阳、都匀之间。近人贵阳师院教授周春元等著《贵州古代史》援郑之说进一步考证毋敛在今独山、荔波一带,现在王燕玉教授仍持此说。但毋敛在后什么地方,是一个问题;尹珍是否为毋敛人?又是一个问题。我们只讨论尹珍的籍贯,对毋敛的归属不考虑。  相似文献   

13.
中国南宋(公元1127—1279)著名数学家秦九韶,究竟为何地人?当今中算史籍、辞书文献载称颇不一致.或曰“四川”;或曰“宋·普州·安岳”;或曰“自称是鲁郡人”.查考我国行政区划,宋时尚无省名,更无“四川”建制,至元时始设四川行中书省,故单称秦九韶出生于“四川”,显与历史不合,容易枝生误解;又据历代州县建制沿革,宋·  相似文献   

14.
捡得一条命     
正每当有人夸赞汪大爷七十高龄了,身子骨还那么硬朗,他总是风趣地说:"要不是儿子想得周到,在防盗窗上开了一个逃命口,我早就到‘丰都’报到去了!"说来话长。汪大爷家住在七楼。他儿子汪小二在深圳打工好几年没回家,去年腊月末回家过春节,刚进屋  相似文献   

15.
从古代行政区的划分、山川名称、历史地名和现代考古发现等多个角度相互印证,可以把襄城县、郏县、鲁山县、汝州、鱼齿山、尧山、湛水、滍水、应国及其墓地与一个特定的父城或城父联系在一起,证明张良的籍贯在现在的宝丰县。  相似文献   

16.
韩愈的籍贯,史书记载不一,《旧唐书》记昌黎人;《新唐书》说邓州南阳人;李白在《武昌宰韩君去思颂碑》中也说南阳人;李翱在《韩吏部行状》中说“昌黎某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的《唐诗选》(1978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及《中国文学史》说河南河阳人;《中国历史人物生率年表》(1981年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载“昌黎(今河南南阳)人”。此外,还有些书籍说河内南阳,有的说河南沁阳,也有的说河南孟县。总之,众说纷云,未  相似文献   

17.
“得”和“到”在现代汉语中的使用频率很高,而它们的语义和语法能功又相当复杂。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得”、“到”充当不同语法单位时的语义和功能作一纵横比较,着重考察它们由实词到虚词、由虚词到构词语素的发展过程,揭示它们语义上弱化、词性上虚化和组合能力上语素化的演变趋势。  相似文献   

18.
李邴籍贯考     
李邴之籍贯,现存宋人著述中,巨野说占绝对优势。然自《宋史》成书流传以来,任城说勃兴,巨野说衰微。任城说逐渐取代巨野说成为主流论断。时至今日,依然如此。前人对李邴籍贯考订极少,且多据周必大《李邴神道碑》考订李邴当为济州巨野人。窃以为论证并不充分,拟据现存十二种宋人著述以证巨野说之成立;通过对任城说变迁之梳理,以证任城说之谬;并对巨野、任城二说此消彼长之原因作出阐释。  相似文献   

19.
20.
老子是我国古代大哲学家之一,在我国学术文化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但是,他的籍贯问题迄今尚未真正解决. 今本《史记·老子传》明言“老子…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后来也多承此说;但其间并非没有问题.首先是《史记·本传》关于老子的其他记载亦多含糊不清之处.盖自稷下黄老学派乃至汉初道家者流,对于老子往往欲神其人,欲奇其事,以至造成一些混乱.因此,司马迁在撰写《老子传》时,常常以疑似之词书之.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