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基于喀斯特地区的广西都安瑶族自治县1977年航片数据,1988年、1999年和2005年遥感影像数据,通过分形模型,计算出这4个时相各土地类型的分形维数和稳定性指数。结合28年来各土地类型的面积及斑块数量变化情况,定量分析其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变化,并以此为依据,探讨各土地利用类型的复杂性和稳定性,分析喀斯特地区土地利用空...  相似文献   

2.
在对Landsat TM影像进行监督分类得到土地利用利用现状数据的基础上,利用生态足迹模型,通过对湖北省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8个市(区)2000年、2007年、2012年三个年份的生态消费量和承载量进行了计算,分析数据得出2000-2012年鄂西圈生态变化的整体趋势.研究表明,生态足迹与GDP相关系数为0.775,呈显著正相关;与人口的相关系数为0.937,为高度正相关;鄂西圈各市(区)的GDP与人口的相关系数为0.733,也呈显著正相关.因此可以推测鄂西圈各市(区)产业模式主要为劳动密集型、资源消耗型,这将不利于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同时,鄂西圈各市生态足迹大体呈逐年增长趋势,而生态承载力各年基本保持不变状态.且鄂西圈各个市(区)均呈生态赤字,生态压力大,并且有赤字逐年加大的情况.  相似文献   

3.
从土地、森林、草地、水体、湿地、农田、工业、生境等方面探讨了晋城地区生态状况,分析了其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提出了一系列优化生态环境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经典生态足迹模型为基础,对吐鲁番地区2007—2015年的生态足迹情况进行动态测算,并利用主成分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建立了人均生态足迹驱动模型。结果表明,吐鲁番生态足迹出现拐点,由2007年的3.53hm2/cap上升到2013年的7.0hm2/cap后又降到2015年的6.16hm2/cap;吐鲁番人均生态足迹动态变化是人口、经济、技术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经济发展引起的消费水平提升是人均生态足迹动态变化的主要驱动力。  相似文献   

5.
陈余珍  聂华 《科技信息》2010,(9):171-172
利用生态足迹分析法分析了福建省2000年、2003年、2005年、2007年和2008年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判断福建省生态承载力的可持续性。结果显示,福建省的生态供需不平衡,各年的生态赤字分别为0.859061hm^2/cap、0.931544hm^2/cap、1.347875hm^2/cap、1.472446hm^2/cap和1.570878hm^2/cap。说明福建省近十年的发展超过了生态承载力,难以可持续发展。因此应该科技兴农,降低能耗,提高生态承载力.减少赤宇。  相似文献   

6.
 大兴安岭北段漠河地区分布有大面积的晚中生代火山岩,塔木兰沟组是其中喷发较早的一期。塔木兰沟组是一套中基性火山岩,包括熔岩和火山碎屑岩,研究其成因对于理解大兴安岭北段的构造演化具有重要意义。对塔木兰沟组火山岩样品进行了系统的主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分析。结果表明:样品大部分呈碱性,SiO2的质量分数为52.7%~57.8%,为中基性岩石,岩石类型为玄武质粗面安山岩和粗面安山岩;相容的过渡族金属元素如Cr、Co、Ni等含量低,微量元素比值如Nb/La、Ba/Nb、Nb/U、Ce/Pb等及稀土元素总量的变化范围大,具有右倾的轻稀土元素富集的稀土元素分布模式。岩石成因分析表明,富集的大陆岩石圈地幔先经历了部分熔融,然后熔浆受到了轻度的地壳物质的混染以及一定程度的分离结晶作用,最终形成了塔木兰沟组火山岩。  相似文献   

7.
郭小宏 《甘肃科技》2013,(20):48-50
土地利用变化是导致生态系统敏感性的重要因素之一,以甘肃省陇南地区成县为例,对近10年来土地利用变化下的生态敏感性进行了系统研究。分析了城市建设用地扩张、草地退化、农业用地的生产活动等对生态敏感性的影响机制,并分析了其变化过程。运用RS和GIS技术对成县2000—2010年十期遥感影像数据以及实地调研相关资料,进行了几何纠正和人机交互方式解译,产生各年分布矢量图,然后利用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对各种类型土地进行分析和统计,获取相应的空间信息。在此基础上对成县的土地利用变化进行了分析研究,然后,运用土地利用动态度模型对成县土地利用单一土地利用动态度和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变化进行了分析,对土地利用变化下的生态敏感性研究发现,近10年来成县生态系统对土地利用变化的敏感性灵敏响应程度不明显。  相似文献   

