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以齿板连接轻型木桁架为研究对象,研究了齿板滑移对木桁架各结点位移的影响。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运用弹簧的串联原理将两个虚拟变刚度单元及一根实体杆单元整合为等效刚度杆件单元,建立单元刚度矩阵和整体刚度矩阵,再运用普通桁架的计算理论来计算引入变刚度单元模拟齿板连接的受力情况及位移情况。根据以上原理用Fortran90编制了齿板连接木桁架MPT Design设计程序,并根据木结构试验规范要求通过木屋架试验验证该程序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2.
黄浩  何敏娟 《佳木斯大学学报》2009,27(4):481-485,492
为了解轻型木桁架的结构性能,完成了轻型木桁架规格材材性试验、胶合板材性试验、上弦与屋面板连接节点试验、单榀木桁架试验15榀及木桁架体系试验1组,得到了规格材材性统计特征、胶合板材性统计特征、上弦与屋面板连接节点连接特性曲线,单榀桁架的弹性刚度统计特征及轻型木桁架体系的整体共同工作性能,试验数据最终形成轻型木桁架结构性能数据库,用于后续的数值模拟程序标定工作和今后的相关研究工作参考.  相似文献   

3.
提出一种适用于胶合木节点的内嵌钢板-端板连接形式.对2个具有不同厚度端板的新型节点及1个常用的内嵌钢板螺栓连接节点进行了低周反复加载试验.结果表明:新型节点的延性以及耗能能力有较大提高,端板厚度是影响新型节点性能的重要因素.对新型节点的屈服荷载,根据虚功原理推导了其计算公式;对新型节点的极限承载力,分析比较了其破坏模式和各模式的承载力计算公式.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符合较好.基于上述研究,提出了端板厚度的选取建议.  相似文献   

4.
梁柱端板连接节点的端板强度计算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端板连接节点的有限元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校正。对传统T形件连接强度模型作了修正,建立了端板连接节点的端板强度模型。提出了节点处梁端截面应力分布的两个假设,给出了端板屈服弯矩的近似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5.
梁柱端板连接节点的端板强度计算模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建立了端板连接节点的有限元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校正。对传统T形件连接强度模型作了修正,建立了端板连接节点的端板强度模型。提出了节点处梁端截面应力分布的两个假设,给出了端板屈服弯矩的近似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某钢结构吊车桁架节点板静态应力测试,获得实测资料,利用有限元方法对该钢吊车桁架节点板进行了计算分析,将两种结果进行对比,得出吊车桁架下弦节点板应力比其它结点平均高出37%(计算)、50%(实测),是疲劳的薄弱环节,在设计和鉴定时应对此位置进行疲劳考虑。  相似文献   

7.
申宇  王丽蒙 《科技信息》2011,(14):I0260-I0260,I0263
本文根据平面桁架的受力特性,利用矩阵位移法作理论基础,简要说明了C#平面桁架静力分析程序设计原理。结合GDI+,实现了杆件结构的可视化。面向对象编程,方便了数据的输入和输出。最后结合实例,说明了程序的输入输出过程,并且对比了人工计算和程序计算的结果,验证了程序计算结果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新型板桁架组合梁的承载力与挠度设计方法,基于简化塑性理论推导出了组合梁极限承载力计算公式。利用有限元软件对混凝土强度、混凝土板厚度、混凝土板宽、压成型钢板厚度、下弦杆截面积、梁高等设计参数进行研究,验证了承载力公式的适用性,并讨论不同参数对于极限承载力的影响。将板桁架组合梁挠度等效为空腹虚拟梁的弯剪变形挠度和虚拟桁架梁剪切变形挠度,在虚功原理基础上推导出挠度计算公式,并利用有限元方法与挠度计算公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极限承载力计算公式、挠度公式与有限元实测值拟合程度良好,验证了公式的准确性与适用性;混凝土板宽度、混凝土强度、梁高、下弦杆截面积、混凝土板厚度对极限承载力影响较大,各参数增加一倍,板桁架组合梁极限承载力分别提高28%、32.7%、35%、41.4%、47.6%;压成型钢板厚度对极限承载力影响几乎忽略不计。  相似文献   

