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红车断阶带油气分布复杂,油气藏类型多,有稠油、正常油和轻质油,还有干气藏。稠油主要分布在断阶带上盘,正常油和轻质油分布在断阶带的下盘及断阶带之间。油气产层多,从石炭系到白垩系均发现油气。采用原油轻烃及天然气碳同位素判断该区油气源,指出油气来自昌吉凹陷二叠系风城组和乌尔禾组源岩,并指出各期油气的分布及次生改造特征。结合源岩生烃史与构造演化史,建立了成藏模式,指出有利的勘探方向。 相似文献
2.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5)
在远离源岩区的红车断裂带内二叠系及以上地层均有油气显示。依据原油生物标志化合物色谱、色谱-质谱特征及其包含的参数比值信息可将研究区原油分为2类:A类原油源于沙湾凹陷二叠系烃源岩;B类原油为沙湾凹陷二叠系、白垩系与四棵树凹陷侏罗系三者混源。油气主要有2个运移方向:一是沙湾凹陷油气沿红车断裂带向西运移;二是四棵树凹陷油气越过艾卡断裂向北运移。在此基础上,从多元地质条件及其配置关系出发,总结出3种成藏模式:近源侧向砂体-不整合疏导早期成藏模式、远源混向Z字型疏导多期成藏模式、远源混向阶梯状疏导晚期成藏模式。 相似文献
3.
运用地震资料求取泥岩涂抹因子的关键汁算参数(断距及两盘泥岩厚度),建立一种基于地震资料定量评价断层侧向封闭性的新方法,并运用该方法对白家海凸起彩43井区东道海子断裂带内各断层的封闭性进行评价.研究表明:彩43井区断层住西山窑组和三工河组侧向封油泥岩涂抹因了临界值为3.9,侧向封气泥岩涂抹因子临界值为2.1,小于该临界值的层位断层侧向封闭;断层侧向封闭能力随断层的演化而变化,白孚纪未期至今,研究区断层的侧向封闭能力整体变差;侏罗系油气分布与成藏期及现今的断层侧向封闭能力具有很好的相关性,油气纵向上多分布在成藏期和现今断层侧向封闭性较好的地层中;利用地震资料求取断层的侧向封闭性切实可行,是勘探早期评价断层封闭性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5.
结合录井岩屑、测井曲线和薄片资料,分析不同岩性测井响应特征,利用多参数分布交会法建立组合岩性识别图版,明确优势岩性特征。基于岩心刻度测井思路和火山岩储层特征,对研究区石炭系储层岩性、岩相进行精细划分,识别火山岩相特征。结合研究区储盖条件及地震反射结构和构型,分析火山机构特征及油气藏分布规律。运用地震多属性分析和沿层切片技术,并通过对地震平-剖面成果与井上有利储层的对比验证,进而确定优势储层的空间展布。结果表明:密度-电阻率/自然伽马交会图能够较好地区分玄武岩、安山岩和火山角砾岩,电阻率-自然伽马/密度交会图能够较好地区分火山角砾岩、安山岩和凝灰岩;火山喷发的凝灰岩和间断期的火山沉积岩形成良好的盖层,溢流相的安山岩/玄武岩和爆发相的火山角砾岩形成良好的储集层;综合运用地震纹理和瞬时相位余弦属性及沿层切片技术能够较好地刻画有利储层分布范围;研究区火山岩油气藏是受岩性和火山机构共同控制的非均质岩性油气藏。 相似文献
6.
饶阳凹陷任西断层的封闭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断层两盘的岩性配置关系、断层活动期与油气运移成藏期的配置、泥岩涂抹、断裂充填物泥质含量和断面力学特征分析,对饶阳凹陷任西断层的封闭性进行研究,最后应用综合评价方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任西断层在沙三期-沙二期开始发育并且活动强烈,正好与本区的油气运移成藏期相配合,为潜山油藏的形成提供了有效的运移通道;新近纪以来断层长期停止活动,其下盘即任丘潜山的雾迷山组地层封闭性较好,对任丘潜山油藏的保存起到了良好的作用,而上盘即长洋淀潜山雾迷山组地层封闭性较差. 相似文献
7.
