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俗话说:“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汤。”法国巴黎的数百名市民,竞因一只老鼠的连累而无辜地送了性命。1940年6月中旬,纳粹德国侵占了法国首都巴黎后,经常遭到法国爱国力量的袭击。1941年的一个夏夜,巴黎全市突然停电,全市顿时陷于混乱之中。德国司令部判断全市停电是法国武装力量进攻前的预谋。  相似文献   

2.
形形色色的惨祸常给人们带来巨大的痛苦和不幸,在我们的印象中,它的发生通常是与洪涝、干旱、地震、战争、犯罪、车祸等字眼紧密相连的。然而,大千世界无奇不有,谁又能想到有些人间惨剧,竟然是由老鼠、蟑螂、蜗牛、蜜蜂这些微不足道的小生灵导演的呢?一只老鼠葬送数百市民俗话说:“一粒老鼠屎,坏一锅汤”。而对于法国巴黎的数百市民来说,竟因一只老鼠的连累而无辜地送了性命。1940年6月中旬,纳粹德国侵占了法国首都巴黎后,经常遭到法国爱国力量的袭击。1941年的一个夏夜,巴黎全市突然停电,顿时全市陷于混乱之中。德国司令部判断全市停电是法…  相似文献   

3.
科学家们通常在近交实验鼠中寻找致病基因 ,这种实验鼠比人类群体有更少的“遗传干扰”。通过近亲繁殖数百只至数千只老鼠 ,他们能寻找出与诸如肥胖症和高胆固醇相关性状的遗传标记。这种相关图谱能够识别称之为数量性状位点的鼠基因组区域 ,这些区域可能包括控制这一特性的基因。这是一项艰苦的工作 ,花费几年的时间仅能大致了解一个基因所处的位置。现在 ,一个科学研究小组已经想出了一个方法来加速这一进程。加州Roche生物科学公司的加里·佩耳兹 (GaryPeltz)以及斯坦福大学和俄勒冈大学的同事们对 1 5只老鼠近交系编制了 …  相似文献   

4.
正唯一一只去过太空的猫——菲丽希缇的铜像最近在法国斯特拉斯堡国际航天大学揭幕,超过1100人为这座铜像捐款。菲丽希缇并非是离开过地球大气层的第一只动物。1957年和1961年,苏联和美国分别把一只叫莱卡的狗和一头叫汉姆的猩猩送入太空,以研究微重力对哺乳动物身体的影响。在菲丽希缇之前,法国只把老鼠送进过太空。1963年10月,在包括流浪猫菲丽希缇在内的14  相似文献   

5.
笔者养有一猫,皮毛绚丽,黄白相间捕鼠勤快,温柔可人,不料一日回家,昏迷在地,呕吐不止,遂送医急救。过了几天,猫总算大难不死,不料精神一反常态,碰到老鼠时往日的虎虎神威荡然无存,反而望鼠生畏,不敢再度问津,现出了"猫怕老鼠"的反常景观。原来这是猫吃了毒死的老鼠后的表现。老鼠的繁衍能力惊人。一只成年老鼠,年产5—10胎,每胎多只。幼鼠出世3个月又可产仔,子子孙孙呈几何数增殖。有人估算:一对田鼠产下的后代如能全数成活,只经四年,其家系可达1亿  相似文献   

6.
伍德的遭遇     
莫斯大夫医术高明,但道德败坏.不久前,他发明了一种新的大脑移植方法.这种手术用不着把整个大脑从一个头颅搬到另一个头颅里去,而只要把大脑皮层下面的一粒球形腺取出来,移植到另一颗头颅里去,就能起到支配整个大脑的作用.做这种手术不会留下大的疤痕,创口很快就会愈合. 在做动物试验的阶段,莫斯曾把老鼠的球形腺植入兔子的脑部,手术后的第二天,那只兔子就恢复知觉,但它的动作却变得活像一只老鼠.莫斯又把一只兔子的球形腺移植到一只老鼠的身上,那老鼠的一举一动又像兔子.  相似文献   

