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岸生物资源的超强开采及其对虾病大流行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论述了近岸生物资源的超强开采,特别是养虾业为此做出的贡献,初步分析了这种超强开采对虾病大流行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双季对虾养殖是利用不同养殖种类的生态学和生物学特性差异,进行一年双季养殖。利用1976年南移到福建南 部的中国对虾(Penaeus orientalis)的子代作为亲虾,经过越冬培育仔虾作为早季养殖的对象.以本地产的长毛对虾(P.penicillatns)为晚季养殖的种类,进行一年两季轮养。双季对虾养殖可在不增加人员、设备和基本建设投资的情况下,充分利用原有池塘的生产潜力,改变养殖方式及生产安排,达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增加收入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成虾发光病病原体的分离鉴定及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成虾养殖中也经常发生发光病,危害同样十分严重.研究证明,哈维氏弧菌(Vibroharveyi)也是成虾发光病的主要致病菌.注射、投喂、创伤、浸泡等几种感染方式都会造成对虾大量死亡,但感染速度和发光程度有明显的差别.侵入虾体内的发光菌的数量对对虾的成活率有明显的影响.致病菌与幼苗发光病的药物敏感性相似,仅对少数药物敏感,2种药饵可减少损失率,但防治工作应以预防为主,综合处理.  相似文献   

4.
虾池和海区细菌数量变动与虾病发生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检测了92年11月至93年5月同安西柯两口日本对虾(Penaeusjaponicus)和一口斑节对虾(P.monodon)池及其进水沟的水和底泥几种细菌数量及六种生态因子,并探讨了细菌数量变动和生态因子变化与虾病发生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温度对白斑综合症杆状病毒致病力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患有白斑综合症的病虾肉在水温55℃以上浸泡15min后,白斑综合症杆状病毒(WSBV)失活不能感染斑节对虾;患有白斑综合症的病虾肉在-20℃的冰箱保存60d后,WSBV仍然具有致病力;用患有白斑综合症的病虾肉投喂日本对虾和脊尾白虾时,养殖水温越低,死亡率也越低;病厚蟹肉在水温26-30℃的海水中浸泡81.5h后,WSBV不能感染斑节对虾。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导了斑节对虾亲虾越冬和培育的有关生态条件。亲虾越冬时的水温应维持在20℃左右,在这种条件下存活率达80%以上。通过切除亲虾单侧眼柄性腺可以诱导成熟。手术亲虾的存活率达89.6%,成活率达41.3%.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导了斑节对虾子一代,在水泥池中饲养的全过程。越冬存活率为90.6%,饲养期间水温为19.7--31.1℃,盐度为17—26.2℃,越冬水温为20℃左右,用鲜贝肉杂鱼、虾等饲养,斑节对虾在池养条件下,雌虾性腺不能发育成熟,必须施行手术才能诱导性腺发育成熟,从仔虾养到能用于切除单侧眼柄诱导性腺成熟约10个月,施手术到第一尾亲虾成熟产卵为59天。试验表明:在池养条件下,只要饲养管理得当能达到做为亲虾的规格,用切除单侧眼柄的方法,可以培育成为产卵用的亲虾。  相似文献   

8.
白斑综合征病毒对日本囊对虾仔虾免疫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含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的病虾组织匀浆上清液对日本囊对虾(Marsupenaeus japonicus)仔虾进行攻毒,于0,6,12,24,36,48,72,96,144 h时间点取样,以研究WSSV对仔虾体内总蛋白含量、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K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酚氧化酶(PO)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投喂感染后,与吞噬作用相关的水解酶ACP、AKP呈显著变化,于24 h时达到最大值;与氧化应激有关的SOD和PO也变化显著,分别于72和6 h达到最高值;ACP、AKP、SOD和PO均对病原反应敏感,可以作为WSSV入侵日本囊对虾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9.
施允芳 《广东科技》1998,(11):13-15
中共广东省第八次党代会,决定发展外向型作为增创新优势三大战略之一。对虾是广东出口大宗产品,国内外市场长盛不哀,经过近20年的努力,全省已建成相当规模养虾出口基地,并积累了一些经验。但以往建设的多数虾池,标准低,质量差,且已老化,水质很易污染,暴发性虾病尚无灵丹妙药加以根除,严重制约了对虾的发展。解决的根本办法还是从建设高标准对虾安居工程入手,创造一个良好生态环境,为实现养虾“三高”提供保证。现就发展我省对虾对策作如下探讨。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以鱼粉为主要蛋白源,运用梯度法设计5组蛋白质饲料,在相同饲养条件下,比较用这些饲料进行饲养后长毛对虾仔虾的生长率、增重率和成活率。饲养结果表明,蛋白质含量在46.49~56.64%的饲料,可以满足对虾仔虾正常生长的需要,其中饲料蛋白质含量为56.64%时仔虾的生长率和增量率最高。饲料蛋白质含量超过64%的生长率与增重率略有降低。因此,认为饲料的蛋白质含量46.49%~56.64%的平均值为52%,是长毛对虾仔虾饲料的最适蛋白质含量。  相似文献   