8.
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效应的研究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以三峡库区腹地奉节县和巫山县作为研究区,选取1986—2015年4期遥感、土地利用等数据,在GIS和RS技术的支持下,运用土地利用综合程度指数及土地利用转移信息图谱分析研究区土地利用空间格局演变,从湿度、绿度、干度和热度4方面构建遥感生态指数,反映研究区生态效应时空演变,探讨土地利用变化及其与生态效应的关系.结果表明:1)就土地利用而言,在空间上,耕地和建设用地多分布于低海拔平坝河谷区,林、灌、草地多分布于高海拔中低山区,交通建设用地多分布于各类用地之间起连通的作用;在土地利用强度和转换方式上,以林、灌、草地和耕地变化最为显著.2)就RSEI而言,长江及其支流沿岸低地,受土地开发及城镇扩张的影响,生境退化严重;研究区其余范围,受退耕影响,生境趋好.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最大的地区也是生态效应变化最为剧烈的地区,若人类活动合理,生态状况好转.  相似文献   

9.
快速城市化地区生态需水与土地利用结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快速城市化地区, 土地利用的剧烈改变严重影响了城市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其中对城市生态需水变化特征作用显著。以深圳市为例, 分析了 1988?2006 年期间生态需水特征指标 EWI 与面向生态需水的土地利用结构特征指标 SI 的变化特征; 重点对 1993?2003 年期间特区内、外 SI 和 EWI 进行相关分析, 以反映不同城市化阶段城市生态需水和土地利用结构的关系特征。结果表明:1) 全市 EWI 和 SI 均呈显著下降趋势, 且具有空间差异性; 2) 特区内、外城市化进程存在明显差异, EWI 和 SI 的变化特征不同; 3)区域城市化处于初期和中期阶段时SI 和 EWI 之间具有显著正相关性, 但是随着城市化率的进一步提高, SI 和 EWI 的相关性显著下降, 甚至不复存在。  相似文献   

10.
基于生态足迹方法计算了1997—2007年福建省纵向时间序列的能源生态足迹,结果发现:福建省1997—2007年间人均能源生态足迹波动性较大,1997年人均能源生态足迹为0.292 ghm2,而2007年人均能源生态足迹为0.878 ghm2,能源生态足迹总体呈现上升趋势;1997年能源消费总量为2 168.82万t标准煤,2007年能源消费总量为7 774.52万t标准煤,年平均增长23.50%;福建省1997—2007年的能源足迹产值(VEF)和能源足迹压力强度(EFI)变化幅度不大,人均林地生态承载力从1998年的盈余0.058 hm2到2007年的赤字0.408 hm2,说明福建省生态环境压力增大问题日益严重,急需转变能源使用方式,加大节能减排力度.  相似文献   

11.
ETM+(TM)数据在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研究区两个时相的ETM (TM)影像进行土地利用分类,分别采用分类后比较法、图像差值法、光谱特征变异法等方法进行了土地利用变化信息的发现和提取.结果表明:各种动态监测方法中,基于图像融合的光谱特征变异法效果最好,在采用该方法获得的融合图像中,对新增的线状地物,可识别出的最小宽度为9.8 m;新增的面状地物,可识别的最小面积为1 000 m2左右.该融合图像可以作为土地利用动态监测的指导数据.  相似文献   

12.
城市土地利用系统动态分析模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综合运用各种定量分析技术,在系统分析测试土地利用的基础上,建立了以系统动力学方法的主体的城市土地利用动态分析的模型,该模型包含有城市人口,城市经济,土地需求和土地供应等四大子块,该模型应用于杭州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运行结果表明它能曾真实全面反映杭州城市土地利用的实际情况,因而可用于大中城市土地利用问题的研究和政策分析。  相似文献   

13.
厦门市土地利用/覆被遥感动态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厦门市为研究对象,利用1993年、2001年、2007年和2010年4个时相遥感影像,在GIS技术辅助下,结合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对1993-2010年间的城市用地变化过程进行了遥感动态监测与分析.研究表明:17年间,厦门土地利用变化迅速,城市建设用地、耕地、林地等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城市用地不断增加,建设用地比例从4.88%增加到15.14%,城市建设用地扩展与耕地保护的矛盾日趋尖锐。城市化和工业化水平不断地提高是其土地利用发生变化的主要驱动力,城区面积的迅速扩展是厦门城市化进程的显著特征。  相似文献   

