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科技纵横捭阖”栏目由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关增建教授主持,为评论体文章。欢迎读者就国内外重大科技事件、科技人物、科技话题进行评论,发表自己独立的见解和观点。每篇文章约2200字,要求行文深入浅出、言简意赅、逻辑清晰、有理有据、观点鲜明、切中要害,可读性强,  相似文献   

2.
“科技纵横捭阖”栏目由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关增建教授主持。为评论体文章。欢迎读者就国内外重大科技事件、科技人物、科技话题进行评论,发表自己独立的见解和观点。每篇文章约2200字,要求行文深入浅出、言简意赅、逻辑清晰、有理有据、观点鲜明、  相似文献   

3.
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R&D)是科技活动的核心,研发人力资源是开展R&D活动的重要基础,是提升国家创新能力和科技实力的决定性因素。当前世界主要发达国家都在增加对研发活动的人力和经费投入,同时他们也高度重视中国研发人力和经费的高速增长。国际上各种对中国科技实力的评论很多,如何正确认识我国的研发人力资源现状,对于深入了解国情和中国的科技实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科技翻译评论礼貌策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翻译评论是导向性文章,研究翻译评论中的礼貌因素对于评论水平的提高和对以后的翻译评论的撰写有较大帮助.根据Brown和Levinson的"面子理论",结合<中国科技翻译>2000年至2004年的50篇科技翻译评论,从语用角度对科技翻译评论中礼貌策略的使用情况进行研究,可以探寻出诸如缩短社会距离、减弱不利信息、模糊表意及突出读者利益等礼貌策略的使用规律.  相似文献   

5.
正科技导报邮发代号:2-872《科技导报》是中国科协主管、、主办的学术会刊,主要刊登科学前沿和技术热点领域突破性的成果报道、权威性的科学评论、引领性的高端综述,发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完善科技管理、优化科研环境、培育科学文化、促进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的决策咨询建议。常设栏目有院士卷首语、智库观点、科技评论.、热点专题、综述、论文.、学术聚焦、科学人文等。《科技导报》为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源期刊,被CA、SA/INSPEC、AJ/VINITI、Ulrich、CSA、IC、CABI等国际检索系统收录。全年24期,大16开彩印定价:40元/期;960元/年网址:www.kjdb.org  相似文献   

6.
2005年是中国科技发展最不平凡的一年,也是中国科技战略大转变的一年。未来的中国科技发展战略,将不再是过去20年奉行跟踪、模仿的渐进式发展,而是转变为自主创新、重点跨越的发展模式。科技战略扬弃跟踪模仿模式,转变为以自主创新为主的模式,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求。这一战略的转变,无疑有助于中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7.
李肖 《世界博览》2010,(18):15-15
自1999年起,麻省理工《科技评论》杂志编辑团队每年都会评选出科技创新领域的佼佼者。今年,新一期的《科技评论》杂志再次汇集了35位科技领域青年才俊,他们分别在医药、计算机、通讯、电子、纳米技术等多个领域改变着我们的世界。而其中,有3位的工作方向是以帮助农民和文盲为主的。  相似文献   

8.
在1月23日于北京举行的两院院士评选2001年世界和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发布会上及会后接受记者采访时,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就2001年世界和中国十大科技进展发表评论,认为: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领域成绩斐然,代表了当今科技发展方向;日本在科技特别是基础研究领域成果突出应当引起我们深思;中国应当加强原创性的、战略性的或有重大应用前景的研究和开发项目。  相似文献   

9.
《科技导报(北京)》2010,(5):100-100
“科技纵横捭闺”栏目由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关增建教授主持,为评论体文章。欢迎读者就国内外重大科技事件、科技人物、科技话题进行评论,发表自己独立的见解和观点。每篇文章约2200字,要求行文深入浅出、言简意赅、逻辑清晰、有理有据、观点鲜明、  相似文献   

