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白兰瓜采用砂田小行棚塑料大棚双覆盖促成栽培后,既可提早上市,又可增进产品的品质,还可有效避开病害高发期,使经济效益成倍增加。1播种前的准备工作1.1地块选择与整备宜选择周边开阔、小气候优越的新砂田作为栽培用地,于上年深秋按播种行施人基肥,用量为每666.7m2施腐熟牛粪2吨,磷二胺25kg、油渣或豆渣100kg。磷肥30kg,施人后整平整实,平覆砂石后喷足水分留等各用。1.2品种选择为满足早熟要求,多选用小署红瓤白兰瓜栽培,也可用大署白兰瓜、黄河蜜等品种。经引进台湾育成的同类品种试验,也取得了较…  相似文献   

2.
甘蜜1号是兰州市农科所选育的杂交一代厚皮甜瓜,肉质酥脆,清香爽口,折光糖含量14%~16%,单瓜重2kg.每666.7m2产2000~2500kg.栽培方式为砂田和水旱塘栽植,砂田栽培为宽窄行种植,水旱塘栽培为双、单蔓整枝.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对甘薯新品种“渝薯34”种植密度和施肥的试验结果,在一般条件下,“渝薯34”的适宜种植密度为:春薯75000株/hm ̄2,夏薯82500株/hm ̄2,秋薯90000株/hm ̄2.其施肥模式是:栽插后10d施清粪水15000kg/hm ̄2和尿素75kg/hm ̄2,栽插后50d施清粪水22500kg/hm ̄2.栽插后90d施清粪水22500kg/hm ̄2和草木灰1500kg/hm ̄2.  相似文献   

4.
玉米新品种绵单四号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五因素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建立了玉米绵羊四号产量(Y)与密度(X1),施氮量(X2),施磷量(X3),施钾量(X4),施锌量(X5)的数学模型。经因子水平选优,得了产量在6750kg/hm^3以上的栽培模式为:密度41550 ̄42675株/hm^2,施纯氮216 ̄226.5kg/hm^2,施用P2O5为61.5 ̄69kg/hm^2,施用K2O为64.5 ̄72kg/hm^2,施用ZnO为2  相似文献   

5.
高产高蛋白优质紫稻新品系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9 ̄1995年应用系统选育、纯化去杂和加代繁殖等育种方法,培育出紫稻新品系:华黑01、华黑02。其稻谷平均产量分别为7345.5±469.5kg/hm^2,6828.0±276.0kg/hm^2;稻米蛋白质含量分别为13.41±0.37%、13.15±0.54%。8种必需氨基酸中有5 ̄6种超过FAD/WHO建议的理想蛋白质标准。具较好的口感和营养品质。  相似文献   

6.
苜蓿蚜药剂防治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九种药剂进行蚜虫的毒力测定,并计算LC50值。结果:浓度值域在0.082% ̄2.83%之间,相差36.4倍,表明各药剂对蚜虫毒力差异很大。田间药剂防治试验结果,抗蚜威,菊马,敌杀死,杀灭菌酯在喷雾浓度分别为3500 ̄4500倍、3500 ̄4000倍、3000 ̄4000倍、2000 ̄3000倍时,防效最佳,依次为88.6% ̄91.2%,87.6% ̄90.7%、86.7% ̄87.2%和85.2% ̄  相似文献   

7.
香港海域海洋沉积物的放射性测量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本文报导了香港海域8个采样站位表层沉积物样品总α,总β和高纯锗γ谱放射性核素分析的测量结果。α/β比值平均为1.23. ̄(238)U, ̄(226)Ra, ̄(232)Th和 ̄(10)K的含量均值分别为39.7,32.5,48.1和625Bq·kg ̄(-1),裂变产物 ̄(135)Cs含量均值为2.00Bq·kg ̄(-1),其量甚微,但易于检出。  相似文献   

8.
DISA线高硫铁水的型内球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DISA垂直分型线上对高硫铁水进行型内球化处理实验,球化剂系数(S·F)为0.047kg/s·cm^2,球化剂MtMg7-8合金加入量为1.0 ̄1.2%时得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以生产性针织印染废水为基质,将七种高效脱色菌及紫色非硫光合细菌固定在活性污泥载体上,投加至UASB+AF反应器中,在常温下起动成功,培养出颗粒污泥。培养条件:水温20~23℃;pH值7.2~7.5;容积负荷0.5kg,COD/m ̄3.d~5.0kg,COD/m ̄3.d;水力停留时间(HRT)由31h缩短至10h;色度去除率90%以上,COD去除率70%以上。  相似文献   

10.
对早熟苹果品种伏翠在四川雅安湿热少日照生态条件下引种栽培试验观察表明:进入结果期早,幼树定植第三年可结果,高接第二年可结果,新梢粗、短,成花力强,座果率高,花序着果一般2 ̄3个,丰产性好,6年生株产20kg;高接4年株产30kg。成熟期早,在雅安于7月5日左右成熟,是四川有发展希望的早熟苹果品种之一。  相似文献   

