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不同温度处理对两种木麻黄单宁提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在不同的烘干温度(40、60、80、105℃)条件下,粗枝木麻黄(Casuarina glauca)和细枝木麻黄(c.cunning-hamiana)中可提取的总酚、可溶态缩合单宁、纤维素结合态缩合单宁、蛋白质结合态缩合单宁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粗枝木麻黄在60℃时可提取的总酚含量最多;细枝木麻黄在80℃可提取的总酚含量最多.粗枝木麻黄中的可溶态缩合单宁在80℃时有最大提取量;细枝木麻黄中的可溶态缩合单宁在60℃时有最大提取量.两种木麻黄的纤维素结合态缩合单宁和蛋白质结合态缩合单宁含量均随着温度的升高呈上升趋势.本实验为进一步探讨干样中单宁的最适提取条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双液相溶剂浸出棉籽中棉子糖和棉酚的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石油醚和甲醇双液相溶剂浸取棉仁粉,提取棉仁粉中的棉子糖和棉酚。通过单因素试验与正交试验考察甲醇溶液的浓度、萃取温度和萃取时间对棉子糖与棉酚萃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甲醇体积分数95%,提取温度35℃,提取时间40 min。在最优工艺条件下,棉子糖和棉酚的浸出率分别为85.2%和83.1%。萃取后得到的棉粕中游离棉酚含量低于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所规定的标准。  相似文献   

3.
厚朴酚与和厚朴酚是我国著名中药厚朴的主要有效成分,其药理作用既有相同之处,又有差异.为了有效地提取分离这两种化合物,测定了它们在环己烷、石油醚、正己烷中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结果显示,当温度60℃时,厚朴酚在环己烷的溶解度为0.071 0 g/mL,和厚朴酚在环己烷的溶解度为0.405 6 g/mL,和厚朴酚在环己烷的溶解度是厚朴酚的5.7倍.利用这一溶解度差异特性,成功从厚朴总酚中分离出了厚朴酚与和厚朴酚.研究结果可为提取分离厚朴酚与和厚朴酚提供一种新的方法和依据.  相似文献   

4.
以赶黄草为原料,选择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筛选了赶黄草回流提取和超声提取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并对提取出的总黄酮利用聚酰胺树脂进行纯化,筛选出纯化最佳条件.结果显示最佳回流提取条件为:料液比1:15、提取温度60℃、乙醇体积分数60%、提取时间1 h.超声最佳提取条件分别为料液比1:25,提取温度50℃,乙醇体积分数60%,提取时间50 min.聚酰胺树脂的纯化最优条件为:选择60~80目聚酰胺树脂、溶液pH值为4、装柱比例1:15、拌样比例1:3、洗脱溶剂pH值为8、乙醇体积分数为70%,并且乙醇用量需大于3倍量保留体积.通过实验对比和筛选赶黄草黄酮的提取工艺条件和树脂最佳纯化条件,为赶黄草黄酮未来的提取纯化类实验研究提供实验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5.
对酵母海藻糖的提取与纯化工艺进行了研究。在温度80℃、酵母质量浓度70g/L条件下用50%乙醇溶液提取60min,海藻糖提取率可达98.81%;采用大孔阴阳离子交换树脂混合柱纯化提取液,适宜条件为,流速(3~6)mL/min,温度40℃,经浓缩、结晶,海藻糖纯度可达98%以上。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树脂对茯砖茶中茶多糖的吸附性能,以茯砖茶为原料,选用水浴浸提法提取茯砖茶中的茶多糖,通过控制树脂种类、吸附时间、树脂用量、温度和酸碱度等条件,来研究树脂对茶多糖的吸附情况,从而确定最佳的吸附条件.单因素实验结果表明:选用D101树脂,吸附时间为4 h,预处理后树脂质量0.8g,温度在10℃以及弱酸条件下树脂对茶多糖的吸附率最高.  相似文献   

7.
普洱茶没食子酸的提取分离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通过正交试验,得到普洱茶没食子酸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浸提温度90℃,浸提时间70min,固液比1∶24.然后又在该条件下,采用动态饱和吸附试验法比较了8种树脂对没食子酸的分离效果,结果表明,聚酰胺60-100目和30-60目树脂洗脱液中没食子酸质量分数较高,分别为63.65%和62.85%;其余6种大孔吸附树脂的没食子酸得率较低,HPD600最低,仅30.39%.与大孔吸附树脂相比,聚酰胺树脂更有利于从普洱茶中制备没食子酸.  相似文献   

