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报导了以解剖法和整体连续切片法对尖刀蛏、(Cultellus scalprurm(Gould)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研究的初步结果,并与竹蛏科(Sotenidae)的小刀蛏(Cultellus autenuatus Dunker)、小荚蛏(Sitioue minima(Gmelin))、缢蛏(Sinonovacula constricta(Lamarck))的形态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2.
3种蛏基因组DNA的多态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RAPD技术对缢蛏(Sinonovacula constricta)、尖刀蛏(Cultelles scalprum)和直线竹蛏(Solen linearis)基因组DNA的多态性进行初步研究.经28个随机引物扩增,共得到255条扩增片断,片断长度为150~2 000 bp.通过POP-GENEI.32种群遗传分析软件计算种群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和遗传距离,并采用UPGMA聚类分析方法进行处理得到系统树.在UPGMA聚类中,尖刀蛏先与缢蛏聚在一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其次是直线竹蛏.缢蛏、尖刀蛏和直线竹蛏两两之间的遗传距离分别为0.357 8、0.493 0、0.382 4,其遗传距离已达到科的水平,研究表明3种蛏不宜同归为竹蛏科,支持徐凤山(1997)将3种蛏分别归为灯塔蛤科、刀蛏科和竹蛏科的分类观点.  相似文献   

3.
以PHA和秋水仙素注射直线竹蛏(Solen linearis Spengler)体内,取其鳃组织进行低渗、固定、制片等处理.实验结果表明,直线竹蛏的染色体2n=38,核型公式为2n=28m 6sm 2st 2t,染色体臂数NF=72,未发现随体及性染色体.将我国沿海分布的直线竹蛏、长竹蛏和大竹蛏进行比较,发现3种竹蛏的核型较相似,而西班牙加利西亚沿海的S.marginatus的核型则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4.
中国淡水蛏的形态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报道了以解剖法对中国淡水蛏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研究的结果。并与蛏科的缢蛏和刀蛏科的尖刀蛏的形态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5.
福建省福宁湾产的尖刀蛏Cultellus scalprum(Dould)种群由三个年龄组组成,Ⅰ、Ⅱ龄个体占优势。经1985、2—1986.1.周年规测,体长生长Ⅰ龄组最快.体重增长Ⅰ至宽龄逐渐加快.呈现体长体重生长的不同步现象。因水温、饵料、生殖活动等,2月和8月体长生长缓慢,形成冬轮和夏轮。分析了异速生长、生长参数和生长曲线.体长生长方程为Lt=8.736(1-e^-0.120073(1+1.71872))(F=299.935,R=9.993398);体重生长方程为:wt=21.7564(1-e^-0.000003(1+1.71874))^3(F=126.017,R=0.984497),符合尖刀蛏的生长规律。同时对采捕规格提出了初步意见。  相似文献   

6.
乐清湾潮间带贝类的区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导了乐清湾潮间带贝类73种,隶属于39科59属,与邻近海区比较,按温度性质分3组:46种为我国沿海广温广布种;24种为分布于东海、南海的亚热带种;3种分布于渤、黄、东海北部的暖温带种;经分析其区系属印度─—西太平洋区系区的中国─—日本亚区.  相似文献   

7.
一、本文报告我国福建沿海潮间带星虫类Sipuncuidea 11种,隶属于1科、4属,其中2个种为我国首次记录。二、本文对我国已有记载的个别错误种类给予更正。三、分布于福建沿海潮间带的星虫随纬度的增加其种数逐渐递减。其中Sipunculus nudus和Phasolosoma esculenta二种分布广、数量多,为本海区的优势种。四、星虫分布与底质有密切关系。分布于沙底质的种类有3种,泥沙底质的种类有7种,泥底质的种类有2种,红树林区的种类有1种,岩礁区的种类有4种。星虫分布与潮区有关。分布于高潮区的种类有4种,中潮区的种类有9和,低潮间的种类有7种。  相似文献   