断层两盘岩性配置关系及断层的封闭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断层一般不是一个简单的面,而是由一系列破裂面或次级断层组成的带,这与断层两盘岩性配置原理的假设有很大的差别。依据断层特征,分断层面和断裂带2种类型讨论了岩性的配置关系,进一步结合断层两盘的岩性、排驱压力及断距,划分了12种岩性配置模式。对营32断层岩性配置关系的研究发现,不同砂层组的岩性配置有很大差异,其中1砂层组岩性配置最好,8砂层组岩性配置最差,这导致纵向上断层不同部位封闭程度有很大不同。沿断层走向,从北向南断层的断距逐渐变小,这必然增加了同一储层的砂岩在断层两侧相配置的概率,岩性配置由北向南变差,因此营32断层两侧的剩余油挖潜应侧重于断层的北段。 相似文献
8.
断层一般不是一个简单的面,而是由一系列破裂面或次级断层组成的带,这与断层两盘岩性配置原理的假设有很大的差别.依据断层特征,分断层面和断裂带2种类型讨论了岩性的配置关系,进一步结合断层两盘的岩性、排驱压力及断距,划分了12种岩性配置模式.对营32断层岩性配置关系的研究发现,不同砂层组的岩性配置有很大差异,其中1砂层组岩性配置最好,8砂层组岩性配置最差,这导致纵向上断层不同部位封闭程度有很大不同.沿断层走向,从北向南断层的断距逐渐变小,这必然增加了同一储层的砂岩在断层两侧相配置的概率,岩性配置由北向南变差,因此营32断层两侧的剩余油挖潜应侧重于断层的北段. 相似文献
9.
断块油田内部低次级断层,由于规模小、区域地质特征、成藏条件存在差异性,应用Yielding的断层封闭性评价方法预测圈闭的油藏高度以及油水分布与实钻吻合度不高.为了提高预测精度,提出利用油田内部钻井、流体压力等资料,通过建立断块的深度压力模型,对断层泥岩比率ISGR与过断层压力差(Ap)进行拟合确定符合区域成藏特征的定量... 相似文献
10.
为了厘清LD21油田东盘3个断块平面上、垂向上油气差异富集的原因,从断层封闭的机理入手,建立了工区的埋深泥质体积分数排替压力关系图版,求取了断层岩和储层的泥质体积分数;剖析了压实成岩压力和压实成岩时间对断层岩排替压力的影响,通过计算断-储排替压力差,定量评价了断层的封闭能力;预测了不同油组断层所能封闭的最大油气柱高度,与工区实钻井各油组油气柱高度吻合度高,平均误差9.5%,证实了此断层封闭能力定量评价方法的可行性,最终明确了平面上、垂向上油气差异富集的原因。此外,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的方法对优选的影响断层岩排替压力因素进行了定量评价,给出了断层埋深、泥质体积分数、断层倾角和作用时间比四因素的显著性排序。 相似文献
11.
从岩石学特点、成岩作用、孔隙类型、结构特征以及储层非均质性的主要影响因素等方面,对陆9井区侏罗系头屯河组储层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工区储层非均质性明显受沉积微相的控制。极好储层和好储层比例极少,仅在部分地区零星分布,主要分布于东北部。头屯河组储层岩性剖面分布具有明显的规律性,总体上表现出下粗上细的正韵律。南北方向储集砂体的连通性较东西方向好,砂体连通型式以复合型为主。 相似文献
12.