8.
用正交试验方法对山丹丹总皂苷提取工艺中的温度、乙醇浓度、料液比和提取时间4个因素进行研究比较,使用AB-8大孔吸附树脂进行分离,冷冻干燥得到纯山丹丹皂苷。以三七总皂苷为标准,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在270 nm出对山丹丹总皂苷的含量进行测定,筛选出简单可靠,并且适合工厂化生产的山丹丹总皂苷的提取工艺。最佳的提取工艺条件是:提取温度为70℃,料液比为1∶10,回流提取时间为3 h,提取液浓度为80%。  相似文献   

9.
以油茶枯为研究对象,研究油茶枯中油茶皂素和油茶多酚的综合提取工艺。采用醇-水提取,以得率为考察指标,考察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料液比及乙醇浓度对油茶皂素和多酚得率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最优综合提取工艺。实验结果表明:油茶皂素及多酚的最优综合提取工艺为提取时间2h、提取温度80℃、料液比1∶12、乙醇体积分数60%,在此工艺下,油茶皂素的得率为15.26%,油茶多酚的得率为0.52%(以山奈酚计)。  相似文献   

10.
为了寻找新的天然抗氧化物,采用单因素试验、中心复合旋转设计和响应面法优化提取腺叶桂樱叶的总酚、总黄酮含量,并测试其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结果表明最佳提取条件是60%乙醇,提取温度为48℃,提取时间为4 d; 该条件下,总酚含量、总黄酮含量分别为404.73 μg GAE/g DW,870.37 μg RE/g DW,DPPH的清除率为32.46%.该条件下试验值与预测值之间的相对误差低于5%,由此表明通过响应面法建立的二阶多项式模型可行.由此表明腺叶桂樱叶的乙醇提取物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1.
植物纤维素水解液脱除酚类化合物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植物纤维素水解液中抑制木糖醇发酵的酚类进行了脱除研究。研究表明,水解液采用Ca(OH)2过中和可以脱除水解液中的一部分酚类化合物;对Ca(OH)2过中和后的水解液分别采用有机溶剂萃取、活性炭和大孔吸附树脂吸附的方法进行深度脱除酚类化合物研究,结果表明S8大孔吸附树脂脱除植物纤维中酚类化合物的性能优于有机溶剂萃取法及活性炭吸附法。优化S8大孔吸附树脂脱除酚类化合物的操作条件,确定理想的脱毒操作条件为:温度35?℃,溶液pH值6.0,时间8?h,液固质量比5∶1。在该条件下植物纤维水解液通过Ca(OH)2过中和及S8大孔吸附树脂脱毒,水解液中的多酚化合物的脱除率>90%,单酚化合物的脱除率>94%。  相似文献   

12.
测定了N503、TBP和TRPO萃取苯酚的平衡曲线。发现TBP和TRPO萃取平衡线可用Langmuir型方程表示,20℃时的萃取平衡常数分别为157和540。N503萃取苯酚的平衡线呈S形,因此低浓度时萃取脱酚比较困难。含TBP和TRPO的萃淋树脂吸附苯酚的平衡性能与萃取相似,其温度引起的变化和溶剂萃取完全相同,但同温度下的平衡常数略小。讨论并比较了不同萃取剂萃取和萃淋树脂吸附的性能,认为萃淋树脂有其优越性。  相似文献   

13.
测试分析了碳化处理条件对酚醛树脂碳化产物组成和结构的影响.实验结果发现酚 醛树脂620℃碳化处理后的样品已开始出现微弱的(100)晶面衍射峰,表明已产生了一些石墨 微晶,但 1000℃处理的酚醛树脂碳化产物石墨化程度还较低,仍属于无定形碳范围.实验结果 表明:树脂碳化产物中各元素的质量分数均随着碳化处理温度升高呈现规律性变化,其中碳 随着碳化处理温度升高而增大,氢、氧则下降;在相同碳化条件下氢比氧有着更强的脱出能 力.碳化处理温度和气氛对树脂碳化产物的比表面积都有着较强的影响,而气氛的影响表现得 更为强烈.  相似文献   

