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中原西部山区的远古文明,不仅为炎黄始祖在这里发现中医药提供了条件,遂历代集成《神农本草经》和《黄帝内经》宝典,还成就了同源于巫医道的广成子、李耳、伊尹、墨翟、张仲景等五位贤圣,中原西部山区也成为我国中医药和道家养生的发祥地之一.研究中原西部山区圣地文化,不仅为人们寻觅圣贤足迹、休闲度假、国学养生提供科学历史依据,更对当今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和推动旅游区走新型城镇化道路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积极支持中医药文化事业,弘扬中医药养生文化,这不仅表明了御坊堂承担着传承中医药的神圣职责、复兴中医药文化的重任,而且吹响了御坊堂中医药养生文化走向世界的号角。”这是3月17日从“御坊堂弘扬中医药文化万人签名启动大会”上发出的声音。  相似文献   

3.
2006年4月6日,受CCTV-4《让世界了解你》栏目组的邀请,南方李锦记与栏目组联手录制了一期主题为“无限极与养生文化”的专辑。欧洲中医药专家马万里先生(国际连线)、中华中医药学会副会长任德权、中华中医药学会秘书长李俊德、广东省中医院副院长杨志敏、南方李锦记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国晋、总经理俞江林等嘉宾领导,以及众多海内外中医药学界人士齐聚一堂,共同就弘扬中华五千年优秀的传统中医药养生文化的话题,进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高端对话。  相似文献   

4.
以"针对大众,神形兼备,通俗易懂,知行统一"为指导思想,突出和谐养生主题,设计了一个集养生知识宣传、养生习操、互动体验与休闲娱乐于一体的主题公园.把中医药养生文化应用到园林环境中,成为北京地坛中医药养生文化园的最大特点.  相似文献   

5.
《科技潮》1999,(2)
元月6日,《医药养生保健报》创刊大会在全国政协礼堂隆重召开,蒋正华、卢嘉锡、万国权、马文瑞等领导和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医药卫生界、新闻出版界以及企事业单位的来宾,共200多人参加了大会。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委员会名誉副主席、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会长方荣欣主持了大会,并致开幕词。《医药养生保健报》由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委员会主管、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主办。该报旨在普及医药养生保健知识,引导人们运用科学方法自我养生保健,达到健康长寿。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委员会主席蒋正华在会上讲了话。他说:创办《医药养生保健报》的时机很好,符合时代的潮  相似文献   

6.
《九歌·湘夫人》生动地展示了南方楚地人民的爱情观念以及他们对河流之神的崇拜,这是作者在独特的楚地文化基础上,吸取了北方中原文化之后的产物。其中那丰富多彩的上古民情,为进一步研究楚文化与中原文化的历史渊源提供了重要线索。  相似文献   

7.
我国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药在几千年的积淀中,不断发展创新,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健康养生观.中医养生及防治疾病的理论和方法,对中华民族的繁衍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中医药健康管理的发展奠定了强大的中医药文化基础.文章通过文献调研,以中医药发展和老年人健康管理事业发展为基础,探究了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发展的国家方针政策、现状和趋势,并结合目前我国中医药健康管理的作用,针对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探索分析了推动老年人健康管理发展的方向和策略.中医药健康管理在老年人健康养生和慢性病治疗的过程中独具特色、效果明显.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文章针对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与“客家民系的形成时期为五代至赵宋年间”的看法不同,本文认为汉民族客家民系的渊源和形成,可追溯到远古时期。因为客家人的祖先就是中原汉族先民,至今先秦两汉的古汉语仍活在客家方言之中,相关的中原民俗文化仍活在南方的客家民间。这以彭祖文化为参照,可以看得很分明。毛泽东论及的彭祖,是黄帝的八世孙,他的开拓创新精神和养生文化,在客家人心中有着长久的影响。用客家话阅读与《彭祖经》相关的养生学著述,特别方便,因而彭祖养生文化在客家民间形成一定的习俗,西方学者视为“中国种族和文化长期绵延的原因”。“客家人是中国的犹太人”与“彭祖是中国的麦修彻拉”这两个比喻,有着深刻的内涵,表明有生命力的传统文化,是国家民族的命根子,为世界文明进步作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对于太极拳养生修行的影响。方法以《道德经》为例,应用文献材料分析解析方法,探究《道德经》与太极拳养生修行的相互影响以及对于人们的启示。结果《道德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源头之一,中华武术的集大成者———太极拳自然会受到《道德经》思想的深刻影响。从舍己从人之悟,天人合一之悟,静笃观复之悟及有无与耗散之悟四个方面阐述了《道德经》对于太极拳养生修行的影响。结论道家思想是太极拳理论的基础,而太极拳的养生修行实践又正好印证了舍己从人、天人合一、静笃观复、有无与耗散等道家思想。  相似文献   

10.
《大理丛书》首发式领导组:值兹《大理丛书·金石篇》举行首发式之际,谨向全体编辑人员和各位顾问致以诚挚的敬意和热烈的祝贺!在尹俊同志及中共大理州委、州人民政府各位领导的关怀和支持下,在费孝通、季羡林、任继愈、王希季等关心大理文化的知名人士的赞助下,经过全体编辑人员的积极努力,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隆重推出的《大理丛书·金石篇》,今天正式与读者见面了。以洱海为中心的大理地区是云南古代文明的发祥地。剑川海门口青铜文化向东发展,形成以石寨山为代表的光辉灿烂滇文化;中原文化向西传播,形成以大小爨碑为标志的西爨文化。西来的土著文化与东来的中原文化互相撞击的结果,产生了大放异彩的南诏大理国文化。以上各种文化之间不仅有纵向传承与横向传播的关系,而且始终构成云南三千年  相似文献   