8.
四种竹蛏肌浆蛋白的电泳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的方法对产自大连沿海瓣鳃纲(Lamellibranchia)真瓣鳃目(Eulamellibranchia)竹蛏科(Solenidae)中四种蛏进行了肌浆蛋白的比较,通过相似性系数的分析,探讨了该方法在分类学中的应用及前景.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导在福建沿海调查并在厦门港试验的结果,共包括鑽孔动物19种,其中软体动物16种(船蛆;密节(?)船蛆、马特海筍等)甲壳动物3种(团水(卂虫虫);蛀木水(卂虫虫)等)。 船蛆(Teredo navalis)危害性最大,团水(卂虫虫)(Sphaeronta retrolaevis)严重危害河口半鹼淡水中的木质建筑物。蛀木水(卂虫虫)(Limnorta lignorum)专门破坏沿岸潮间带中低潮区的木质建筑物。密节(?)船蛆(Bankia saulii)的危害也很严重。 厦门港船蛆的繁殖季节是3-12月(水温16.2°-28.2℃),5-9月为繁殖盛季(21.8°-28.2℃)。数量变动与繁殖季节是一致的:夏秋两季最多,春季次之,冬季几近绝跡。 蛀木水(卂虫虫)分布在高鹽水域(S_1>25‰)的潮间区,团水(卂虫虫)生活在半鹼淡水的河口水域(S,0.75-24.3‰),船蛆的适应范围最广,从河口(S,2.6‰以上)至浅海区都有分布;自表层至底层逐渐增多。  相似文献   

10.
对长江口南翼上海滨岸带三个站点潮滩上覆水、沉积物和间隙水中的三态无机氮的含量分布的年度季节性监测研究表明:潮滩上覆水中溶解无机氮以NO3—N为主;表层沉积物中可交换态无机氮以NH4—N为主,约占70%-85%;沉积物间隙水中主要无机氮为NH4—N和NO3—N.在冬季潮滩上覆水中硝态氮含量明显降低,而沉积物和间隙水中氨氮和硝态氮的浓度则有较大增加.初步探讨了潮滩水和沉积物中无机氮分布季节性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估算了潮滩表层沉积物—水界面无机氮的扩散通量,指出NIL—N的扩散释放对滨岸水环境质量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1.
本文报导了东北区(包括沿海岛屿)两栖类分布的情况.辽宁省两栖类的分布具有东北区与华北区之间过渡的性质;中部吉林省的两栖类,反映了东北区两栖类分布的一般特点.气温为东北区两栖动物分布的主要限制因子.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山东沿海7地市防护林树种分布适宜性进行分析,可综合反映不同立地因子对各防护林树种的影响,为更加科学地进行防护林树种规划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LandUSEM模型,以山东省森林资源管理“一张图”调查数据为基础,以1∶100万数字化土壤图和DEM数据为辅助数据,对山东沿海7地市防护林树种分布适宜性进行分析。【结果】受地貌因子影响较大的树种有26种,土壤类型对各优势树种的影响相对敏感,不同林种条件下各优势树种的适宜性差异较大。7种因素对49种优势树种影响的平均相对权重分别为地貌(0.19)>土壤类型(0.15)=坡度(0.15)=土层厚度(0.15)>林种(0.14)>坡位(0.13)>坡向(0.09)。目前在以黑松、赤松和刺槐为优势树种的防护林中,黑松、赤松分布的相对适宜度较高,90.48%的刺槐林分布不适宜或临界适宜。建议在刺槐林分布适宜性较差的低山丘陵区种植黑松、油松、麻栎、山楂、杜仲、蒙古栎、栎类、樱桃、酸枣等树种与其混交,提升刺槐林的生态效益。【结论】山东沿海7地市防护林树种分布适宜性整体较好,利用LandUSEM模型进行树种分布适宜性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报导了六横岛潮间带底栖生物的种类、组成、数量分布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经鉴定,六横岛泥沙滩潮间带共有底栖生物27种,其中软体动物占40.8%,多毛类和甲壳类各占29.6%。泥沙滩底栖生物密度(除沙滩节肢动物外)均以高潮区→低潮区逐渐降低,不同潮区生物量均无明显的变化规律,但不同生境潮间带决定着不同底栖生物种类组成,泥滩以多毛类占优势,沙滩则以软体动物占优势.  相似文献   

14.
关于兴城沿海多毛类的研究,前人巳做了一些工作(吴宝铃等,1979年),但都比较零星。特别是在区系的专题研究方面,至今还没有一个系统完整的资料。兴城沿海位于我围渤海北部,属于温带海区。栖息在这里的多毛类是相当丰富的,各种生态类型都可见到。其中游走亚纲各科的动物,有沣多种类都可做为鱼类的饵料;隐居亚纲由其栖息场所多为底内,因此其地区分布局限性较大,这对于动物地理分布的研究可提出标示。作者认为,研究这一海区多毛类的区系组成、生态分布,对进一步了解中国海多毛类分布,发展海洋渔业,可提供基础资料。 1980年9—10月和1981年5—6月,作者对兴城沿海新立屯、码头、码头北湾、海水浴场、邴家和菊花岛潮间带的多毛类环节动物进行了调查。采到的标本经鉴定共40  相似文献   

