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是《世界知识》从1946年以来的老读者,看了改彩版后的几期“世知”,觉得很好,面目一新,这是一个跟上时代步伐的很大的改进。最突出的感觉是图文并茂,清晰的照片融入文章,使文章有了立体感、形象感,加上两个版的“图说天下”,生色不少。文章内容还是有深度、有权威的。我很感兴趣的是今年第13期的“标语口号下的朝鲜”和第15期的“双重性格的朝鲜战争”,如实反映朝鲜当前情况和朝鲜战争南北双方主要政治力量的情况,对后者我过去没有看到过这方面的资料。朝鲜问题很多方面是是非非值得人们思考,我们应该充分理解和同情目前朝鲜人民的困难处…  相似文献   

2.
美丽的河山1981年9月至1983年9月,我在朝鲜金日成综合大学经济系进修。在朝鲜的两年,我不仅熟悉了首都平壤,而且也到过朝鲜的一些名胜地、重要城市、港口和农村。我在朝鲜得到的印象是,朝鲜确实是一个美丽的国家。  相似文献   

3.
朝鲜的北半部和南半部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南北方人民是一个民族的骨肉兄弟。早日结束南北分裂局面,实现祖国的统一,是五千多万朝鲜人民的共同夙愿。这不仅符合朝鲜民族的根本利益,而且对于维护亚洲和世界的和平、安全与稳定也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4.
粉碎“四人帮”以后,打开了一个个被长期封闭的理论禁区,人性问题获得了重新研讨的机会,这是值得庆幸的事。什么是人性?它是由哪些因素构成的?人有没有共同性?这是当前争论较多、分歧较大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都没有专门具体地论述过。从当前讨论的情况看,人性是否应当包括自然因素在内,是许多文章争论的焦点。我认为人性问题,就是人的本质问题。人性即人的本质属性,主要指人区别于动物的特性。人的本质属性主要是人的社会性,而不是自然性。人有自然性,但自然性不是人的本质属性。人和人性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人性不应包括人的自然属性在内。在阶级  相似文献   

5.
该文主要介绍了《大数据时代高校图书馆工作研究》一书的主要内容,该书不仅传送了图书馆发展的走向及其对图书馆工作带来深刻影响的信息,同时也深化了对当代图书馆变革的认识,对于加快图书馆改革的进程有积极意义,该书同时指出大数据不仅是信息时代的现象,也是图书馆各项工作的立足点,作者还指出该书著者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我认为朝鲜的核计划主要还是为了加大对美谈判的筹码,这里当然不排除朝鲜确实有开发核武器的意图,因为钚和铀本来就是两用的原料。但也决不意味着现在朝鲜已经拥有了核武器。因为潜在地占有核材料,并随时准备跨过核门槛的不止朝鲜一个国家,也包括日本等,现在日本占有的  相似文献   

7.
这两日一直在读一本书《大转型:中国改革下一步》。我是在偶尔浏览英国《金融时报》网站时,看到了对这本书的介绍,遂为之心动,购买了此书。该书的作者韦森教授是上海复旦大学经济学院经济思想及经济史研究所所长,也是当下国内外一些主流媒体如《华尔街日报》中文版、FT中文网、《文汇报》等的著名时评家。此书荟萃了作者近年来关于中国政治、经济、社会的诸多思考。作者认为,中国的市场化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也累积了许多经济社会问题,中国经济社会改革已到了一个大转型的节骨眼儿上。作者认为,预算民主、税权法等领域的改革应是中国大转型的下一步方向。我非常赞同这样的观点,就是中国的改革已经到了大转  相似文献   

8.
一九六六年毛主席就指出;“教材要彻底改革”。这一指示,为教育革命提出了一项极其严肃的任务,也是对文革前旧教材的最有力批判。在阶级社会中,教育从来就是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专政的工具。不管哪一个阶级办教育,都要有适应于这个阶级需要的一套教材。所以,教材是与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专政的需要联系在一起的。文革前教育战线的十七年,是资产阶级专无产阶级政的十七年,这个时期的教材,也是适应资产阶级专政需要的。今天我们要把学校办成无产阶级专政的工具,就必须对旧教材进行深刻批判,彻底改革。历来的反动阶级都用“传  相似文献   

