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校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阵地,研究生是高校知识层次较高的青年群体,在研究生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意义重大.针对当前研究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存在的认知程度不深、情感认同度不高和有效的实践活动开展不够等问题,可从夯实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基础,强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充分运用网络加强正面舆论引导等方面人手.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要以媒体宣传为引导,营造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的舆论氛围;二要以课程建设为抓手,培养弘扬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平台;三要以融入渗透为路径,筑牢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的实践基础;四要以理论创新为动力,夯实弘扬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基石。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战略任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找准和把握着力点:宣传教育,正确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改善民生,增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群众基础;重在践行,注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养成;完善制度,提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保证;理论创新,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简明的表述。  相似文献   

4.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与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结合起来,扎根当地历史文化土壤,传承当地文化传统价值的精华,融人民众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贯穿于各个领域,进一步物化为各行业的工作和生活风貌。西安提炼、概括的西安文化核心价值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原则要求变为可操作的工作措施,把目标任务变成可实施的工作项目,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新时代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借鉴中国古代价值观教育的有益经验。坚持德育为先,德育渗透于智育过程的价值观教育方法;重视特殊群体的以身作则示范作用;注重发挥道德楷模和典范的榜样引领作用;把价值观教育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充分发挥社会环境的隐性教育作用。  相似文献   

6.
信息化时代新媒体的开放性、全球化背景下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性、市场化环境下社会转型问题的复杂性和主体价值判断能力的薄弱性,呼唤着大学生培育明辨意识和提升明辨能力。增强价值判断力,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性工程。大学生要立足于“学、思、行”,在明辨是非中选准未来的方向,在正确抉择中走向人生的正道。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灵魂和核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加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必须坚持人民主体性原则、大众化原则以及改进创新原则。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铸魂工程”,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一定的指导原则,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尊重认识规律,以人为本,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同时,积极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路径,通过健全社会教育机制,加强舆论宣传建设,完善制度保障体系,推进法律法规建设,加强党的组织领导,来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巩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共同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9.
对于国家和民族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其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必要条件,现如今信息技术与网络的发展蒸蒸日上,逐渐渗入并普及到社会各个领域,因此民主党派网络意见领袖需要立足于学,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起高度的重视,并致力于行,不断积极探索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路径,同时还要重在于果,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成效通过网络推广到人民事业中,为社会、为国家做出更多的成绩与贡献.  相似文献   

10.
编辑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突破队伍建设瓶颈的必然要求,是履行职责的必要条件,是出大作力作的源泉动力。编辑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着重解决坚定理想信念问题、坚持发展道路问题、继承传统和与时俱进问题、提升道德修养问题。在实际工作中编辑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加强学习,提升素养;继承编辑优良传统,弘扬编辑核心价值观;发挥优势,多作贡献。  相似文献   

11.
傅冠红 《科技资讯》2010,(29):252-253
面对全球化对我国思想文化发展的挑战和社会转型期所出现的问题,以及当代高中生的特点与现状,对他们积极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就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当代高中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培育,是一项持之以恒的任务,普通高中需要做到"五个"坚持。  相似文献   

12.
当代中国文化正处于多元化时代,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势在必行。多元文化背景下成人高校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面临挑战:转型时代的多元文化冲击校园,成人高校学生面临困惑与选择,核心价值观面临文化土壤问题。多元文化背景下成人高校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现实意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成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灵魂,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益于社会稳定发展,有益于校园文化建设,有益于学生人格完善。多元文化背景下成人高校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策建议: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加强理想教育,培育学生精神动力;理论联系实际,改革德育教学模式;提高教师素质,健全德育工作体系;倡导人文精神,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3.
中共中央提出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对党的领导干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切实发挥领导干部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积极作用,将党员、干部的培养作为树立正确社会主义价值导向的基本力量,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真正成为引领社会全面发展和进步的强大正能量。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引领校园文化思潮、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必然要求。面对当前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知晓度认同度较高但践行力相对较弱的现状,针对多元价值观下的选择困惑、社会现实的双重影响、学校培育方式滞后学生发展需求等制约问题,高校必须聚焦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立足学生成长成才发展需求,提升培育理念、丰富内容体系、创新培育方式、健全培育机制,提升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践行的实效。  相似文献   

15.
在经济迅速发展、多种文化思潮相互碰撞的互联网时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发生很大变化。因而,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摆在首位,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构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要内容的校园文化、教育行为实践机制和“社会-家庭-学校”一体化的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6.
郭颖  翟宇 《中国西部科技》2014,(10):112-112
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是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过程,也是我国高等院校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主要任务,尤其是在新疆地区加强这一工作显得更为必要和紧迫,从理论探索层面上讲,有利于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理论和边疆多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在实践层面上讲,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少数民族大学生中的实效性和针对性,以便采取更好的方式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少数民族大学生中来,这将进一步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统领社会思潮、多元文化整合、形成建设合力上的重要作用,为增强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提供思想保证,为实现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创造良好的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从2012年11月中共十八大提出,时至今日,已经走过了将近三年的岁月,倡导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号角已经响誉祖国的大江南北。距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目标越来越近,习近平总书记告诫我们,越是在这种时候,我们越不能懈怠、越要倍加努力、越要动员广大青年为之奋斗。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的向前发展,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也随之发生改变,呈现出新的特点,同时也存在一些困惑和问题。因此,在大学生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教育和引导大学生,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具有十分重要意义。本文将通过剖析大学生当前价值观现状,来阐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途径。  相似文献   

19.
从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来看,意识形态为其社会成员提供了一种稳定的价值观念和规范体系,是实现社会整合的重要途径。为应对国外"意识形态终结论"的错误思潮和国内价值多元化的社会现象,要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建构富强、民主、文明、公正、和谐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在统一性的必然要求,是提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的重要途径。当前我国的意识形态建设要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相似文献   

20.
红色基因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事业中形成的革命精神的集中体现,它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吸取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是全国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传承红色基因,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以红色基因为核心,挖掘红色文化的价值,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思想源泉;以红色基因引领,扬弃中华传统文化,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文化根基;以红色基因为基础,提升红色文化的凝聚力,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文化自信。在社会转型时期,传承红色基因,扎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核心地位,战胜西方的普世价值,凸显红色基因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