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混凝实验是"水污染控制实验"课程的基本实验项目。文中初步探讨了混凝实验的综合性改造和教学实践,通过实例介绍了将Matlab软件用于混凝实验的数据处理的方法。实践证明,混凝实验的综合性改革,减少了学时,方便了教与学,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混凝-气浮与混凝-沉淀法处理含油乳化废水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针对冷轧车间高浓度含油乳化废水,采用PAFC混凝法进行了试验研究.通过对药剂用量、pH值、处理时间、原水水质等因素的考查,比较了混凝沉淀法和混凝气浮法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混凝气浮法的综合性能及处理效果明显优于混凝沉淀法.  相似文献   

3.
我国对于饮用水的标准日益提高,常规混凝技术已不能满足饮用水安全标准,需对现有技术做一定的改进。强化混凝技术能够在现有混凝设备的基础上提高处理水出水水质,有效地缓解新标准下的供水压力。本文详细介绍了强化混凝技术的分类以及影响强化混凝技术的因素,并对其发展方向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4.
在混凝机理的基础上,提出了无机絮凝剂的混凝物理模型,并得到试验证明.在宏观上,定义混凝过程为混合、凝聚和絮凝3个阶段.虽然实际混凝过程没有严格区分,但试验证明了无机絮凝剂的混合和凝聚几乎是在同一阶段完成,并且要求较弱的搅拌强度.前期对混凝机理的研究偏重于碰撞机理和速度梯度理论,但实际应用中的网格混凝不能吻合.无机混凝剂由于其水解过程的复杂性,在工业使用中对混凝的效果有较明显的影响.试验证明上述混凝定义及其物理模型有其正确性和指导性.对混凝过程亚微观角度上的定义及其物理模型的提出,不但得到了试验证明,而且更有利于今后我们对混凝机理进行更详尽的研究.图4,表4,参10.  相似文献   

5.
从强化混凝工艺的核心混凝化学和混凝动力学两个方面,根据国内外进行过的研究和应用,并结合与强化混凝相关的专利,综述强化混凝技术及设施的最新进展;为后续实验和工程实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粘性流体紊流边界层的结构分析,得到混凝反应中关键性的控制因素,速度梯度和紊流切应力.讨论了这两个主要因素的变化规律,据此设计了更加理想的反应器结构,希望在混凝过程中能够对微粒的碰撞与聚合成长起到更好的作用.从根源上解释了紊流流场中速度梯度和旋涡的产生,试图把最近发展的涡旋混凝理论与传统的混凝理论进行统一.  相似文献   

7.
混凝过程最佳控制指标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比较硫酸铝、三氯化铁和聚合氯化铝混凝剂对某给水处理厂原水的混凝效果,选定硫酸铝为混凝效果最佳的混凝剂,并用0.618优选法较快地确定了混凝最佳控制指标:最佳投药量约为20mg/L,最佳pH值在6.00左右,最佳G值控制在38s-1左右,从而达到提高混凝效率、减少混凝成本和提高出水水质的目的,为水厂的运行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提高混凝效果的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研究混凝过程、总结混凝试验结果、分析混凝新技术,提出:混凝剂与胶体颗粒(或溶解物)的接触碰撞、初始絮体在速度梯度作用下的自旋、絮体在涡旋中的回转均可提高混凝效果.  相似文献   

9.
探讨了混凝法、SBR法以及混凝-SBR法联合工艺对造纸废水的处理效果,分析了混凝剂种类、混凝剂用量、pH值、搅拌速度等因素对造纸废水混凝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聚合硫酸铁(PFS)对造纸废水的混凝处理效果优于硫酸铁和硫酸铝.正交实验结果表明PFS投加量对混凝处理效果有显著影响.直接采用混凝法和SBR法处理造纸废水的效...  相似文献   

10.
通过科研和生产实践,运用物理化学和无机化学的基础原理,对混凝剂的一般混凝机理及聚合硫酸铁的混凝作用进行了初步探讨,发现聚合硫酸铁混凝效果甚好,这是因为,一方面高价的格阳离子能有效的降低胶粒和固体粒子的ζ—电势,另一方面是由于大的分子质量和分子的桥联结构具有较强的桥联吸附作用,使细粒凝聚体和细小悬浮体形成大的絮团,同时吸附原水中的杂质性离子、浮游物及微生物成为沉淀除掉。  相似文献   