从岩石学特征、成岩作用、孔隙类型、结构特征以及储层性质的主要影响因素等方面 ,对准噶尔盆地陆东地区白垩系储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储层岩石为长石质岩屑砂岩 ,成岩作用进入早成岩B亚期 ;孔隙类型主要为原生残余粒间孔 ,另有少量的溶蚀孔及微孔隙。该储层孔隙结构非均质性强 ,呼二段中粗孔喉最多 ,呼一段次之 ,连木沁组多为中孔细喉和较细喉 ,清水河组为细孔、细喉。储层性质差别较大 ,呼一段、呼二段为中孔、中渗储层 ,连木沁组为低孔、低渗储层 ,清水河组为低孔、特低渗储层。储层性质主要受沉积相、古气候、压实作用及砂岩粒径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自生绿泥石是砂岩储层中常见的成岩矿物.为了完善碎屑岩储层黏土矿物研究成果,并对准噶尔盆地阜北地区侏罗系头屯河组油气勘探提供地质依据,通过岩心采样观察、铸体薄片、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核磁共振等测试分析手段,对阜北地区头屯河组砂岩储层中自生绿泥石胶结物的产状及其对储层物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头屯河组砂岩储层常见自生绿泥石胶结,形成于早成岩阶段早期,主要以孔隙衬里式胶结产出.头屯河组自生绿泥石包膜对于提高岩石的机械强度和抗压实能力有限,只有当自生绿泥石环边呈连续分布且有一定厚度时,才能抑制石英的次生加大;在保留更多原生孔隙的同时,也堵塞孔喉,导致储层渗透率降低.头屯河组自生绿泥石薄膜厚度临界值为8 μm,当厚度<8μm时,随着自生绿泥石薄膜厚度增大,对压实作用的减缓能力越强,储层物性越好;一旦厚度>8μm,自生绿泥石薄膜厚度与储层物性呈明显负相关,不利于储层发育. 相似文献
14.
低渗透砂岩储层孔隙结构复杂,制约了该类型油藏的高效勘探开发,一直是地质学者研究的关键问题。以准噶尔盆地征沙村地区侏罗系三工河组低渗透砂岩储层为研究对象,利用岩石薄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等微观测试方法,结合常规压汞、恒速压汞及核磁共振等岩石物理分析手段,系统地对孔隙结构进行了综合研究。结果表明:该区低渗透砂岩储层的岩石类型以长石岩屑砂岩为主,储集空间主要为残余粒间孔和粒间溶孔;喉道半径的差别是造成渗透率级差的主要控制因素;核磁共振横向弛豫时间T_2的分布与孔隙半径有较好的对应性,可以有效评价可动流体孔隙特征。研究对本地区的勘探开发具有积极作用,可以应用到其他相似低渗透砂岩油气藏评价中。 相似文献
15.
探讨准噶尔盆地东部阜康凹陷的阜东斜坡区头屯河组储集层非均质性,为储集层开发以及采油率的提高提供理论帮助。从宏观与微观非均质性入手,通过粒度、渗透率、夹层、砂体的几何形态的变化研究,对研究区头屯河组进行非均质性剖析。结果表明,头屯河组整体非均质性较强,尤其是头屯河组第二段。沉积背景的差异对于储集岩的岩石成分和沉积特征产生重要影响,A/S比值变化加剧储集层宏观非均质性程度;弱成岩作用以及地层超压的不均匀分布改变储集层内部孔隙结构以及孔隙类型,对储集层微观非均质性有重要的影响。头屯河组储集层非均质性强是上述多种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通过岩心观察、测井及各类分析测试资料,对西区油田长8储层岩石学、孔隙结构和储层物性等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延长组长8储层为典型的特低孔-特低渗储层,层内非均质性较强,主要呈强-中等非均质型;储层砂体为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都较低的岩屑质长石砂岩和长石质岩屑砂岩;储集空间主要为粒间孔和长石溶孔;孔隙结构类型以小孔中细喉型和小孔微细喉型为主;研究区长8储层物性受沉积微相、孔隙结构、成岩作用的共同影响;不同沉积微相储层的物性差异较大;成岩作用对储层物性的影响具有两面性,压实作用、胶结作用导致储层致密,物性变差;溶蚀作用与烃类充注改善了储层物性. 相似文献
17.
