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炎冰  宋子良 《大自然探索》1996,15(2):107-112
本文在合理界定交叉学科概念基础上,立足分子生物学发生的史实,动用科学认识论的相关原理,从哲学,科学背影等外源域,科学主体的知识储备,创新意识,臻美心态内生域,以及外源内经方位,详尽剖析了交 学科的生成机理。  相似文献   

2.
本文是对一门新兴交叉学科——计算统计学的简单介绍与评述,并把George Mason大学E.G.詹姆士教授的一本新书《计算统计学基础》介绍给读者。它有助于我们了解计算科学,尤其是计算统计学这一领域的前沿与概貌。  相似文献   

3.
细菌纤维素:一种环境友好的纳米材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光  近藤哲男 《科学》2006,58(2):14-17
纳米科学的产生堪称科学史上的一次革命,纳米科学的发展又为化学、物理学、材料学、生物学及仿生学学科的交叉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由于纳米材料所见有的独特性质段新规律的发现,近年来这一领域形成了新的交叉学科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4.
熵与交叉学科学术讨论会将于今年秋在乌鲁木齐市举行,现征集关于熵(信息)及其规律的认识,以及熵在交叉学科中的应用(包括与此有关的哲学文章)等方面的论文。论文摘要(不多于1000字)请于1987年5月前寄乌鲁木齐市新疆气象科学研究所张学文收。  相似文献   

5.
金融物理学是用统计物理、理论物理、复杂系统理论、非线性科学、应用数学等的概念、方法和理论研究金融市场通过自组织而涌现的宏观规律及其复杂性的一门新兴交叉学科。简言之,金融物理学家将金融市场看作一个复杂系统,把其中的各种数据如个股价格、指数、房价等看作是物理实验数据,力图寻找和阐释其中的“物理”规律。[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科学通报》2006,51(24):2841-2841
《中国科学G辑: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共同主办.2003年从《中国科学A辑:数学物理学天文学》中分离出来,是物理学、力学、天文学的综合性学术期刊,主要报道凝聚态物理、原子分子物理、光物理和声学、量子信息、理论物理、粒子物理、核物理、核技术、加速器和探测器、等离子体物理;一般力学、固体力学、流体力学、生物力学;天体物理、天体力学、天体测量、天文技术和交叉学科的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等有重要意义的成果.双月刊.被《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网》、《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科学文献数据库》和《中国数字化期刊群》等检索系统收录.  相似文献   

7.
深地科学和技术实验的发展及战略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地科学,即深部地下科学是诸多交叉学科前沿领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迄今为止,世界上已有的10多个深地实验室中,多数都在数百到1000多米深.  相似文献   

8.
科学的发展越来越多地呈现各种学科内容的交叉和融会贯通,这种趋势有多种原因:一是旧有的学科领地已经深耕细作得比较充分了,要挖掘出新成果相对困难;二是随着社会的需求和科学的发展,旧有学科的划分需要突破,新的学科则会应运而生,而新学科大多会建立在多学科的结合部位上;三是交叉学科本身就是一个新领域,在他人尚未耕种的土地上耕耘,获得新发现、新成果的概率就会更大一些,也就是说有交叉学科是创新的基地之一。诺贝尔奖的两种情况多年来的诺贝尔奖成果正在证明这种趋势。表现为两种基本情况。一种是在交叉学科的研究上获得重大成果。如…  相似文献   

9.
全球变化研究计划始于1989年-1990年成立的全球变化研究行动小组,是迄今规模最大、范围最广的国际合作研究组织之一,涉及地球科学、生物科学、环境科学、数学和物理学、天体科学和遥感技术、极地科学、社会科学、数据库与网络化技术应用等众多的学科领域。此项目主要研究大气物理、生物学和社会经济学以及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的焦点之一就是地球系统的变化过程和变化规律。以地球系统科学理论为指导,强调跨学科、交叉学科和跨部门、多国参与研究,以及全球性环境问题的区域尺度和全球模式研究。从目前的发展来看,全球变化研究是一个庞大的计划体系,它由四个相对独立又相辅相成的分计划组成,即全球气候研究计划、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全球环境变化的人文因素计划和生物多样性计划。目前,研究热点包括:大气组成、生态系统变化、全球碳循环、全球人文、气候多样性和变化、全球水循环等。  相似文献   