14.
张莹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24):5966-5970
利用卫星遥感影像进行土地利用类型分类和动态变化监测是遥感应用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选择不同时相的ETM 和SPOT-5卫星遥感影像数据,对两期影像进行监督分类,快速提取不同时期的土地利用数据;然后进行动态变化监测,获得土地利用情况的变化特征和信息;最后对其分类精度进行评价分析。研究表明,两期影像中耕地、居民用地和未利用地这三个类别的变化面积较大;ETM 影像进行监督分类的精度为90.1692%,Kappa系数值为0.8268;SPOT-5影像进行监督分类的精度为95.1477%,Kappa系数值为0.9361。由于SPOT-5影像的分辨率较高,分类效果更优于ETM 影像,更能准确的反映土地类型的信息和特征。  相似文献   

15.
重庆市长寿区土地利用格局及动态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基于RS和GIS技术,对研究区1995年和2001年土地利用格局进行分析,结合景观格局指数和景观动态模型分析了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趋势及速率.结果表明:①林地、水田和旱地构成研究区内优势景观,1995-2001年耕地减少,城市用地增加.②山地旱地破碎化程度最高;有林地和丘陵水田破碎度较小,景观较完整;③湖泊和农村居民点斑块分布较散,同类间干扰小.城镇用地斑块距离增大,城镇扩张明显.④2001年景观异质性比1995年较高.⑤水域、城镇用地和耕地变化速率大,整体土地利用变化较小.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以新疆甘家湖梭梭林绿洲-荒漠过渡带为研究对象,基于 MSS、SPOT 和 ETM 遥感数据资料,基于景观生态学理论,采用土地利用变化分析方法,定量研究了甘家湖梭梭林绿洲-荒漠过渡带1972-2008年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特征和趋势,同时分析了土地利用类型转入/转出贡献率,并对其变化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972-2008年间,研究区沙地与盐碱地面积大增,且增加速度较快,而草地面积大量减少;林地和盐碱地是研究区最具优势的土地利用类型,沙地的优势度表现为增加的趋势;在转入和转出过程中,林地和沙地、盐碱地及草地和沙地之间的转化较明显,林地表现为内部的转移;转入贡献率中占优势的是林地和沙地,转出贡献率中占优势的为林地和盐碱地,说明林地、沙地和盐碱地在研究区土地利用格局中最活跃。过渡带内生态退化加剧,生态破坏严重,其主要原因与自然环境变化及水资源的利用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以干旱区典型的条带状绿洲一且末绿洲为例,以1972年MSS、1990年TM、2000年和2005年ETM+遥感影像为数据源.结合野外考察数据,选择适宜的分类指标体系,对遥感图像进行了监督分类,并获得了研究区土地利用/覆盖转移矩阵。研究结果表明,近33年来耕地面积一直呈现出增加的趋势,增加了92.588km^2,耕地面积的增加量主要是由草地和林地的转化而来,是增加最快的土地利用类型;林地和草地面积一直呈逐渐减少的趋势,其中减少最多的土地类型是林地,减少了65.641km^2,林地面积的减少由林地转移草地、水体和耕地的比例超过草地转移林地的比例而引起;草地面积减少了62.01km^2,这主要是由一部分草地转移耕地、一部分转移未利用地而引起;水域面积总体上有增加趋势,增加了22.073km^2,这主要由草地和未利用地转移水体而引起;未利用地变化幅度不大,有缓慢增加的趋势,增加了13.105km^2。  相似文献   

18.
彭英  陈志新 《科技信息》2009,(29):46-47
本文对现有的几类遥感图像分割方法进行了概括介绍,对基于水体光谱特征的水深遥感图像水陆分割方法进行了重点阐述,并验证了此方法的可行性。为在该领域进行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9.
在分析现实存在的区域上地利用问题基础上,采用相应评价指标进行了可持续性判定,并通过GIS技术手段实时,高效地为区域决策部门、土地管理部门提供判定结果,以实现区域土地的科学利用与管理。  相似文献   

20.
基于森林生态功能绿当量概念的提出与模型的建立,以重庆市江北区为例将其运用于土地利用结构优化工作中通过计算草地和农田的生态绿当量得到研究区域的综合绿当量,并将该值与以最佳森林覆盖率的生态优化标准进行比较,对研究区域的土地利用结构进行现状评价,在此基础上对研究区域土地利用结构进行优化调整,以期使该区域土地利用实现生态、经济、社会三效益的协调,达到最佳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