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发现防止癌细胞分裂的新基因据美国霍普金斯肿瘤中心的科学家最近报道,他们已经在实验室发现1种能抑制癌细胞分裂的干扰基因“P53”。这项实验表明,人们在不久的将来可以找到1种自然蛋白质来治疗癌症。这个中心的贝克大夫说,目前已发现在结肠癌、脑肿瘤、骨癌、乳...  相似文献   

2.
一氧化氮(NO)既能促进又能抑制癌细胞的增殖与转移,但是NO在癌细胞增殖与转移过程中所起作用的分子机理尚未明确.采用微孔板荧光检测技术观察NO对癌细胞钙离子浓度的调节作用,实验结果显示,外源性NO能使细胞内钙离子荧光强度显著增强,且增强程度与NO质量分数呈正相关;此外,NO引起的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增大主要是源于细胞内钙库的钙释放.研究结果有助于在细胞分子层面认识NO在癌细胞增殖与转移中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3.
一氧化氮(NO)既能促进又能抑制癌细胞的增殖与转移,但是NO在癌细胞增殖与转移过程中所起作用的分子机理尚未明确.采用微孔板荧光检测技术观察NO对癌细胞钙离子浓度的调节作用,实验结果显示,外源性NO能使细胞内钙离子荧光强度显著增强,且增强程度与NO质量分数呈正相关;此外,NO引起的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增大主要是源于细胞内钙库的钙释放.研究结果有助于在细胞分子层面认识NO在癌细胞增殖与转移中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4.
科技新知     
一种蛋白可“召唤”癌细胞转移一个由加拿大和奥地利科学家组成的国际研究小组日前发现,骨骼内存在一种叫做“RANKL”的蛋白,它与乳房、前列腺和皮肤的癌细胞互相传递信息,“召唤”癌细胞转移。科学家还发现,一种已知的可以阻止RANKL蛋白活动的药物可以阻止癌征转移至骨骼。8日  相似文献   

5.
《中国西部科技》2013,(6):68-68
无论哪种癌症,当其开始转移和扩散到整个人体时,患者就会面临死亡的危险,医师已很难定位和治疗存在于多处的肿瘤。这种情况也许不久后就会发生改变,美国密苏里大学研究人员5月21日表示,他们找到了获取放射性纳米粒子的方法,该放射性纳米粒子能将癌症患者身体任何地方的淋巴癌细胞作为攻击的靶子。  相似文献   

6.
将鼻咽癌单克隆细胞株(CNE-2Z-H5)移植于裸鼠皮下,待裸鼠发生转移时,取其淋巴结和(或)肺转移灶癌细胞再次移植裸鼠皮下传代,如此用转移灶癌细胞重复传2-4代后,观察各代裸鼠的转移率和转移途径;同时观察各代癌细胞生长曲线、增殖指数及移植瘤瘤重和体积倍增时间的变化。结果显示:随着鼻咽癌转移灶癌细胞裸鼠体内的演进,各代裸鼠的转移率增高,且转移途径更为单一;各代癌细胞的增殖能力不断增强。提示:鼻咽癌细胞在裸鼠体内演进中转移能力和增殖能力均不断增强,且二者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7.
TIMP-1对肝癌细胞BEL-7402的增殖抑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构建含人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TIMP1基因的表达载体,以磷酸钙沉淀法转染人肝癌细胞系^1BEL-7402,研究过表达TIMP1对肝癌细胞生长的影响,本研究首先从正常流产胎儿组织中提取总RNA,通过RT-PCR扩增获得TIMP1基因,并克隆到pcDNA6表达载体中,经酶切鉴定,序列测定结果正确后,转染入肝癌细胞系BEL-7402,采用MTT(四甲偶氮唑盐微量酶反应比色法)、细胞生长曲线等方法,经数据统计分析发现:TIMP1过表达能够抑制肝癌细胞BEL-7402的增殖。  相似文献   