10.
以1995年太原市“干部科技素养”问卷调查为依据,在进行相关数据处理后,就干部科技素养状况试作简单评论并与国内、外公众科学素养进行对比。旨在为培养、造就高素质干部队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科技纵横捭阖"栏目由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关增建教授主持,为评论体文章。欢迎读者就国内外重大科技事件、科技人物、科技话题进行评论,发表自己独立的见解和观点。每篇文章约2200字,要求行文深入浅出、言简意赅、逻辑清晰、有理有据、观点鲜明、切中要害,  相似文献   

12.
 以国家科技伦理委员会成立、《关于加强科技伦理治理的意见》 出台为标志, 中国科技伦理治理体系拉开新帷幕。回顾了现代科技伦理议题的兴起与发展历程, 结合中国科技伦理治理体系建设状况与中国科协相关调研成果, 通过分析政策执行、 主体责任、 科技工作者伦理素养等几类突出议题, 解读了新时代中国科技伦理治理体系建设的方针与主要原则。认为中国面向未来的科技伦理治理是以促进向善、 负责任的科技发展为目标, 推动形成多方共治、 共同担责的科技伦理治理图景。  相似文献   

13.
任建红 《菏泽学院学报》2005,27(1):21-24,38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成果显著,但科技传播相对滞后,影响了科技的发展。本文分析了制约中国古代科技传播的因素,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科技自身、传播媒介及受众等众多因素,以期能为我国现阶段的科技传播事业提供一些借鉴,促进我国科技的更快发展。  相似文献   

14.
<正>金风科技原本是地处新疆的一家小企业,在十几年的时间里,它逐步成长为全球风电设备领导者之一,2010年新增装机规模在全球排名第四。不久前,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技术评论》评选出"年度全球最具创新力企业50强",金风科技名列其中。金风科技的成长是中国风电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其面向未来、超前布局的胆识及取得的成绩,反映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15.
来信     
《华东科技》对在科技机关工作的我来说是一份既贴近行业、市场, 又有一定理论高度和人文关怀的杂志,贵刊能抓住当前科技领域发展的前沿趋势,又能够有贴近企业、市场的分析、评论,读来感觉很好。个人认为,《华东科技》背靠华东六省一市这样一个中国经济的心脏地带,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应该充分贴近华东地区的科技发展形势,结合国家科技政策,观点鲜明、客观地“传递科技中国主流声音”,希望《华东科技》能充分利用这一优势,近水楼台先得月。  相似文献   

16.
中国最权威的两大科研机构是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两院最高领导人一起纵论世界和中国科技非常难得。2003年1月26日,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和中国工程院院长徐匡迪参加北京举行的两院院士评选2002年世界和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发布会,在发布会上及会后接受记者采访时,以2002年世界和中国十大科技进展为由头发表了对世界和中国科技的评论。  相似文献   

17.
1980年中国大陆电视荧幕上第一次出现了主持人评论,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我国电视新闻主持人评论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同时也暴露了一些问题。通过研究分析其发展进步及问题产生的原因,从而寻求解决对策,促其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8.
<正>(2015年1月26日—30日)新观察发布科技经济领域创新发展实践的新分析、新思考及其相关新闻要点。透明计算:能否让中国信息技术实现"弯道超车"新华网:透明计算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国外评论:有望领跑新时代"透明计算-网络计算的模式及基础理论研究"被授予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有国外评论指出:"这将是首个由中国推动的  相似文献   

19.
摘要(abstract)是科技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标准化组织IS0214—1976(E)中定义:摘要是对文献内容的准确而不加注释或评论的简略陈述.换言之,摘要是以提供论文内容梗概为目的,不加评论、补充和注释,简明、确切地记述原文内容的短文.  相似文献   

20.
《华东科技》对在科技机关工作的我来说是一份既贴近行业、市场,又有一定理论高度和人文关怀的杂志,贵刊能抓住当前科技领域发展的前沿趋势,又能够有贴近企业、市场的分析、评论,读来感觉很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