14.
炉渣过滤-树脂吸附法处理焦化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高温炉渣过滤,再用南开牌H-103大孔树脂吸附处理蒸氨废水,研究了酚浓度、流速、pH值对树脂吸附性能的影响,以及不同脱附剂、流速、温度对树脂脱附再生的效果。结果表明室温下以4 BV/h流速吸附处理含酚520 mg/L、CODCr3 200 mg/L的蒸氨废水,调节废水pH 6,处理体积为60 BV,树脂吸酚量为42 mg/ml。处理出水酚含量≤0.5 mg/L,CODCr≤0达到国家排放标准。选用0.5 BV甲醇做脱附剂,室温以2 BV/h流速进行洗脱再生,脱附率达98%以上。经100次循环使用,树脂性能不变。脱附剂脱附达饱和后,再通过蒸馏回收甲醇和其中的酚,剩余残渣做焚烧处理。  相似文献   

15.
以乙烯裂解副产C9馏分为原料,采用热聚合反应C9制备石油树脂.探讨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和反应压力对石油树脂收率、色度的影响.树脂的收率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和反应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当反应温度超过240℃,反应时间超过8h后,石油树脂的收率趋于稳定;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树脂的软化点逐渐降低,树脂的色度逐渐增大.综合分析得适宜的C9石油树脂制备工艺条件为:反应时间8h,反应温度230℃,反应压力0.6MPa.  相似文献   

16.
黑豆皮花色苷色素提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黑豆为原料,经人工去皮得到黑豆皮,并测定了去皮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实验确定了黑豆皮色素提取最佳工艺条件,并在最佳提取条件下提取,提取物用大孔树脂纯化后真空干燥成粉末,计算黑豆皮花色苷的得率.试验表明,最佳提取条件为:以60%乙醇为提取剂,提取时间为1 h,提取料液比为1:50,提取温度为50℃,提取pH值为1.黑豆皮花色苷色素的得率为3.017%.  相似文献   

17.
曾孟祥  刘逢源 《科技资讯》2014,12(17):213-214
本文研究了以香樟叶为原料,利用索式提取方法研究香樟精油提取工艺。探讨了溶剂种类、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对香樟叶中精油提取效果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其最佳提取工艺。结果表明:无水乙醇为最佳提取溶剂,最佳提取条件为:料液比8∶1,提取温度70℃,提取时间90 min。在此条件下,香樟叶的出油率达3.661%。  相似文献   

18.
刺梨黄酮的半仿生法提取工艺及组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半仿生法提取刺梨(Rosa roxburghii Tratt.)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结合响应面分析法,考察乙醇浓度、提取温度、料液比和提取时间对刺梨黄酮提取量的影响。【结果】半仿生法提取刺梨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80%、料液比1:13.2(质量体积比)、提取温度90 ℃、3次提取时间80-40-40 min,此条件下总黄酮提取量为27.70 mg/g,其抗氧化活性显著高于Tween辅助提取和超声波辅助提取的量。经半制备液相色谱分离得到组分Ⅰ和Ⅱ,其出峰时间和槲皮素与山奈酚标准的色谱峰对应。【结论】采用半仿生法提取刺梨黄酮优于传统的乙醇回流提取法,并结合响应面分析法对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分离纯化后得到槲皮素和山奈酚两种组分。  相似文献   

19.
从葡萄籽中分离纯化原花青素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从葡萄籽中分离纯化原花青素的最佳浸提条件,经过正交实验,得出最佳浸提条件:乙醇体积分数60%,提取温度50℃,料液比(g:mL)1:7.AB-8树脂较适合精制原花青素粗提物,最佳的柱分离条件:上样液pH=4,上样液流速2.0 BV/h,体积分数为50%醇溶液洗脱,洗脱流速1.0 BV/h.经AB-8树脂吸附精制,原花青素的纯度可达91.2%.  相似文献   

20.
首次报道了酸化-抽滤法提取木质素过程中不同提取条件对木质素抗氧化性的影响.正交实验结果表明,提取过程中提取条件对木质素的抗氧化性影响排序为:pH值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在常规提取设备中其最大抗氧化性提取条件为pH3.5、温度55℃和提取时间5 h.利用红外光谱对木质素官能团进行半定量分析可知,游离羟基含量对木质素抗氧化性有较大贡献,酚羟基占羟基总量的70%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