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针对WiMAX系统宏分集切换问题,提出了2种宏分集切换算法——MDHO和MDHO-H。MDHO算法对已有的Z算法进行了改进,选择信号强度最强的m个基站做为分集站。MDHO-H算法在MDHO算法的基础上加入了滞后因子。在相同切换场景下对3种算法进行了仿真比较。结果表明,MDHO算法和MDHO-H算法的切换次数比Z算法的切换次数分别减少了24%和53%。  相似文献   

2.
RS码通常的译码方法是频域译码。文中介绍和分析了基于时域的RS码译码算法和它的一种加速算法,并结合AVR单片机的高速计算性能对这两种算法进行了仿真实验,根据实验结果对两种算法的性能进行了比较,实验表明,加速算法的效率明显高于前者。  相似文献   

3.
BP网络自适应学习率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分析了自适应学习率BP算法,并对其进行了总结分类,针对每一类介绍了几种具体的自适应学习率BP算法。最后结合XOR问题把一种自适应学习率BP算法和标准BP算法进行了比较和评价。  相似文献   

4.
在无线传感网络中,覆盖和能耗是判断性能的两个重要标准,本文将粒子群算法与人工鱼群算法进行结合,提出了一种两种算法的覆盖优化策略,利用粒子群算法中的权重因子在人工鱼群算法中的应用,有效的避免了算法过早的陷入早熟,加速了算法的收敛。仿真实验表明,该算法有效提高网络覆盖性能,并与其他算法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5.
利用MATLAB仿真软件对线性调制下LMS和RLS两种算法进行仿真,通过仿真比较了两种算法的收敛速度,对两种算法收敛后的误码率进行分析,研究了步长对LMS算法均方误差性能曲线的影响和遗忘因子对RLS算法性能曲线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概括了在目标跟踪中常用的几种滤波算法,从目标模型建立到滤波器的算法原理进行了分析和归纳。这些算法各有特点.在不同的情况下它们的跟踪精度、实时性有很大差异。针对一种典型的目标运动,对其中有代表性的算法进行数据仿真,分析和验证了这几种典型滤波算法各项性能的差别。  相似文献   

7.
阐述了序列最优控制算法是针对土木工程结构地震响应振动控制问题中激励不可预知的特点,推导出1 种更为一般的最优控制算法,所获得的最优控制力表达式同时包含了结构响应和地震激励2 部分的影响.该算法增益矩阵与传统的2种最优控制近似算法相比具有时变的特点,提出了在应用该算法进行主动控制Simulink仿真分析时的2种实现方法,并通过AMD控制基准模型对2种实现方法进行了比较,同时也对该算法与现有两种结构最优控制算法的控制效果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2种实现方法是完全等效的,且在控制效果方面,序列最优控制算法优于现有的2种最优控制算法.  相似文献   

8.
基于使用小白鼠对药品进行检测的问题,提出了药品检测的算法;在该算法的基础上结合信息校验,提出了一种信息校验算法,把信息校验算法与海明码校验算法进行比较分析,两种算法的算法复杂度一样,效率一样,该信息校验算法更易于理解、更方便阅读.  相似文献   

9.
TD-SCDMA系统中多用户检测算法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抑制多径衰落造成的符号间干扰,提高TDSCDMA系统的吞吐量。提出了一种非线性多用户检测算法—多径干扰消除算法(MPIC),比较了该算法与线性多用户检测算法(联合检测)的基本原理,对这2种算法的性能进行了仿真,进行了复杂度的比较,得出了多径干扰消除算法优于联合检测算法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二叉树先序遍历的非递归算法讨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传统的二叉树递归算法的基础上,讨论了两种非递归算法,一种是较常见的算法,但这种算法有重复的操作,因而笔者做了修改,形成了第二种算法,并在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方面对这两种算法的优劣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针对一段时间内的多个运动物体之间的碰撞检测,提出一种基于距离算法(Gilbert-Johnson-Keerthialgorithm,GJK算法)的凸体快速连续碰撞检测算法,该算法主要通过判断一段时间内两物体之间的最小距离是否为零来检测碰撞发生情况。首先利用GJK算法在有限步骤内计算得到最小距离,检测两物体是否发生碰撞;若两物体发生碰撞,进而利用ray-casting算法确定发生碰撞的精确位置,根据环境要求做出相应响应,调整运动物体位置。仿真结果表明,对多个运动物体间的连续碰撞检测,该算法有较高的实时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决采用传统的1D-CS算法进行分维处理时丢失耦合信息导致越单元徙动、影响成像质量且运算时间长的问题,研究了接收阵元整行整列稀疏的MIMO面阵结构特性,分析了该稀疏面阵所接收回波信号的二维联合稀疏特性,采用2D-SOONE算法对回波信号进行二维联合重构,算法采用序列一阶负指数取代传统SL0算法的高斯函数,拓至二维并利用梯度投影求解,具有二维联合重构性能的同时提高重构精度。通过实验,仿真了该算法在不同阵列稀疏度、不同信噪比下用于MIMO稀疏面阵的成像效果。仿真结果表明,2D-SOONE抑制了传统的1D-CS算法的越单元徙动问题,减少了运算时间,且成像质量较2D-SL0更优。  相似文献   

