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描述了单向时延与发送速率的关系,单向时延最大时探测包的发送速率无限接近可用带宽的大小。基于此原理提出了一种降速包列的可用带宽测量算法(DRChirp)。该算法首先使用快速探测技术,找出可用带宽的上界;然后发送指数递减包列,将测得的单向时延最大和次大的探测包的发送速率加权平均得到可用带宽值。NS2下的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多跳复杂网络上的测量精度优于经典的可用带宽算法。  相似文献   

2.
在目前网络拓扑推测过程中"三明治"探测方法采用时延作为度量函数,在拓扑推测准确性和网络性能影响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折衷,而且解决了时钟同步问题.但是由于"三明治"探测方法对网络的影响由其中的大包的流量所决定,发送过多的大包对网络流量影响较大.对"三明治"探测方法进行了改进,用背靠背的小包代替"三明治"探测包中的小包,共享其中的大包,从而可得到2倍于"三明治"探测方法测量所得到的信息量,达到了减少大包发送量的目的.基于分组方法的拓扑推测算法根据共享路径上度量函数非递减性和相关性进行拓扑推测,计算复杂度比最大似然估计算法小.采用基于分组的方法根据端到端测得的时延差进行拓扑推测.仿真结果表明,在重负载和轻负载2种情况下,探测方法改进后拓扑推测准确率都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3.
采用CAIDA提供的海量数据样本,主要针对网络中的瓶颈时延行为特征进行分析.首先针对路径中的关键时延进行统计分析,发现超过80%的路径中产生了瓶颈时延,进一步对瓶颈时延量化分析得出,由于瓶颈时延的存在导致网络直径相差不大的路径,其网络时延相差悬殊;接着将网络时延和瓶颈时延两端的IP地址在地理位置上的分布特征进行统计,发现二者的地理分布特征有较大差别;最后研究分析了产生瓶颈时延的原因,得出在远距离范围内,传播时延是导致瓶颈时延最重要的因素,而在近距离范围内,排队时延是导致瓶颈时延最重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4.
采用CAIDA提供的海量数据样本,主要针对网络中的瓶颈时延行为特征进行分析.首先针对路径中的关键时延进行统计分析,发现超过80%的路径中产生了瓶颈时延,进一步对瓶颈时延量化分析得出,由于瓶颈时延的存在导致网络直径相差不大的路径,其网络时延相差悬殊;接着将网络时延和瓶颈时延两端的IP地址在地理位置上的分布特征进行统计,发现二者的地理分布特征有较大差别;最后研究分析了产生瓶颈时延的原因,得出在远距离范围内,传播时延是导致瓶颈时延最重要的因素,而在近距离范围内,排队时延是导致瓶颈时延最重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5.
基于时延约束多播路由问题考虑链路代价,提出一种新的时延约束最小代价路径(DCM-CA)算法,作为搜寻节点间最短路径的算法;在此基础上又改进了基于代价-时延比率(CDR)函数的有效中心节点选择算法;基于CBT树,应用上述2种算法提出一种基于中心选择的时延约束最小代价多播路由(CS-DCMCMR)算法,该算法在搜寻路径和中心节点选择的问题上同时考虑路径的时延和代价。仿真证明CS-DCMCMR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为O(mlogn),与CSDVC算法和CCLDA算法相比,该算法在没有增加复杂度和满足时延及时延抖动约束的条件下,较大程度地减小了最终多播树的总代价。  相似文献   

6.
针对现有时延约束Steiner树算法时间复杂度较高以及生成的组播树代价较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时延约束Steiner树算法.该算法采用Dijkstra算法路径递增的基本思想和链路共享的方法,在快速搜索阶段,依次搜索到当前树有最小可行代价的节点,将目的节点通过最小可行代价路径加入组播树;在异常处理阶段,将遗漏的目的节点通过最小时延路径加入组播树,进而生成满足时延约束的Steiner树.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与同类算法相比,该算法能够以较低的时间复杂度,取得较好的组播树代价.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码分多址CDMA系统中码片级线性最小均方误差均衡器。针对时延参数的优化选取对线性最小均方误差均衡器性能的影响进行仿真分析,并同传统rake接收机的性能相比较。结果表明:在均衡器长度与信道最大多径时延接近时,时延参数优化后的线性最小均方误差均衡器与同时延参数未经优化时相比性能有较大改善,而随着均衡器长度的增加,线性最小均方误差均衡器性能对时延参数选取的敏感性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8.
当前互联网多径传输协议没有充分考虑路径差异性对协议设计的影响,难以有效地改善路径性能差异环境下多径传输的吞吐率。该文通过对多径传输协议吞吐率模型的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小反馈时延的多径应答(ACK)路径选择算法MFD。MFD算法通过网络测量选出反向时延最短的路径来传输应答分组,从而有效减小了各条路经的往返时延,进一步提高多径传输的吞吐率。给出MFD算法吞吐率和多TCP流吞吐率加和的比值关系,并估计出其上界,还通过模拟实验验证了比值关系的正确性。模拟实验结果表明:与现有的多径应答路径选择算法相比,MFD算法能获得更高的端到端吞吐率。  相似文献   

