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以镇江某垃圾填埋场垃圾渗滤液为研究对象,利用试验分析影响交变电絮凝处理垃圾渗滤液的主要因素:处理时间、电流密度、电极距离、初始pH值、氯离子初始浓度等;并通过正交实验法计算影响因素对COD去除效果影响大小的顺序为:电流密度>处理时间>pH值>氯离子初始浓度;且得到交变电絮凝处理高COD浓度的最佳处理方案。  相似文献   

2.
电絮凝法处理含聚采油污水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采用电絮凝法处理含聚采油污水,优化了电极材料、极板间距、电流密度、pH和电解时间等对污水COD和聚合物去除率有影响的因素.研究确定的电絮凝法处理含聚采油污水的最优工艺条件为:电流密度为7mA/cm2,电解时间40min,极板间距2 cm,pH 9.1.于最优条件下处理后COD和聚合物的去除率分别为68.5%和49.7%.  相似文献   

3.
电化学氧化法处理高浓度氨氮废水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电化学氧化对模拟高氨氮废水进行预处理,考察了不同电极材料、电流密度、氯离子浓度和pH值等因素对氨氮去除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高电流密度和氯离子浓度有利于氨氮的去除,试验得到的适宜电解氧化条件为:电流密度15mA/cm3,氯离子浓度4000mg/L,采用Ti/RuO2~IrO2电极为阳极,电解2h。当初始氨氮浓度...  相似文献   

4.
以循环式准好氧垃圾渗滤液为主要研究对象,探讨了渗滤液中氯离子对有机物电解去除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一定条件下,渗滤液中难降解有机物的电解去除率随氯离子浓度的增加而增大.氯离子初始浓度和渗滤液COD等工艺条件对氯离子的作用效果有一定的影响.氯离子初始浓度在较低的范围内时氯离子对COD的去除比电耗的影响作用较明显,当渗滤液中氯离子初始浓度大于12.5 g/L时,COD的去除比电耗随氯离子初始浓度的增加变化不大;在电解处理低COD渗滤液时氯离子初始浓度对有机物降解效果的影响作用更明显.  相似文献   

5.
该文采用纳米催化电解技术,对印染废水的COD及色度去除率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考察了电解时间、电流密度、电导率及pH等因素对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COD和色度的去除率随电解时间的增加和电流密度的增大而增加,且对色度的去除效果要优于COD.增加电导率对废水的色度和COD的去除效果不明显,适当降低废水的pH值有利于增强电解效果.  相似文献   

6.
电解法应用于染料废水的预处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电解法对染料生产厂五种废水的脱色和化学需氧量ρCOD的去除效果进行了研究,分别探讨了电解持续时间、电流大小、pH值、阳极电流密度以及极板间距等对废水的色度及ρCOD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电解法对上海市某化工厂各类染料废水的预处理能取得很好的效果,脱色率均达到90%以上,且电解的时间越长,色度去除率越高,在酸性条件下,色度和ρCOD的处理效果更好,且通过试验找到了最佳极板间距为2cm.阳极电流密度越小,处理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7.
Ta/BDD电极电化学处理超高浓度有机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Ta/BDD(以Ta为基底的掺硼金刚石薄膜)作电极,采用循环电解法处理高浓度有机工业废水,研究了电解时间、电流密度及pH值对于COD(化学需氧量)降解率的影响,实验发现在电流密度0.4 A/cm2左右、pH值为酸性条件下,经过6 h电解废水的COD降解率达到了90%以上,最后对COD的降解机理做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为解决吸附法只能实现有机物富集浓缩但不能进行矿化降解的问题,采用商用钛基体PbO+2电极组,对某化工园区污水处理厂的脱附浓缩液进行了电催化氧化处理,重点考察了电流密度、电解时间及处理体积等因素对电催化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电流密度增加有利于浓缩液化学需氧量(COD)的去除,使其可生化性提高,但是会造成单位处理能耗的增加和平均电流效率的降低;当电流密度为0.1A/cm~2时,浓缩液的5日生化需氧量(BOD5)与化学需氧量的比值达到0.63,可以考虑采用生物方法来处理剩余液体;电解时间延长可使COD去除率增加,但是会造成单位处理能耗的增加和平均电流效率的降低,且使得浓缩液的可生化性在处理后期下降,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合理的处理时间;当电极面积固定时,处理的浓缩液体积越大,则处理效果越差,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电极面积与处理废水体积的比值进行优化。  相似文献   

