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李清照的词风格独具,自成一家。作为宋代婉约派大家,在诸多令人推崇的艺术创作特色中,最具有美学价值的当数超凡脱俗、炉火纯青的语言艺术。本文从李词平易清新的自然美、委婉曲折的含蓄美、和谐流转的音乐美、浓淡相宜的绘画美四个方面,谈谈对其语言特色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英语语言蕴涵着丰富的美的因素,只有真正领会了英语语言的美,才能激发出审美的兴趣,从而产生强烈的掌握英语的愿望。本文从音、形及修辞这几个方面阐述了英语语言之美,让原本枯燥乏味,晦涩难懂的英语语言展现出美的一面,把机械的英语学习变成一种美的享受。  相似文献   

3.
李德宏 《科技资讯》2009,(20):176-177
本文主要分析了教师语言在教育、教学和其他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指出教师语言是教师开展工作的主要手段和方式。侧重研究了教师语言的四个最高美学境界:节奏美.遣词美.具象美和机智美。并通过大量事实及个人教学经历论证了教师语言与教学效果、教学质量不可分割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广播节目主持人在注重语言规范化的同时,应注重语言艺术化的追求。广播节目主持人只能借助有声语言使广播受众“如见其人,如临其境”,语言艺术化问题可从语言的音律美、朴素美、形象美三方面来阐述。  相似文献   

5.
文章围绕“诗中有画”的特点从意境美、色彩美、含蓄美、韵律美等四个方面对盛唐诗人王维诗作的艺术特色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6.
汉诗之美,离不开诗歌的语言之美;英诗之美,也离不开诗歌的语言之美.同样道理,汉诗英译之美,也多在于译诗的语言之美.因此,在汉诗英译的过程中,应将汉诗的语言之美,转变为英诗的语言之美.诗歌的语言之美,主要包括典雅之美、通俗之美、简隽之美、借鉴之美、和谐之美、精当之美等.  相似文献   

7.
为了深入理解王维山水诗的思想感情和艺术特色,着重运用分析对比的方法,将王维与孟浩然的山水诗放在时代和作者经历、思想、审美观等背景下,主要从词汇及语用方面进行了梳理,得出王维山水诗的语言具有绘画美和富有禅意的清空美(后期)的显著特点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新世纪以来,美军将外语技能、军事行动区域知识和跨文化意识提升到关乎国家安全与国防安全的战略高度,将部队国防语言能力提升为与先进武器系统同等重要的“核心军事能力”,对各战区所有部队依据其岗位职责明确了国防语言能力建设指标要求.文中从简要介绍美各战区国防语言建设的宏观背景入手,剖析了美备战区国防语言建设的需求背景、语种规划、措施手段、发展趋势等.美对国防语言能力的重视和按战区建设国防语言能力的做法为我国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防语言体系提供了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艺术语言中的豪放风格进行了分析,并从从物质材料因素的角度出发,对豪放风格呈现出的艺术形象美、格调昂扬美、气势雄壮美的特点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0.
秦少游词素有词家“当行”、“本色”之称。李清照《词论》认为词“别是一家,知之者少。后晏叔原、贺方回、秦少游、黄鲁直出,始能知之。”大概就是指他们词中的“柔情曼声,摹写殆至”而言。张炎《词源》对秦词的意境、风格、语言都作了全面肯定。张耒有诗赞秦词:“秦子我所爱,词若秋风清,萧萧吹毛发,肃肃爽我情。”可见其艺术成就是多方面的。本文试就其蒙太奇手法略窥一斑。  相似文献   

11.
天光云影 摇荡绿波──析秦观词语工而入律特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秦观词具有“入律”“语工”的两个特点,入律主要是通过韵辙、四声、五音、清浊轻重的和洽所表现的声情之美;“语工”既有符词随境赋形,声情谐畅的因素,也指用辞的整饬。这些对于词来说几乎是纯美的品质,可称醇正的词人之词。  相似文献   

