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9 毫秒
1.
赵鹏  孙克迎  张树霞  王伟  于川 《科技资讯》2008,(36):166-166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是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阐述高校学生"和谐管理"理论的涵义,详细分析了学生管理工作中的不和谐难题,提出了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新机制。  相似文献   

2.
封敏 《当代地方科技》2010,(16):156-156
《英语课程标准》倡导"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挖掘学生学习英语的潜力。本文着重介绍了和谐英语课堂教学的若干方法。  相似文献   

3.
声乐教学是一项复杂而细腻的教学工作,需要从多方面同时入手,只有把"教师备好课"、"备好教师课"、"备好学生课"三个方面充分巧妙的融合在一起,同时注重师生共同构建和谐课堂,创造出良好"教、学"环境,才能有效提高声乐教学的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4.
段修俊 《科技信息》2010,(22):I0179-I0179
目前,在各类学校中普通存在"学生难教,教师难做"的现象,特别是在职业教育院校中,这种矛盾更加突出。在教学活动中创造宽松的教学环境,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化解师生之间的矛盾,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已经成为教育改革的当务之急。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师生之间是一种互相友好、互相尊重的和谐关系,这将有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因此,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不仅有利于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更有利于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冯兆康 《科技资讯》2009,(33):164-164
职校教师应从"服务学生"的全新角度出发,营造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可以从精心选择教学内容、细分学生需求实施分层教学、采用适应学生认知水平的教学沟通技艺、以全新的职业教育目标观管理学生、给予学生必要人性化关怀等五个方面入手,打造和谐课堂。  相似文献   

6.
和谐产生美,和谐是一切美好事物的最大特征。和谐就是事物的最佳组合,最佳状态。和谐的同事关系是保证学校教学的必要前提;和谐是人们的美好追求,也是学科教学的不懈追求。和谐教育是新课程改革提出的:"一切为了学生全面、健康、和谐发展"的要求。时代呼唤优秀的人才!21世纪将是一个和谐的社会,学校氛围,尤其是和谐的师生关系,更对培养新时代的新人才起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陈霞 《科技信息》2011,(12):288-288,290
中学新课程标准倡导"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学生"的理念,对中学体育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更好地完成新课程目标,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提出构建和谐体育课堂教学的思路,认为在教学中应:(1)注意培养学生学习体育与健康的兴趣,这是构建和谐课堂的必要前提;(2)在教学各环节中采取师生互动的方式,这是构建和谐课堂的重要手段;(3)课堂上要利用体育科的学科特点,把合作学习贯穿于始终,这是构建和谐课堂的重要内容;(4)给学生创造机会去体验成功的愉悦,这是构建和谐课堂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8.
"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是罗杰斯教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罗杰斯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知情合一的"完整的人";教育过程中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促进学习的关键,要求教师信任和尊重学生,具有移情理解能力;教学强调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促进学生自由学习,有意义的学习。  相似文献   

9.
李娟 《科技资讯》2012,(19):184-184
在浪潮汹涌的教育改革中,本人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大胆尝试运用"和谐互助"策略,点燃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落实和实现新课标下的三维目标,真正让学生在课堂上达到高效学习,培育学生和谐相处、互助友爱的良好社会风尚,实现学习上的互助共赢、人格上的相互影响及生活中的和谐相处。  相似文献   

10.
姚俏 《科技资讯》2010,(6):200-200
什么叫人文关怀?简单而又直截了当的答案是:用人文精神去关怀人,倡导"以人为本"的理念,全面地尊重、爱护和发展人,努力形成人际关系的和谐与协调。教育人文关怀是指教师确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在教育教学中以学校为主体,以满腔的热情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优化教育教学手段,使教育教学目标尽可能呈现出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11.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构建以"学生质疑"为核心的教学模式,优化了主体活动,营造了和谐、民主的教学气氛,改变了以往教学中对语文工具性的淡化现象,开发了学生的智慧潜能,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自主学习和实践创新的天地。  相似文献   

