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传染病动力学和网络蠕虫传播机制,建立了一类网络蠕虫传播模型,研究其边界平衡态与正平衡态的全局渐进稳定性.利用MATLAB R2009a仿真,分析和揭示网络蠕虫病毒后期的动态传播规律,提高对网络蠕虫病毒的认识;用安装杀毒软件、打系统漏洞补丁、断开网络、阻断任意网络连接的防火墙等方法来降低蠕虫病毒感染率,从而有效遏制蠕虫的传播.通过仿真分析验证了所得结果的有效性,为网络安全研究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2.
受生物动力系统中的捕食者/食饵模型的启发,使用数学模型对网络蠕虫和良性蠕虫(捕食者)间的交互行为进行了研究.提出一种交互模型来减少网络蠕虫的传播,通过交互模型得到了蠕虫是否灭绝的阈值,研究了良性蠕虫(捕食者)参数对交互模型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此交互模型能有效遏制蠕虫的传播,能明显减少感染主机数和降低蠕虫传播速度.  相似文献   

3.
崔丽  肖萍 《科技信息》2012,(5):143-143,145
随着网络系统应用及复杂性的增加,网络蠕虫成为网络安全的主要威胁。首先介绍网络蠕虫的特点及其与计算机病毒的差异;然后分析了冲击波蠕虫进行网络传播和攻击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流程,讨论了网络蠕虫的一般行为特征和功能结构;最后分析了蠕虫病毒当前的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4.
网络蠕虫病毒分析与防范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翟光群  张玉凤 《河南科学》2005,23(6):935-937
以计算机网络蠕虫病毒为主题,系统地对蠕虫的各个方面进行了综合研究.根据对蠕虫行为特征、实体结构等分析结果,给出了蠕虫防治的综合策略.并以一个蠕虫病毒实例,介绍了清除方案.  相似文献   

5.
提出了一个新的模拟网络蠕虫传播的模型:SPIRQ蠕虫传播模型,该模型引入了新的主机状态-潜伏态,并采用动态的感染率;然后使用MATLAB软件对SPIRQ模型进行了数值仿真,通过将SPIRQ模型与经典的双因素蠕虫模型数值仿真结果进行对比,发现SPIRQ模型能够模拟真实的蠕虫传播行为.最后测试并分析了模型参数α对蠕虫传播行为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讨论了传统计算机病毒和网络蠕虫病毒的特点和危害,并用OD(动态)和IDA(静态)的方法分析和研究了2004年出现的典型蠕虫病毒(hezhi).揭示了传统计算机病毒尤其是网络蠕虫病毒的原理和机制,同时提出有效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7.
基于传染病动力学建模方法,在考虑蠕虫病毒的传播机理的基础上,建立了一种新的SIRS蠕虫病毒传播模型.利用微分方程定性理论对该模型进行了分析,研究了蠕虫病毒的传播规律,得到了蠕虫病毒消除的阈值,并进行了仿真.  相似文献   

8.
为了防止MIPv6中蠕虫的传播,基于MIPv6网络环境,提出一种新型的蠕虫MIPv6-Worm和MIPv6节点接触频率的计算方法,对MIPv6网络中蠕虫的传播策略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建立了MIPv6网络蠕虫传播模型--MWM.仿真结果显示:MIPv6-Worm在MIPv6网络中传播的初期,在117 s时达到传播的顶峰,在传播后期所有节点最终都转为免疫状态;MIPv6-Worm传播概率与节点通信半径、易感节点分布密度、节点运动速度均成正比.该模型较好地模拟MIPv6网络中蠕虫的传播规律,为采取有效措施防止MIPv6中蠕虫的大范围传播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沈军  宋伟 《科技信息》2007,(23):48-48,17
网络蠕虫利用系统漏洞自动传播,具有巨大的破坏性。针对传统的防火墙不能有效地检测和抵御新型蠕虫病毒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Honeypot与防火墙和NIDS联动的设计方案,实现对未知蠕虫的检测和对系统主机的有效保护。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计算机系统漏洞的发现速度加快,大规模蠕虫病毒攻击不断爆发,Intranet网络安全状况不容乐观.本文分析了网络蠕虫的特点,提出了针对Intranet网络蠕虫的整体防御体系,对于提高企事业单位内部网的安全防范能力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网络蠕虫病毒SYN扫描作了详细的分析,把常见的蠕虫病毒扫描方式分为三种类型,对每一种类型都分析了其扫描特征和可能出现时的情况,并且逐一讨论了各种蠕虫病毒SYN扫描的预警方法。  相似文献   