9.
一朝鲜问题的根源在那里?世界大战临近结束以前,美国本来要派史迪威将军担任朝鲜占住军的统帅,后来因为中国方面反对,就没有实现。中国就根本不赞成史迪威在亚洲方面担任什么职务,于是美国便从琉球战场调来了霍奇将军。霍奇不只是对于政治毫无所知,对于朝鲜更是门外汉,他们这一伙人却跑来教导朝鲜人民学习民主第一课。在中国,去掉了史迪威,来了魏德迈。在朝鲜,丢掉了史迪威,兜了一个圈子,也来了魏德迈。七月十一日,白宫宣布魏德迈特前往中韩两国,考察一般情形。在这位将军的笔下,有六位顾问,分掌政治、经济、财政、工程事宜。关于韩国的部份,据传调查目的如次:『一,分析美苏谈判组织朝鲜临时政府之僵局情形,以决定美国是否将在朝鲜南部单独行动,如马歇尔国务卿前在莫斯科外长会议时所已提出者。二,提供关于朝鲜军政府能否交国务部接管,代以民政管理之意见,二亿美元之特别援助朝鲜计划现尚在研究中,似将暂时加以搁置。』这是合众社记者的揣测(七月十一日华盛顿电)  相似文献   

10.
一问题的提出世界总的趋势是走向紧张还是走向缓和,在匈牙利事件和英法以侵埃战争发生以前,这个问题差不多不成为一个问题。因为朝鲜战争和印度支那战争相继停下来之后,四国政府首脑会议、中美会谈、苏英会谈、苏法会谈、东西方在经济和文化上日渐频繁的接触等等一连串的事实,证明了冷战确有解冻之势,整个国际局势比起过去几年缓和了不少。但是,在帝国主义者向匈牙利和埃及发动了进攻以后,人们对于世界总的趋势究竟走向紧张还是缓和就有一些不同的看法。有人连朝鲜停战以来国际局势趋向缓和的事实也怀疑起来,认为这几年的国际局势“紧张如故”。也有人鉴于匈牙利事件和侵埃战争所造成的紧张局面,推测今后的国际局势有一个相当长的时期还是继续紧张下去,甚至更加紧张。还有人认为现阶段的国际局势是和平力量和战争力量对峙,僵持的局面,既没有更加紧张,也没有趋向缓和。那末,现阶段国际局势的总  相似文献   

11.
吴德烈 《世界知识》2013,(14):26-26
朝鲜半岛局势时而紧张,时而缓和,反反复复,起起伏伏,牵动着东亚和世界的和平与稳定。有人指责朝鲜是"麻烦的制造者、挑衅者"。但笔者认为,这种指责不能说完全没有道理,却也有失公允。一个原本完整的朝鲜半岛为什么分裂至今?朝鲜为什么会从"无核"到"有核"?根源还在于60年前的那场战争。60年过去了,世界发生了巨变。南北越统一了,东西德统一了,而朝韩之间人为形成的"三八线"却没有消失。笔者认为,美国作为事实上朝鲜半岛问题的主宰力量,60年来对半岛都作了些什么?对今日的半岛局势该承担什么责任?应作出怎样的战略反思和调整?这才是解决朝鲜半岛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在文化上,朝鲜是很贫弱的.整个人民的百分之八十都是无知的——几乎是文盲.他们每天的生活,只是像牛一般的竭力劳动,他们与「文化」距离得很远.的确最近在朝鲜出版着许多的刊物,但是所出版的东西差不多都是反潮流的,那么这怎么能够说是朝鲜的进步呢?从来朝鲜人民不是不为教育所爱宠的.差不多每一个农民都还抱着封建的观念,不愿意受教育.这是从来的习惯.虽然资本主义的文化已走进了这个封建制度的朝鲜国土,可是他也没有开出什么花来.在朝鲜被日本吞并之后「教育法」是公布了,而且开办了许多学校,可是还没有做到教育向着群众的普遍化.在一九三一年受过教育的朝鲜人民的总数只有五十七万八千三百九十一人.这仅是整个居民的百分之十九.  相似文献   

13.
康狄 《世界博览》2014,(2):87-87
正美国人写出了朝鲜战争的残酷。阅读《从西点军校到鸭绿江——49届西点军校学生朝鲜战场亲历记》一书,最大的感触,就是战争既是英雄的成名场,又是埋葬精英的火葬场。一场惨烈的战争,基层官兵能存活下来已是幸事,青云直上者比之阵亡失踪者,比例是极小的。该书的作者梅哈福尔上校写的是1949届西点军校的毕业生,他写了他们在朝鲜战争中的战斗场景、生活点滴,写了他们在战场上的成功与挫折,写了他们在战场外的同学情谊及对家人的款款柔情。梅哈福尔上校写活了这一人数巨大的群体,他描写的是一群"人"。这群人是  相似文献   

14.
拙作《右下角的审美价值》一文的发表,引起了不少专家、学者和书爱好者的注意。赞同者有之,反对者亦有之。有的同志对“‘黄金三角’的审美观持疑”,有的认为“所授‘四法’也大可不必”,还有的同志认为强调右下角的安排是“让作者千方百计的故意做作”等等。我认为,这些同导对于我的观点并没有真正了解,对于我论文的实质也没有弄清楚,而只是断章取义的质疑发难。 自1990年发表那篇论文以来,两年的书法创作和研究实践,使我进一步巩固和加深  相似文献   

