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为增强我县全民科学素质,加强科普宣传工作力度,营造良好的科普文化氛围,提高群众生活质量,长宁县经商科技局、县科协与县气象局等部门联合编印了以"科普科技防灾减灾"为主要内容的《2018年防灾减灾气象历书》5万册。该气象历书包括2018年气候预测及2018年日历介绍,环保节能知识、防灾减灾知识、  相似文献   

2.
<正>2015年10月22日-23日,省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黄竞跃率检查组一行对长宁县创建2016-2020年度全国科普示范县进行检查验收。检查组一行先后来到科普示范学校长宁中学,桃坪乡中坝村栀子花、竹柳、藏香猪、藕荷基地群,碧玉广场科普长廊和长宁镇培风社区,通过实地走访、查阅资料、询问了解等方式,对长宁县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县工作进行了检查  相似文献   

3.
科普图书是科普教育中最为重要的工具和手段之一,研究科普图书在防灾减灾综合教育中的作用有利于充分发挥其科普功能。重点讨论了目前我国科普图书在灾难教育中的作用,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提出应利用好科普图书这个工具,广泛传播防灾减灾知识。  相似文献   

4.
<正>新年伊始,万象更新。宜宾自然免耕研究所于2019年1月12日正式入驻新所,开展行政办公和科研科普工作。宜宾自然免耕研究所原址座落于长宁县城建设路,因长宁县城市建设需要,根据市人民政府办公会议精神,于2009年实施整体搬迁,另行择址重建。新所位于长宁县翡翠大道,占地面积12亩。根据"五基地一景点"发展定位,新所建有科研  相似文献   

5.
正为助力乡村振兴,推动长宁县全域旅游发展,县科协以"科普+协会+旅游"的模式,整合优化本地科普旅游资源,以科普宣传带动为切入点,不断丰富和提升乡村旅游活动内涵与品质。2018年7月13日,由长宁县科协与富兴乡党委政府主  相似文献   

6.
<正>非工程性防御科普宣传,加强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宣传是防震减灾法赋予政府的法定职责,其目的在于增强公民的防震减灾意识,提高全社会的防震减灾能力。主要措施包括:借助多种机会和媒体开展科普教育,推进地震科普教育基地建设,推进防震减灾示范学校建设等。科普内容主要包括:我国多地震的国情、地震基本常识、地震自救互救常识、如何正确对待、识别地震谣言的常识等。  相似文献   

7.
气象科普的对象是社会公众,目的是广泛普及科学知识。因此,校园气象科普宣传的内容与形式应充分考虑学校师生的接受与理解能力,应尽量体现参与性、互动性、普遍性和实用性,实现寓教于乐,使气象科普更加贴近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更容易被社会公众普遍接受与理解并应用于日常生产生活。充分发挥现代传媒的优势和作用,利用电视、广播、报刊、图书和互联网等传播手段,开展多种形式的气候变化和气象防灾减灾科普宣传,努力形成全社会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和气象防灾减灾活动的良好氛围。  相似文献   

8.
正2016年3月24日,由长宁县经济商务信息化和科学技术局、宜宾学院联合举办的宜宾学院"页岩气"科普宣传暨长宁县2016年"科技之春"科普活动月启动仪式在长宁县第一街隆重启动。县委宣传部、县科协等县级相关部门参加了启动仪式。  相似文献   

9.
<正>2015年4月25日14:00,尼泊尔博卡拉市发生8.1级强烈地震,对相邻的中国西藏地区造成巨大影响。地震发生后,根据中国科协统一部署,科学普及出版社、科技导报社迅速筹划,为西藏地区灾区捐赠抗震减灾科普资源。根据西藏科协需要,科学普及出版社捐赠《地震应急科普丛书》11种11000册,《应急救援知识小百科》3种750册,《家庭地震应急三点通》1种350册,《震后次生灾害知识挂图》1种100套,《地震应急知识挂图》1种100套,共计捐赠图书挂图12670册;科技导报社捐  相似文献   

10.
正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时重要讲话精神,因地制宜发展竹产业,让竹林成为四川美丽乡村的一道风景线,扎实开展好宜宾市第二十三届"科技之春"科普活动月活动。宜宾市开展以"服务特色产业助力脱贫奔康推进乡村振兴"为主题的集中服务活动。3月28日,由市科技局、市林业局、市委宣传部、市科协主办,长宁县经商科技局和长宁县林业局联合承办的"宜宾市2018年‘科技之春’科普活动月集中服务暨竹产业发展宣传  相似文献   

11.
正为加快推进省级科普基地"土壤科学展览馆"科普展品制作工作,2018年10月18-20日,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慈恩教授率项目组一行6人到川南片区开展土壤标本采集工作。项目组深入长宁县、珙县等地丘陵山区,翻高山、下田间,查土种、挖剖面,三天时间采集四种亚类水稻  相似文献   

12.
<正>今年10月13日是第30个"国际减灾日",主题为"加强韧性能力建设,提高灾害防治水平"。各地区各有关部门积极组织开展"国际减灾日"主题宣传活动,举办了一系列活动,重点强调加强基层综合减灾能力建设,加大防灾减灾科普宣传教育力度,提升学校、医院、居民住房、基础设施等设防水平,切实增强全社会抵御灾害的韧性能力,进而进一步完善国家防灾减灾体系、机制建设,提高全社会综合防灾减灾能力。本刊特邀请、摘编部分参与活动的社区、社会组织、企业代表分享他们的国际减灾日活动感想。  相似文献   

