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海带对罗源湾养殖区海水的生物修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罗源湾海带栽培期间3-5月的水质状况,以及室内海带个体对养殖废水的净化作用.结果表明:大面积海带栽培可改善罗源湾的水质状况,降低无机氮磷含量.3-5月海带栽培区的总无机氮(DIN)的降低率分别达到25.48%、19.62%、44.65%,总无机磷(DIP)的降低率分别为20.17%、32.00%、38.72%.在7d实验期间,海带个体对养殖废水的净化效果明显,DIN的去除率可达98%以上.海带在养殖废水中能正常生长,保持一定的日增长率,鲜质量及叶片长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孔石莼对不同浓度养殖废水的水质净化效果.结果表明,孔石莼对水体中氮、磷营养盐的清除效果明显:对NO3--N、NO2--N、NH4+-N、PO43--P移除率分别可达99.8%、99.6%、95.9%、98.7%;对总无机氮的移除率可达98.6%.孔石莼在吸收氨氮同时对硝态氮和亚硝态氮也有吸收,但NH4+-N的吸收大部分在第1天完成,而NO3--N和NO2--N的大部分吸收需要2 d或3 d完成.孔石莼在养殖废水中生长良好,鲜质量逐日增加,日生长率均较大.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孔石莼对不同浓度养殖废水的水质净化效果.结果表明,孔石莼对水体中氮、磷营养盐的清除效果明显:对NO3--N、NO2--N、NH4+-N、pO43--P移除率分别可达99.8%、99.6%、95.9%、98.7%;对总无机氮的移除率可达98.6%.孔石莼在吸收氨氮同时对硝态氮和亚硝态氮也有吸收,但NH4+-N的吸收大部分在第1天完成,而NO3--N和NO2--N的大部分吸收需要2d或3d完成.孔石莼在养殖废水中生长良好,鲜质量逐日增加,日生长率均较大.  相似文献   

4.
于2003年7月23~29日台风发生期间在广西海洋研究所对虾工厂化养殖基地现场测定养殖水温、pH值和化学耗氧量(COD),采样分析养殖水体的无机氮(DIN)、无机磷(DIP)及叶绿素a(chl.a)含量,并对水温、pH值、COD、DIN、DIP、chl.a间进行相关性分析,研究封闭式工厂化虾养殖生态系中环境因子的变化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台风气候对该生态系中的水环境因子影响较大,一方面既导致了浮游植物的快速削减,也导致了pH值的明显下降;另一方面又导致了COD的显著增加和DIN、DIP的明显上升.台风期间养成密度大的养殖池中,环境因子之间多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养成密度小的养殖池中,环境因子之间的相关性较差.显然,虾池生态系中水环境功能的优劣对对虾的养成质量及抵抗自然灾害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虾池有机物的及时清除以及水环境因子的适时调控也是重要的一环.  相似文献   

5.
以海水养殖废水为培养基质,在膜-光生物反应器(membrane photobioreactor,MPBR)中进行微藻的连续进出水培养,对微藻的生长情况和废水中氮磷营养盐的去除效果进行了研究。首先,将小球藻和衣藻接种于海水养殖废水中进行批次培养,两种微藻均表现出对海水养殖废水较好的适应性,实现了较快生长,比生长速率分别为0.29和0.26 d~(-1)。之后,将小球藻和衣藻分别接种到水力停留时间为1.0 d的MPBR中进行为期32 d的连续进出水培养。小球藻和衣藻的生物量生产速率分别为37.9和32.4 mg·L~(-1)·d~(-1),分别是批次培养中微藻指数生长阶段生物量生产速率的3.4倍和3.6倍。同时MPBR也实现了对海水养殖废水中氮磷营养盐的高效去除,小球藻MPBR和衣藻MPBR在稳定运行阶段对溶解性无机氮(DI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93.9%和93.6%,其对溶解性无机磷(DI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98.8%和99.0%。可见采用膜法连续培养方法既实现了光生物反应器内微藻的高效培养,同时也实现了对进水中氮磷营养盐的高效去除,另外废水在处理过程中的停留时间相比于传统批次培养得到了极大的缩短,这些都将有利于促进微藻培养方法在水产养殖业的废水处理和循环使用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小球藻在模拟畜禽养殖废水中的生长特性及其对高质量浓度有机物废水的协同净化效果,分析小球藻在自养/异养混合代谢生长模式下对有机与无机碳源的竞争利用策略以及外加无机碳源对小球藻生长与废水净化能力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高质量浓度有机碳(化学需氧量质量浓度ρCOD为(1 172±22.5) mg/L)存在条件下,一定浓度的无机碳(0.1~1μmoL/L)可以促进小球藻的生长及其对有机物的吸收,COD去除率可提高12.9%~40.4%,同时小球藻合成积累油脂和叶绿素能力也得到提高,藻细胞内总叶绿素质量浓度高达(8.6±0.06)mg/L,单个藻细胞中油脂质量达(0.26±0.004) ng。但当无机碳源的浓度继续提高到2.1 mmoL/L时,小球藻的生长和废水有机碳利用速率明显受到抑制,小球藻的比生长速率下降(6.5±2.1)%,COD去除率只有(68.8±5.6)%,但对氮磷去除率影响不大,总氮、总磷、氨氮的去除率分别为(97.0±0.6)%,(86.8±3.8)%和100%。  相似文献   