9.
着重讨论ATM网络的传输时延、交换时延、拆包时延以及部民的时延特性。并指出选择较短的信元长度对于缩短时延,降低信元丢失率,提高ATM的时间透明性有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10.
ATM网络时延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着重讨论ATM网络的传输时延、交换时延、拆包时延以及总的时延特性。并指出选择较短的信元 长度对于缩短时延,降低信元丢失率,提高ATM 的时间透明性有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11.
光分组交换的最小开销调度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光交换机中调度光分组时%其核心问题是找到一种调度算法以使分组在交换机中的时延最小(其时延包 括业务实际通过交换机所需要的时间以及配置交换矩阵所用的开销)。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漏桶的新 算法--业务穷尽匹配(traffic exhaust matching,TEM)算法,其时间复杂度为O(N2),并能实现!100%的吞吐量。 与已有的ADJUST和DOUBLE算法比较,仿真表明TEM在时间复杂度及传输时延方面更具有优越性。  相似文献   

12.
IP流量规划对网络延迟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P流量规划 (TrafficEngineering,TE)基于多路径路由优化网络的流量级、资源级的性能。由于数据流的不同数据包沿不同路径到达目标结点 ,TE动态优化使数据流的服务质量 (QualityofService ,QoS)参数延迟、延迟抖动等具有不确定性。对此 ,研究了TE选择多路径和分割数据流对延迟等的影响 ,结果说明 :TE能改善网络延迟性能  相似文献   

13.
环回和源路由是多协议标签交换-传输应用(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ing transport profile,MPLS-TP)网络环保护的2种基本方式,融合它们有利于减少丢包和降低数据时延。针对目前融合二者的方法在控制分组传输路径和倒换时延方面存在冗余的问题,提出一种新的环保护方法—高效的环回和源路由网络环保护(efficient wrapping and steering,EWAS),通过精简控制分组传输路径消除路径冗余,降低控制分组传送开销和倒换时延,并使中间节点自动倒换数据传送通路以减少数据分组转发次数。理论分析验证了新方法的有效性,仿真结果显示,与环回、源路由和环回和源路由网络环保护(wrapping and steering,WAS)方法相比,EWAS 的控制开销和倒换时延分别降低20.55%和15.18%以上。  相似文献   

14.
编队飞行中无人飞行器由于战场态势改变等原因常常需要延迟打击目标。在定高飞行模式下,提出了基于分层规划的延时航迹规划方法,首先基于最小风险值选择最佳延时机动区域,然后采用基于解析法的延时航迹规划算法,生成满足延迟时间和飞行约束条件要求的延时机动航迹。通过分析计算各个航迹段附近区域的风险值,确定了无人飞行器延时机动的安全飞行区域;基于解析法提出徘徊延时航迹的规划算法,并用该算法生成满足飞抵时间延迟量要求的延时航迹。仿真结果显示,徘徊延时航迹规划算法能够高效准确地规划出需要的延时航迹,规划总时间在规定的时间范围内,较好地满足了无人飞行器需要延时飞行的时间要求。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分组交换网络中分组的端到端延时上限。证明了在节点处理速率恒定的情况下,一个流的最大分组在除首节点外的任意节点都不会遭遇队列延时,根据此结论得到了该流任意分组的端到端延时上限。将该结果推广到实际网络中,得到了当多个流共享同一条传输路径时任意流任意分组的端到端延时上限。模拟实验结果验证了理论推导公式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6.
在光交换机中调度光分组时,其核心问题是找到一种调度算法以使分组在交换机中的时延最小(其时延包括业务实际通过交换机所需要的时间以及配置交换矩阵所用的开销)。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漏桶的新算法-业务穷尽匹配(traffic exhaust matching,TEM)算法,其时间复杂度为O(N^2),并能实现100%的吞吐量。与已有的ADJUST和DOUBLE算法比较,仿真表明TEM在时间复杂度及传输时延方面更具有优越性。  相似文献   

17.
为了更好地对IEEE802.16 Mesh协同分布式模式下的网络时延进行评估,利用已有的随机分布式模型,在介绍了IEEE802.16 Mesh的MAC帧格式的基础上,对接入延迟和3次握手的延迟进行了性能分析和仿真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回退时隙数量的增加,MSH-DSCH消息的接入延迟和3次握手延迟会增加,仿真结与理论分析结果相同。  相似文献   

18.
基于端到端时延保证的紧急分组优先算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提出了一种能够提供端到端时延保证的多跳问时延协作Crossbar调度算法(紧急分组优先算法)。该算法以分组头中记录的剩余时延为权重对分组进行调度,通过控制分组在各跳上的时延不但能够保证分组的端到端时延,还能够平衡不同跳数分组的端到端时延。算法还能够使路由器避免维护每个流的状态信息以及对单个流进行复杂的队列管理和调度,由此增加了路由器的可扩展性。计算机仿真表明该算法具有较高的资源利用率,较低的端到端时延和时延抖动以及较低的分组丢弃率等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