15.
分析黄河下游滩区土地利用类型的时空变化特征,可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和依据.以黄河下游滩区河南段为研究区,基于Landsat、Sentinel-2遥感影像数据,利用支持向量机算法、转移矩阵、变异系数对2000—2020年研究区土地利用类型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2000—2020年研究区内土地利用类型的空间分布相对集中,空间自然连通性大,但是部分区域存在斑块现象.2000—2020年研究区时空变化较大的土地利用类型是滩涂和水面.研究区土地利用类型变化较大的区域主要集中在新乡市原阳县以及郑州周边区域的滩区.2005—2015年期间,研究区土地利用类型的空间分布格局变化最大.(2)研究区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为耕地,其面积占研究区总面积的60%左右,其次为水面、滩涂、建设用地、园地及林地.研究期内,研究区各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均处于动态变化之中,变化幅度较大的为耕地、水面和滩涂,且这3种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之间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3)总体来看,研究期内研究区的土地利用程度呈增加的趋势,2020年研究区的土地利用程度最高,为78.49%.在时间序列上...  相似文献   

16.
据统计在紫溪山风景区自然分布(少数几种为栽培)的被子植物669种,隶属129科390属,对其区系成分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被子植物科的分布类型主要是以热带—亚热带分布型(34科,占27.13%)和热带—温带分布型(30科,占23.26%)为主。属的分布类型主要以泛热带分布型(107属,占27.43%)和北温带分布型(75属,占19.23%)为主。紫溪山风景区被子植物区系的显著特征有以下特点:①丰富的植物种类;②复杂、起源广泛的区系成分;③突出的热带、亚热带成分。  相似文献   

17.
苏北沿海陆上潮成砂体沉积区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赵娟,李从先,张桂甲根据钻孔资料,首次确定苏北沿海砂质沉积区的范围,该砂质沉积区以东台为顶点,呈扇形向东散开,砂层厚约10~30m,东厚西薄,其中砂体的沉积结构和沉积构造显示,它们系潮流成因,在成因上与海域...  相似文献   

18.
旅游特色小镇建设有利于综合发挥旅游业的产业辐射功能和推动城乡协调发展。以全国特色小镇中216个旅游特色小镇为研究对象,利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对不同类型旅游特色小镇的空间分布类型、空间分布方向和空间格局进行深度剖析,并利用地理探测器揭示推动形成这一空间格局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1)旅游特色小镇总体上呈现空间集聚分布,其中资源依托和特色产业类呈均匀分布,其他4类呈集聚分布;(2)空间分布方向呈“西南—东北”走向,其中资源依托、民俗风情、康养度假等类型与总体走向近似;(3)空间格局呈现以1个高密度集聚区和3个次级集聚区为主,各类差异较大;(4)旅游资源、交通条件、政府支持对旅游特色小镇的空间分布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各影响因素对不同类型旅游特色小镇的空间分布影响程度具有显著差异,其中对历史文化类的影响较大。研究结果可为区域旅游特色小镇空间结构优化和合理布局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9.
ThePreventionandCureontheCuneateAlgaDiseaseofScyllaSerrataChenZhaohui(ZhejiangMaricultureResealchInstitute,Wenzhou325005)ZhangYongpu(DepartmentofBiology,WenzhouTeachersCollege.Wenzhon325027)##D楔形藻Limphoraspp属硅藻门Bacillariophyta羽纹纲Pcnnatae等片藻目Diatomales等片藻科Diatomaceae楔形藻属Licmophora,属底栖硅藻类,我国沿海广泛分布,主要行附着生活。换形藻附着于海水养殖的动物体表,能造成危害。孟庆显等[1]报导了山东、河北地区中国对虾PenaeuschinensisOsbeck幼体由于楔形藻LicmphoraSp.的…  相似文献   

20.
明确滨海湿地景观生态风险评价对于湿地生态保护和修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1995年至2015年5期遥感数据分析杭州湾滨海湿地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特征,结合景观生态风险评价模型和空间分析方法,分析1995—2015年湿地生态风险时空分异特征和空间相关性.结果表明:1)1995—2015年景观格局变化较大,其中建设用地增量最多,水域面积持续下降,大量沿海水域滩涂被围垦转换为其他用地类型;2)研究区总体生态风险呈好转趋势,但局部地区生态风险仍然居高;较高风险和高风险区面积持续下降,分布呈现不断向海域推进趋势,低风险和较低风险区面积上升,主要分布在研究区南部和中部;3)研究区各时段生态风险空间分布呈正相关,并在空间上聚集.冷点区主要分布在景观类型较为单一、人为干扰小的南部和东南部地区,热点区主要分布在城镇化较快的西南地区和围垦速度较快的沿海区域.热点和冷点的分布与研究区区域地理环境具有较高的耦合性,整体生态风险地域性增强.研究结果可以为杭州湾滨海湿地的开发利用和保护恢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