15.
书讯     
海南大学李仁君教授近期出版了其博士后学术专著:《价值理论——一个对劳动价值论的寻求合乎逻辑的解释》.这本书构建了一个严谨的理论体系,从历史分析、逻辑分析和数理分析的角度全方位地揭示了劳动价值的理论演进.这对喜欢理论思考的读者来说应该是个福音;尽管该书的数学的使用没有超过基本的微积分和线性代数知识,但对于不喜欢数学的读者而言,阅读本书时完全可以跳过数学部分而不至于漏掉本书的主要思想;对于急切想了解本书主要观点和意义的读者,建议先读该书的最后一章,因为在这一章系统而简洁地总结全书的思想.  相似文献   

16.
 早先发表学术论文是不能着急的事,一篇论文等一、二年才发表出来是很正常的。眼下这种情况一年比一年要好,一个原因是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另一个原因是可以发表的期刊也越来越多。这两者的飞速发展是如此惊人,以至于尽管有能力和资历发表学术论文的科研人员也在成倍增加,情况也没有变坏。对于一位论文作者而言,学术论文越是优秀,优秀学术论文的数量越多,国家和社会上的财富和资源就会更多地支持作者所在的机构(学校和研究院所)、团队和作者本人,这也呼唤了更多的优秀学术论文,这样的循环已经出现多年,日益成为注入科学技术内部的神奇力量。人们通常倾向于认为,能完成优秀的学术论文,同时意味着能够获得优秀的科研成果。这种一致性要求博士生早早地投入到发表优秀学术论文这件事上来。事实上,博士生将来(甚至现在)的成功,与发表优秀学术论文关系甚密。  相似文献   

17.
<正> ……。对于你提出的问题,在这封信里恐不能满足你的要求,只能作你初步的参考。首先,我希望你提高信心,以一个共产主义者的气慨,是没有不可克服的困难的,也没有什么作不到的事情。郭沫若同志原是学医的,范文澜同志原是研究经学和《文心雕龙》的,他们对历史和哲学并没有什么师承,而现在都成了名家。我自己在史学和哲学上是数不到的,也没有什么师承(仅从李达同志—现在是你们的校长—那里学过《社会科学概论》);曾学电,因参加革命活动,也没有学好;在革命过程中,由于要与伪马克思主义流派、反马克思主义流派等反动流派作斗争,只得苦钻,并常常是被迫应战。你的情况,总比我好得多。因此,我相  相似文献   

18.
人们对于历史尽管各有各的看法,但谁都会记得过去。当我们访朝之初,首先是忆起朝鲜人民已往的苦难历程。敌人会记得过去。他记着他的“钢与火的威力”,他记着:“朝鲜,我早已在地球上把它抹掉了,在我们这个世纪里,任何人都不会再听到朝鲜的声音。”难怪乎他们看到今天的朝鲜,就恨得要死,怕得发狂。好心的朋友们也会记得过去。他们记得:在朝鲜,在每一个人平均遭到了一颗炸弹一吨火药之后,苦难的朝鲜又承受了细菌战的袭击。他们担心,在遭受了如此惨重的打击之后,朝鲜人民还能够站立起来吗?他们不是  相似文献   

19.
朝鲜对我们来说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国家。我们熟悉的是它的过去,陌生的是它的现在。去年笔者到朝鲜,对朝鲜有了一些亲身的了解,加上多年对朝鲜的关注,便想介绍一些有关朝鲜的现实情况。在朝鲜,笔者发现许多地方都有很多标语,给笔者留下了深刻印象。这些标语充分反映了朝鲜的现实情况,因此笔者就从朝鲜的标语口号来介绍现在的朝鲜。在朝鲜的火车站,大型建筑以及会议室等许多地方都可以看到这幅标语。不仅如此,领袖画像也随处可见。朝鲜是一个对领袖十分崇敬的国家,在政治生活中有“领袖、党、人民群众团结一心”的说法。已故的…  相似文献   

20.
<正>今年10月,是中国与朝鲜建交70周年。值此节点,我和几位曾在朝鲜学习工作过的退休同事应朝鲜有关方面的邀请,在盛夏8月开启了朝鲜之旅。这是我时隔10年、有的同事时隔20多年再次重访故地。虽然因工作调动等原因,我们都多年未曾访朝,但始终关注着朝鲜的变化与发展,因为那里是我们学习、工作过十几年的地方,有我们青春的记忆,有难忘的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