9.
利用AutoLISP语言,在AutoCAD平台上对船闸横拉门中各类桁架进行了参数化绘图程序设计,介绍了程序设计技术及程序的功能和特点.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某钢结构吊车桁架节点板静态应力测试,获得实测资料,利用有限元方法对该钢吊车桁架节点板进行了计算分析,将两种结果进行对比,得出吊车桁架下弦节点板应力比其它结点平均高出37%(计算)、50%(实测),是疲劳的薄弱环节,在设计和鉴定时应对此位置进行疲劳考虑.  相似文献   

11.
为了以最简捷的方法实现桁架施工图绘制与图形编辑,选定AUTOCAD为图形背景,采用FORTRAN语言编写了软件接口,通过DXF文件格式转换,将辅助设计的图形数据输送给AUTOCAD,生成桁架施工图,从而达到计算机辅助设计与辅助绘图的结合  相似文献   

12.
大跨度新型张弦桁架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管桁架和张弦梁的力学和构造特点,通过在管桁架结构的下弦加竖直撑杆,配置拉索并施加预应力,得到一种新型空间结构形式——新型张弦桁架结构,它可以看作是张弦梁加竖直撑杆时的一种特殊结构形式。这种结构不仅具有管桁架的优点,同时又能克服张弦梁的许多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3.
详细介绍了一跨度为44m立体钢桁架-混凝土板组合楼盖的结构形式。采用基于壳单元和杆单元的有限元模型对组合空间桁架结构与普通钢桁架结构进行理论分析,对比得到了组合空间桁架结构的位移、轴力及混凝土板应力。介绍了组合空间桁架各杆件及上弦节点设计。研究表明。组合空间桁架上层混凝土板受压,应力分布比较均匀,可以充分发挥材料的强度,有效地节省材料;上弦杆轴力较普通钢桁架小的多;下弦杆轴力分布由支座向跨中逐渐增大;腹杆轴力分布由支座向跨中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14.
本文首先介绍了不考虑杂散光条件下的相衬板设计方法.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杂散光的影响,给出了相板最佳参数与杂散光之间的关系,提出相板设计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空间桁架法计算桅杆的整体稳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空间桁架位移法计算桅杆的整体稳定。计算中考虑了结构在大位移情况下的几何非线性.从而得到了较为精确的解.将精确解的结果与习用的铰链法和平均参数法加以比较.得出了对实际设计工作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是京沪高速铁路上一座六跨连续铁路钢桁梁(拱)桥,采用混凝土与钢正交异性板相结合的整体桥面,多横梁体系,钢正交异性板与下弦杆焊连在一起。本文主要研究了该桥边孔84+84m三主桁连续钢桁梁桥正交异性整体钢桥面板的受力情况。利用空间有限单元法,对桥面系部分构件的受力情况进行了分析。计算结果表明:该桥的整体桥面结构满足高速行车要求;桥面系各构件受力合理。  相似文献   

17.
采用简化的线性光源球面辐射模型,导出了线光源平板降膜光催化反应器液膜表面光辐照度和辐射能通量的计算公式。对表面光辐照度和辐射能通量进行了无因次化理论分析,在反应器面积一定的情况下,计算了不同线光源长度、灯距和反应器长宽比等因素影响下液膜表面的光辐照度分布和光利用率。结果表明:在线光源和平板反应器的诸参变量中,灯距是最敏感的参变量,逐步增大灯距可使光辐照度分布趋于均匀,但光利用率却随之迅速下降,因此需权衡利弊确定合适灯距。比较了实验条件下反应器中部和边缘液膜表面紫外线灯管照射下的光辐照度测量值和光辐照度理论计算值,二者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18.
本文编制了网架结构优化设计和极限分析的计算程序.并对网架结构进行了分析。通过实例.将结构的优化设计和极限分析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提高了网架结构的极限承载能力。  相似文献   

19.
智能桁架结构机电耦合有限元分析与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压电弹性体的本构关系和机电耦合变分原理出发,建立了智能桁架结构的机电耦合有限元动力方程。由此推导出智能桁架结构的动态响应与压电主动构件输入电压之间的机电耦合传递函数,并给出结构模态参数识别方法,提出了利用压电主动构件作为智能桁架结构内激励源的结构模态测试新理论。最后,用文中的分析方法建立了一个三维智能桁架结构的动力学模型,有限元计算与实验结果的一致性很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