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针对发表在微博上评论信息的特点,尤其是那些广大网民用户不愿看到的垃圾评论信息进行了深入研究.归纳了网络上垃圾评论的存在形式和类型,将垃圾评论分为社会网络垃圾评论和普通垃圾评论.为了有效地检测与过滤微博中评论垃圾,提出了一种微博垃圾评论数据预处理的过程和方法,将预处理后的评论信息作为分类和检测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世界博览》2012,(9):13-13
美国尼尔森调查机构发布了一份亚太各国网民的用户习惯报告,称在整个亚太地区,中国网民最喜欢发布负面产品评论,也只有中国网民发表负面评论的意愿超过正面评论。  相似文献   

3.
卢旭 《科技咨询导报》2011,(32):221-221
在当代,发展成熟的时尚媒体,促成了时尚评论引领风尚的社会现象。时尚评论以文字、影像甚至时尚媒体人现身说法等多种形式存在,它不但能指导人们日常生活的审美趋向,甚至能提升受众的艺术修养与品味。伴随着现今社会发展的多元化和个性化,时尚评论与流行两者之间的关系不再是单纯的引领关系,流行的风尚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被制造出来,最终要实现的,是时尚产业与消费社会的利益共赢。  相似文献   

4.
定义是问题研究的逻辑起点,概念的定义含糊不清,表述紊乱不利于问题的深入探讨。社会评论的定义就存在着这样的问题,具体表现有社会评论与其他类型评论存在何种关系,特别是它与新闻评论之间的关系,以及社会评论分类及归属混乱等,这将对评论的实践产生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回答这些问题,首先应厘清社会评论概念的外延与内涵。  相似文献   

5.
明敏 《孝感学院学报》2009,(Z1):119-120
"新闻评论通过对报道的评述和展开对人的言行会有一定的心理揭示,从而强化人的自觉与自发,辨别是非曲直,把握人的言行规范或道德自律与他律。"而电视是我国当今受众面最广的媒体,自然成为了大家关注的主要对象,成为当今媒体影响受众心理的主力军。面对当今复杂纷繁的社会现实,电视新闻评论是如何为社会心理把脉的?  相似文献   

6.
媒体评论的效益研究,一直比较薄弱。现有的媒体评论效益研究,主要从宏观层面分析其积极的一面,缺乏应有的维度和深度。实际上,评论的社会效益有“正”、“负”两类。媒体评论不仅具有显著的社会意义,也能够给媒体和作者带来直接或间接的经济收益,其社会责任和效益是媒体评论的客观属性,二者只有协调共存,才能有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7.
《潍坊学院学报》2015,(1):33-35
互联网时代新媒体语境下的文艺创作整体生态已经发生了迅速而复杂的变化,而当前文艺评论却存在诸多与文艺创作现实不相适应的环节。如何让新媒体与文艺评论活动共生共荣,激发文艺评论新活力,探讨新媒体语境下文艺评论的新方向和新责任,使新媒体更好地为文艺评论所用,需要一种全新的视角和方式去考量。  相似文献   

8.
当前中国社会非理性信仰盛行,原因既有现实的,也有传统的,既有个人的,也有社会的。只有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原理,进行现实的分析,采用现实的手段,建立非理性信仰的抑制机制,才能有效地改变这种状况。  相似文献   

9.
最近几年微博发展迅猛,使用人数激增,几乎呈现一种井喷的态势。与此同时,微博媒介的发展也带动了以微博为载体的微博评论的发展。微博评论由于依托微博这种新兴媒体,因而具有很多传统新闻评论无法媲美的优势。本文从微博评论迅速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各种问题出发,在分析这些现象背后的原因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以2015年在中国发生过的3起网络舆情事件的反转情况为例,通过收集当事人的意图目标和倾向性,以及网民评论信息的关键词,利用模糊聚类分析方法作出以支持、反对、中立等为评论域关键词的评判分类.分类结果表明:网民对于舆情事件都有自己明确的态度,即他们不是持有支持的态度,就是持有反对的态度,只有少部分网民保持中立的态度.而网民的这些态度都是基于网络媒体所提供的信息发生转变的,很多网民从最开始持有的支持态度到后来转变为反对的态度.最后,阐释了舆情反转的现象和规律,并提出了4点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1.
本文评析了茅盾的现实主义短篇小说《林家铺子》中的主人公林先生。说明林先生是20世纪30年代初期中国小资产阶级的典型代表,阐述其既有革命性一面又有软弱性一面的双重性格。  相似文献   

12.
从内容和社会价值对《以ALS为作用靶的超高效除草剂研究》一书进行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3.
新闻评论具有反映与引导社会舆论的功能,而实施新闻评论的策划是实现新闻评论功能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4.
近20年来,古汉语同义词研究取得了可观的成绩,这些成果使这一研究在理论探讨上日趋接近语言事实;在具体问题的研究上更为系统和科学,并呈现出以专书同义词研究为主要方向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司马迁在《史记》的《六国年表》、《秦本纪》等篇章中对秦朝历史作用的评说,不囿于时人的俗见,忠于客观史实,既不因秦“施暴政”招致速亡而全盘否定其统一全国之功,也不因其实行“平海内”之历史使命而减轻对其过的谴责,充分体现了一代史学家的睿智卓识。  相似文献   

16.
高日晖 《菏泽学院学报》2006,28(1):75-79,85
最近20年是《水浒传》批评成果很多、成绩很大的时期。其主要原因,一是思想解放的潮流溶解了冰封的学术大地,“双百”方针得到了贯彻;二是理论与方法的多样性。本文从“拨乱反正”、“理论与方法的多样性”、“阐释的热点”等方面,对20年来《水浒传》批评的情况作了一个概括性总结,认为近20年《水浒传》批评的基本特征是多元化,并处于徘徊状态。  相似文献   

17.
曹杰  潘宣  顾东风 《科学观察》2006,1(4):20-22
本文针对《为什么大多数发表的研究结果是假阳性的》一文,尤其是在生物学和分子医学领域存在的
研究结果彼此矛盾或不一致现象,从产生的原因、机理等层面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强调从人文环境政策、科研
立项、科研设计、科研实施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和文章发表等各环节来预防和消除人为偏倚的影响。验前比(R)
或阳性预测值(PPV)在现代分子生物学和医学领域研究结果真实性评估方面能够作为参考指标,但不是唯一手
段,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不能过于夸大其作用。此外,对于研究团队数量、研究中检测和筛选的内容多少等对
研究结果的真实性影响分别进行了辩证论述,并提出了某些与原文作者不同的观点。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的书法艺术风格独具,在中华民族的书法艺术王国里,他是一个伟大的丰碑;在20世纪中国书法史上,他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从不同的方面对毛泽东的书法艺术特征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19.
赵执信是清中叶山左著名诗人,也是“清初六大家”之一,历来为诗评家所关注。文章立足于郭绍虞等先生编辑的《万首论诗绝句》,从中稽查到评论赵执信的论诗绝句39首,代表了清人对赵执信诗歌及诗论的看法。因目前学界只重视各种诗话及序跋中对赵氏的评论,而对清人论诗诗资料鲜有涉及,文章特援引论诗绝句中的有关评说,以为学界参照。  相似文献   

20.
陆云龙是明末清初的评选家、出版家。在竞陵派风行的时期,他选评、出版了一些钟惺的诗文,表现出较为现代的小品文概念,以及与钟惺较为相近的文学观点:反对复古模拟,文学要表现情感,要讲究作品的结构,等等。这些对于陆云龙、钟惺的研究很有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