12.
李清照的《词论》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第一篇词学专论,是词学研究的重要文献。立足《词论》文本予以探讨,它是词发展的概述和对词人的品评,实际上首次提出了词学研究极其重要的两个问题:词与诗的关系和词的特质问题。基于音律规范来区分诗文和词,词在文体中“别是一家”,指出“以诗为词”和“以文为词”都会损害词的“本色”。基于内容方面的特点,社会重大题材适合入诗,而儿女私情琐事适合入词。把词从诗余的附庸地位独立出来,自立门户。这符合文学自身发展规律,也是宋词走向成熟的标志。这一切决定了《词论》在词学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气”字的本义发展到文论、词论中“气”概念的过程的梳理,进一步阐明辛词之气的本质特征是“豪气、奇气、真气”。这三气又不是孤立的,而是从三种角度对辛弃疾胸中、词中之气的描述。辛词之气可分为六种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14.
In order to search for sources of the raw material of the Qin's terracotta warriors and horses, we selected 20 samples of pottery warriors and pottery horses of the Qin's Mausoleum from pit No. 1, 19 samples of pottery warriors and brick from pit No. 2, 20 samples of clays near the Qin's Mausoleum and 2 samples of Yaozhou porcelain bodies. The 32 kinds of element content of each sample were measured by neutron activation analysis (NAA). These data were analyzed by fu zzy cluster analysis, the trend cluster analysis diagram was obtain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samples of terracotta warriors and horses from pits No.1 and No. 2 we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loam layer near Qin's Mausoleum, but their relations with the loess layers were not so close, and they were out of all relation to Yaozhou porcelain bodies. Thus, it could be deduced that the Li Mountain clay may be considered as the original place of the raw materials of the terracotta warriors and horses, the kiln sites might be located nearby the Qin's Mausoleum.  相似文献   

15.
潘阆是宋初一位著名的文学家,但今人对其研究不多。其《逍遥词附记》提出了突破前人路径、以词代诗的文体观,促使词由“酒席文学”向“言志文学”过渡,并将诗学理论用于词的创作与品评,有利于词体地位的提高。其词作打破了唐五代以来以抒情为主、以“闺阁”、“画堂”为描述对象的传统,长于纪实和叙事,代之山水风光,进而由“阴柔美”向“阳刚美”过渡,其词风“句法清古,语带烟霞”,为豪放词之初萌。  相似文献   

16.
苏轼对词的变革,基于他“自是一家”的创作主张和“以诗为词”的词学观念,“以诗为词”构成了苏词的本质特征。这一特征真正成熟是其密州词。密州词作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新气象:一、名篇佳作迭出;二、基于密州词作,他提出了词“自是一家”的创作主张和“以诗为词”的词学观念。密州时期其“以诗为词”的创作已经非常自觉、成熟,成为黄州词论的先期实践,为此后苏轼词呈现出“自是一家”的面目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密州词是他改革词体迈出的至关重要的一步,具有重要的美学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7.
秦始皇陵2,3号坑兵马俑原料来源和研制工程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究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原料来源和烧制技术,选取63个秦始皇陵2,3号坑的兵马俑样品和20个秦陵附近的黏土样品,2个耀州瓷胎样品,进行中子活化分析(NAA),测定每个样品中32种微量元素的质量分数.将这批NAA数据进行模糊聚类分析,得到动态模糊聚类分析图.结果表明,2号坑和3号坑兵马俑原料来源不完全相同,但多数兵马俑样品与秦陵附近的垆土样品关系密切,其原料来源可能在秦陵附近,由此推断烧制2,3号坑兵马俑的窑址也可能在秦陵附近.还初步分析了2,3号坑兵马俑研制工程的历史背景和秦陵封土,2号坑夯土、回填土与附近黏土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典词论中对于苏东坡词的评价,是我国古代文学理论审美观照发展历程的一束折影。两宋时期,由持论各异到褒扬之声占主流地位;南宋末暨金源,显露出词派论评端倪,有“豪放”并驾“婉约”曲体,拓宽词作发展创造空间的理论见解,昭示苏词“以诗为词”的创造意义:发展到明清,在偏重词派论评的基础上,步入“正”、“变”论辩,与诗骚传统的内在沟通,揭示出东坡词儒化的现实意义。东坡论绵延数百年,日趋切要,既是苏词本身的意义决定,更反映出文学审美观念历史形成的漫长曲折,以及我们民族富有理论思维的审美创造力。  相似文献   

19.
选取秦始皇陵1号坑兵马俑样品20个,3号坑兵马俑样品44个,秦陵附近黏土样品20个,耀州瓷胎样品2个,进行中子活化分析(NAA),测定每个样品中32种元素的质量含量.将这批NAA数据进行模糊聚类分析,得到动态聚类图.结果表明,1号坑和3号坑兵马俑原料来源不完全相同,但它们都与秦陵附近垆土关系密切,与秦陵附近黄土关系比较疏远,与耀州瓷胎的关系甚远.由此推断秦陵1号坑和3号坑兵马俑的原料可能取自秦陵附近的某些垆土层,烧制兵马俑的窑址可能也在秦始皇陵附近.  相似文献   

20.
岭南词是清词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的一大特征即是家族性.清代岭南的词学家族共20个,其分布具有突出的地域不平衡性.家族词学传统促进了词人的产生与成长,有力地推动了清代岭南词的发展.在岭南词学家族内部,词学既有传承性又有变异性,对此分析可以解释一些特殊的词学现象.对家族性进行研究,有助于对清代岭南词进行更深入、准确的观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