8.
利用裸鼠循环系统为实验体系,建立高转移性癌细胞实验转移模型。在此基础上,将体外经白细胞介素2活化的人LAK细胞与高转移性癌细胞同时注射于裸鼠尾静脉内;将未经活化的淋巴细胞与癌细胞一同注射,作为对照,观察LAK细胞抗实验性转移作用。结果表明,每只接受3×10~7 个LAK细胞与1×10~6 个肿瘤细胞的实验组5只小鼠,注射细胞后全部健康存活,无一生长肿瘤。而接受与实验组相同数量的淋巴细胞与肿瘤细胞的对照组5只小鼠,分别于注射后第五周在皮下、脊柱旁及肺脏内出现转移瘤生长。说明LAK细胞不仅在体外具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在裸鼠内也能够抑制高转移癌系实验性转移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结直肠癌(CRC)具有非常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成为全球第三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和第二大最致命的癌症.阿霉素作为化学治疗药物,多年来一直广泛应用于癌症临床治疗,但由于其耐药性和副作用,治疗效果较为有限.已有研究证明,在癌细胞中DNA修复能力会大大增强,这在很大程度上会使得癌细胞在化学治疗药物引起的DNA损伤中存活下来. Flap核酸内切酶1(FEN1)在各种类型的癌细胞中表达较高,并在DNA损伤修复中起着关键作用.研究表明,FEN1抑制剂SC13显著增强了阿霉素的治疗效果,这种联合治疗可以通过激活cyclinD-CDK4-6/INK4/Rb通路进而抑制结直肠癌的细胞增殖,故靶向FEN1可为阿霉素在临床使用中提供一种新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荔枝类黄酮糖基转移酶(UFGT)基因的克隆及其原核表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类黄酮糖基转移酶(UFGT)可以把不稳定的花色素催化成花色素苷,是花色素苷合成过程中的最后一个酶.在一定范围内,类黄酮糖基转移酶活性与花色素苷的合成呈现正相关,抑制UFGT酶活性比抑制其他酶更能影响花色素苷的合成.很多研究结果表明,UFGT是花色素苷合成的关键酶基因.本研究根据在荔枝上已知的UFGT基因片段,采用3′R...  相似文献   

11.
以siRNA技术对人胃癌细胞(SGC7901)和肝癌细胞(SMMC7721)的FAK表达进行抑制以后,通过MTT、损伤修复、Transwell、流式细胞仪、激光共聚焦和电子显微镜等方法对这些细胞的细胞行为的变化进行了研究。同时,以RT-PCR、Western blot、细胞免疫荧光法检测下调FAK表达对Src、Ras、Apex1、Rgnef的表达的影响。结果发现,FAK基因表达被抑制后两种癌细胞运动能力明显降低,细胞增殖力显著下降,Src、Ras、Apex1、Rgnef的mRNA表达水平以及蛋白质的表达水平也明显被抑制。结果表明,在癌细胞的转移、侵袭等过程中FAK有着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而且FAK可以促进Src、Ras、Apex1、Rgnef的表达,这可能有助于基于复杂信号网络理解FAK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作用。  相似文献   

12.
在肿瘤的发生发展的过程中,癌细胞可以通过多种免疫逃脱机制避免机体免疫系统的清除.在正常人体内,吲哚胺2,3-双加氧酶(Indoleamine 2,3-dioxygenase,IDO)是一种存在于免疫细胞内可以催化色氨酸通过犬尿氨酸通路代谢的酶,肿瘤的发生发展引发的炎症会诱导肿瘤微环境中的树突状细胞和肿瘤细胞持续高表达IDO,使肿瘤微环境中的色氨酸持续消耗,抑制对色氨酸敏感的T细胞的功能活性,进而抑制肿瘤组织局部的免疫活性,最终导致癌细胞逃脱免疫细胞的杀伤.抑制IDO的活性及其表达可以有效激活免疫系统对肿瘤的杀伤作用,因此,IDO成为了肿瘤免疫治疗的一个新靶点,目前针对IDO的抑制剂已经有Epacadostat、Indoximod、GDC-0919和BMS-986205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并有望作为肿瘤分子免疫治疗药物上市用于癌症的治疗,同时,新型IDO抑制剂PF-06840003和RG70099等也在不断地被研发出来.现就IDO对于肿瘤免疫的调节机制以及开发IDO抑制剂成为肿瘤免疫治疗新药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以目前的技术,人类还不能发明出有效并且安全无毒的药物,用来预防和治疗癌症。通用的化疗药物都有毒性,它们被用来杀死癌细胞,但同时也不同程度地杀死了人体内的健康组织。目标疗法,例如利用血管抑制剂对某一具体受体进行血管抑制或者有效生成基因,为控制癌症带来了极大的希望。血管生成是新血液管道生长的过程。成人的血管生长都是由疾病造成的,排除如月经和怀孕等少数的生理情况,肿瘤不可能长到0.08英寸这么大,除非是第一次形成时导致了新的血管扩张生成。因此,抑制血管生成就可以阻止癌细胞扩展,  相似文献   

14.
分析食管鳞癌转移淋巴结中鳞癌细胞与食管鳞癌组织中鳞癌细胞的蛋白质的表达差异,获取鉴别两者的分子标志物。用激光捕获显微切割技术分离出食管鳞癌转移淋巴结和食管鳞癌组织中较纯的鳞癌细胞,运用双向电泳和质谱的方法检测两者表达的差异蛋白,并用免疫印迹技术对差异候选蛋白进行分析、验证。发现29个差异蛋白点,通过质谱鉴定出6种有意义的蛋白,转移淋巴结中的鳞癌细胞中如peroxiredoxin 1等5种蛋白表达明显增高,1种蛋白MTCBP-1表达下调。因此激光捕获显微切割可以有效地解决组织异质性的问题;食管鳞癌组织中的鳞癌细胞与转移淋巴结中的鳞癌细胞的2-DE蛋白质图谱具有明显的差异表达,提示食管鳞癌的淋巴结转移过程的发生是多种蛋白质功能共同作用的结果,从而造成肿瘤细胞迁移性和侵袭性的进一步增强。  相似文献   

