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维生素B_(12)对中国对虾抗Cu(Ⅱ)毒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添加了维生素B_(12)的配合饵料饲喂中国对虾,采用国内外通用的鱼类毒性实验方法,对中国对虾进行Cu(Ⅱ)急性致毒实验。结果表明,维生素B_(12)在配合饵料中的添加量达到6×10 ̄(-6)%时,中国对虾对Cu(Ⅱ)毒的抵抗力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2.
84年我们初步研制了一种以海洋酵母为蛋白源的对虾幼体配合饵料,并用以开展小水体培育虾苗的试验。之后又改进了配方,进行了多次实验性育苗和生产性育苗试验。实验结果证明,使用我们研制的配合饵料培育长毛对虾幼体已得到如下几方面结果:1.使用配合饵料,在水温24—26℃的条件下,完成Z、期到P1期的幼体变态需九天时间。2、育苗率可达70%以上且苗体健壮活泼。3、若自M1期起搭配轮虫、丰年虫,育苗率和苗体健康状况均有提高。4、育一万尾虾苗需饵料费0.20元。  相似文献   

3.
近些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出口创汇的需要,对虾养殖规模逐年扩大,对虾的养殖除了利用天然资源海水外,最重要的是饵料。养殖对虾的饵料主要有天然饵料和合成饵料两类.  相似文献   

4.
1999年5~8月,在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试验场,用金藻、蛋黄、冰冻轮虫、酵母、虾片、日本产对虾配合饲料、卤虫无节幼体等饵料进行分组投喂培育长毛对虾幼体,结果表明:金藻、冰冻轮虫、卤虫无节幼体作为各期幼体培育时的饵料,具有较好的饲效.  相似文献   

5.
饲料是对虾养殖的物质基础。随着对虾养殖业的发展,依靠传统天然饵料已经不能适应生产发展的需要。当今,饲料不仅进入了人工配合时代,而且是工业化的生产方式,以适应现代集约化、工厂化的养殖,如日本目前有20家专营配合饲料的公司来满足大约300家养虾场的饵料;我国台湾省90家  相似文献   

6.
长毛对虾幼体对饵料的摄食与吸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35)S标志测定了长毛对虾(Penaeus penicillatus Alcock)溞状幼体和糠虾幼体对饵料的摄食与吸收,得到如下结果: 长毛对虾的溞-1期是植物食性的,溞-2期食性开始转变,溞-3期转为混合食性,糠-1期进而变为捕食性的。用标志角毛藻(Chaetoceros sp)为饵料,长毛对虾溞状幼体的清滤率在一定的饵料密度范围内随着饵料密度的增加而下降,当密度增至10~4个细胞/毫升时稳定于一个较低的水平上。对角毛藻的摄食率和对卤虫(Artemia Salina)无节幼体的捕食率都随着饵料密度的增大而增大,并在饵料密度增至某值之后维持不变。吸收率与饵料密度的关系同摄食率或捕食率的情况相似。长毛对虾幼体时饵料的利用率随饵料密度的增大而降低,并在进一步增大饵料密度时稳定于一个较低水平。摄食和吸收的强度随着长毛对虾幼体的发育而增强。当饵料密度大于最适密度时,将产生“过剩摄食”。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中国对虾配合饵料营养价值的化学评价法进行了研究。评价内容包括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蛋白价(PS)、必需氨基酸比例和必需氨基酸供求比。通过各种分析结果及实际投喂试验的比较,认为利用几个化学指标综合评价,能反映饵料的营养价值,而且具有显著的应用价值,方法较简单,省工省时。  相似文献   

8.
众所周知,对虾育苗需使用活饵如硅藻、卤虫幼体等。近年使用豆浆、蛋黄以及豆浆制备物等人工饵料培育对虾幼体已获成功。但这类饵料不能全部代替硅藻和卤虫的作用,而且这种饵料易受细菌侵附、从而使饵料分解影响水质。自70年代未以来,各种类型的微粒饵料(MD)的研制受到国外学者重视并对其饵料效果进行投喂试验。随着对虾营养需求的研究,用人工微粒饵料(MED、MCD)培育对虾(P.japonicus)幼体从 Z_1期—P_1期82年首次获得了成功,并且在生产上得以应用。83年继又报导卡拉胶粘结微粒饵料(MBD)饲喂日本对虾幼体,从 Z_1—P_1期达到了67%的成活率。在此情况下,国外微粒饵料的商品化  相似文献   

9.
通过在凡纳滨对虾的饵料中添加不同浓度的铜,研究其对血细胞中酶活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饵料中添加铜的含量对凡纳滨对虾酚氧化酶及超氧化物歧化酶都有一定影响,当基础饵料中添加30~45mg·kg-1铜时,二者的活力最高.当饵料铜过量时对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的影响比对酚氧化酶的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10.
从1987年7月6日至9月26日在文登水产养殖公司对对虾饵料添加剂;蛋白转化剂、饵料增效剂、氨基酸和酶功能调节剂进行了网箱系列试验。试验说明所用添加剂在一定条件下均可促进对虾生长。除了氨基酸外,转化剂、增效剂和酶功能调节剂均能使对虾比对照组增长10%以上,氨基酶组可比对照组提高6.54%。蛋白转化剂在25ppm 时对虾生长情况最佳,用量超过200ppm时,对虾生长不如对照组。  相似文献   

