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科技成果》2011,(5):66-66
作为全球的原铝生产大国和消费大国,2009年我国原铝产量为1284.5万吨,占全球的35%.但是,高能耗高排放使我国铝电解工业面临巨大压力.因此,节能减排是当前我国铝电解工业急需解决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2.
中国铅工业迅速崛起,已成为全球铅生产、消费中心,中国铅产量和消费量连续多年位居世界前列。2011年的精铅产量和消费量分别达到了423万吨和429万吨。随着我国交通工具、移动通信、核电等产业的发展,预计到2015年我国金属铅需求量将超过600万吨。  相似文献   

3.
随着石油资源的日渐减少和供需矛盾的日益增加,利用天然气合成化学品以减少经济发展过度依赖石油资源的局面成为各国普遍关心的课题。乙炔化工是我国化学工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平衡我国庞大的氯碱工业生产的需要,又是以乙炔为原料进行聚氯乙烯(PVC)、醋酸乙烯、丙烯酸、1,4-丁二醇等大宗化学品合成的工业生产体系。仅以PVC为例,目前我国PVC产能为400万吨/年,需求量为600万吨/年,其中70%以上是采用乙炔为原料生产的。长期以来,国内基本上都是采用电石法生产乙炔。但电石法生产乙炔存在能耗高、环境污染严重的问题,难以继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煤炭结构调整取得了明显成效,行业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 一是一大批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和技术落后的劣势企业退出市场,全国煤矿数量由1998年的8万多个,减少到目前的2.4万多个;二是煤炭生产集中度逐步提高,全国千万吨以上煤炭企业由2000年的8家,增加到2005年的31家,产量规模从1亿吨增加到近9亿吨,产量比重由不足10%提高到42%以上.出现了1家产量接近1.5亿吨,3家超7000万吨,4家超5000万吨以上的企业.三是煤炭科技水平有了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5.
世界大豆生产概况 大豆既是油料作物,又是植物蛋白的主要来源.大豆生产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迅速发展,成为世界性的重要作物.1949年全世界大豆面积只有1278.8万hm2,总产1400.6万吨,1999年全球大豆面积达到7205.2万hm2,总产15774.4万吨,50年面积增长5.6倍,产量增长11.3倍.2003年面积又增加到8361.4万hm2,总产18952.4万吨.世界上没有哪一种作物发展速度如此之快.  相似文献   

6.
随着聚丙烯增长速率的加快,丙烯成为增长速度最快的石油化工原料之一,全球丙烯需求量已从1997年4440万t上升到2003年的5900万t.到2010年的年均需求增长率将为4.7%[1~3],即达到9100万t.虽然全球70%丙烯来自蒸汽裂解装置,但由于预计蒸汽裂解装置的原料向轻质化方向发展,即乙烷用量增加,石脑油用量减少,因此这种来源不能满足需求的增长.据2 0 0 2年美国化学品市场协会(CMAI)统计,2000年全球由蒸汽裂解装置生产的聚合级丙烯和聚合级乙烯产量之比为0.39,总需求之比为0.56.预计2010年两者产量之比为0.34,而总需求之比为0.59[4].因此,从其它途径生产丙烯的重要性日益增长,例如流化催化裂化、丙烷脱氢、天然气或甲醇、烯烃转化、烯烃岐化和烯烃裂解.  相似文献   

7.
新疆是中国最大的优质棉生产基地,面积、单产、总产、调出量连续13年位居全国首位.棉花种植面积由1990年的652.8万亩增加到2005年的1743.8万亩,增长了1.67倍;同期单产水平由72公斤/亩增加到112公斤/亩,增长了55.6%;总产量由46.9万吨增加到2005年到195.7万吨,增长了3.17倍,在中国棉花产量中已三分天下有其一.2005年,新疆的棉花单产水平比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棉区高出75%,全区人均管理棉田面积约为30亩/人,其中生产建设兵团管理水平和全程机械化水平较高,达到45亩/人.  相似文献   

8.
1世界和我国的生产能力与需求 1997年美国、西欧和日本三地区的UP(不饱和聚酯树脂)的产量为160万吨,估计产值约30亿美兀.  相似文献   

9.
2006年我国累积甲醇产量875万吨(快报数762万吨),同比2005年增长38%,2007年上半年已达460万吨,生产能力1344万吨。甲醇生产企业167家,年产量在10万吨以上的生产企业有22家。  相似文献   

10.
目前,世界小麦的种植面积大约为22556万公顷,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数据库统计显示,1991~2001年世界小麦平均总产量为5.27亿吨,占谷物总量的28.48%,世界小麦主要集中在亚洲、俄罗斯、北美和欧洲;我国是世界上种植小麦面积大、产量高的国家,种植面积高达3000万公顷,占世界小麦种植面积的13.3%.  相似文献   