利用薄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岩石物性和压汞资料,对濮城油田南区沙二上4—7砂层组储层岩石特征及其微观孔隙结构进行了全面的研究.结果表明,储层岩性混杂、属低渗储层;发育原生粒间孔、残余粒间孔、晶间及晶内微孔、溶蚀孔及微裂缝5类孔隙类型,以中细孔细、微细喉孔隙结构类型为主;储层孔隙小、喉道细,分布区间宽,孔喉参数变化范围大,分选和均质程度低,孔喉比偏大,孔隙结构的非均质性较强.在此研究的基础上,利用相关分析法定量分析了储层退汞效率与孔隙结构参数的关系,认为储层退汞效率与各孔隙结构参数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其中,随孔隙度、渗透率增大退汞效率迅速降低,而随孔喉增大退汞效率缓慢减小,喉道分选性与驱油效率呈负相关,但相关性较差,另外,驱油效率随岩样束缚水饱和度增加而增大,随岩样孔隙体积的增加而降低.总体上,储层驱油效率随孔隙结构的变好而降低. 相似文献
18.
应用分形理论研究鄂尔多斯ZJ油田长6段储层孔隙结构的非均质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薄片资料分析了鄂尔多斯ZJ油田长6段储层的孔隙结构类型和组合特征.用岩样毛管压力数据讨论了岩石孔隙结构的分形特征.用小于某一孔隙半径r的孔隙体积百分比s与r的拟合关系,计算了ZJ油田延长组长6段储层的孔隙结构分形维数.计算结果表明,长6段储层的长62-1小层及长62-2小层的毛管压力曲线都存在一个标度区间,在该区间内孔隙结构才具有分形特征.同一岩样中,大孔隙与小孔隙呈多重分形特征,且对应于不同的标度区间.对于62-1小层,大孔隙段和小孔隙段的分形维数分别为2.58和2.85,表明长62-1小层小孔隙发育段的孔隙结构更复杂.对于长62-2小层,大孔隙段和小孔隙段的分形维数分别为2.71和2.83,同样,小孔隙段的孔隙结构复杂、非均质性强.对比长62-1和长62-2的大孔隙段分形维数知道,前者孔隙结构相对简单.对比测试结果知道,孔隙结构与含油性关系密切,孔隙结构简单的长62-1小层的含油性明显好于长62-2小层,而且孔喉相对分选系数与分形维数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9.
侏罗系J1s2是莫西庄油田岩性圈闭的重要储油层系。利用测井解释、沉积相分析、油源对比等手段,对莫西庄地区J1s2油气藏形成条件进行了研究,认为J1s2油气成藏与分布的主要控制因素为隔、夹层分布与储层物性变化带。二叠系烃源岩是莫西庄地区油气的主要来源,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支河道和河口坝砂体是J1s2的主要储集砂体,J1s1泥岩、J1s2与J1s22上下砂岩层之间的隔夹层泥岩是油气成藏的区域、局部盖层。 相似文献
20.
为明确东道海子凹陷乌尔禾组凝灰岩孔隙结构与主控因素,基于低压CO2吸附、低温N2吸附以及高压压汞实验,对凝灰岩全尺寸孔隙孔径进行表征;基于分形理论,对凝灰岩微孔和介孔的孔隙复杂程度和非均质性进行定量表征,阐明影响与控制凝灰岩孔隙结构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凝灰岩主要发育锥形管孔、开口的锥形平板孔和狭窄的平行板孔等形态孔隙,孔径呈多峰分布;凝灰岩总孔体积介于0.005 4~0.047 8 cm3/g,各类孔隙发育程度差异较大,凝灰岩总孔体积主要由介孔所提供,介孔体积介于0.004 2~0.041 3 cm3/g,平均0.026 0 cm3/g,平均占比75.10%;其次是微孔和宏孔,微孔体积介于0.000 6~0.005 5 cm3/g,平均0.003 1 cm3/g,宏孔体积介于0.000 6~0.005 3 cm3/g,平均0.002 8 cm3/g,二者的占比分别为11.5%和13.4%;...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