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汇率制度是一国经济政策中基础的经济政策之一。在一国的经济发展中,尤其是对外经济交往中,汇率制度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结合中国现阶段的经济发展状况对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进行了理论分析,对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成效以及当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我国在经济转轨过程中,汇率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会使人民币汇率的数据生成过程发生结构突变。在发展中国家均衡实际汇率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结构突变的人民币均衡实际汇率模型,通过考察国际收支差额与汇率失调的关系,检验了测算结果的准确性。实证结果显示,在考虑结构突变的情况下,多数基本经济要素变量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存在显著的长期均衡关系,人民币汇率在2002年以后确实存在一定程度的低估。现实汇率的失调对国际收支平衡的影响非常显著。  相似文献   

3.
本文分析表明,2012年人民币汇率在“汇改”后累计升值幅度超过30%的基础上,已经达到经济基本面决定的均衡汇率水平。随着人民币汇率弹性的增加,人民币汇率将围绕这一均衡水平宽幅震荡。在影响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因素中,我国经济增速、美国第三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和欧债危机是决定汇率变动的最主要因素、我国央行应继续增加人民币汇率的灵活性,同时推进利率市场化等金融体系的改革,强化人民币汇率形成的市场基础、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当前我国人民币汇率机制存在的某些问题,提出了完善现行人民币汇率机制的具体措施;放宽国内外贸企业出口所得外汇必须到银行结汇的规定;放宽或取消各外汇指定银行的外汇头寸限制;改革央行对汇率的管理模式,实行汇率目标区管理.  相似文献   

5.
范福生 《科技信息》2007,(14):205-205,226
粗放型外贸增长方式是对外经济领域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认为,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不完善、本币与外币的比价偏低是造成粗放型外贸增长方式的主要原因。今后应抓紧建立与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并以此来促进外贸增长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6.
对2015年8月11日汇改之后的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进行分析,建立ARIMA(14,1,0)模型,残差检验证明该模型是合理的。利用模型ARIMA(14,1,0)对2016年3月10日至2016年3月23日的人民币汇率进行预测,预测结果基本接近实际值,相对误差控制在0.5%以内,并且前5天的平均误差为0.2%。预测结果再次表明,ARIMA(14,1,0)模型完全适用于美元/人民币汇率的建模,特别是对短期范围内汇率的预测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人民币汇率及汇率制度,分析了人民币升值的原因及其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从对外贸易角度论述了人民币汇率的走势。  相似文献   

8.
基于人民币汇率变化对进出口贸易影响的理论分析,选取2005年第4季度到2014年第1季度人民币汇率与进出口贸易的季度数据,经过平稳性、协整关系等计量经济学检验,建立VECM模型,从长期均衡的角度分析了汇率与进出口贸易总额的长期弹性,并通过误差纠正机制考查了偏离均衡路径后回复到均衡路径的短期调整速度。根据实证分析结果提出了促进中国对外贸易健康发展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
刘洪弟 《科技资讯》2007,(10):182-182
本文将在国际金融自由化、全球化发展这一背景下,讨论不同汇率制度选择的注意因素,分析现行人民币汇率制度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提出了未来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基本思路:“长期取向应当坚持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中短期走向则应实行目标区管理制度,加强人民币汇率形成的市场机制建设。  相似文献   

10.
将汇率目标区域下的扩散模型应用到我国,探讨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满足的扩散方程.选择2种目标区域下的汇率扩散模型,并给出这2种模型的统计特征,为后面的参数估计和实证分析作准备.选用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数据在2种模型下利用GMM方法进行参数估计和拟合.由于第2种模型估计出的人民币和美元的相关系数失真,得出第1种模型更适合我国的短期汇率市场.  相似文献   

11.
回顾了人民币汇率自汇率形成机制改革重启以来的人民币汇率的升值趋势及经济影响,并分析了这种升值趋势的动因。分析表明:我国经济相对美国、欧盟等经济体的强劲增长是人民币长期升值趋势的根本动因,我国与美国货币政策的背离是导致人民币汇率近期升值的原因,美债危机和欧债危机则加速了人民币汇率近期的升值趋势。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从贸易账户平衡角度构建了一个理论模型,采用《世界表6.3》所提供的2001—2007年世界各国(地区)汇率和购买力数据,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人民币兑美元的实际均衡汇率长期走势和人民币兑美元的实际汇率升值幅度。分析结果表明,升值将是人民币实际汇率的长期趋势,未来10a内人民币实际均衡汇率平均每年将升值2.04%。  相似文献   

13.
在分析当前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与美元指数对中国进出口贸易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借鉴Johansen协整模型和误差修正模型,利用GARCH模型计算月度波动率,对2001年1月至2010年6月我国进出口总量月度数据进行实证研究.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及其波动以及美元指数及其波动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对中国的出口影响较大,而对进口影响较小;美元指数的波动对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幅度较大.同时,研究表明美元指数是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Granger原因,反之不是.研究证明,自加入WTO以来,中国的贸易失衡状况不仅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水平有关,也和美元本身汇率水平及其波动有关.研究结果为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政策和贸易政策的制定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在《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完善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形成机制,推动资本市场双向开放,放宽投资准入,推进服务业领域有序开放,放开服务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人民币汇率与FDI又一次成为讨论的热点问题,继续推进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形成机制,更为重要的是经济增长以侧重GDP为主转变为内涵式发展、扩大外商投资领域、有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从产业结构的视角,采用Johansen协整检验与Granger因果检验,通过对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与FDI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表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对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FDI均存在长期均衡发展关系;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对第三产业的FDI影响最大,其次是第一产业,再次是第二产业。  相似文献   

15.
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及人民币汇率预测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在简要介绍时间序列模型的基础上,使用人民币/美元的日汇率值进行实证研究,建立相应的ARIMA模型和EGARCH模型并进行预测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EGARCH模型的预测结果较ARIMA模型理想,适合描述人民币/美元汇率的变动趋势。  相似文献   

16.
自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措施出台以来,人民币汇率一直呈现缓慢升值的走势。面对海外媒体认为人民币汇率改革并不彻底的评论,以及我国目前所面临的国内和国际的经济形势,人民币汇率会出现什么样的变动以及变动的程度有多大是近期的热点话题。本文试图结合我国市场特点,分析人民币升值的压力所在,从而得出近期内人民币汇率走势的判断。  相似文献   

17.
在人民币/美元汇率预测中,单一模型往往难以全面反映汇率的变化规律,为更有效地利用各个模型的优点,将不同的单一模型进行组合可以产生更好的预测精度.对ARMA模型、GARCH(1,1)模型、无偏灰色马尔科夫模型利用协整关系建立线性组合模型.实证表明:组合模型较被组合的各单模型的预测精度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