11.
微生态制剂在虾病防治应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微生态制剂在虾病防治中的作用,包括改善养殖生态环境、强化饵料营养、调节对虾体内微生态平衡、抑制病原等,并展望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高盐对凡纳滨对虾的生长指标、血浆渗透压及Na~+-K~+-ATP酶活力的影响,设置30、40、50、60共4个盐度梯度,检测存活率、相对增重率、特定生长率、摄食率、饵料转化率、血浆渗透压、Na~+-K~+-ATP酶活力等指标。结果表明,随着盐度增加,凡纳滨对虾的存活率、相对增重率、特定生长率、饵料转化率等指标逐渐降低,摄食率、血浆渗透压及Na~+-K~+-ATP酶活力逐渐升高。说明高盐显著影响凡纳滨对虾的渗透压及Na~+-K~+-ATP酶活力,且高盐不利于凡纳滨对虾的生长及饵料利用。  相似文献   

13.
一九八二年,我们舟山地区水产研究所在普陀鲁家峙对虾塘里放养了鲻鱼,探索对虾与鲻鱼混养的途径。当时有人表示耽心,对虾与鲻鱼混养,怕对虾要被鲻鱼吃掉,饵料要被鲻鱼抢光,得不偿失。但根据半年时间的混养情况来看,对虾与鲻鱼这两种水生  相似文献   

14.
青石斑鱼人工配合饵料中蛋白质适宜含量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探讨了不同蛋白质含量的配合饵料对青石斑鱼(Epinephelusawoara)增重的影响。试验设五组,配合饵料组的蛋白质梯度分别为42.25%、47.46%、52.55%和56.02%,对照组则投喂鱼类(巴浪鱼)。在水温20.0~27.5℃,比重1.0185~1.0220的条件下,经35天的试验得出:在配合饵料组中,蛋白质含量为52.55%的试验组在鱼体相对增重率(16.20%),蛋白质效率(61.60%)和饵料转化率(32.36%)等试验指标均为最佳。经回归方程分析,青石斑鱼人工配合饵料中蛋白质适宜含量为50.91~54.78%。  相似文献   

15.
主要对配合饲料营养对当前对虾养殖病害的关系,饲料的质量对虾池水环境的影响,以及饲料营养与对虾病害的关系等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道了分别投喂含有17α-甲基睾丸酮和17β-雌二醇两种激素饵料对中国对虾精巢发育和雌雄性比的影响。结果表明:17α-甲基睾丸酮可促进精巢发育,加快精原细胞形成精细胞和精子的过程;而17β-雌二醇的作用不明显。两种激素对中国对虾雌雄性比无影响(P>0.05)。  相似文献   

17.
虾池养殖环境有机污染物降解细菌的筛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实验室条件下通过富集培养共分离出121株菌进行筛选。利用需氧性、BOD2/COD0、胞外酶等指标进行筛选,最后筛选到7株对富营养有机物具有较高降解能力的细菌,它们均能产生酪蛋白酶、明胶酶、脂酶(Tween-80)、淀粉酶其中4株细菌还能产生卵磷脂酶。通过测定BOD5及COD来衡量7株细菌利用对虾饵料的能力,5d内对虾饵料培养基的CODMn去除率达到59.6%-79.2%。用常规生理生化方法将细菌鉴定到属,其中1株为弧菌属细菌(Vibrio spp.),6株为芽孢杆菌属细菌(Bacillus spp.)。  相似文献   

18.
配合饵料饲养青石斑鱼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在不同海区网箱内青石斑鱼配合饵料对鱼体生长的效果。结果表明:投喂配合饵料饲养青石斑鱼的饵料成本低于投喂鲜活小杂鱼的成本。  相似文献   

19.
青石斑鱼人工配合饵料中脂肪适宜含量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探讨了不同脂肪含量的配合饵料对青石斑鱼(Epinephlusawoara)生长的影响。试验设五组:配合饵料组中在蛋白质最适含量(52.55%)下分设脂肪梯度为:6.31%、9.87%、13.17%和16.25%;对照组投喂冰冻科鱼类(巴浪鱼)(脂肪约16.56%)。试验期间水温20.0~27.5℃,比重1.0185~1.0220。历经35天的喂养试验得出:在配合饵料中脂肪含量为9.87%的试验组鱼体相对增重率最高(16.20%)、饵料系数最低(3.09)。因此认为,青石斑鱼人工配合饵料中脂肪适宜含量为9.87%左右。  相似文献   

20.
点带石斑鱼人工配合饵料中蛋白质适宜含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设置4组配合饵料蛋白含量分别为48.23%、51.43%、54.09%和56.22%的试验组研究点带石斑鱼人工配合饵料中蛋白质的适宜含量.经过40 d的试验,得出饵料蛋白含量为51.43%的试验组的日均增重量为0.93±0.06 g.d-1、特定生长率为3.72%±0.12%d-1、饵料系数为0.54±0.01,蛋白质效率为363.0%±3.8%,均为最佳.经回归分析,点带石斑鱼人工配合饵料中蛋白质适宜含量为52.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