11.
1999年5月,将体长为0.65cm的中国对虾(Penaeuschinensis.)仔虾分别放养在盐度为22‰和16‰的2种半咸地下水(简称地下水)和盐度为32‰的海水中3d后,仔虾成活率出现显著差异;而放养在加盐调配成盐度为26‰的地下水和盐度为32‰的海水中3d后,成活率无显著差异.体长为1.1cm的中国对虾仔虾在盐度分别为32‰的海水、16‰的未经处理的地下水、16‰的氧化处理的地下水、26‰加NaCl调节的地下水和26‰的加卤水调节的地下水中养殖4,8,12d后,成活率差异不显著.试验证明,体长为0.65cm的中国对虾仔虾对低盐度(16‰~22‰)地下水的适应能力较差,不能直接放养于池塘;体长1.1cm的中国对虾仔虾可直接在盐度16‰以上的地下水中放养.  相似文献   

12.
养虾水体环境因子变化与对虾病毒病之间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养虾水体的盐度、溶氧量及pH值等主要理化指标的变化与对虾暴发性病毒病害大流行之间的关系.以低剂量病毒感染中国对虾(Penaeuschinensis),人工改变海水盐度、溶氧量、pH值等理化指标,发现其变化与对虾发病死亡之间存在明显的诱发关系.结果对阐明对虾暴发病毒性流行病成因及指导虾农科学养虾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海水虾池的太阳池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观测发现,雨后天晴时,海水虾池易产生太阳池效应.主要表现在池水盐度分层,形成密度梯度,水体热对流受阻,底部水温上升.测得池水表层水温30℃,底层水温达34.2℃,上下层温差达4.2℃.以水族箱模拟冬夏季条件实验结果表明:日气温31—24℃时,经8h太阳光照,下层水温从31.2℃上升到44.7℃,上下层水温差可达7℃,造成水中日本对虾、菲律宾蛤仔死亡.而对照组表层与底层温差不明显,日本对虾未发现死亡.实验结果与海水对虾池实际情况相符,认为太阳池效应是雨后虾池对虾毁灭性死亡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新型虾保鲜剂(PPR—1)在对虾保鲜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实验比较新型虾保鲜剂(PPR-1)及其它类型的虾保鲜剂如亚硫酸氢钠(SBS)、植酸(PA)及日本虾保鲜剂(JPR)对中国对虾的保鲜作用。实验指出:(1)在冷藏与冷冻保藏条件下,PPR-1及JPR对中国对虾的保鲜效果均优于PA和SBS;(2)在冷藏或冷冻条件下,去头保鲜效果均优于带头保鲜效果。  相似文献   

15.
为开发渤海滩涂对虾养殖业,研究盐度(30‰和45‰)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中国明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和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仔虾生长和存活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10周的室内养殖,除斑节对虾外,凡纳滨对虾和中国明对虾在不同盐度下生长无显著差异(P>0.05).凡纳滨对虾无论是在盐度30‰或45‰,其生长和成活率均显著高于中国明对虾和斑节对虾(P<0.05),表明凡纳滨对虾更适于高盐环境养殖.  相似文献   

16.
中国对虾仔虾对磷需要量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观察在饲料中中磷酸二氢钾对中国对虾仔虾存活率、体长增长率及仔虾体内含磷量的影响,探索了仔虾对磷的需要量。研究表明,活加磷酸二氢钾使饲料中磷含量为1.16%~~1.37%时,仔虾的体和蔷和蓄最佳。饲料中磷含量在0.71%~1.82%的范围内,对仔虾的存活率、体内的磷含量无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丁香酚对日本囊对虾麻醉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日本囊对虾(Marsupenaeus japonicus)安全麻醉寻求一种好的方法,研究了不同质量浓度(50,100,200和400 mg/L)条件下丁香酚对日本囊对虾的麻醉效果以及麻醉状态下对虾离水操作的可行性.水温为25℃,丁香酚质量浓度低于200 mg/L时,麻醉对虾的复苏率均可达100%;而丁香酚质量浓度为400 mg/L时,幼虾和成虾的复苏率分别为86.7%和93.9%.在丁香酚质量浓度为50~200 mg/L时,麻醉后的日本囊对虾幼虾和成虾离水暴露8 min后,复苏率为100%,复苏对虾3 d后的存活率均为100%.研究结果表明,丁香酚是日本囊对虾有效、安全的麻醉剂.  相似文献   

18.
曾雄飞  曾燕  曾江 《广东科技》2011,20(24):219-F0003
(通讯员:曾雄飞、曾燕、曾江)2011年2月20日,曾雄飞开赴湛江吴川塘尾养虾基地,深入养虾第一线,研究对虾的养殖规律,经过8个月的深入研究,曾雄飞发明与创新团队终于发现了对虾爆发病的一种主要病原菌——冰白菌。另一种主要病原菌是荧光菌。  相似文献   

19.
通过广东省廉江市龙营围对虾养殖场的现场试验,对3种防治虾病的药物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显示,各处理组斑节对虾杆状病毒(Penaeus monodon baculovirus,MBV)感染率与用药前及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别(P>0.05).MBV感染度各处理组与用药前及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01).其中以2号药物的作用较明显,但各处理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别(P>0.05).对照组与用药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别(P>0.05).研究表明,3种药物均能降低MBV的感染度,起到预防MBV病发作的作用.鉴于2号药物价格较昂贵,而1号药物和维生素C则药源丰富,价格便宜,其作用和2号药物无显著性差别,故主张1号药物和维生素C合用,作为预防MBV病发作的首选药.  相似文献   

20.
报导了 1990年以来温州四种人工越冬亲虾 (中国对虾、长毛对虾、斑节对虾、日本对虾 )发生的  疾病 ,共发现 19种病害 ,主要病害为细菌病、镰刀菌病、拟阿脑虫病 ,同时研究了其危害情况及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