11.
项目投资总投资300万美元,其中固定资产200万美元,流动资金100万美元,外方现汇投入40%~80%,中方可以固定资产投入. 规模及销售年产玉米淀粉3万吨,产品80%~100%由外方销往国际市场. 实施条件厂房6000平方米,仓库1000平方米,电力810万kW/年,水12万立方米/年,煤1万吨/年,员工210人,锅炉10吨. 原材料年需玉米4.8万吨,年需硫磺110吨. 销售价格玉米淀粉出口价:340美元/吨,内销价2400元/吨,除生产玉米淀粉外,还生产不少副产品: 蛋白粉:2580吨/年,2800元/吨; 纤维:5760吨/年,600元/吨; 玉米饼:2000吨/年,1100元/吨; 玉米油:900吨/年,6500元/吨; 玉米浆:2000吨/年,1000元/吨. 年销售收入 1亿元. 年利润 2000万元.  相似文献   

12.
水稻作为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在人们的生活中不可或缺,全球约一半的人口都以大米为主食.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数字显示,2007/2008年度世界稻谷总产量约为6.6亿吨,生产和消费的主要地区是亚洲,占世界总产量的91%,2009年中国的稻谷总产量达到1.96亿吨,居世界首位.在国内,稻米产量居三大粮食品种(稻米、小麦、玉米)产量的首位,但我国稻米加工目前仅处于一种满足口粮需求的初加工状态,有效利用率只有60% ~ 65%,副产品深加工极少,资源综合利用水平较低,致使我国稻谷加工前后的价值增值比例几乎持平,约为1:1.04,而先进国家高达1:3,由此可见,稻米副产物的高效利用有着极大的发展空间,这是提高我国稻米加工企业效益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中国科技成果》2000,(2):36-37
一、主要技术内容 北方农产品保鲜加工技术开发基地包括: (1)保鲜技术培训中心:通过电化教学、集中培训、合作办班、函授辅导等多种形式普及保鲜技术知识. (2)保鲜用品研制生产中心: ①扩大龙兴牌保鲜袋(已列入国家重点新产品 计划)生产规模,年生产保鲜袋500吨(约占国内市场需求量5%),产值1000万元,利税300万元. ②研制开发果蔬冷藏机.该产品是为降低贮户设备投资,方便贮户而设计生产的一种整体式制冷装置,年产600台,产值300万元,利税60万元,生产过程中没有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14.
1我国聚苯乙烯产需概况 1.1 1999年我国聚苯乙烯产量增长50% 1999年我国聚苯乙烯产量达到68.5万吨,创历史产量最高纪录,比1998年增长约50%.是近年来增长幅度最大的一年.  相似文献   

15.
黄磷是重要的基本化工原料,也是磷化工的基础原料,用途十分广泛.目前国内外黄磷企业生产黄磷的方法均为电热法,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由于资源、能源、人力成本的优势,全球黄磷生产的重心已转移到中国,在世界黄磷市场上世界黄磷年需求量约150万吨的市场份额中,我国生产的黄磷就达110万吨之多.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环境成就了我国黄磷生产企业重组整合成大型化的经济规模.  相似文献   

16.
该课题从2003年开始在云南省富源县试验,经过2004~2005年边试验、边示范、边推广,2006~2009年进行大面积推广,累计推广31.8万亩,在各年魔芋种植面积所占比重从29.6%上升到91%,采用生物多样性种植商品芋软腐病发病率从22.5%(净种)下降到10.4%,防效达53.5%;种芋从15.55%(净种)下降为6.62%,防效达53.05%,减少使用农药15908kg,降低生产成本127.2万元.增加产值15515.2万元,其中间作玉米增加产量51840吨,实现了粮经双丰收和病害防控三赢.使魔芋这一作物成为当地的特色产业和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17.
尽管受到能源电力紧张、煤炭及原材料涨价、交通运输提价等困难的影响,2004年我国上半年染料有机颜料行业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良好,进出口数量和经济效益继续保持稳定增长.染料产量达29.4万吨.有机颜料产量达5.38万吨.染料进出口总量达到14.14万吨.有机颜料进出口总量达到6.75万吨.  相似文献   

18.
关于进一步加快马铃薯加工和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我国马铃薯加工及产业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马铃薯生产加工得到迅速发展,从1982~1998年,17年间我国的马铃薯种植面积从245万公顷增加到406.2万公顷,增长幅度达66%.到2001年,马铃薯种植面积巳达7085万亩,产量6628万吨,均居世界首位.马铃薯产区主要集中在中西部省份,如内蒙古、甘肃、宁夏、陕西、云南等.  相似文献   

19.
我国煤炭资源十分丰富,已探明煤炭储量达1万亿多吨,年产量达10亿吨,自给有余还能出口,煤炭在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占60%以上.与此同时,我国液体燃料的需求却十分庞大,2000年汽油和柴油年消耗量已分别达到3000多万吨和近5000万吨.国内石油需求年均增长率约6%,而原油产量年均增幅仅1.5%.因此,只有靠大量进口才能解决巨大的燃油供需矛盾.据有关部门提供的数据表明,2000年我国原油进口接近8000万吨,预计到2010年将达到1.6亿吨.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我国化学工业迅速发展,甲醇消费量增长较快.1995年我国甲醇表现消费量为163.11万吨,2000年突破300万吨猛增到329.30吨,比1995年增长1倍多,"九五"年均增长率高达15.1%;2002年表现消费量增长到390.82万吨,比2000年增长18.7%,"十五"前2年年均增长率为8.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