11.
本文研究了云南中甸县吉迪村长苞冷杉群落的生物量和净生产量。结果为:长苞冷杉群落的生物量为351.623t/hm ̄2,其中乔木层占97.87%,灌木层占0.14%,草本层占0.17%,苔藓层占0.67%,凋落物占1.15%。群落的净生产量为1230.6g/m ̄2·a,其中乔木层占94.62%,灌木层占0.70%,草本层占1.63%,苔藓层占3.05%,优势种长苞冷杉的生物量和净生产量分别为334.777t/hm ̄2和1097.8g/m ̄2·a,分别占群落总量的95.21%和89.21%。其它乔木材种的生物量和净生产量分别为9.364t/hm ̄2和66.6g/m ̄2·a,分别占群落总量的2.66%和5.41%。  相似文献   

12.
根据油杉容器苗的施肥、育苗基质及容器规格的场圃对比试验结果,确定一年生油杉容器苗适宜的施肥量为:氮0.08 ̄0.09g/株,磷0.114 ̄0.132g/株;通过产量反应曲面方程求得理论上油杉合格容器苗最高产量为241万株/hm^2;7月份针叶内适宜养分含量为:氮2.09% ̄2.75%,磷0.13% ̄0.18%,12月份适宜含量为:氮1.54% ̄1.83%,磷0.13% ̄0.20%;叶内适宜的N/P  相似文献   

13.
本文研究了高产夏玉米器官中氮、磷、钾积累量和累进强度,以及在各部位中的分配与转移情况。结果表明,每公顷生产11613kg籽粒,三要素的最高积累量氮为230.25kg,磷为104.25kg,钾为212.70kg,生产100kg籽粒需吸收氮、磷、钾分别为1.983,0.898,1.832kg,三者比例为2.21:1:2.04.成熟时,籽粒中氮、磷、钾分配比率分别为58.91%,82.42%,12.54%,氮、磷、钾的最高累进速度分别为4.86,2.49,7.62kg/hm2·d.籽粒中68.71%的氮和38.78%的磷来自于地上部其它器官。  相似文献   

14.
79645大豆是高度自我调节的群体。在西安地区生态条件下,其适宜种植密度范围较大,不同种植密度差异为1.81 ̄4.25万株/667m^2,但密度不同,大豆植株经济性状也不同,本试验结果表明,79645大豆每亩种植密度以1.81 ̄2.88万株的群体结构较为适宜,平均产量达112.8kg/667m^2。  相似文献   

15.
1992 ̄1994年在河北山海关,辽宁丹东及浙江山门等地,对舍蝇蛆集约化生产进行了研究,日产鲜蛆达150 ̄200kg,由卵到成品蛆的时间可提前1 ̄2天,蛆料比可达0.4 ̄0.5,产投比为3 ̄4.5。4天内蛆体体重可增长134 ̄220倍。  相似文献   

16.
地膜覆盖栽培对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8-1999年,在罗江县丘陵旱地和广汉市平原稻茬麦田进行小麦地膜覆盖栽培的小区试验和大区示范,结果表明:(1)丘陵旱地膜际栽培有显著的抗旱保墒作用,其产增收效果显著,增产1551.0kg/hm^2,增幅达38.4%,纯收益达1556.0hm^2。平原稻茬麦田膜覆盖栽培同样具有显著的增产增收效果,万以膜际栽培效果最好。(2)地膜覆盖栽培对小麦生长发育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植株增高,叶面积扩大,干物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新型As_2Se_3-GeTe-Cul系统玻璃形成区,制备了一系列不同CuI或GeTe含量的玻璃,并测定其转变温度、密度、显微硬度、断裂韧性、膨胀系数、红外透过率和反射率。结果表明:该系统玻璃的形成范围很大,玻璃转变温度在170~230℃,显微硬度在130~190kg/mm ̄2,断裂韧性在0.30~0.50MN/m ̄(3/2),膨胀系数在145×10 ̄(-7)~215×10 ̄(-7)℃,红外透过截止波长超过19μm,反射率在20%左右。并初步从结构的观,或讨论了玻璃性质变化的规律。  相似文献   

18.
本文采用常温氮气吹脱后用Porapak N捕集管捕食的方法,富集水体中痕量丙烯腈,然后用载气反吹进样的隔离层本方法检出限为0.005mg/L,回收率为103.7% ̄98.2%,变异系数为4.32% ̄2.36%(含量为0.012 ̄0.456mg/L)。  相似文献   

19.
油菜(黄芥)是山西省高寒地区主要油料作物之一,栽培历史悠久,年种植面积约20万hm2,一般单产约为600kg/hm2。近年来,由于虫害严重,造成减产,如阳高县后营乡1996年333.3hm2油菜,平均单产只有187.5kg/hm2,有的甚至绝收,严重...  相似文献   

20.
张万智 《甘肃科技纵横》2011,40(4):56-57,45
地膜砂田西瓜俗称"双覆盖栽培",是砂田之上再覆膜的栽培形式。与砂田西瓜相比,土壤保温保墒能力更强,也能抑制膜下杂草生长,覆膜后膜面形成微集流,苗期只要有5mm以上降雨即为有效降雨,可大大提高苗期抗旱能力,是旱地砂田西瓜的主要栽培方式。砂田覆膜可以蓄水保墒,提高水分利用率;隔热保温,提高地温;减轻盐分积累,防止土壤盐渍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