11.
中原学将《易经》《道德经》《黄帝内经》和《史记》《资治通鉴》作为自己的"二史三经",侧重的是传承方式,因为它们构成了中原学研究的思想文化土壤.《道德经》研究了人类和宇宙的根本性问题,被称为"万经之王",是中原学的"智慧"宝藏的源头活水,在中原学研究中具有特别重要的位置,对于中原学的思想框架和核心范畴的搭建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2.
御坊堂中医药养生事业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传承有序,既是中华民族传统养生事华的典型代表,也是我国直销界高擎中医药养生文化旗帜的主要企业之一。对于以中医药文化作为品牌支撑的三生御坊堂来说,其独特的差异化战略无疑是公司脱颖而出的主要因素。[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两汉学术中始终存在兼治《易》、《老》的学术风气,这种学风直接促进了易学与道家思想的融合。《淮南子》以及严遵、扬雄、王充都追求《易》、《老》在义理上的契合,融汇贯通,成一家言。《周易参同契》则主要是运用《周易》和易学的思想来作为道教炼丹术的理论指导,形成独特的道家养生之术。总之,两汉兼治《易》、《老》的学术风气体现了儒、道思想的融合,不仅对魏晋玄学和道教易学产生了直接的影响,也为以儒道精神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方霞 《科技导报(北京)》2016,34(22):108-108
 “养生”是一个历史悠久的课题,在我国快步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同时,国人对健康和长寿的关注度日益增加。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养生保健图书出版曾经一度出现乱象,以张悟本和他的天量销售读物为代表的奇人奇书非常高调地占领了大众健康或养生保健图书市场,吸引了大批跟风模仿者,对市场秩序和人民群众身心健康产生了严重危害,国家不得不采取此类图书的出版资质准入制度。作为被国家赋予此类图书出版资质的出版单位不仅要为人民群众提供科学的养生保健知识和行之有效的方法,还应该尝试为养生保健类图书的潜在作者提供理论指导和学养培育。《张琪论养生与防病》可以被认为是向社会提供兼具上述两种功能的出版物的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15.
《九歌》是一组体制独特的抒情诗,它脱胎于楚国的民间巫术祭歌,经屈原的加工改造而成。《九歌》中描绘的山川景色和风俗民情,最能体现楚文化奇异绚丽的特点。屈原在《九歌》的创作中也受到了中原文化的深刻影响:"九歌"之名实际上是古代神曲乐名,虞夏时的燕飨之乐;《九歌》祭祀的诸神中有许多为中原特有的神祇;重点继承的是《诗经》中《国风》的爱情主题和执着追求的精神;在艺术手法上,沿用了《国风》的比兴寄托,注重人物心理描写以及直接化用其中的句子等。由此可见,《九歌》实乃屈原将中原文化和楚文化融合的结晶。  相似文献   

16.
2007年11月26日,为配合“中医中药中国行”广东活动,南方李锦记和中华中医药学会在广州中国大酒店共同举办了以“传承、创新、发展”为主题的中华中医药养生文化高峰论坛,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到会并对南方李锦记公司为弘扬中医药文化所做的努力表示高度赞扬。南方李锦记在国家极力推动中医药文化振兴的关键时刻抢得了先机。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根据《国语》的《吴语》、《越语》所反映的吴越争斗时期的历史,来寻觅当时的越文化的一些特征。主要论述了三个方面:一是越国还保留着其族属和地域的一些文化特征;二是以周文化为代表的中原文化的影响;三是楚道家文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万一豪 《科技信息》2014,(8):97+101
《武林风》与《梨园春》是河南卫视的两档品牌栏目,它们以厚重的中原文化底蕴为依托,以先进的电视传媒为平台,成为电视栏目与地域文化联姻的典范。本研究回顾其发展的历程,并以品牌构建理论为指导,提出品牌认知建立和品牌形象塑造的具体策略,为栏目的发展和中原文化的传播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9.
文献研究表明:闽南民间体育在其发展过程中,继承了闽越文化传统,在拍胸舞等民间体育活动中仍可看出蛇崇拜的遗存.同时受中原文化的深刻影响,中原歌舞、习俗和养生娱乐活动成为闽南民间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唐宋之后的经济和交通地位的日益重要,域外文明特别是宗教文化队闽南民间体育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0.
楚国是先秦时期生活于江汉之间的一个封国,在商、周时期时均独立于华夏民族之外,被中原国家视为蛮夷之邦。在长期的生活生产中他们自成一体,形成独特的迥别于以中原国家文化为代表的华夏民族的文化与习俗,但由于种种需要与中原各个国家发生着频繁的交往。在交往中,深受着中原文化的影响,自觉不知觉地吸收着中原文化的元素,这也使他们逐渐融入到中原文化中。《清华简·系年》中的众多史实真实地反映了这一特点,对研究两种文化的关系有重要的作用,对于建设中原文化传承创新区,弘扬中原传统文化有着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