7.
采用动态膜生物反应器(DMBR)处理养殖废水,考察盐度为0~3 000mg·L-1时动态膜生物反应器的脱氮效能.结果表明:DMBR对养殖废水的CODMn和NH3-N的去除效果保持稳定,分别为93%,87%左右;在盐度提高到1 000mg·L-1后,DMBR内反硝化速率明显提高,对NO3-N的去除率提高到97%,总氮去除率也达到94%.在盐度为0~3 000mg·L-1下,DMBR处理养殖废水的出水水质达到SC/T 9101-2007《淡水池塘养殖水排放要求》中的一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8.
根据福建省生态环境厅发布的2015—2019年近岸海域海水水质监测数据,研究了该海域活性磷酸盐(PO43--P)和无机氮(DIN)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河流径流对闽三角海域营养盐含量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表现为枯水期最高,平水期最低的特点;空间分布上呈现出近岸高,向外海逐渐降低的特征,这5年期间营养盐含量呈...  相似文献   

9.
林吓宁 《科技资讯》2014,12(16):231-232
以2013年福建省三沙湾白马港海域的现场调查资料为基础,对该海域叶绿素a和初级生产力的季节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对比福建省其它海湾海域(罗源湾、湄洲湾、围头湾)叶绿素a和初级生产力的调查资料。研究结果表明:该海域叶绿素a和初级生产力含量符合春季大于秋季的趋势;该海域叶绿素a和初级生产力含量比福建省其它海湾海域(罗源湾、湄洲湾、围头湾)低;另外,该海域水质中无机氮、磷酸盐含量已达到水体富营养化指标,因此,三沙湾白马港海水水质状况应得到重视。  相似文献   

10.
2021年10月(秋季)对廉州湾近岸海域进行现场调查,分析廉州湾营养盐的分布特征,并利用富营养化指数和有机污染指数对该海域海水水质进行等级划分与评价。结果显示:秋季廉州湾海域的溶解态无机氮(DIN)浓度为0.149-1.587 mg/L,均值为0.493 mg/L;溶解态无机磷(DIP)浓度为0.010-0.084 mg/L,均值为0.033 mg/L;化学需氧量(COD)浓度为0.89-3.27 mg/L,均值为1.47 mg/L。DIN呈现近岸高、中部低的分布;DIP由湾内至湾外呈递减趋势,梯度分布明显,受河流输入影响显著。调查区域的富营养化指数为0.48-76.25,均值为12.23,大多数站位的水质状况属于轻度至中度富营养水平,严重富营养化主要出现在南流江口附近的站位;有机污染指数为-0.15-7.20,均值为1.80,研究区域50%的水质受到不同程度污染,南流江水质污染最严重,属于严重污染水域。总体来看,河流输入的陆源污染和人类对廉州湾海域的开发利用,是廉州湾海域富营养化和有机污染程度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焦化废水混凝深度处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焦化废水来自于炼焦、煤气净化及焦化产品回收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其成分复杂多变,属于难处理的工业废水.经生物处理后的焦化废水很难达到相关标准的要求,因此采用混凝法对焦化废水进一步进行深度处理.实验选择了几种混凝剂如聚合硫酸铁(PFS)、硫酸铝(Al2(SO4)3)及聚丙烯酰胺PAM.通过实验确定各种混凝剂处理焦化废水的最佳pH值、最佳投加量、并确定无机混凝剂、有机絮凝剂配合使用时的最佳实验条件.结果表明:不同混凝剂适用的pH值各不相同,最佳的混凝处理条件是PFS和PAM组合,其能进一步去除色度、CODCr,提高出水水质.  相似文献   