7.
轰动巴黎的科学表演 1746年4月春光明媚的一天。巴黎的市民穿红戴绿、扶老携幼,从四面八方向“巴黎圣母院”教堂前的广场赶去,去观看一场神奇的科学表演。 下午3时,教堂正门台阶上临时搭起的观礼台上,坐满了达官显贵和皇室人员,四周彩旗飘扬,鼓乐齐鸣。表演开始了。为首的神父——巴黎实验物理学校教师诺雷  相似文献   

8.
龚祖同 《科学通报》1957,2(23):705-705
光学玻璃的制造自法国纪南(P.L.Guinand)算起,已近二百年了。1768年纪南在法国 Le Rou-let 开始试验光学玻璃,发展成为现在巴黎郊外的Para-Montois 光学玻璃厂。1848年英国在 Birmi-ngham 试制光学玻璃;1881年德国在 Jena 建立了Schott 玻璃厂,以试验光学玻璃作为首要任务。第  相似文献   

9.
让·杜赛(Jean Dausset)生于1916年。1946年~1963年任法国输血中心实验室主任。1963年~1977年任巴黎第七大学血液免疫学教授。1968年起同时担任巴黎圣路易医院《人类输血免疫遗传学研究室》主任,三年前被任命为法国师资进修学院教授,同时作为世界驰名的生理学家Claude Bernard的继承者,扭任了实验医学教研室主任。杜赛氏现在是法国科学院院士。  相似文献   

10.
我曾经目睹了一只“杀手老鼠”吞食6只健康小海燕和一只海鸥的情景每年都有大量的雏鸟受到“杀手老鼠”的袭击 能活到成年的小鸟很少  相似文献   

11.
美国缅因州的巴尔—哈波尔镇可称之为世界实验老鼠培育中心。这里有一座世界最大的杰克逊老鼠研究和培育实验室,该实验室为各种遗传学、医学和生物学实验培育和繁殖着1700多种老鼠。仅1993年就从这里向世界32个国家输送了150万只实验老鼠。该实验室就象一座大型工厂,它占地38公顷,在36座大楼内,有13座专门用于培育老鼠,里面喂养着65万只老鼠。600多名专家、研究人员和职工整天为饲养这些小动物忙碌着。实验老鼠每天需饲料2吨,笼内的铺垫物(术屑、稻草)每天约需1350公斤。  相似文献   

12.
现象1杂交老鼠抗鼠药 一只老鼠对新鼠药具有免疫力,是缘于它的进化杂交.华法林是一种普通的老鼠药,对大部分老鼠都有效,但是对与地中海沿岸的老鼠有密切关系的阿尔及利亚老鼠却无效.这两个鼠种通常不会见面,但人类可以“介绍”它们认识,于是那些杂交老鼠不可避免地出现在德国,并由于其新的有益特质在华法林的毒性作用下安然无恙.  相似文献   

13.
香槟酒趣话     
说起来是19世纪的事。一封国外来信寄到巴黎,信封上没写具体收信人的姓名,而只写着“巴黎法国最伟大的诗人收”。这封信先被送到大文豪维克多·雨果的家里,谦虚的雨果觉得自己不配这种崇高的荣誉,所以拒收。随后,邮递员又把这封信送到当时法国另一位著名诗人阿尔方斯·德拉马丁的府上,德拉马丁也是同样的态度。就这样,这封信在雨果和德拉马丁之间往返多次,谁也不收。最后,邮局开启了这封信,才弄明白这封信既不是给雨果的,也不是给德拉马丁的。信上只写了一句话:“向法兰西最伟大的诗人、制造香槟酒的莫埃先生致意。俄罗斯王子基洛夫(签名)”…  相似文献   

