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自2004年以来,我国经济较为发达的珠三角地区出现了严重的"用工荒"问题。如果对"用工荒"问题不加重视,甚至放任其影响波及全国,会给其它地区尤其是劳动力资源发达的省份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会直接损害我国的经济发展。针对珠三角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用工荒"的主要特点、深入剖析该地区"用工荒"产生的原因,有助于研究者探索缓和矛盾的策略和措施。  相似文献   

2.
谢远松  熊辉 《科技信息》2011,(5):228-229
近年来,随着产业西进的步伐加速,中西部用工需求激增,各地企业春节期间提前遭遇"用工荒"。原为东部源源不断输出农民工的中西部劳务大省,开始与东部沿海地区展开"夺人大战"。本文从今年春节后各地出现"用工荒"现状出发,找寻其背后的原因,并提出解决"用工荒"的一些建议与方法。  相似文献   

3.
<正>"用工荒"波及美国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中国"用工荒"正以蝴蝶效应深刻地影响着美国的进口商们。在美国洛杉矶市中心的东南角区域,集中了很多从事服装纺织品进口批发的华裔商人,他们的货源地大多在中国南方各地,因此,对"用工荒"问题给自己生意上带来的影响都颇有感触。年近五十的潘先生就是其中比较典型的一位。  相似文献   

4.
"用工荒"在近年日益凸显,成因复杂,但与往年不同的是,随着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日益扩大,因诉求增多而导致的"用工荒"日渐明显。除了薪酬待遇问题外,他们想和城市工人一样,成为有保障、有尊严劳动者的诉求也越来越强烈,他们渴望实现体面的劳动。为缓解"用工荒"政府、企业应当一起努力,尊重农民工的权益诉求,为新生代农民工构建一个良好的就业环境,促进其实现体面劳动。  相似文献   

5.
该文针对目前餐饮企业用工荒问题进行了原因分析,主要从我国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及教育水平提高等角度解释了用工荒形成的原因,并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餐饮企业用工荒问题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运用马克思的资本有机构成理论和相对过剩人口论的原理,结合闽东南地区经济运行状况对该地区的奥肯定律变异与"民工荒"和"用工荒"形成的原因进行分析,根据其形成原因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在国际金融危机和国内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以及东、中、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变化的新形势下,面临企业"用工荒"与毕业生"就业难"同时出现的新情况,校企共建"合作学院"、"实训校区",为创新校企合作新模式找到了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钱玲 《科技信息》2011,(34):236-236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就业心理压力大是一个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的问题,当"就业难"遇到"用工荒"时,能否缓解毕业生的就业压力,本文对此进行了实证分析,并从政府、高校、毕业生自身三个角度提出缓解就业压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越来越多的"用工荒"、"大学生就业难"等社会问题将教育与劳动力市场间的关系推至风口浪尖。本文首先阐释了教育的价值体现,而后找到教育与劳动力市场的本质衔接点——人力资本理论,最后提出了促进二者协调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浅谈“用工荒”背景下企业人力资源的应对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用工荒"和高涨的CPI一同向企业袭来,很多企业在这种无形的压力中已经濒临转型的境地。分析了造成"用工荒"的原因,从企业人力资源的角度提出了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1.
电荒原因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煤炭资源短缺、水资源短缺、土地资源短缺、缺乏运输能力、缺乏环境排放容量空间、缺乏配套资金等方面探讨了我国近期发生的大面积电力供应短缺问题的原因,指出电力是一个系统工程,它需要诸多子系统的支持,也受到这些子系统的制约,而每个子系统还将受到各种外部因素的牵制。解决电力的供需紧张不光是解决电力一个环节的问题,也不光是解决供应侧单方面的问题,我们需要的是一个综合的系统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2.
阐述了非营利组织诚信缺失造成的危害和影响,分析了非营利组织诚信缺失的原因,提出了非营利组织诚信缺失的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13.
转轨时期政府经济职能的短缺并不是的量化概念,而是政府经济职能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标模式之间存在的差距,它直接反映了市场经济新体制对于政府经济职能的内在要求。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政府担负的主要任务是管理宏观经济,组织与协调市场以及间接地管理则不是直接人事经济活动。与此相适应,转轨时期政府经济职能的短缺主要表现三个方面:宏观经济职能短缺;间接经济职能短缺;横向经济职能短缺。  相似文献   

