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2 毫秒
1.
新投运高压并联电抗器,通过油色谱跟踪实验,发现油中有特征气体C2H2(乙炔)含量超标的现象.对故障原因进行了阐述和分析,介绍了相应的处理过程,并找出了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锅炉的高温腐蚀对锅炉的安全经济运行危害极大,文章对产生锅炉高温腐蚀的几种主要原因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提出一些防止锅炉高温腐蚀的措施,以求对锅炉的安全经济运行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3.
N-烷基芳胺用途广泛,是石油化工、橡胶产业、染料制备、药物研发和精细化学品合成等领域的重要中间体.传统的N-烷基芳胺合成往往存在原料价格较高、反应设备腐蚀和易于造成环境污染等问题.近年来,以储量丰富的温室气体CO2作为C1资源,将CO2加氢与芳胺或硝基芳烃N-烷基化耦合制备N-烷基芳胺的催化剂研究取得显著进展.本文综述...  相似文献   

4.
<正>肿瘤细胞的转移扩散是癌症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从原发灶肿瘤脱落的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s, CTCs)被认为是肿瘤远端转移的“种子”[1].阐明肿瘤细胞转移扩散的潜在机制、开发针对肿瘤转移“种子”细胞的新型治疗策略对抑制肿瘤转移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肿瘤免疫逃逸的认知,实体肿瘤原发或转移灶肿瘤微环境中肿瘤细胞与不同类型的免疫细胞之间的免疫检查点分子已经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并被应用于肿瘤的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5.
中世纪的炼金术士企图将普通金属变成黄金.但现在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的科学家们更青出于蓝,他们已将废旧气体转化成了钻石. 这种闪闪发光的晶体通常是当有机固体物承受高强度的热量和压力时形成的.但是现在也能通过一种高含碳气体制造出来,这种气体能够比较容易地获得,  相似文献   

6.
内蒙古典型草地CO2, N2O, CH4通量的同时观测及其日变化   总被引:47,自引:3,他引:44  
利用黑色不透光气体采集箱, 沿450~200 mm年降水梯度剖面对内蒙古温带草原典型草地3种主要温室气体CO2, N2O, CH4通量进行现场测定. 结果表明, 内蒙古草地CO2, N2O, CH4通量平均值分别为(1 180.4 ± 308.7), (0.010 ± 0.004), (-0.039 ± 0.016) mg.m-2. h-1, 3种温室气体通量随着草地降水量的减少呈现降低的变化趋势, 人类活动放牧和草地开垦利用均表现对草地温室气体通量的明显影响, 揭示了草地温室气体通量的日变化特征及其与温度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7.
在两步法制备多孔阳极氧化铝模板过程中, 观察到氧化铝纳米线的生长. 这种纳米线生长过程不同于通常的化学腐蚀生成过程, 电场和应力的共同作用是导致氧化铝纳米线形成的主要原因, 同时抛光后铝箔表面的纳米压痕也是导致纳米线形成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本文根据常见气体的热力学性质(包括标准摩尔生成焓、标准摩尔熵、摩尔定压热容),利用R软件对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常见的10种气体进行了系统聚类分析和动态聚类分析,其中系统聚类法使用了最长距离法、类平均法、重心法和ward法.计算结果表明,相似的结构是物质被分为一类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文章通过对波兰法拉克公司制造的BP-1025型低倍率循环锅炉水冷壁采用宏观形貌检查、金相组织检查、显微维氏硬度测试等方法,对锅炉水冷壁管开裂的原因进行了详细测试分析.确定造成事故的原因是在腐蚀介质和交变应力作用下发生的腐蚀破坏,并为如何防止水冷壁开裂事故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工业烟气具有含灰量大、含黏性物质及含腐蚀性气体多的特点,易造成烟气换热器换热表面积灰、磨损和腐蚀等一系列严重问题,是余热回收领域目前亟待解决的研究课题.本文对中低温余热回收所用的管排式烟气换热器的积灰、磨损及腐蚀特性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和回顾,分析了换热器换热表面积灰、磨损及腐蚀的形成原因及影响因素,同时介绍了近年来作者团队在换热表面飞灰颗粒沉积、磨损及腐蚀特性方面开展的有关研究结果.首先,对现有的和前期作者团队建立的颗粒碰撞沉积模型进行了简要回顾,并以前期团队开展的工作为例,具体介绍了管排式烟气换热器的积灰特性及其影响因素,并给出了能有效减轻积灰的椭圆管换热器设计;接着,介绍了气固两相绕流换热管的流动和磨损特性,以及烟气参数对磨损特性的影响规律;随后,介绍了一种预测换热器表面酸蒸气凝结的耦合计算方法,说明了运行参数和几何参数对换热器局部腐蚀特性的影响规律,并给出了相应条件下的H型翅片管换热器的酸传质计算关联式;同时,介绍了团队前期提出的在线检测和实验室低温腐蚀装置,说明了不同材料的抗腐蚀特性及换热面积灰与酸的耦合作用机理.最后,对中低温烟气换热器积灰、磨损及腐蚀特性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锅炉的高温腐蚀对锅炉的安全经济运行危害极大,文章对产生锅炉高温腐蚀的几种主要原因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提出一些防止锅炉高温腐蚀的措施,以求对锅炉的安全经济运行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2.
溶胶-凝胶法制备Ag/SiO_2玻璃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令兵 《科学通报》1995,40(8):691-691
60年代初期人们发现,贵金属(Ag,Au等)超微粒分散在绝缘衬底上所形成的薄膜具有半导体材料的电学特性.后来,Mazzetti等人发现这种薄膜对某些气体具有敏感功能,因而用其来探测气体的存在,从而使其成为一类独特的气敏功能材料,这类薄膜主要是采用真空蒸镀法制作而成,热稳定性较差,所以在实际应用中受到了很大的局限.为此,Komiyama等  相似文献   