14.
Watts  S 朱长超 《世界科学》1992,(5):43-46,39
科学家们创造了一只用于癌症研究的老鼠,他们期望能获得经济上的收益。另一些人则声称,谁也不能“拥有”生命。在慕尼黑,一个普通人感到他仿佛成了上帝。欧洲专利办公室(EPO)的检查者必须决定,哈佛大学对一只用于研究的、特制的老鼠是否拥有知识产权。哈佛大学的科学家修改了老鼠的基因,制造了这只容易感染癌症的动  相似文献   

15.
石左虎 《世界科学》1999,(11):16-17
一项关于记忆的研究提出这样的问题:我们是否应该将遗传学运用于提高人的智力?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研究人员对一只看上去很普通的老鼠进行了能力测试,结果发现这只受试啮齿动物很快作出一系列反映出其智力的动作:它有较快的学习能力,有较强的记忆力和对环境适应能力,它比普通的老鼠灵活得多。毫无疑问,受试者是一只超级老鼠。原来科学家对这只老鼠作了生物手术,即改变它的DNA,确切地说,就是改变它的祖先遗传给它的DNA,其方法是改变老鼠小小头颅深处神经原之间的对刺激的反应。实验的结果是造就比其分系聪明得多的新一族老鼠。…  相似文献   

16.
与巴黎高等师范大学一样,法国高等商业大学(HEC)也是一所私立的高等专科大学(GrandesEcoles)。这所坐落在巴黎市郊25公里处的大学向来以其严格的招生制度闻名全法国,它的“严进严出”的作风使其教学质量在法国有口皆碑。  相似文献   

17.
老鼠在干啥     
正右图中的这只老鼠正在非洲某国嗅闻地雷。科学家训练了27只这样的老鼠,让它们帮助清除内战留下的大量地雷。非洲巨囊鼠的体重为1.5千克,不足以引爆地雷,但它们却能轻松嗅探地雷。它们能探查微量梯恩梯,哪怕这些梯恩梯埋在地面下20厘米。训练一只这样的老鼠要花8000美元和9个月时间,但却很值得。每只老鼠每天能嗅探400平方米,是工程师采用探雷器探雷效率的15倍。一旦老鼠探测到少量梯恩梯,它就会把  相似文献   

18.
袁鹏  刘冬 《科学通报》2022,(10):924-932
<正>2015年12月,人类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危机的重要国际公约——《巴黎协定》(Paris Agreement)在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上通过.《巴黎协定》提出,要将全球21世纪的平均气温上升幅度(相比前工业化时期)控制在2°C(甚至1.5°C)以内.目前,中国、美国、德国、法国等世界主要大国已签署了该协议,部分国家还提出了“碳中和”甚至碳负排放的中期目标与完成时间表.  相似文献   

19.
跨时空角斗     
示威的尖鸣在蕨丛中回荡,缤纷的羽毛炫耀地舞动,一条长尾灵活地甩着,镰刀般的脚底下,孱弱的猎物在血水中逐渐停止了挣扎. 一只超过3米长的“怪乌”低下头,对着猎物凝视了片刻,那是一个长着褐毛的小家伙,全长不到20厘米,虽然已经死去,还睁着大大的、惊恐的眼睛,看上去就像一只老鼠.怪鸟自然不知道什么是老鼠,但它对这种猎物十分熟悉,它的肉是怪乌的日常菜谱.如果怪乌有知识,会知道这种小兽被称为始祖兽,早期的哺乳动物之一,也是老鼠、大象和人类共同的祖先.  相似文献   

20.
在过去的十年里,天文学家们对宇宙的大小一直持不同的看法。两派学者对宇宙大小的推测结果,彼此竟相差1倍之巨。尽管双方的推测都基于相同的资料,但是彼此都声称对方的结论不成立。1976年,在法国巴黎举行的一次科学大会上,这两种互相冲突的观点进行了首次交锋。在最近数月内,天文学家们重新分析了测量宇宙大小的方法,分析结果与一项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