12.
研究碳源和不同浓度芽孢杆菌及光合细菌对养殖尾水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同时添加碳源和芽孢杆菌及光合细菌对总无机氮、氨氮、亚硝酸盐氮和活性磷酸盐的去除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养殖尾水在芽孢杆菌和光合细菌浓度为1 g·m~(-3)和1 m L·m~(-3)情况下处理5 d后,活性磷酸盐、亚硝酸盐氮和氨氮去除率均达85%以上,总无机氮去除率达80%以上。综合本研究中芽孢杆菌及光合细菌不同添加量对养殖尾水处理效果,结合处理成本,建议养殖尾水处理中芽孢杆菌及光合细菌添加量分别为1 g·m~(-3)和1 mL·m~(-3)较为适宜,在此条件下处理5 d后可有效处理尾水中氮磷总量,为养殖尾水处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以珠江三大支流之一北江流域为研究区域,应用国际上最新提出的流域营养盐输出模型Global NEWS,经调试后,用其估算北江流域溶解态营养盐的输出总量。通过收集文献统计资料并使用Arc GIS软件建立模拟所需数据库。经率定和验证,发现模型对DIN的模拟效率系数是0.61,具有一定的可靠性。模拟结果表明:1)2010年溶解态氮的输出总量为3.75万t/a,与2000年相比增加约9.27%,其中溶解态无机氮(DIN)占83.51%,溶解态有机氮(DON)占16.49%;2)2010年溶解态磷的输出总量为4.63万t/a,与2000年相比增加约30.05%,其中溶解态无机磷(DIP)占86.21%,溶解态有机磷(DOP)占13.79%;3)北江下游的绥江和中游的连江子流域营养盐输出总量最高,应重视这些地区的营养盐污染;4)北江流域DIN输出量的主要贡献源是大气氮沉降,其次是生物固氮和化肥施用,而DIP的主要贡献源是养殖废水,其次是化肥施用。研究结果也表明,模型对国内中小型流域具有一定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4.
氰化物是焦化废水的常见主要组分,剧毒,对生态环境危害巨大,必须严格控制和重点处理.采用酸、热、无机、有机改性法对海泡石进行复合改性,用于焦化废水中氰化物的去除.结果表明:(1)对海泡石先用6 mol·L~(-1)盐酸进行酸改性,再在200℃下进行热改性,然后采用0.3 mol·L~(-1)AlCl_3进行无机改性,最后采用12 g·L~(-1)PAM进行有机改性后,其对焦化废水中氰化物的去除能力可由15.7%提高到71.2%;(2)改性海泡石去除焦化废水中氰化物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在废液初始pH7.8下,处理2 h,废水温度恒定在40℃,其对焦化废水中氰化物的去除率可由71.2%提高到74.8%.  相似文献   