13.
《巴黎协定》签署后,国际组织和学者根据各国提交的国家自主贡献预案,估算了2030年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及全球2℃温控目标实现的可能性.本文对各研究进行了归纳总结,并分析了结果间的差异及其原因.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介绍了基于J2ME的UDP编程实现过程,对客户端和服务器端之间利用UDP实现相互通信进行了详细的探讨,结合具体的实例代码深入分析服务器端向客户端传送数据时容易产生的问题、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实验结果表明,利用UDP编程可以很好的实现客户端和服务器端的交互.  相似文献   

15.
一项动物研究显示,每天吃2颗大蒜能够使人远离疾病,肺部血管的一种可能致命形式的高血压,叫做原发性肺动脉高压,这是造成足以致命的心脏衰竭的主要原因.原发性肺动脉高压血液不容易流离右边的心脏,原因是肺部的血管太紧,症状包括:呼吸困难,尤其是在运动时,胸痛以及短暂晕眩,目前还不知道造成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的确切原因.  相似文献   

16.
2DMD应用于微通道内气体流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炳阳  陈民  过增元 《科学通报》2004,49(10):930-933
为了将2DMD(二维分子动力学)方法应用于微通道内气体流动的研究, 以平衡状态气体分子速度的分布函数为基础, 得到了分子平均速率、平均碰撞频率、平均自由程和动力黏度的理论形式, 以及二维体系气体流动的滑移边界条件. 在此基础上, 应用2DMD方法模拟了气体在亚微米通道内的滑移流动, 并与3D模拟的计算结果和计算量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7.
李继伟  朱文  刘剑峰  刘喜  柳慧琼 《科学通报》2012,(36):3538-3544
采用阳极氧化法制备新型高强度的TiO2纳米管薄膜,通过对纳米管底部进行HF气体腐蚀获得了两端通透的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利用混合种植方法于两端通透的纳米管阵列表面种植了猪肾小管上皮细胞(LLC-PK1)和血管内皮细胞(ECV304),成功制备了具有生理功能的TiO2纳米管生物膜材料.运用血浆复钙化法对比研究了载玻片、纯金属钛片、未种植细胞TiO2纳米管和种植细胞TiO2纳米管的血液相容性,并采用自制的装置检测了该生物膜对钠钾离子的重吸收功能.结果表明,种植细胞的纳米管阵列薄膜的血液相容性要远远好于其他对照组,且该生物膜具有很好的重吸收功能,证实所制备的TiO2纳米管阵列生物膜具有良好的生理功能,是用于生物透析较为理想的候选材料.  相似文献   

18.
陈汝钧 《科学通报》1964,9(8):752-752
汤王玮郑泽荣刘世峰黄子琛编著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棉花蕾铃脱落,历来是棉花生产上的一个重大问题。除病虫为害和机械损伤以外,某些生理过程的不平衡也可以导致棉花蕾铃的脱落。但棉花蕾铃脱落的生理机制至今还没有解决。中国科学院植物生理研究所对棉花蕾铃脆落的规律、原因和生理机制的研究工作,已经进行多年,在增蕾保铃争取棉花高产优质方面有了一套比较完整的观点。本书就该所历年来的研究成果,结合国内外有关的研究资料编写而成。本书共分四章。第一章讨论了蕾铃脱落的生物学规律。第二章重点论述了几个主要外界环境因素如水分、肥料、光线、温度等对蕾铃脱落的影响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第三章在阐明外界环境因  相似文献   

19.
浅析可燃气体报警器测量结果不确定度的评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可燃气体报警器主要是通过传感器内部的催化元件与电阻构成检测桥路.文章结合实际检定工作和规程,对可燃气体报警器不确定度的评定方法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0.
论非生物成因天然气   总被引:32,自引:1,他引:32  
王先彬 《科学通报》1997,42(12):1233-1241
从能源气体研究的角度出发,天然气通常指以甲烷为优势组分的可燃性气体.依据甲烷的形成过程可将天然气划分为:(1)生物(或细菌)气,主要指沉积物中的有机质在厌氧细菌作用下分解产生的气体;(2)热降解气,主要指沉积物中的有机质在一定的温度、压力等作用下降解产生的气体;(3)非生物气,主要指源于地球深部的原始气体,或在地球深部由无机反应合成的烃类气体.沉积物中的有机质在细菌、温度、压力等作用下可形成具商业开采价值的天然气藏的生物成因观点已被绝大多数地质学家所认可.然而,非生物成因烃类能否聚集成藏仍是地学界近百年来争论不休的重大科学论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