9.
三维电极法处理钻井废水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取三维电极法处理钻井废水,考查了活性炭吸附作用、电解作用对COD去除率的影响,初步探索了三维电极法处理钻井废水的降解机理。利用正交实验分析了不同影响因素对COD去除率的影响程度。实验结果表明:三维电极系统对钻井废水的处理是电解和吸附作用协同效应的结果;活性炭感应荷电时处理效果最好;各因素对CODCr去除率的影响程度为初始CODCr浓度>电解时间>pH值>电流密度>电导率;最优水平组合为A4B4C2D3E4。  相似文献   

10.
以试验室配制的氨氮(NH3-N)溶液为研究对象,利用电催化氧化的方法对其进行试验研究,考察电催化氧化方法对氨氮溶液中氨氮的去除效果,研究并探讨了水体中氯离子含量对氨氮去除的影响,并分析了溶液温度、电流密度、电导率、pH值等参数的变化情况,研究表明:电催化氧化方法对氨氮的去除有一定的效果;溶液中氯离子浓度越高,氨氮的降解速度越快;在本文试验条件下,随着电解时间的增加,溶液温度、电流密度及电导率总体均呈增加趋势,PH值的变化趋势相反。  相似文献   

11.
采用重铬酸钾法与高锰酸盐指数碱性法对水中化学需氧量(COD)进行了对比测定研究,考察了氯离子浓度对化学需氧量测定结果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对于低含氯水样(氯离子浓度小于1 000 mg/L),用重铬酸钾法测得的COD值(CODCr)和用高锰酸盐指数碱性法测得的COD值(CODOH)存在线性关系;而高含氯水样的CODCr和CODOH之间无线性相关性。高浓度氯离子对CODCr值的测定影响显著,其影响规律可以用二次多项式表示。  相似文献   

12.
随着染料工业的不断发展,其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已成为主要的工业水体污染源。采用电解法处理罗丹明B生产废水,首先研究了极板材料和电流密度对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分别以镍板和RuO2-IrO2-TiO2/Ti钛网为阴、阳极,控制极间距3 cm,电流密度2.0 A/dm2,电解时间40 min,废水COD去除率可达44.3%,脱色率高达94.7%。然后通过H型电解槽实验和红外光谱对电解法处理罗丹明B生产废水的机制进行了探究,初步推断:阳极表面生成的氯气溶于水生成次氯酸,次氯酸氧化破坏废水中有机物分子的发色基团并促使其发生分解,生成的小分子有机物由于水溶性较差,被阳极表面生成的氯气以及阴极表面生成的氢气浮选出来,从而最终实现废水COD的降解和色度的去除。  相似文献   

13.
水解酸化工艺改善油田采出水生物降解性能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研究了水解酸化工艺改善难生物降解油田采出水的生物降解性能及其有机物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在污泥量为25000 mg/L,HRT为8h条件下,采出水中石油类物质降低到了10 mg/L以下,挥发酚类物质降低到了未检出水平,生物降解性能得到了较大改善,其BOD_5/COD提高了17%,为后续好氧生物处理提供了良好的基质准备.工艺抗毒性和冲击负荷能力较强,出水稳定.  相似文献   

14.
贵金属氧化物电极电解处理有机废水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对经热分解法制备所得Ti基IrOr-Ta2O5涂层电极及掺杂Sn,Pb的三元氧化物电极电解处理染料厂废水及模拟有机废水进行了研究.COD测试结果表明,使用IrO2-Ta2O5/Ti电极可以电解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随电解时间增加废水COD值降低,高COD值时电解效率高,COD值很低的有机废水中加入NaCl对电解去除有机物有很好的促进效果.电极掺杂第三元素Sn,Pb可以促进电解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与IrO2-Ta2O5/Ti相比,PbO2/IrO2-Ta2O5/Ti电极电解废水的COD去除率提高了11.2%。  相似文献   