10.
生物地球物理学的产生与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潘永信  朱日祥 《科学通报》2011,56(17):1335-1344
地球庞大的生物群落广泛地参与了岩石圈浅层、水圈和大气圈的物理和化学性质的改造过程. 认识生物圈及其与其他各圈层相互作用, 具有重要的地球系统科学意义.近年来, 随着生物地球科学的发展, 地球物理学方法和技术开始被应用于地质微生物改造作用、地球物理场对生物的影响等研究, 从而产生了生物地球物理学这一新的分支交叉学科. 本文评述了生物地球物理学的产生和一些最新研究进展, 旨在促进生物地球科学的发展与深化.  相似文献   

11.
A general law of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is from material science, information science to mental science, and from material science, life science to human science. We should enlarge the input for researching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life science because they reflect the developing tendency of the science.  相似文献   

12.
郭丽 《科学之友》2009,(12):103-104
文章基于对逻辑经验主义者倡导的传统科学理性所陷入的困境的剖析,以及对历史主义、新历史主义、科学知识社会学及后现代主义等为摆脱这种困境而走向相对主义的原因的揭示,阐述了修辞战略作为介于理性与非理性之间的一种中间战略,走进科学殿堂的可能性和合理性,此外,在科学实践中,那些成熟的、有效的和成功的科学修辞战略的具体运用,也都深刻地表明充分,有适当构成的、辩证理性指导下的科学修辞战略为我们提供解决传统科学理性困境、解决理性和非理性之间的矛盾提供了一种可选择的进路。  相似文献   

13.
卡尔·皮尔逊是19和20世纪之交著名的哲人科学家.他的科学观在本世纪初对我国学术界和思想界有很大影响.本文主要以他的代表作《科学规范》为据,较为详细地讨论了他的科学观的几个方面:科学的目的、特性和价值;科学的范围、方法和分类;科学与想象力和审美判断。  相似文献   

14.
胡化凯 《大自然探索》1996,15(2):118-123
本文系统考察了中国古代一系列五元化科学分类理论的基本内容,科学价值及其历史背景,认为商周时期的尚五 意识和战国秦汉盛行的五行观念是这类理论得以产生和流行的主要文化基础。  相似文献   

15.
科技档案管理工作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简要论述了科技档案的特点和科技档案的管理办法,特别对电子科技档案的管理应该加强保密工作。企业必须重视科技档案的管理工作,充分发挥企业档案管理的作用,从而获得最佳的工作效率、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讨论了科研过程的合作性质和意义,重点研究了著名科技杂志中论文合著率,及其所反映的合作状况,发现合作首先是受研究领域和对象的制约的产物,而不是研究者之间友谊的结果;其次取决于科学研究的劳动性质。提出合作是科学研究自组织发展的结果,同时合作的出现,又进一步激励了科学研究,因而合作研究与科学发展本身是一个交互作用的“循环”过程,合作既是科研演化的结果,又是科研演化的动力  相似文献   

17.
葛瑞法 《科学之友》2007,(10B):168-169
分析了中国近代科技衰败的根源,从理论角度分析其产生原因,并指出当前对于中国近代科技衰败的根源所出现的几种误区,在此基础上作出前景展望。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中国近代科技衰败的根源,从理论角度分析其产生原因,并指出当前对于中国近代科技衰败的根源所出现的几种误区,在此基础上作出前景展望。  相似文献   

19.
The progress in the science of energy utilizations will act crucial effect on the developments of energ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hich will then promote social and economical developments and fulfill requirements for the national strategic objectives. For the sake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 harmonious blend of energy utilizations and environment considerations will become one of the vital topics in the future research area of energy science. It is suggested that clean and high-efficiency utilization of traditional or fossil energy resources, fundamental investigations on the energy and environment theory, renewable energy utilization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nuclear energy are selected as priority research areas during the period of the Tenth Five-year Plan of China, according to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world energy science and the research background of Chinese energy science. It is expected to promote the interdisciplinary investigations in the science of energy u-tilizations and provide scien  相似文献   

20.
The progress in the science of energy utilizations will act crucial effect on the developments of energ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hich will then promote social and economical developments and fulfill requirements for the national strategic objectives. For the sake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 harmonious blend of energy utilizations and environment considerations will become one of the vital topics in the future research area of energy science. It is suggested that clean and high-efficiency utilization of traditional or fossil energy resources, fundamental investigations on the energy and environment theory, renewable energy utilization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nuclear energy are selected as priority research areas during the period of the Tenth Five-year Plan of China, according to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world energy science and the research background of Chinese energy science, It is expected to promote the interdisciplinary investigations in the science of energy utilizations and provid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support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related advanced high technologi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