12.
研究基于IEEE 802.15.4协议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蠕虫传播方法,并根据IEEE802.15.4的固有特性,提出了网络环境自适应的节点免疫算法,算法通过本地及邻居信息选择免疫节点控制蠕虫的传播.针对提出的算法存在免疫过程容易陷入局部度风险最大点的问题,借鉴模拟退火算法的基本原理,提出了改进的自适应免疫算法.仿真实验表明,本文提出的算法可以通过免疫少量的节点有效的抑制蠕虫的扩散,提高了无线传感器网络抵抗蠕虫攻击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随着Internet的飞速发展,网络蠕虫已经成为了互联网的首要安全威胁之一,当前传统的蠕虫对抗技术已经不能有效地防范蠕虫爆发,遏制蠕虫的传播.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目前的蠕虫遏制方法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一个蠕虫主动遏制系统的体系结构,并对系统的各个模块的工作原理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说明.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网络蠕虫病毒SYN扫描作了详细的分析,把常见的蠕虫病毒扫描方式分为三种类型,对每一种类型都分析了其扫描特征和可能出现时的情况,并且逐一讨论了各种蠕虫病毒SYN扫描的预警方法。  相似文献   

15.
本文着重讲述恶意代码中的蠕虫、病毒、木马。详细分析了网络蠕虫功能结构及工作机制、病毒的特征和木马的种类。  相似文献   

16.
针对网络蠕虫传播特征,对主动蠕虫传播模型进行了修正和改进,进而提出了一种基于子网保护的蠕虫传播模型.该模型在保证实际使用地址数和利用保护比例的修正模型的情况下,考虑了不同的扫描策略、每个周期的有效扫描数以及本地优先扫描等因素,并用它们评价了基于本地网络的蠕虫检测定位方法对蠕虫在整个网络中的传播速率的抑制效果.计算结果表明,如果网络中的多数子网都能部署蠕虫防御系统,则能大幅降低蠕虫在全网中的传播速率.  相似文献   

17.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迅速膨胀,网络蠕虫攻击成为目前影响企业网络安全的一个重要问题。实时监视企业网的内外网络蠕虫和扫描攻击,特别是在蠕虫传播的早期检测到蠕虫。采取相应的防御措施,减少蠕虫传播和攻击扫描造成的损失变得尤为重要。提出了一种在企业网中早期的蠕虫检测算法。通过在Linux的平台下已实现的原型系统,验证了该算法的实时性和有效性。实验表明,当企业网感染了少量的魔波蠕虫时,该算法检测到该蠕虫,并获取了其传播特征以进行预警。  相似文献   

18.
随着网络飞速发展,网络蠕虫已成为互联网首要安全威胁之一。深入了解蠕虫,防治蠕虫已经刻不容缓。本文从蠕虫功能结构、传播模型、预防等方面做了阐述。  相似文献   

19.
贾伟峰 《科技资讯》2008,(2):114-115
网络蠕虫传播和自我复制过程中,需要发送和接收大量基于特定目的端口的同络数据包,这些数据包充斥在网络中,造成了网络拥塞,影响了网络的正常使用.本文根据网络蠕虫所引起的流量特点,分析了一种基于目的端口聚类的自相似度进行同络蠕虫检测的方案,并通过实验验证了方案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针对传统基于互联网的蠕虫检测手段并不完全适应对等网络环境下的蠕虫防御问题,在充分研究现有的网络蠕虫检测技术和综合借鉴当前较为先进的蠕虫检测算法的基础之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对等网络的蠕虫检测系统,结合P2P蠕虫的传播特点,从3个层次和多个角度对P2P蠕虫进行快速检测,多重防御,及时预警并尽可能地降低预警的误报率和漏报率,本系统能为后续的蠕虫防御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