14.
为了使径流接近自然状态,使生态流量的改变量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通过设定适宜生态流量上限和下限,以生态溢缺水率和综合缺水率作为目标建立了浊漳河流域水库群生态调度模型,依据大系统分解协调技术和DP进行求解,并比较分析以生态溢缺水率最小为目标和以生态缺水率最小为目标的结果差异,结果验证了系统协调的有效性,在水库的调蓄能力范围内,模型在时间上解决了年际间缺水不平衡的情况,在空间上完成了下游共同承担的生态供水任务。以生态溢缺水率最小作为生态目标,较传统的以生态缺水率最小作为目标可得到更低的月平均缺水率和更高的生态满足度,漳泽、后湾、关河水库的月平均综合缺水率分别降低了0.25%、0.62%、0.03%,多年平均生态满足度提高了2.5%。  相似文献   

15.
我国北方地区缺水严重,缺水的原因在于干早,而植树造林、改善生态环境是解决北方地区缺水问题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6.
针对我国众多城市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紧张、血荒现象日趋严重的现状,提出了血荒影响因素及其体系结构的研究问题;基于解释结构模型(ISM),建立具有一定逻辑关系的影响因子递阶有向图,分析出各因素对血荒影响程度;结果表明:血荒影响因素分为6个层次、4个层级,分别为浅层、中层、深层以及最深层,而献血率低及其驱动因素是导致血荒出现的主要因素,献血率低受到一系列深层和最深层因素的影响;从根本上解决血荒困境,重点在于提高无偿献血率,这需要建立一系列的献血招募长效机制,营造更加公平、完备、顺畅、透明的血液保障体系与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7.
冬小麦需水量和缺水量变化分析是地区农业合理用水、制定科学灌溉方案的数据基础。选取典型农业区皖北平原为例,采用修正FAO-56 PM公式及分段单值平均系数法对皖北平原1959—2018年冬小麦需水量和缺水量进行计算,并通过M-K检验法分析近60 a来皖北地区冬小麦需水量和缺水量的趋势变化及突变现象。结果表明:(1)近60 a皖北地区年需水量呈现一定的波动起伏,需水量以2 mm/10 a的趋势下降,年需水量平均值为315.5 mm,需水量阈值为227.8~391.4 mm。皖北地区需水量空间差异不明显,呈自北向南逐渐减少,其中砀山县年均最大需水量为323.66 mm,阜阳市年均最小需水量为300.144mm,在1975年之后,皖北地区缺水量突变明显。(2)皖北地区冬小麦缺水量以2 mm/10 a的趋势小幅度下降,下降的幅度较小,且空间差异较小总体呈自北向南逐渐减少,其中砀山县年均最大缺水量为273.4 mm,阜阳市的年均最小缺水量为244.16mm。(3)皖北地区多年平均缺水量为261.65 mm,年缺水量变化幅度为182.6~333.8 mm,突变点集中在1975—2018年,冬小麦的缺水量出现在生长中期。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广州市现有水厂水源情况进行分析,发现各水源面临着供水量短缺,且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广州市正处于水质性缺水状态,从而,提出引西江水入广州,是解决广州目前水质性缺水问题的最有效办法.  相似文献   

19.
施磷肥对杉木体内微量元素状况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盆栽和野外山场试验,对杉木幼林(苗)施磷肥进行了研究,应用向量图解分析法对其微量元素状况作了诊断。结果表明:施肥后2a内磷肥的利用率福建山场试验高于江苏下蜀黄土的盆栽试验,各施肥处理以磷酸铵最高;施用常规肥料对土壤微量元素供应也有一定作用,盆栽杉苗施用单一磷肥增加了苗木对有效铁和氮素的吸收,氮、磷肥共同施用(磷酸铵)增加了杉苗对钼的吸收,这表明磷的缺乏可能会诱导杉苗有效铁和氮素的不足,氮素的缺乏可能会诱导钼的亏缺。  相似文献   

20.
基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层面的"民工荒"问题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两年来,我国珠江三角、长江三角洲和闽东南等地区相继出现较为严重的农民工短缺现象,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是劳动力资源大国,而今劳动力资源大国遭遇“民工荒”之痛,这为研究我国农民工短缺现象提供了现实的条件和基础。“民工荒”产生的根源很多,基于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从农民工所处的组织入手,来研究我国“民工荒”现象产生的企业层面的原因,揭示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存在的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