13.
结合深度优先及宽度优先算法,提出了一种混合算法,将搜索树分成两部分:一部分进行深度优先搜索;另一部分进行宽度优先搜索.利用深度优先搜索的结果裁剪宽度优先搜索中那些距离较大的点,以降低搜索复杂度.该算法合理地综合了2种算法的优点,具有较低的计算复杂度及较高的性能.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的性能与最优算法相比差别非常小,与宽度优先算法相比节省了大量的计算复杂度,在高信噪比的情况下,计算复杂度的节省尤其明显.  相似文献   

14.
多边形的布尔运算是计算机图形学的一个关键算法.提出的降维算法,避免了求交的盲目性,提高了速度,而且不需要过多的附加运算.该降维算法是一个高效的二维多边形包括带有孔洞的多边形的布尔运算算法,也是一个将扫描转换和布尔运算两个过程合二为一的算法,同样也是一个可以推广到三维的算法.  相似文献   

15.
对于链路自适应技术,传输模式的选择策略是核心算法,准确高效的选择算法是该技术得以成功运用的关键。分析了两种可应用于TD-SCDMA系统的链路自适应算法:基于SNR的MCS选择算法和基于CRC的MCS选择算法,并在静态状态下对两种算法分别作了单径和两径的仿真。基于仿真结果,对两种算法优势和劣势作了对比。最后,对算法的理论模型在实际系统应用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2002年,Agrawal、Kayal和Saxena成功地解决了多项式时间判别素数这一著名的世界难题,他们给出了一个算法(简称AKS算法),该算法对输入整数是素数还是合数进行判断。它是一个确定的多项式时间算法.后来许多科学家对该算法进行了改进,其中一个比较好的改进是由Bernstein给出的(简称Bernstein算法).作者详细分析了这两种算法,利用C语言实现了这两种算法,并进行了比较,找出了真正需要用到AKS算法和Bemstein算法来判断其为素数和合数的最小数,并估计出所需要的运行时间.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传统Mean Shift跟踪算法在外观模型对光照变化敏感以及外观模型更新上容易积累误差等缺点,结合了传统Mean Shift 跟踪算法计算速度快和易于组合的优点,设计了两种不同外观建模的Mean Shift跟踪算法。第一种Mean Shift跟踪算法采用传统的RGB颜色模型提取外观模型,第二种采用对光照变化不敏感的非色彩与梯度信息提取外观模型。结合这两种跟踪算法,通过这两种跟踪算法跟踪的目标进行加权得到的目标位置,以及根据协同更新的原理对这两种跟踪器的外观模板进行更新。这样不仅使得跟踪准确率得到了一定的提高,而且对外观变化的适应能力也大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基于网络优化的交通网络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交通网络设计问题,首先定义了赋权二分图的单边控制集问题,给出了相应的算法;然后将上述算法和割集遍历算法相结合,构建了基于网络优化思想的两个启发式算法,并对两个算法进行了比较分析,证明了算法Ⅱ可在有限步终止.最后通过算例验证了两个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代的日食时差算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因月亮视差引起的对日食食甚时刻的修正值,即定朔时刻与日食食甚时刻之差,中国古代称为时差.本文讨论了中国古代时差算法的沿革及其算法模型,并与理论算法作了比较,分析了其精度误差.从理论上来说,时差算法是关于太阳的时角和黄经的二元函数,但是中国古代的时差算法只考虑了时角因素,而完全没有考虑到太阳的黄经变化对时差的影响,因此中国古代的时差算法是一个不完全的算法.本文的讨论结果表明,中国古代的时差算法虽然是一个有缺陷的算法,但其结果和理论结果还是比较接近,特别是和二至时的理论结果相比,误差只达到2min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