12.
通过问卷法、访问法对广东高职院校学生的余暇体育锻炼行为进行调查和对高职高专体育教师的访问,了解学校体育教学为学生余暇体育行为服务的现状,结果发现:现阶段只有42.5%的学生用于余暇体育锻炼的运动项目是在体育教学课程上学会的.因此,如何提高体育教学对学生余暇体育锻炼行为的服务,是突出体育教育培养学生"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能力"的全面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3.
在"交互主体"视域下,师生双方都是教学过程的主体,教学就是两者彼此在尊重差异的前提下展开持续的交往,教师的作用不是单纯的"主导作用",而是在尊重学生主体性的前提下,根据不同的教学情境与目标,创造性的发挥自身的主体性,教师的指导作用和学生学习的能动性相互补充,共同发展。音乐教学既要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又要充分发挥教师在指导学生音乐学习中的主体性。"交互主体"的师生关系是音乐教育实践双方主体地位的辩证统一。这一理论的提出,有利于突破传统教育观念中主客分立式定势思维对教学实践与思想的束缚,对构建教学相长、师生和谐、共同探究与进步的新型教学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浅谈如何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师生关系的和谐程度,对音乐教学的运行、教学的质量和教育的效果,将会产生或促进、或阻碍的作用。音乐教师该如何认识自己的"角色行为",在教学中与学生保持良好的勾通和互动,彼此建立一种相互信任、相互欣赏、默契配合的和谐关系,更好地适应教学的需要?本论述提出的和谐师生关系模式,可以帮助音乐教师更好地理解自己的"角色定位",不断修正自己的"角色行为",预防和解决不和谐师生关系的影响,使师生关系向有利的方面发展。  相似文献   

15.
刘朝 《科技资讯》2012,(10):186-186
在素质教育的今天,应该积极推行快乐教学法。中学数学课的教学有其自身的特点,教学中实施快乐教学法有着必要性和重要性。在教学中,应积极创造愉悦和谐的教学环境;注重课堂导入的艺术性;突出"巧"、激发"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习兴趣;要掌握数学教学中的课堂调控艺术;运用多媒体教学优势,优化数学教学。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课堂活动的效率。  相似文献   

16.
王健 《科技资讯》2012,(22):174-174
"体验式"教学模式是一种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就是把教育活动看作是教师和学生进行交往、沟通的过程,即通过调节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及相互作用,形成和谐的师生互动、小组互动、学习个体与教学中介的互动,强化人与环境的交往影响,以产生教学共鸣,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结构模式。  相似文献   

17.
王素芳 《科技信息》2010,(26):I0296-I0296
对小学生游泳教学活动进行分析,在坚持常规体育课的基础上,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把游泳课体育教学、体育大课间、课外体育活动、校外体育活动、课余训练、竞赛等有机地、完美地结合,使游泳课程形成课内、课外一体化,达成教学手段、教学评价多样化;教学形式、教学管理一体化;教学内容模块化等,通过游泳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施,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的特长,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游泳技术技能,使学生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终身体育"思想,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8.
张宇虹  罗明 《科技信息》2009,(30):267-267,270
运用实验法、调查法等研究方法,以培英高级中学选修健美操课程的学生为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其中实验组学生运用"快乐体育"教学手段进行健美操课程教学,对照组学生运用常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研究结果显示,相比常规模式教学,快乐体育教学手段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参加运动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发展的需求,英语教学,尤其是英语口语教学已成为继续教育中不可忽略的一部分。根据在继续教育学院4年多的英语教学实践,结合最新的交际教学理念,认为在教学实践中应遵循注重语境,在真实的情景下使用真实的语言进行交际活动以及正确使用情感策略等原则,强化学生"被动"转"主动",教师在课堂中扮演引导、聆听、评价者以及营造和谐师生关系等策略。  相似文献   

20.
李淑萍 《科技资讯》2012,(23):181-181
在教学过程必须把学生当作主体,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加强师生间的交流和沟通,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是课堂教学的本质属性之一,也是数学课改实验中对课堂教学改革的要求。实践证明如果在教学中老师忽略了学生是主体,只是教师单方面的对学生进行"灌输式"的教学,长期以往势必会造成学生的学习比较被动,时间长了还会使学生产生厌学的情绪,其教学效果必然是事倍功半。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就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