15.
哑铃湾网箱养殖区底层水营养盐的分布与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2002年4月至2003年1月在哑铃湾网箱养殖区水化学的现场调查,分析了网箱区和对照点底层海水中溶解无机氮磷的含量差异和季节变化特征,讨论了溶解态无机氮磷与环境因子的线性相关性,并对哑铃湾网箱养殖区底层海水的富营养化水平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哑铃湾网箱养殖对底层海水pH值、DO、COD、NO-2-N 和NO-3-N的影响不明显,对NH 4-N、DIN和PO3-4-P的影响相对较大,短期养殖的影响较小,长期养殖的影响明显.溶解无机氮磷原子比值降低,使该海区营养盐结构的改变,对赤潮发生带来一定风险.季节上春、秋季的影响更明显.哑铃湾养殖区底层海水在春、秋两季已达到富营养化水平,养殖期越长,富营养化程度越高.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高原城市昆明大气中水溶性无机离子的季节和空间变化特征,选取2013年4月至2014年5月昆明市3个采样点进行了PM2.5样品采集,分析了PM2.5及水溶性无机离子的污染特征,并结合气象因素、硫氧化率、氮氧化率及主成分分析法对其主要来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PM_(2.5)质量浓度季节变化为春((105.9±48.0)μg/m~3)冬((92.7±51.6)μg/m~3)秋((74.7±41.4)μg/m~3)夏((72.2±30.3)μg/m~3).总水溶性无机离子质量浓度季节变化特征为夏((38.0±18.3)μg/m~3)冬((22.0±11.4)μg/m~3)春((18.4±4.8)μg/m~3)秋((13.6±3.1)μg/m~3);其中SO~(2-)_4、Ca~(2+)、NO~-_3及NH~+_4为PM_(2.5)中主要的水溶性无机离子,分别占总离子质量浓度的27.7%、17.8%、15.2%和9.5%;二次离子质量浓度之和年均为13.9μg/m~3,占PM_(2.5)质量浓度的16.5%,表明高原城市昆明大气中二次组分较少.NO~-_3/SO~(2-)_4为0.21~0.68之间,表明固定源是主要污染贡献源.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水溶性无机离子主要来源于土壤扬尘和建筑扬尘的混合源、燃煤源和工艺过程源.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以海水池塘养殖园区排放水集中设施化处理为切入点,集成泡沫分离、生物滤池及大型藻等多种生态修复技术,构建了海水池塘养殖园区排放水综合生态净水系统。经过综合生态净水系统处理,池塘养殖排放水中化学耗氧量(COD)、氨氮(NH4-N)、亚硝氮(NO2-N)、硝氮(NO3-N)、溶解无机氮(DIN)及活性磷酸盐(DIP)综合去除率平均分别为40.84%、89.37%、86.88%、93.75%、78.74%和59.73%。通过该技术可明显改善园区排放水质量,基本可以实现各项指标的达标排放。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采取围隔试验方法,选取凤眼莲(Eichhornia crassipes)、空心菜(Ipomoea aquatica)和水鳖(Hydrocharis dubia)3种植物,就其对主养草鱼池塘水质的净化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3种植物对养殖水体净化作用均显著(P0.05),其中凤眼莲对水体氨氮、亚硝氮、总氮、总磷和高锰酸盐指数的最大去除率分别为63.74%、74.06%、57.72%、32.37%和51.67%,空心菜分别为64.31%、42.55%、53.77%、24.79%和49.04%及水鳖分别为57.97%、61.09%、52.11%、24.51%和46.44%;不同种类及密度植物对水体营养物质的最大去除率中,除空心菜对亚硝氮的最大去除率显著优于凤眼莲外基本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末,植物处理水体中主要营养物质存在一定程度的上升.研究表明:植物浮床有助于调控池塘养殖水质,且本地植物水鳖亦具有良好的净化效果,但宜选择适宜的收割和收获时机以避免二次污染.  相似文献   

19.
根据2006年3月底对罗源湾进行的海洋化学-生物要素的调查资科,分析了罗源湾春季营养盐和叶绿素a(Chl-a)的分布特征,进行了潜在富营养化评价,讨论了影响罗源湾春季营养盐和Chl-a分布的主要因素及其相互关系.调查发现,罗源湾营养盐和Chl-a分布具明显的空间区域性,罗源湾内湾春季水体为氮氮限制中度营养水平.影响罗源湾海区P偏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水产养殖是重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20.
2014年北部湾主要河流污染状况及污染物入海通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广西北部湾主要河流的污染状况及污染物入海通量,分析主要污染物的来源及其对近岸海域水质的影响,为该流域污染物控制和近岸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4年的丰、枯水期对广西北部湾近岸海域主要河流防城江、茅岭江、钦江、大风江和南流江的污染状况及污染物入海通量进行监测。[结果]影响河流监测断面水质的污染物主要有无机氮、无机磷和化学需氧量。丰水期各河流无机氮基本属四类或劣四类;无机磷除大风江属一类外,其余属劣四类;防城江的化学需氧量属劣四类,钦江属劣二类,其余属劣一类。枯水期各河流无机氮基本属四类或劣四类;无机磷除大风江属一类外,其余基本属四类或劣四类;化学需氧量基本属一类或劣一类。2014年广西北部湾主要河流的污染物入海通量为175 596.02 t,其中化学需氧量的入海通量约占污染物总入海量的59.1%,总氮约占37.8%,总磷约占2.0%,油类约占0.6%,重金属约占0.4%,硫化物约占0.1%。[结论]入海的河流污染物主要有化学需氧量、总氮、总磷和油类,茅岭江的总氮、总磷和化学需氧量主要源于生活污水和畜禽养殖污染源,油类主要源于畜禽养殖污染源;钦江的总氮、总磷主要源于畜禽养殖和种植业污染源,化学需氧量和油类主要源于畜禽养殖污染源;南流江的总氮、总磷、化学需氧量和油类主要源于畜禽养殖污染源。入海的河流污染物中化学需氧量、无机氮、无机磷和油类的污染负荷较高,但影响近岸海域水质的污染物主要是无机氮和无机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