15.
对油田日益增多而现有污水处理工艺难于处理的含聚合物污水进行生化处理室内模拟研究。结果表明,从聚合物驱油的采油废水中分离到的一组混合菌株加入到生化池中,通过加入激活剂,活化加入的聚合物降解菌,并激活污水中原有菌群,将生化工艺用于含聚合物污水处理具有较好的效果。经过菌群7d的处理,聚丙烯酰胺质量浓度从47.42mg/L降为5.78mg/L,含油量从13.5mg/L降为0mg/L,并有效抑制了硫酸盐还原菌的生长。  相似文献   

16.
采用木质素作为絮凝剂,初步研究了降低白酒、啤酒酿造厂综合污水COD的效果.结果表明,木质素具有较好的降低COD的效果,其对白酒酿造厂污水COD的去除率约为79%,对啤酒酿造污水COD的去除率约为68%.  相似文献   

17.
渤南油田属低渗透油藏,目前回注水水质不合格,悬浮物、细菌等超标,钙镁离子含量高,结垢严重,引起注水量下降,注水压力上升.针对渤南油田污水水质情况及注水水质要求,开展了油田污水生化/NF处理实验研究.采用气浮、生物接触氧化结合膜过滤工艺,污水经处理后油质量浓度低于0.5 mg/L,SRB、悬浮物检测不出,钙镁离子质量浓度降至8 mg/L以下.在达到A1级标准基础上,有效解决了回注水结垢问题.  相似文献   

18.
水中铁快速检测--测试管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尹志良 《河南科学》2004,22(5):632-634
研究了测试管法快速检测水中铁技术,依据朗伯一比耳定律,采用真空封装工艺,将比色分析试剂及显色反应过程融合在试管中,具有操作简便,费用低廉的特点,尤其适用于各类现场水样检测。检测范围0.1-10mg/L,常温下,一次检测用时少于10min。  相似文献   

19.
针对安塞油田采出水偏酸性、浊度高、含油量高的特征,采用"中和—H2O2氧化—絮凝—过滤"处理工艺进行回注处理,探讨了采出水的pH值、H2O2和絮凝剂投加量等因素对采出水水质改性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以NaOH作为pH调节剂将采出废水pH值调至7.5,H2O2投加体积分数为0.6%,投加XN-90、PAM的质量浓度分别为80mg/L和2.5 mg/L时,处理后采出水的悬浮物、含油量、总铁含量、静态平均腐蚀速率、SRB及TGB含量由处理前的110~145 mg/L,96.6~124.3mg/L,24.8~35.5mg/L,0.310 3mm/a,105~106个/mL和102~103个/mL分别降至处理后的1.1~6.0mg/L,2.5~6.0mg/L,0.05~0.23mg/L,0.0108mm/a和101~102个/mL,处理后采出水的各项指标达到了安塞油田注水水质标准.  相似文献   

20.
絮凝沉降-Fenton氧化-吸附法处理采油污水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油田的采油污水绝大部分经处理后用于油田注水 ,但由于种种原因 ,还有一部分采油污水不能回注 .这部分水外排至环境中 ,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本文以甘谷驿油矿采油污水为研究对象 ,采用絮凝沉降 -Fenton氧化 -吸附法对该采油污水进行外排处理实验研究 .考察了 pH值、H2 O2 投加量、Fe2 +投加量、氧化时间、吸附时间、活性炭加量对COD去除率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 ,最佳处理条件为絮凝剂选用聚合硫酸铁 ,沉降 30min ;pH为 3.0~ 4 .0 ,30 %双氧水加量为 8mL/L ,m (Fe2 +)∶m (H2 O)为 4 % ,氧化时间 12 0min ;活性炭加量 4 .0~ 5 .0 g/L ,吸附时间 12 0min .在这种处理条件下 ,可使污水含油量从 93.1mg/L降至 5mg/L以下 ,悬浮物含量从 172mg/L降至 10mg/L以下 ,CODCr值从 2 6 34mg/L降至 10 0mg/L以下 ,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