13.
<正>2015年10月14日,宜宾市"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巡展暨科普进校园活动"在长宁县拉开帷幕。宜宾科技馆宣传队先后深入竹海中学、梅硐中学、富兴义务教育学校、铜锣义务教育学校和梅白义务教育学校等乡镇学校,现场展出全市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获奖作品、3D立体展板,提供科普展品互动体验及机器人表演等,历时半  相似文献   

14.
<正>2019年6月17日22时55分(北京时间)在四川宜宾市长宁县发生6.0级地震,震源深度16千米。此次地震震中位于长宁县双河镇,北纬28.34度,东经104.90度(图1)。震源机制解显示为走滑型地震。据中国地震台网中心消息,截至7月4日11时整,长宁地震共记录到2.0级及以上余震225次,其中5.0-5.9级地震4次,4.0-4.9级地震6次,3.0-3.9级地震52次,2.0-2.9级地震163次,目前最大余震为7月4日10时17分在四川宜宾市珙县(北纬28.41度,东经104.74度)发生5.6级地  相似文献   

15.
遥感技术在地震灾害监测与救灾减灾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淼 《科技资讯》2008,(35):89-90
我国是一个震灾严重的国家,准确预报地震的发生,监测灾情的发展,科学制定救灾方案,成为有效地开展防震减灾工作首先要解决的重大问题。遥感技术可在地震发生后快速地获取地震区遥感图像,为震后速报灾情,快速评估地震损失,救灾减灾决策提供依据。本文重点讨论了遥感技术特点及其在地震灾害监测与救灾减灾中的应用,提出国家要尽快建立遥感应急工作机制,保证遥感技术在灾害发生时发挥最大作用。  相似文献   

16.
<正>引言2018年是汶川地震10周年,也是我国正式开展防震减灾工作52周年。利用纪念汶川地震10周年活动的契机,厦门市地震局组织开展了有关公众防震减灾意识的社会调查。主要目的是了解公众对待防震减灾事业的态度,他们掌握防震减灾知识的渠道和程度,进而了解其防震减灾科普意识,为我们的防震减灾宣传工作提供依据和指导,同时为其他防震减灾工作提供参考。调查资料的收集工作是采用厦门市地震局官  相似文献   

17.
<正>人类对自然规律的认知没有止境,防灾减灾、抗灾救灾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永恒课题。随着现代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防震减灾工作也越来越重视,普及地震相关知识就显得尤为重要。青少年对新知识接受能力比较强,所以在校园教育中融入地震科普教育能提高学生的防震减灾水平。主管校园安全以来,经过长时间的探索,我校在防震减灾教育中能做到领导重视、设备完善、强化宣传、定期演练,让学生了解基本的安全技能。但深入思考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在校园的推进过程发现,所有的防震减灾知识仅仅停留在"课后宣传"这一层面。在目前的学科教学中,教师教学任务过重,加上没有专职老师,其他学科教师教师对于防震减灾知识并没有一定的了解,无法在教育中融入地震安全相关知识。如何才能将防震抗震知识有机地结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呢?我通过一节科普课做了以下尝试。  相似文献   

18.
王林 《海峡科学》2014,(8):83-84
随着地震预警技术应用研究工作的不断推进,地震研究部门将承担向全社会发布地震预警信息的重任,地震预警科普宣传工作成为当前地震研究部门着手开展的重点工作.加强福建省地震预警科普宣传工作,引导行业用户和普通民众掌握有关地震预警的知识、应急技能和方法,将促进地震预警技术在全社会的有效应用,并能在防震减灾事业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科技潮》2010,(9):37-37
近期,密云县科委对全县80家单位开展了为期两个月的科普统计调查工作,统计数据表明,2009年密云县科普工作总体发展较快,成效显著。一是基层科普人员队伍不断壮大,科普人员素质逐步提升;二是科普经费投入大幅增加;三是科普基础设施增多,公共科普服务能力增强:四是科普活动目趋活跃,成效日益显现。  相似文献   

20.
上海市主要自然灾害特点与应对策略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文以大量的事实和翔实的数据说明,全球自然灾害的风险与日俱增,并造成日益严重的经济损失.如何防灾减灾已成为当前国际社会和学术界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实践表明,预报和预警灾害的发生非常重要.指出,上海作为中国东部沿海特大型城市,其可能的自然灾害主要包括海平面上升、地面沉降、台风风暴潮、暴雨内涝、赤潮、高温、雷击和地震等.上海自然灾害的特点是发生频繁,灾情严重和成因复杂.针对上海市降险减灾的严峻形势,提出应从防范重点自然灾害,开展灾害风险评估与技术研究,健全综合救灾体系,建立可操作应急预案,加强应急避难所建设,减轻防灾降险后遗症,组建防灾救灾志愿者队伍,开展减灾科普宣传和培养灾害管理人才等方面积极着手,以提高上海市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