15.
以不同的受体选择性视黄素处理乳腺癌细胞,通过荧光显微术、TdT测定和细胞生长测定,分析视黄素诱导的癌细胞凋亡及其对癌细胞生长抑制的相互关系;将受体RARα基因转染乳腺癌MB-231细胞,发现受体转染与细胞凋亡诱导有关;RAR和RXR受体选择性视黄素联合使用,对诱导癌细胞凋亡和抑制癌细胞生长具有加强作用.结果证实,视黄素能够诱导乳腺癌细胞的细胞凋亡,并与抑制癌细胞的恶性生长相一致,这可能是视黄素抗癌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6.
高三尖杉酯碱对白血病细胞分化和肿瘤转移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研究高三尖杉酯碱(Hom)对白血病细胞分化和肿瘤转移的影响.采用四氮唑蓝法检测HL-60细胞的分化及测定游离磷含量观测肿瘤细胞Na+-K+-ATP酶和Mg++-ATP酶活性.肿瘤转移模型采用小鼠皮下接种Lewis肺癌观测肺转移灶数和小鼠足跖接种P388白血病细胞观察动物生存期,且用γ射线测定法评价125I-纤维蛋白原与肿瘤细胞的结合能力.结果显示Hom1.5~4.5μg/L能诱导HL-60细胞分化,Hom0.1μmol/L24h对Friend白血病细胞Na+-K+-ATP酶活性抑制,对Mg++-ATP酶活性无影响,Hom0.5~1.5mg·kg-1/d剂量下能抑制Lewis癌肺转移和P388白血病细胞淋巴道转移,以及Hom2~10mg/L抑制纤维蛋白原与癌细胞的结合.提示Hom能通过以上途径诱导肿瘤细胞分化和抗肿瘤转移  相似文献   

17.
长非编码RNA原被认为是基因组的垃圾,但中山大学科学家近期公布的一项研究结果证实,它对抑制乳腺癌的转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历时5年,来自中山大学的宋尔卫研究团队发现了这一调控乳腺癌转移的关键角色和新机制,在全球首次证实长非编码RNA可直接调控肿瘤细胞的蛋白质信号通路,从而抑制癌基因。该成果以封面文章发表在2015年3月9日出版的国际肿瘤学研究学术期刊《癌细胞》上。  相似文献   

18.
用鬼桕毒自旋标记衍生物对子宫颈癌细胞(HeLa)、乳地鼠肾传代细胞(BHK)和人胚肺成纤维细胞(KMB)进行了体外抑制试验,发现鬼桕毒自旋标记衍生物在用量为0.1毫克时,对HeLa、BHK细胞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我们还就鬼桕毒自旋标记衍生物对兔脑环腺苷酸磷酸二酯酶(cAMP-PDE)活性的抑制效果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对cAMP-PDE活性有较强的抑制,抑制率普遍与阳性药物-氨茶碱相近似,达30—40%。  相似文献   

19.
整合素在肝癌细胞侵袭和转移中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癌细胞与细胞外基质(ECM)的粘附是恶性肿瘤侵袭首要步骤。肿瘤细胞与细胞外基质的粘附是通过细胞膜表达的特异受体介导的,其中整合素家族为重要的粘附分子。对整合素表达相关的细胞外基质的介绍及肝癌细胞侵袭与转移中整合素研究的综述,可了解相关的整合素所介导肝癌细胞与细胞外基质、肝癌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文中提及肝癌细胞趋化运动中相关的整合素,有助于进一步了解整合素在肝癌侵袭与转移中的作用。整合素参与了整个肝癌细胞的侵袭转移过程,寻找出干扰整合素与配体相互作用、特异性增加或减少整合素在肿瘤中的表达的物质,从而阻断肿瘤的侵袭与转移,对抗癌药物的研究有着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科学世界》2006,(7):13-13
当运动员在奥运会上向着体能的极限冲刺时,其体内细胞的能量输出模式也产生了变化,它们会选择一种无氧的途径从而保持体液的流动。其实,当周围充斥着大量的氧时,癌细胞也会采用类似的策略,科学家称之为“无氧糖酵解”。如今,研究人员发现,通过抑制与无氧糖酵解有关的一种关键的酶,能够显著降低癌症的生长速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