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十一五"期间,甘肃省加强重大创新政策的制定与实施,着力提高省属科研院所科研环境和创新能力,加快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创新高地的建设,积极支持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增强科技持续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2.
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是我国的战略选择.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加快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是当前颇为复杂并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课题.该研究报告开展了实证式研究,分析了欠发达地区企业科技创新现状与问题,提出必须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坚持人才、项目、平台、产业四位一体,推进政产学研金用紧密结合,优化创新创业环境,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温州市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技术创新政策和实施方案,推进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初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以企业技术创新为主体,科技服务体系为支撑,政府宏观调控与市场机制互相协调,各创新主体关联互动、运行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4.
正奉化区以创新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建设"最美最好"奉化的战略支撑为科技工作定位,以加快建设创新型奉化,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为工作目标,以强化技术创新,加强对中小企业创新支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和运用,培养一批水平领先的科技人才和科技创新平台为工作重点,倍道兼程,倍速打造"最美最好"科技创新高地。积极实施科技企业培育工程梯队培育科技型初创企业、农业科技创新型企  相似文献   

5.
张瑞 《创新科技》2006,(12):8-13
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是推进自主创新的主力。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薄弱,严重制约了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加强企业研发中心建设,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已经成为实施自主创新跨越发展、建设创新型河南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6.
科技创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首先是强化企业创新的主体地位。我国中小企业创新能力还不强,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既是推进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突破口,也是增强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7.
胡新宇 《今日科技》2009,(11):24-25
浙江省启动实施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工作以来,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的建设步伐正在加快,那么作为主体的企业是如何扮演创新中的角色的呢?日前,记者走访了浙江几家较有代表性的创新型企业。  相似文献   

8.
刘永忠 《安徽科技》2017,(12):21-22
<正>近年来,池州市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强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进一步营造崇尚创新、支持创新、创新光荣的社会氛围,为池州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一、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近年来,池州市积极推进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同时  相似文献   

9.
《安庆科技》2009,(3):12-15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发挥科技支撑作用,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战略部署,大力支持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近期科技部、财政部、教育部、国务院国资委、全国总工会和国家开发银行联合发布了《国家技术创新工程总体实施方案》,提出了实施国家技术创新工程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总体目标、六项主要任务和五项保障措施。国家技术创新工程的实施关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全局,工程各项任务的贯彻落实对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加快建立技术创新体系、实现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突破具有重要意义。现将该方案全文刊发如下,以期社会各界更多了解、支持和参与国家技术创新工程,以利工程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10.
祝侣 《华东科技》2012,(9):24-25
2012年8月15日召开的上海科技创新大会,把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提升到一个新的战略高度,促进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紧密结合。上海科技创新大会中提出解决企业创新服务主体的重要保证之一是完善和落实有利于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举措,为企业创造一个良好  相似文献   

11.
实施技术创新多元化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山西省技术创新的状况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实施多元化技术创新模式的建议,即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主体多元化、以R&D活动人员为主的创新人员分布的多样化、以企业为主体的投入多元化和以企业为中心的技术创新活动多元化。  相似文献   

12.
2013年镇海区科技工作以不断完善科技创新政策、强化科技进步考核、实施科技创新工程、深化产学研合作为抓手,全面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供科技支撑。一、实施科技创新三项工程,着力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一是实施高新企业"100"工程。围绕全区重点发展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培植高新技术企业,力争到2016年全区高新技术企业从现有的53家发展到100家,占区属规上工业总数的20%左右。  相似文献   

13.
<正>2013年,泸州市紧紧围绕"六个突破、四年翻番"的战略目标,深入实施"技术创新示范行动",全力推进国家技术创新工程四川省试点示范市创建,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转型发展提供了支撑。市委、市政府将技术创新示范市创建工作作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一是强化目标考核。  相似文献   

14.
甘肃省科技扶贫的实践与发展路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贫困是甘肃省最基本的省情,做好扶贫开发工作,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促进民生工程实施的重中之重。作为扶贫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甘肃省科技扶贫在体制机制创新、扶贫面延伸和覆盖、扶贫效果提升等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与实践,已经形成了"片、点、面"互动发展格局。就甘肃省科技扶贫现状与成效进行了梳理,根据科技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职能,提出了科技扶贫近期的发展目标,分析了制约甘肃省科技扶贫发展的问题,提出了下一步发展途径。  相似文献   

15.
焕岗  魏伟 《科技潮》2003,(10):1
最近,北京市科委在研究进一步实施“二四八重大创新工程”的工作时提出:全力打造首都区域创新体系,力促企业成为创新主体。这一新思路的提出与实施,必将对企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企业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技术创新是企业腾飞的翅膀,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既是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科技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企业是在竞争的条件下发展起来的,企业从自身的实践中总结出一条道理:只有不断创新,才能生存、发展与壮大。所以,企业除了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之外,还在于企业的科技成果转化速度快、效率高。这是因为企业深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  相似文献   

16.
甘肃省区域科技创新要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甘肃省科技创新主体要素、创新资源要素、创新环境要素的深入分析,指出甘肃省科技创新主体要素的创新能力虽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与全国相比,仍存在创新产出少、科技活动人员不足、科技经费投入增长缓慢、创新环境不佳等问题;提出甘肃省应完善科技创新要素之间的联动机制,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提升科研机构、大学的骨干和引领作用,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完善中介服务体系的“纽带”作用.  相似文献   

17.
正党的十八大提出"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党的十九大再次强调"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时隔五年,国家坚持以企业为创新主体、市场为创新导向的创新思路不变,但对产学研的结合力度由"相结合"变为"深度融合",这充分说明五年来我国企业创新发展步伐加快,产学研合作在逐步深入。同时国家出台一系列针对科技型企业创新的普惠性政策,制定一系列引导科技型企业创新的平台,促进科技型企业通过产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确定技术创新的主体以及培育创新主体所需要的环境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这一命题进行验证,并建立技术创新主体培育模型。结果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培育模型应以自主技术创新为核心,以对外技术合作为重要方式,以外部环境为支撑。结论培育企业技术创新主体需要良好的企业环境、合作环境和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9.
王宗彦 《太原科技》2006,(6):11-12,14
介绍了“技术创新引导工程”的实施意义,详细论述了“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的内涵,以及该工程实施的原则与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20.
科技成果转化是实现科技成果价值的重要过程,企业是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实施者.<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提出"要建设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究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使企业真正成为研究开发投入的主体、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和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企业是自主创新的主体,也就是科技成果转化的主体.然而企业在实施科技成果转化中,遇到许多问题和困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