11.
硫酸渣资源化及其以废治废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粤西某硫酸厂硫酸渣的物理、化学性质特征,研制了筛分分级—重力分选—重组分浮选脱硫回收高质铁—轻组分浓缩脱水—化学聚合制备废水处理剂的联合工艺.经处理从硫酸渣中获得18.61%的水泥掺料、49.76%品位为63%的铁精矿以及水处理剂等产品,铁的资源化率达到98.23%,几乎无废物产生,使硫酸渣生产区域的环境质量得到良好的改善.以低品位含铁硫酸渣制备的复合混凝剂,处理CODCr8000mg/L的高浓度石化废水时,CODCr的去除率为93%,达到以废治废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主要介绍了以亚硫酸盐法造纸黑液为原料,甲醛为交联剂合成的絮凝剂的特性,该絮凝剂的特性粘度在0.1以上,对蛋白类的废水如凝效果较好,与无机混凝剂结合,絮凝水中悬浮颗粒有明显效果,其制造工艺简单,原料来源容易,价格便宜,是很值得开发的絮凝剂之一.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推进工业固废资源化,同时有效提高工程弃土的利用率。选用高炉矿渣、钢渣、磷石膏3种常见的工业固废协同水泥,复配聚羧酸减水剂,对工程弃土进行固化处理。通过D-最优混料试验,确定固化剂的最优配合比为高炉矿渣:钢渣∶磷石膏∶水泥∶聚羧酸=59.9∶5∶20∶15∶0.1,在该配方下固化土的7 d无侧限抗压强度达到了5 583 kPa。利用X射线衍射(diffraction of X-rays, XRD)试验和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SEM)试验对新型固化剂固化土的微观结构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固化土中生成大量的丝状物、针状物和絮状物,使孔隙减小,土体结构更加紧密。该研究成果不仅可为工业固废和工程弃土资源化处理提供参考,同时也为工程弃土二次利用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具有较好的工程适用性。  相似文献   

14.
腐钠处理染色废水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腐植酸系交换剂在处理工业废水中对染色污染物的除去率比较高,且工艺简便,成本低。本实验是针对印染废水用腐植酸钠和铝盐为絮凝剂进行处理的,着重讨论了腐植酸钠和铝盐的用量及废水的PH值对COD除去率的影响。发现此法有较高净化效率。为推广到工业处理废水提供了实验依据,技术上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废水处理过程中絮凝剂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前,随着工业废水排放量的迅速增加,废水处理问题的日益突出.混凝法是一种被广泛采用和成本低廉的处理方法,它能够极大地提高水处理的效率.其中一个关键问题是絮凝剂的选择,本文就无机、有机和复合絮凝剂在水处理中的应用和性能进行探讨,同时,就部分新型的絮凝剂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6.
干法粒化后的高炉渣颗粒余热回收工艺主要以空气为冷却介质,由于空气的比热容小从而导致热效率低,因此,提出用自流床余热锅炉来回收高温炉渣颗粒的余热.基于CFD软件,将流动的颗粒当作连续的黏性流体,建立了一个三维数学模型,对颗粒绕流圆管传热的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并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研究了颗粒入口速度、水入口速度以及水入口温度对余热锅炉换热效果的影响规律.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增大颗粒和水入口速度,可提高换热效果;增大水入口温度,传热系数没有变化,但热回收率减小.  相似文献   

17.
稀土复合混凝剂的制备与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研制了一种高效混凝剂PACRES并将其用于印染废水处理中,处理效果优于聚合氯化铝(PAC),是一种去除印染废水色度的高效混凝剂。新型稀土复合混凝剂PACRES是一种以聚合氯化铝为主要成分,并含有稀土、硫等元素的复合混凝剂。将它用于印染废水处理,可提高处理效果,使废水的色度去除率达90%以上,COD去除率达到65%以上,同时用量比PAC降低30%~50%。  相似文献   

18.
针对空气回收高温冶金渣粒余热存在的诸多问题,提出了采用自流床余热锅炉直接回收高温颗粒余热,用以生产蒸汽的技术路线.搭建了自流床余热锅炉换热实验平台,研究了换热管内水的雷诺数Re、渣粒流速和渣粒初始温度对余热锅炉换热特性的影响规律.通过实验发现:渣粒侧的换热热阻值为水侧换热热阻值的55~100倍,综合换热热阻的大小取决于渣粒侧换热热阻的大小,换热管内水的雷诺数Re对综合换热系数和热回收效率几乎没有影响;随着渣粒流速和渣粒初始温度的提高,渣粒换热系数和热回收效率均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19.
钢渣作为我国存量较大的工业固体废弃物,目前国内对其利用率仅为30%左右,限制钢渣大规模资源化利用的主要原因在于钢渣所含的非稳定性物质在富水条件下易发生水化反应,造成钢渣体积膨胀。通过采用LVDT位移传感器测试法对掺钢渣沥青混合料小梁试件膨胀率进行测定,探究钢渣掺配比例、混合料油石比以及掺入钢渣粒径对混合料膨胀率大小的影响。结果表明,混合料中钢渣掺入不超过50%,混合料实际油石比在最佳油石比基础上提高1.5%,且使用大粒径钢渣,能更有效控制混合料膨胀率。此外,钢渣中的活性物质不断进行水化反应,将导致局部膨胀和集料剥落等损害发生。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决Pb、Cd污染土壤修复难的问题,选用水泥—磷尾渣对Pb、Cd污染土壤进行修复处理.利用短期溶出试验(醋酸溶出法、硫酸—硝酸溶出法)和长期溶出试验(半动态溶出试验)评估了水泥—磷尾渣修复后Pb、Cd污染土壤的再溶出特性.结果表明:水泥—磷尾渣对Pb、Cd有极好的固定效果,可大幅度降低污染土壤中Pb、Cd的溶出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